登陆注册
8588900000001

第1章 饿死书生骗老道

嘶!好冷!

怎么回事?暖气坏了吗?

不对,怎么这么黑呀!我怎么睡着了?

白凡缓慢的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竟然不是那琳琅满目的书架,而是一面墙,准确来说是一面土坯墙。

这?这是哪里?艰难的仰起头,一个三角式的屋顶,几根稀疏的檩条和一根弯曲的大梁,那蓬在屋檩上的,分明就是诗圣杜甫最为推崇的世上第一建材——茅草。

仔细数了数,就在这面积不到十五平的屋顶上,竟然有十七个洞洞,直接可以透过洞洞看到外面的蓝天。

茅草屋?破烂的茅草屋?不对,好似想起了什么,一个激灵瞬间起身,但是随即眼中一黑,又立即向后倒了下去,后脑勺再一次磕在了墙上,刚清醒不足五分钟的白凡,又一次晕了过去。

这一次好像他的脑子里多了些东西,一些碎片,或者叫做记忆碎片,一个孱弱的身影,只有十几岁的样子,面色饥黄,但是却透着一股坚毅和不屈。

仿佛是看到了自己一样,那身影对着自己会心一笑,然后慢慢化作了漫天的碎片,直到消失看不见。

白凡想叫一声,但是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

感觉到一个又一个碎片向着自己的脑袋打了过来,而自己又像是一个木偶一样,完全失去了自主活动能力,只能被动的接受。

一个约莫三十多岁,面容沧桑的身影,这是谁?白大,一个军中老府兵,感觉自己好像非常熟悉一样,看来这就是那个身影的父亲了吧。

一本书页破皱发黄的繁体手抄版《论语》,还有白大的一句话:你好好识字念书就行,其他的,爹来办!

一个个记忆碎片打在白凡身上,他好像走过了一个少年的一生,这个少年也是叫白凡,十四岁。

他的父亲白大是大唐军中一个受伤退役的老府兵,一生参加过洛阳之战、河北之战,老来回到家乡三原白家沟,带着十岁的儿子白凡两人相依为命。

打了一辈子仗的白大心中明白,自己糊涂一生,不能让儿子也跟着自己糊涂,舍了自己全部的安家费(二两银子),跟一个落魄书生换来了一本残破书卷,自此回家什么也不让儿子做,只管识字念书。

儿子白凡倒也听话,跟一名游方道人学了几天识字,倒也可以将这本论语诵读下来,如此,整整三年时间,他就读了这一本书,也不知道自己读了多少遍了。

天有不幸,去年自己的老父亲白大,突然病倒,按照大夫的话说就是,积劳成疾旧伤复发,时日无多了。

为父治病花光了白家所有积蓄,连朝廷赏赐的二百亩田产,也被书生卖掉了一百九十亩!可是,白大依然还是走了!

临走之时,白大看着自己的儿子,那是一种复杂到难以解说的眼神,有欣慰,有希望,有担心,有不舍……

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在乡邻的帮助下葬了自己的父亲。

家中已无余粮,无奈只好进山学习打猎采集野果为生。

读了三年论语的书生,不知道学问有多少深浅,却养了一身硬骨头,‘宁死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这是他对别人说的话。别人都说这娃读书读傻了,乡里乡亲的,能看着你饿死?

其实书生心中明白,都是穷苦人家,大家都缺粮,自己若是吃了别人的,那么可能人家就少了一口过冬救命之食。

三年的圣贤书没有白读,一身骨气,或者说浩然之气已经在这个羸弱的身体周围出现了。

看完了书生的一生,白凡心中也是感慨良多,此人有让自己佩服的地方,但是也有不屑的地方,仁人君子又如何?饿死自己就是对的吗?

心中唏嘘了一番,也明白了自己的处境,自己是穿越了,应该是传说中的魂穿,到了这个同名同姓的倔强书生白凡身上了。

自言自语对着自己说道:老兄!你放心的走吧,来世投胎到富贵人家好好念书。

再次醒来,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了,白凡艰难的起身,四下打量了一下。

当真是家徒四壁,什么都没有,破烂进风的窗子,顶上十七个洞的茅草屋,两扇腐朽不堪的木门,仿佛你下一次开门就会掉下来一样。

自己屁股下面是父亲亲手垒砌的土床,上面铺着一层薄薄的茅草,最里面放着那本已经将要翻烂的《论语》。

看着窗外的光线,此时应该是中午了,外面是昨日刚下完的厚厚白雪,若不是这寒冷的冬天,书生白凡也不会被饿死,正是这一场大雪,饥寒交迫之下,一条生命就这么悄悄的走了。

此时正值大唐武德八年,天下初定,也不知道天下有多少像书生白凡一样的人,被这场无情大雪所吞噬?

来不及感怀天下,肚子饥肠辘辘的声音,让白凡回过神来。

先解决这第一餐的问题吧,不能刚到了新地方,就再次被饿死吧!

慢慢的从土床上下来,裹了裹身上单薄的破衣衫,穿上那双一圈都是洞的鞋子,打开房门,定了定神,勇敢的朝着外面的世界,迈出了第一步。

自己可不是那个书呆子白凡,读书读傻了,不能借粮?难道还不能去城里混口饭吃吗?怎么说也是读书识字的人吧。

不对啊!给人家干活,在这个年代是不是就是卖身为奴了?那可不行!

心中一条条思考着生存之道,脚下不停,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村道的雪地里。

白家沟只有村民二十户,而且都姓白,一个祖宗,算起来都是没出五福的一大家子,可却都是穷困潦倒的贫苦百姓,好不容易出了个当兵回来稍显富裕的白大,到了如今儿子白凡又一次落魄了。

心下胡思乱想着,慢慢朝着三原县城走去,白家沟距离三原县城约莫十五里地,这大雪天的,估摸着以自己瘦弱的小身板,走过去要至少两个小时,在这里叫一个时辰。

刚刚走出村口的白凡,眼中看到了一个急行的身影,这是一个道人打扮的,从远处大道上急匆匆向着这边走来,看这方向,应该是奔着白家沟去的。

白凡站定开始远远打量这道人,一身玄青色道袍,虽然朴实无华,但是那精细的做工也显出其价值不低,三缕长须,面色儒雅,头戴木冠,左手拿一支浮尘,看那面上的皱纹,此人约莫五十来岁,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长寿了。

白凡心中想着,这道人看着倒是有一副仙风道骨模样。

嗯,不管你是真道士假道士,只要你是有钱的道士,嘿嘿,那你就是老天爷派来给我送粮食的!

同类推荐
  • 锦衣卫之高武大明

    锦衣卫之高武大明

    巨大的浮空岛漂浮在万里浮云之上,一个男子坐在金銮之中,双眸闪动着银芒,穿过云层看向这万里河山。岛屿中央,一座通体乌黑耀眼无比的巨石之上,几个金色大字铭刻其上:锦衣卫天都。
  • 大宋的药不能停

    大宋的药不能停

    北宋末年,文风鼎盛,士子风流,于勾栏酒肆,青楼楚馆中醉生梦死,却每日高谈阔论,谈天说地,天下大势了然于胸。然,北地烽烟,胡虏踏关,民族危亡只在一念之间,却无一人能够力挽狂澜。蔡京、童贯之流粉饰太平,李纲、宗泽之士高呼杀贼。这盛世之表象,终究只是一个外表华丽的气泡,当气泡被人捅破的时候,便是里面奢靡腐烂的根源。政和五年,一位后世的演说家,来到了这乱世纷争的前夕,想着该为这盛世扎上一剂强心针,还是该让这活在繁华梦中的人们,服上一壶安乐死……
  • 帝国往事(605—758):隋唐大繁华背后的暗伤

    帝国往事(605—758):隋唐大繁华背后的暗伤

    中国的7世纪和8世纪,也就是隋唐之交的百年。在那里,盛世就像是一个精心炮制、虚幻而又深刻的镜中世界。在这本小书里,你看见的同样是帝王将相,可又不是你所熟悉的面孔。在那散落的尘埃里,隐逸着别样的风情。它不仅仅属于某一个人,更属于投身其间的每一个人。它对你的魅惑有多大,你对它就有多少的好奇与怕。历史不是帝王将相的功德簿,更不是这个大帝那个大帝的起居注。对于那些毫无头绪的历史叙事,那些天地间的号哭、月光下的阴谋、酒宴上的酣畅,无不是人情利害在时间里降妖捉怪。对于那些历史上肯定发生过而史书没有记载的事情,你要看到它们,嗅到它们,最好能触摸到它们的心跳。
  • 我在唐朝开网吧

    我在唐朝开网吧

    长安城在经过一次次的动乱后,伟大的李二陛下终于将这个大唐帝国大部分的疆域掌控上在手中,可也戴上了个弑兄夺位的帽子。如此时光,本该是阖家欢乐的时候,可是在永乐坊的一处民宅内,一个少年一脸苍白的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环境“这他妈...假的吧?”少年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踉踉跄跄的推开房门,屋外灯火通明,坊内的居民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不知在讲些什么,时不时的传来一声声的大笑。“长...长安?我曰你个嘴,真的被他说中了?”
  • 三国之疯狂抽卡系统

    三国之疯狂抽卡系统

    开局一片荒地,要多久才能发展起自己的势力来争霸三国。什么,疯狂抽卡系统?那岂不是爽歪歪……“诸葛亮诸葛亮,我要诸葛亮,赵云赵云,我要赵云……”,张牧搓手兴奋着。“主公,我给你卖个萌吧,在下郝萌!”“干干干,不服咱就干,主公,在下蒋干!”看着这两货,张牧满脸黑线……
热门推荐
  • 孔夫子入党

    孔夫子入党

    谭运长:比较长时间以来,大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反思五四开始,到现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再认识,已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一大潮流。最明显的就是王元化,从新启蒙向新国学的转变。很早的时候,大概就是1989年,我看到他在我老师(徐中玉先生)主编的那个杂志《文艺理论研究》上面,发表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叫《五四断想》,就是纪念五四70周年引起的各种思考,里面就有很多反思。 一方面他讲到五四是个新传统,五四反传统,也是我们传统文化自身的选择。另外一方面,他认为五四当时的一些具体做法,特别是那种激进主义的态度,值得反思。
  • 修最肉的身,挨最毒的打

    修最肉的身,挨最毒的打

    “嗯?为什么我只能普攻敌人?”“噫?为什么我的技能栏里全是防御技能?”叮,你的星甲铸造完成,熟练度加5%。叮,恭喜宿主获得侍从礼包。“你...你这个魔鬼,别过来。”“哈哈...,我只是想打死各位,或者被各位打死。”青年人猖狂地笑了起来,对面一群羔羊无助地抱着同伴。
  • 葬爱

    葬爱

    公司破产,父母自杀,弟弟因为没钱延误治疗,苏沫儿一直以为这些是她的命。可事实却是,她一直爱的那个男人才是导致这一切发生的根源,而她不仅对此一无所知,还为他孕育了孩子!更可恨的是,他居然还是已婚人士!骗情,骗人,很好玩吗?苏沫儿看清了这一切,发誓要给顾时一个终身难忘的报复!
  • 许你眉间常欢喜

    许你眉间常欢喜

    初见时,她躲在门后,好奇的看着对面的小男孩,从那以后,她的身边就多了一个唠叨的小老头。九岁的她不耐烦的说:“你别跟着了,我又不是走不好路。”他沉默着不说话,伸手推了她一下,他说:“你看,没有我你就是站不稳走不好。”…高中时,已经成长起来的少年,成为了她的独家保护者,总是身着白衣的他就这样入侵了她的心,可惜,这个守护者还是离开了。“你就这么想要去吗?那你让我怎么办?”他看着面前哭闹的女孩,露出了温柔的笑容说:“小公主总是要长大的,而且我们也可以打电话联系啊。”她讽刺的笑着,大吼:“那就再也不用联系了!”…最后啊,拿着相机的女孩迎着夕阳,看向了不知名的远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月涧禅师语录

    月涧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崩坏救赎

    崩坏救赎

    在这无底之渊般的崩坏中,或许,没有救赎,只有绝望…(崩坏3rd世界观,再加上个人原创)
  • 流光之许

    流光之许

    这是既有青春又带言情的一本书,它写了女主的两段截然不同的爱恋,还有男主的专一的爱宠。其他就不细说了,自己看吧?
  • 年少风华

    年少风华

    实不相瞒,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简介什么的,我完全不会写,但又不得不写…既然如此,那我就只好厚着脸皮夸了:小说的核心是对人物命运的描述,以个体形象反映时代状貌。本人不是简单地从思想观念出发去编故事贴标签。而是通过写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写他们生活中遭际的或大或小,或显或隐的变故,来展现部分青少年最真挚的内心,及他们的成长历程。这本小说结合本人20多年的生活经验,相当深入地描绘和刻画了近十年中国社会高速发展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其中充溢着青春期的各种躁动与不安、期盼与失望、抗争与无奈、理性与感性的小故事。本人将这些小故事串联起来,供各位了解和理解部分青少年的真实现状。本书具有颇高的认识意义和欣赏价值。总而言之,本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青春文学类小说。祝愿所有阅读《年少风华》的朋友们开心快乐!愿你们所有的付出都被温柔以待!最后温馨提示:目前改文中,更新不稳定,故事情节还在完善当中…建议完结后再看!
  • 最强考古直播间

    最强考古直播间

    陈清都是一个天才,从小就是。他是考古界的传奇,发现世界级墓葬群的神话人物,代号“陈某”。在功成名就之时,他却选择急流勇退,重新做一个小人物。因为恩师的失踪,他不得不重出江湖,这一次,他带着一个直播系统,让全世界人见证,他的强者时刻!
  • 李商隐集

    李商隐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进士。他是晚唐诗坛巨擘,四六骈文章奏的代表作家。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这是因为有人将鲁迅的诗比作李商隐的诗,因此他自谦不敢比肩,但李诗用典太多至于有獭祭之称,则鲁迅所言可说是道出了一般读李商隐诗文者的普遍感受。确实,李氏诗文裹着一层坚硬的外壳。千百年来,人们却对钻破这层外壳有浓厚的兴趣。然而,李商隐毕竟是唐代极富创意的作者之一,诚如葛常之《韵语阳秋》所云:“义山诗以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