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45300000029

第29章 崇祯力挺

在群臣惊叹之余,有心之人观察到他们这位八岁小殿下的神情,发现其十分淡定自若。似乎并未受到任何的影响。

崇祯皇帝对于自己儿子此番表现,亦是十分满意,脸上笑意不止。

周延儒上前将衣服拿到手中,仔细观察了一番,并放到鼻前嗅了嗅。

“各位,这肥皂确实是神奇。竟然在片刻之间就能将一件脏衣服清洗干净,且还留下淡淡清香。皇上,微臣建议,此物如此贵重,不应大肆经营。”

“周大人何出此言?”

“皇上,您试想,如此神奇宝贵之物,若是大肆经营售卖,那岂不是让人觉得此物很一般?要是只少量的销售,把价格定高一些,众人必会知晓此物贵重异常,买的人反倒会多不少。”

看着这位内阁周大人侃侃而谈,朱慈烺真想上前给他一锤子。

但崇祯皇帝心里一想,觉着周延儒此议倒是颇有道理。不过,他并没有表示赞同或反对,而是把决定权交给了朱慈烺。

“太子,此物乃是你造出来的。这经营的决定权,朕交给你。你就当着群臣的面,说说该如何售卖这肥皂。”

顿时,群臣再次将目光对准八岁的朱慈烺。

朱慈烺倒有些意外,自己这位老子真是不遗余力的挺自己。既然如此,那他就没有顾忌了。

“父皇,诸位大人,此物的价值确实很高。但周大人所言,本宫并不赞同。要是将肥皂弄的那般神秘、宝贵,买的人是不少。但诸位可曾想到,我大明数万万子民,又有多少人能买的起呢?在本宫看来,我大明子民虽多,但超过九层是贫苦之家。若将价格定得过高,他们必然会望而却步。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失去大量的市场。不知本宫这样说,周大人以为如何?”

大殿上的人都听出来,他们这位太子殿下对方才周延儒的提议是坚决反对的。而且,语气还颇有咄咄逼人的意思。

周延儒顿时脸色一变,有些被朱慈烺说的颇为尴尬。但好歹是大明当今阁臣,他也并非就那么轻易认输。

“殿下,微臣亦觉得您方才所言不无道理。可这肥皂之物如此珍贵,要是大量售卖,那能支撑起全国如此大的市场吗?”说完,周延儒的脸上微微一笑,他觉得自己这个问题问的很是关键。

其余大臣也都纷纷思考了一番这个问题,觉得确实是这样。

“周大人,这件事就不劳你操心了。这肥皂只要不愁市场,那本宫就有办法支撑起整个全国的市场。要是没有这个信心,本宫绝不会夸下海口。若是周大人还不信本宫,本宫可以当着父皇,和诸位大人的面,立下军令状!”

见朱慈烺说的如此斩钉截铁,在场的人知道,这位太子殿下只怕是并未说大话。

周延儒的脸色又一沉,不再说话,退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看戏的崇祯皇帝,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的儿子竟然能把自己身边的内阁大臣说的低头无言,对于他这当老子的来说,心里能不高兴吗?

“好了,诸位爱卿,此事就如太子奏折里那般来办。倪爱卿,你们户部自行与太子商议合作经营事宜,朕只要求结果。过程如何,朕绝不过问。”

“微臣领旨!”

谈完这件事,崇祯皇帝就让群臣退下了。他带着几位阁臣去了御书房,大殿里就剩下朱慈烺和倪元璐二人。

“倪大人,在这里不好谈,还请移步钟粹宫。请!”朱慈烺主动邀请去自己的宫殿详谈。

“殿下请!”

来到钟粹宫,作为主人,朱慈烺坐在主位,看着底下的倪元璐。说实话,他还是第一次跟他们大明的户部尚书接触。

“倪大人,此番本宫与你一起合作经营肥皂,首先要敲定的是启动资金的事情。也就是我们的前期投入,得要花费多少银钱。本宫也不拐弯抹角了,不知户部当前能拿出多少银两?”

正喝完一口茶的倪元璐心想:这太子殿下还真是够直接。

“殿下,您也是知道的,如今国库空虚,每年各地交上来的税收均用于赈灾和军队作战。现在离年末收税银的时间还有数月,国库里的银子,现在只剩下十万两。”

说完,倪元璐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当这个户部尚书,他做的窝囊至极。全大明的人都知道户部是国家油水最终的部门,但只有他这位户部尚书知晓户部的艰难。没有钱,户部还算什么户部?

朱慈烺虽然已经做好了国库十分空虚的准备,但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国库竟空到如此程度。一个堂堂数万万的大明,国库的存银只有十万两。这要是放出去,谁敢相信?

短暂的感叹过后,朱慈烺收回了心绪。

“倪大人,既然如此,那本宫也不难为您了。户部最多只要拿出俩万银两就行。其余的银两,本宫会让父皇从他的内帑里拿。大致前期的投入为五万两就足矣。若是父皇的内帑拿不出来,本宫也可以想办法集资筹钱。”

“殿下,这集资是何法?”倪元璐听的很认真,对于集资这个说话,他以前是不知道的。

“集资其实很简单,就是集中一批资金,也就是银子。但可以不是一家俩家来筹钱,可以是很多家。当然,到时候的收益自然就要分给那些投了资的人。本宫这样说,想必倪大人应该能明白了。”

“原来如此!那下官以为,还是不要集资的好。这肥皂的经营售卖权,必须要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这肥皂的价值,下官已经知晓。若是将这白白挣钱的机会让给他人,下官是不赞成的。”

“当然,本宫也不赞成。要是前期投入的资金不够,还望倪大人的户部能多想想办法。若是倪大人没有意见,前期的启动资金就定位五万两。”

“下官没有意见!”

虽然俩万两不少,但他一想到那肥皂的神奇效用,只要一放到市场上去售卖,必然有价无市。俩万两,只要不出意外,很快便能收回来。

同类推荐
  • 天裂大明

    天裂大明

    明末清初,天下大乱,大明大清大顺大西大秦蒙古等豪强势力纷纷裂土封疆,逐鹿夺鼎,合纵连横,智勇兼斗,无所不用其极,上演了一幕人间江湖血斗大戏!
  • 庶子夺唐

    庶子夺唐

    武德末年,玄武乱后。唐皇世民将临天下,权贵门阀暗战渐起;太子承乾还是乖乖少年,武女媚娘仍扎着总角;突厥已于北地窥伺,西域胡曲前调奏起。名将、宰相、世家、亡国奴,还有突厥女,当那个身怀两朝帝血,英果类我的小子李恪横空出世时,一切都已悄然变化。李恪说:“贞观虽是盛世,但我却将带领大唐走向最高的巅峰!”
  • 残明风云录

    残明风云录

    《残明风云录》又名《南明列史演义》,自崇祯未至南明抗清,其中可歌可泣,可怨可憎,可叹可奇者多也,此书当尽述之。
  • 海南农垦发展史

    海南农垦发展史

    海南农垦的产生、发展、存在与命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中国当代史和海南历史密切相关。海南农垦发轫于中苏橡胶合作,经历了抗美援朝、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等时期,一路颠簸走来,前进与发展是其永远的主旋律。海南农垦的每一次发展与变革,对于海南社会历史、土地开发、人口增长、生产关系改造、基础设施完善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三国之汉末宗亲

    三国之汉末宗亲

    武能一破千军,文能呼风唤雨。没有妖魔,但是这个三国却光怪陆离。
热门推荐
  • 篆刻:金石篆刻艺术

    篆刻:金石篆刻艺术

    我国古玺的源头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期的印纹陶,后经商周时的甲骨文、铭文、石鼓文等雕刻影响,至战国时形成整体形象。在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动力来自文字体系的演变和完善,同时体现了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审美风尚。随着玺印的使用相对普及,其文字表现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先秦古玺留存于世的大多是战国玺。古玺形状各异,内容有官职、姓名和铭文等,玺文精练,章法生动,传达着远古文明发端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漫漶,显得越发神秘、朦胧和迷幻,让人感受到一种神奇、古朴的气息,令人心驰神往。
  • 楚雄的奇妙冒险

    楚雄的奇妙冒险

    修士被从云端拉下,恶鬼也被驱逐,帝国烟消云散,而属于凡人的政府崛起。火车喷出蒸汽,云舟翱翔天空。大帅们收起兵戈,组建公司集团,修建工厂。年轻人们将头发染成五颜六色,飙着飞剑躲避着警察的追捕,大呼小叫着穿梭于高楼大厦之间。电话、电视机、相机、汽车如雨后春笋冒出头来,变化日新月异,让人目不暇接。在天都灰雾区,楚雄收到了同父异母的兄弟的关爱,也让他得到了那个大作家父亲的消息,十余年的蛰伏,他终于等到了机会的降临。
  • 明朝坏家伙

    明朝坏家伙

    有人把张尧抓到了明朝,有人让张尧为非作歹,还有人为张尧保驾护航……连张尧自己都觉得不合逻辑,谁专门把人抓来做坏事?再说了,人家是很善良滴~很快,张尧就想通了,什么这个那个的,金钱美女、权势熏天,我爽了!拨开迷雾,看见了谁……
  • 君与君孽

    君与君孽

    容朝新任国师不务正业,从不住国师府,什么都不爱,就爱卤凤烧;什么都是顺心就好,时不时去偷偷卤凤烧,偶尔玩玩。结果,把自己给玩进去了,要他亲自去征兵?!哈,看他不爽直接说,用不着拐弯抹角的。不过,征兵?行,反正在京都也无聊了,看他怎么玩转江湖,功成身退!
  • 绝地余生

    绝地余生

    一次探险旅游却成了亡命之旅,面对接踵而至的重重危险,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逃出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浴鹤庵诗集

    浴鹤庵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时光莫旧不负韶华

    时光莫旧不负韶华

    三年前,他拦住她,“叫哥,叫哥就让你过去。”三年后,再度重逢,一声“小智障”,却勾起了她所有的回忆……
  • 满清外史

    满清外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据。本书考察和讨论了个人及由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检验、修正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