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37300000022

第22章 主持队务

“再大的功劳,还不是师兄你领导有方吗!”宁志恒笑着打趣道,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卫良弼对自己的这位师弟真是很满意,能力是绝对有的,枪法好,身手好,难得的是头脑清晰,心思缜密,现在还有一手极好的写实画技,可谓是能文能武,难怪老师让他加入军情处,确实是独具慧眼!

更重要的是二人关系密切,师出同门,而且和自己相处融洽,送给自己浪琴名表,价值不斐,倒不是他贪图这些钱财,但是这表现出了宁志恒对自己亲近的态度。

况且有能力的领导都希望手底下都是能干的部下,因为他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能够驾驭这样的部下,卫良弼就是这样一个人。

突然他觉得有些事情疏忽了,再次问道:“志恒,你对这次的行动有信心吗?”

宁志恒暗自盘算了一下,这件案子唯一的难点就是抓捕王云峰,可是现在有了他的素描照片,情况就好多了,相信抓到他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抓捕之后的事情就完全不是问题了,有读取记忆作为最后的手段,哪怕是再遇到一个死硬分子,也一样会有收获。

况且他根本不相信,所有的日本间谍都是不怕死的武士,一个人要想做到无视生死,需要极为强大的毅力和虔诚的信仰。

这种人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在这个世界上绝对是非常稀少,所以这件案子胜算很大,区别只是最后所获得的战果是多是少而已。

“我不敢保证有十成的把握,但有八成的胜算还是有的!”宁志恒信心满满地说道。

卫良弼听完若有所思,他慢慢的在办公室那走了几个来回,最后有了决定。

“那就安排你们行动队结束休假,由你来全权调动人手,至于梁德佑我想办法把他调开,不然有他在你一定会束手束脚,不好展开工作。”

宁志恒一愣,行动队参与这次案件的行动,也是他心里的想法,毕竟有功劳大家分,总不会便宜外人。

可是他没想到,卫良弼会直接把梁德佑这个正队长甩在一边,看来这其中还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卫良弼看到宁志恒惊诧的眼神,不以为然的说道:“你不要看现在梁德佑老老实实的,其实也不是什么善茬,当初我刚接手行动组长的时候,他仗着有些资历,总是不听招呼,不过说到搞手段,他那点儿心思还不够用,而且没有根基背景,只是给他吃了几番苦头,他就乖乖的踏实下来了。

我也不是小肚鸡肠的人,本意一直是想把他收为己用,但可能是当时手段用得狠了,让他心有顾虑,总是和我隔着一层,老实说,机会给了他不少,我现在也懒得再费心思了,所以我时不时的找机会都要敲打他一下,让他知道些好歹。

可是这次是一个好机会,不能够让他参与其中,一旦他有翻身的机会,以后会很难安排。

况且把他留在行动队,你只是他的副手,最后事成,最少一大半的功劳就是他的,所以这次就是为了你,也一定要把他调开。”

宁志恒听完这番话,这才恍然大悟,看来卫良弼和梁德佑之间的芥蒂由来已久。

不过这对于他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情,没有梁德佑,他作为副队长之一,受组长卫良弼的委派,完全有权利指挥和调派整个行动队,最主要的是最后所有的功劳,大部分可就要落到他的身上了。

至于石鸿是卫良弼的人,绝不敢违背卫良弼的指令,和自己别苗头,到最后给他分润一些功劳,也算是对得起他了。

“师兄为了我真是用心良苦,志恒一定铭记在心,决不会让师兄失望!”宁志恒感激说道。

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卫良弼是真心为自己考虑,这一点他是心存感激的。

卫良弼挥手笑道:“你我兄弟之间,客气话就不说了,至于梁德佑吗,正好这次军情处扩招,特招了一批学生,处里在各科抽调人员,对这些学生加以训练,行动队人手一向紧张,本来我准备推掉,现在看来正是个机会,让梁德佑去当段时间的教官。”

宁志恒听完这话,有些奇怪,军事情报处一直只招收军校学生和军人,怎么会招收学生加入?

历史上军统势力急速膨胀时,打破了这项规定,人员不拘一格,难道现在就开始了?

“什么时候军事情报处开始招收学生了?”宁志恒疑惑地问道。

“这是特例,都是女学生,毕竟特工系统里有很多工作,女人做的比男人更合适,而且大多数是分往电信科的,听说以后还会继续招收。”

这样梁德佑的问题就解决了,而且手段正大光明,谁也说不出什么。

这就是得罪谁也不要得罪领导,不然分分钟就给你穿个小鞋,你还没有半点脾气,只能认了!

卫良弼说干就干,转身拿起电话让梁德佑来他的办公室,通知他借调训练科去当教官,期限一个月。

梁德佑听完也没有觉得不对,因为他也听说了各科借调人员去培训新人的事情,只是没想到抽调到自己头上,不过也不是什么坏事,他没有耽误,领命而去。

梁德佑一离开,卫良弼马上下令,第三行动队结束休假,全队归队。

军事情报处是准军事单位,军令下达,不会有任何人敢耽误,一个小时之后,全队集结待命。

卫良弼向剩下的三名军官传达命令:“第三行动队马上开始工作,这段时间的工作由宁志恒主持,石鸿和王树成配合工作,不得懈怠!”

石鸿和王树成听完都有些诧异,梁德佑借调,按理来说应该是石鸿接手工作。

可是石鸿绝没有胆量质疑卫良弼的决定,因为他深知自己的这个上司的手段。

王树成的反应就轻多了,同是保定系的新人,宁志恒主事对他来说更好相处,毕竟两个人的关系要比梁德佑好多了,再说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谁当队长有什么关系。

卫良弼接着说道:“志恒现在手里有个重要线索,他熟悉情况,具体工作他来安排。”

然后又对宁志恒说道:“有需要我来出面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不要勉强,尤其是要注意安全,不能大意!”

卫良弼考虑宁志恒虽然精明能干,但毕竟刚刚接触特工,有些经验不足是难免的,自己还是要多看护一下。

甚至他还打算从别的队调来几个办案的老手来帮助宁志恒,不过那是等宁志恒没有进展的情况下。

宁志恒挺身立正:“请组长放心,我等一定全力以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任务!”

卫良弼点点头,示意石鸿跟随,然后转身出门,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看着卫良弼和石鸿离去,王树成上前亲切一把搂住宁志恒的胳膊:“行啊!这刚来就主事了,组长对你可真是器重,以后兄弟可就在你手下混了。”

“你小子别说好听的,不过是代理一个月,想的话让给你来干。”宁志恒也笑着回应。

“算了吧,操心劳神的事情我不行,我还是服从命令听指挥。”王树成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很快石鸿推门进来,看起来神色不错,应该是卫良弼把事情给他说清楚了。

宁志恒这才开始说明情况,他向二人把案情分析又重新叙述一遍,然后将公文袋里面的照片给两个人观看。

二人听完都是一脸严肃,原来是这样的情况,没想到宁志恒不声不响的在这几天做了这么多工作,心里不由得暗自佩服。

自己这两天都是消遣休息,尽量不去想工作中的烦心事,可是人家宁志恒却没有休息,搞出这一出,难怪组长器重,不怕别人聪明,就怕聪明的人还比你更努力勤奋!这就尴尬了!

“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到这个王云峰。鸿哥,你带十名队员监视北华街四十二号,一旦发现疑犯,就地抓捕,一定要活的。”宁志恒命令道。

石鸿不敢怠慢,点头应命。

现在还不能确定有没有惊动王云峰,他有很大的几率再次出现在这里,机会只有一次,绝不能错过了。

“我和树成去金陵的各个警察分局调阅户籍档案,对照户籍卡上的照片,尽快找出可疑人员进行甄别。”

民国二十年,也就是一九三一年,民国政府就已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规定要开展户籍登记和户口调查,用以掌握各地人口分布情况,南京因为是首都,这项工作做的尤其详细。

这个时期不叫身份证,叫户籍卡,填报内容十分细致,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籍贯、教育程度、职业、与户主关系、身份证等常规内容。

户籍卡上都贴着照片,甚至还对明显的外貌特征作了详尽地描绘,如左撇子、瘸腿、麻子脸等。

通过大量的筛查,缩小寻找目标的范围,只要王云峰的公开掩护身份有正规的户籍身份,那么找到他是迟早的事。

当下把工作和人员分配好,照片发放到每个队员手里,大家便马上分头行动起来。

同类推荐
  • 特种炮科技知识(下)(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特种炮科技知识(下)(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弹药一般由战斗部、投射部和稳定部等部分组成,是武器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借助武器发射或投放至目标区域,完成既定战斗任务的最终手段。常以身管发射武器的口径标示其大小,具有初速大、射击精度高、经济性强等特点,主要用于压制敌人火力,杀伤有生目标,摧毁工事、坦克和其他技术装备等。
  • 化谍飞

    化谍飞

    新的名字,新的身份,新的化谍路,哪怕艰难也要飞到最高!
  • 宋词三百首(最爱读国学系列)

    宋词三百首(最爱读国学系列)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历来与唐诗珠联璧合,与元曲争奇斗妍。 对于现代人而言,宋词仍然是一笔宝贵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本次精编出版的由逸闻和雨潇编选的《宋词三百首》,精选宋代词人九十家,词作三百余首,风格包括豪放派、婉约派,篇幅兼有小令、中调、长调等。
  • 运河天地之运河武工队

    运河天地之运河武工队

    1942年,苏运昌奉冀东军分区之命,回到日伪严密防范的通县、香河和武清等地组建敌后武工队的工作,在通县,与日伪集团进行了严酷而激烈的交锋,最终建起了纵横三县的运河武工队。
  • 特种导弹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特种导弹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导弹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其任务是把战斗部装药在打击目标附近引爆并毁伤目标,或在没有战斗部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动能直接撞击目标,以达到毁伤的效果。也就是说,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热门推荐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消失的世界和神秘的文明:玛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消失的世界和神秘的文明:玛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石器时代的玛雅文明,堪称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玛雅文明因印第安的玛雅人而得名,是美洲印第安玛雅人在与亚、非、欧古代文明隔绝的条件下,独立创造的伟大文明,其遗址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地。玛雅文明诞生于公元前10世纪,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人类就已取得的成就,它表现在科学、农业、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但是,让世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作为世界上一个诞生于热带丛林而不是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与它奇迹般地崛起和发展一样,其衰亡和消失也充满了神秘色彩,引人遐思。本书全面介绍了迄今为止人类对玛雅文明的探索结果。内容包括玛雅人的生活习俗、经济情况、宗教信仰、城邦体制以及玛雅文化艺术、日历、数学、绘画等文明特征,清晰展示了辉煌而灿烂的玛雅文明。除此之外,本书对玛雅文明的衰亡和消失的原因作出了可能的解释,发人深省。
  • 逆天九小姐邪王离我远点儿

    逆天九小姐邪王离我远点儿

    前世她是金牌杀手却因为相信爱情而死。一朝重生穿越到了玄幻大陆,将军府的废物九小姐。“没有人会在欺负你了,你走好,我会帮你报仇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定百倍偿还
  • 笙磬和声

    笙磬和声

    作为一个即将升仙的渡劫期修真者,杨菱有囊括世间万物的随身空间,也有感知一切事物的强大神识,更有毁天灭地的无上法术,虽然这些都是过去式,并从一个准仙子沦落为一个真村妇,且婆家人没一个省油的灯,但她依旧云淡风轻,运筹帷幄......
  • 机甲天魔

    机甲天魔

    一觉醒来,居然穿越了?脑海中竟然还有个游戏系统?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君临天下?不存在的!这是一个武力值极高的机甲世界......拥有了穿梭降临幻想世界能力的张弛,立下了坚定的誓言:我要成为一名有钱有闲的机甲师!无忧无虑的做一条快乐的咸鱼!作者菌已有200万字完本作品《网游之短刀行》,人品有保证,可以放心收藏~~~
  • 文化记忆的诗性重构:高翔文集

    文化记忆的诗性重构:高翔文集

    本书为“辽宁社会科学院学者文库”著作之一,收集了高翔先生新时期以来公开发表在诸多学术媒体的论文30余篇,分为东北现代文学研究,文艺生态学思想研究、学术传播研究、文学与美学研究等四部分。高翔先生是东北现当代文学研究耕耘最久的学者,在搜集研读东北文学史料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也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本书“东北现代文学研究”编就是这些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本文集最鲜明的特色。如,他对伪满时期的刊物《新青年》(沈阳),仔细辨析其政治上的附逆及部分文学作品的媚敌与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文学之间的较大反差,揭示了在伪满洲国政治高压下的双文化选择,并抓住典型个案深入挖掘,展开重要的文学问题的思考。
  • 两界融合

    两界融合

    两个世界即将融合,战争是否会来临?文明能否共存?一切皆是未知的,每个人只能为自己的家园努力,守护自己的生存之地!
  • 五脚猪

    五脚猪

    坐在会议室拐角的章鸿文觉得小肚子憋,没有思考就站起,朝外走。到了这年龄,思维成熟,轻易不发言。前列腺却找麻烦,大会不发言,小会不发言,前列腺发言(炎),不敢掉以轻心。走到WC门口,抬头,看标牌。这地方不能走错,走错了会出大丑闻。到处都是摄像头,人人都能拍视频,都能在网上发帖。就是当年的大鸣大放也没有现今的网络厉害。随便把视频朝网上一帖,就有几十万几百万人跟帖,发表言论,还能人肉搜索,把教授称叫兽,不弄你个身败名裂,绝不收兵。
  • 诸天都是龙的传人

    诸天都是龙的传人

    古老的东方有……打住,西方人也是龙的传人,这一切都要从混沌初开说起,在那时,龙祖有两东两西,直到东方祖龙横亘时间长河,诸天万界人族都成了真正的龙的传人。
  • 唐史

    唐史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4万字。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