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46200000101

第101章 朱之冯鏖战宣府(三)

而宣府城中,对于天镇这里的临时变化是一概不知,总兵朱三乐和两个副将还在按最初的计划一步一步的进行着布置。

当天,朱之冯出离了宣府,他们便开始将城中的火铳、虎蹲炮等小型的火器集中到城西,但重炮还都没来得及集中。二十二日凌晨寅时许,哨骑来报,宣府城西九十里出发现大批人马在向宣府这边快速靠近。

闻此报,朱三乐大吃一惊,连忙召集房之屏、王徽俊商议杜策,而紧接着,一封接着一封军报送到了宣府作战厅。

朱三乐一面传令所有将士上城做好防御,一面商议杜策。面对如此紧急的战报,房之屏焦急的说道:“看此情形,应该是姜瓖的人马,他这么着急的出兵,莫非是抚台大人哪里出了什么差错,可不可能啊!”

“姜瓖部怎么会来的如此之急?大人哪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王徽俊也一脸焦急的说道。

看到他们两人的样子,朱三乐略显无奈,他声音低沉说道:“如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也无从得知。但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是姜瓖到了城外之后,我们怎么打!”

“抚台大人舍身取义,如今也轮到我们了,还是老办法,以西城为主,能守多久守多久,再在城门里两边的街铺中做好埋伏。即使是死,咱们也要多拉几个垫背的!”王徽俊义气凛然开口的说道。

朱三乐又看了看房之屏问道:“你呢?”

“就按王将军的来吧!如今还有什么办法?”房之屏叹了一口气说。

房之屏说罢,他们三人都沉默了,此时此刻他们仿佛已经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愣了半天,朱三乐低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行动吧!王将军,赶紧让城里的百姓撤离,记得安排人给京师送消息。房将军,城门伏击的事你去安排吧!到时听我号令。我去城门上守着!”

“得令!”房、王两人用坚定的目光看着朱三乐说道。

由于林奎对朱之冯的严加控制,所以一直到了次日寅时许,到了据宣府四十五里路的地方,才在林奎的授意下,才朱之冯给朱三乐去了亲笔信。

这一夜,或许是朱之冯度过最漫长的一夜,战机瞬息万变,可原本的计划却赶不上现在的变化。如今,下一步到底会怎么样?城里的情况会如何?谁也说不清,朱之冯的手慢慢的都有一点颤抖了,英明一生,在这人生的最后一个风口浪尖,无论是谁也不愿意出现这么大的失误。

半个时辰后,快马将朱之冯的亲笔信带到了宣府,朱三乐仔细的审读了三遍,生怕是姜瓖的诡计。在最终确定以后,姜瓖的内心稍稍的放松了一点。既然不是强攻,则他们的计划就还有实施的余地。而此时刻,王徽俊还在紧张的疏散这民众,虽然他已经竭尽全力的疏散,可就短短的一夜,他疏散了也不过城里百分之三十的民众。

房将军这里,一切都准备完毕,毕竟是伏击,他们所带的只是四眼铳,虎蹲炮等小型的兵刃。当然,朱之冯的信件,朱三乐也告知了房之屏。并重新调整部署,他说道:“既然情况和预期差不多,你们就留作预备吧!如今只剩半个时辰了,重新调整部署是来不及了!到时若城门上有什么意外,可杀贼大业就全凭将军了!”

“将军敬请放心,我房之屏不成仁便成义!”房之屏看着朱三乐抱拳说道。见此,朱三乐点了点头,又拍了拍房之屏的肩膀缓缓说道:“好兄弟!”

他们的交谈还没结束,姜瓖的先头部队便已经到了宣府城下。朱三乐、王徽俊、房之屏三人都赶到了城门之上,紧张的目视着城外的一举一动。

辰时许,姜瓖带着朱之冯等人来到了城池不远处的一个高地上。看着唾手可得宣府城,姜瓖依旧是万分谨慎。

朱之冯到时自在从容的说道:“将军,请吧!”

“慢!”姜瓖抬手说道。紧接着,他又叫来了一员副将说道:“率两营弟兄先接手宣府的城防!”

“将军,你这……”朱之冯猛然说道,可开口之后却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朱大人不必如此,我此法并非信不过大人,大人的诚信我姜某是看得一清二楚,可为了确保安全,还是仔细点为好。所以还望大人勿怪!”姜瓖面带冷笑的说道。

见此,朱之冯的脸色极其难看,他略显不满的说道:“将军,你这恐怕是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吧!”

姜瓖听罢并没有恼怒,而是大笑了一声说道:“大人这样说,实在令我姜某人无地自容,可我在送大人四个字‘成王败寇’!”

“你……”朱之冯很显然被姜瓖激怒了,他知道自己完完全全的低估了姜瓖的心术。虽然气愤,但是确无奈,看着不远处城墙上的朱字大旗被姜字大旗换掉,朱之冯已经做好了从容就义的准备。

而朱三乐这边,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打乱了阵脚,姜瓖的人谎称这是朱之冯的意思,要来接手城防。朱之冯听罢不由的大吃一惊,他根本预测不到城外到底有什么打算。

可如今城外的人马是越聚越多,单凭自己手中的一千老弱,宣府失陷是迟早的事情。就在这万般紧急时刻,朱三乐想起了房之屏,他把王徽俊、房之屏两人叫到前来说道:“看如今之势,要么是姜瓖对咱们的计划有所察觉,或者是对大人还有所顾虑;二则……二则……朱之冯将咱们的计划泄露了!”

“不会的!”房之屏抢先说道。“大人不会的!”

“别吵!只是推测!我的意思是咱们必须做到万全的打算。”朱三乐一脸威严说完说道。

“将军传令吧!如今我们为你马首是瞻。”王徽俊抱拳说道。

“怕吗?”朱三乐的脸上强挤出一丝笑容问。

“不!”他们二人坚定的说道。

“那就好。”朱三乐点头说。“听令,开城门让姜瓖的部队接手城防,我与王副将出城假装迎降。等我们与姜瓖一行到了城门里,我以‘尽忠报国’为号,房副将就发起猛攻,不用在乎我和王副将,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姜瓖这狗贼了结在宣府!”

朱三乐定罢任务,他们二人都低头不语,朱三乐见此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无奈的说道:“就这样吧!按计划行事。”

说着话,朱之冯便转身向城下走去,再看他们两人两行热泪不由得滑过脸颊,他们声音小的自己都听不到的说了声是。王徽俊转身也跟在了朱三乐的后边,朱三乐走了没十步,停下步子,没有回头的说道:“给朝廷送信吧!”

说罢,他们一前一后的下了城墙,开了城门之后,立刻就有大约两千的人马涌了进来,迅速的接手了城防。可正是朱三乐和朱之冯的无比顺从,才让接手城防的人马忽视了西门内房之屏的埋伏。

朱三乐随同王徽俊及来到了姜瓖的马前,抱拳说道:“见过将军!”

姜瓖看着二人,笑道:“好!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丁当亲自给闯王上表,为二位将军请功!”

“谢将军!”朱三乐一脸严肃的说道。再看在一旁的朱之冯,面色极其难看,他们二人的心里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辛酸。

朱三乐打马上前说道:“将军现在可以进城了吧!”

“好!进城!”朱三乐面带欣喜的大声说道。紧接着,朱三乐与王徽俊头前带路,后面跟着朱之冯和姜瓖。城池里外两边的道路上,一个接着一个的守卫矗立在道路两旁。

那一天,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二日,初春的塞外还没有半点新绿,到处都尽显这凄凉,单调的黄色调,阵阵的寒风。宣府城的里外都弥漫着一种窒息的紧张氛围。一声响彻天地的“尽忠报国”,震撼了塞外的天际。枪炮声,顿时响作一团。可时间实在太短了,不到半个时辰,宣府又重归宁静。

这并不代表着一切已经结束,英雄死的其所,姜瓖被火铳当场击毙,朱之冯、朱三乐、王徽俊也死在了自己所布置的伏击圈内。房之屏也在随后的乱战中,英勇就义,宣府的一千带甲之士,无一逃亡,全部壮烈殉国。

或许是上天不公,林奎竟然也军中有事没有同时进城,到躲过一劫。恼羞成怒的林奎直接冲进宣府巡抚署,可后衙里,朱之冯的双亲妻儿早已自挂东南枝。怒气无处可泄的林奎竟然传令众部,对宣府屠城。

中午,宣府下起了雨,可从未见过那么大的春雨,滂沱的大雨仿佛要吞噬宣府的一切。阵阵惊雷,似乎要把这天、这地劈开一样。可丧失理智的林奎一遍又一遍的催着屠城的进度。渗人血水染红了城里的每一寸土地。申时左右,天突然转晴,黄昏时刻,远挂在天际的晚霞如火一般的红,红的渗人,红的令人窒息。血红色大地,血红色的残阳晚霞,质问着人性,鞭笞着历史。

当晚,林奎召集剩余的众将,清点人数,制定下一步的行军计划。经清点,白天的战斗中,军队损失五百余人,阵亡千户四人,百户两人。重伤千户一人、百户一人。剿“贼”兵一千二百余人,杀百姓六千余人,千户以上官员六人……

二十三号,林奎在校场召集全体将士,当众将朱之冯和他的亲人以及朱三乐的尸体进行了凌迟,并传谕全军,为姜瓖守孝……

同类推荐
  • 我在古代当神棍

    我在古代当神棍

    韩小墨靠着忽悠人的本事,在二十一世纪,过着吃香的喝辣的的舒服日子。可有一天他却发现自己忽悠忽悠就把自己忽悠穿越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在一个与历史轨迹背道而驰的世界,韩小墨呜呼哀哉,却也无济于事。唯有重操旧业,做起老本行。可他却发现,他获得了忽悠成真的能力......为了赚钱,他发现他在忽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轻松格调,非历史正剧,勿较真呦!)读者群:949-932-194
  • 亚日山河

    亚日山河

    一场穿越,使他成为了晋武帝司马炎的第十三子清河王司马遐,他,该怎么拯救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
  • 秦时小说家

    秦时小说家

    (大国记·秦时明月征文金奖作品)这里有天下寥寥、苍生涂涂的纵横家!这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这里有天下皆白、唯我独黑的墨家!这里有地泽万物、神农不死的农家!这里有其疾如风、其徐如林的兵家!……当然,这里也有我们亘古不衰的小说家!本书群号:122156987,喜欢的来唠唠嗑!
  • 裂土开疆

    裂土开疆

    站在金字塔尖上的老陈突然穿越到了明末崇祯年间,被裹挟成了流寇。一个人之所以成功,究竟是生对了地方重要,还是他本身的能力重要?鼎何惧之,夫当如斯乎,举之!天下四野,夫当一力乎,擎之!一个连古代话都听不懂的现代人,穿越到古代能走到哪一步?
  • 唐王无敌

    唐王无敌

    新书《唐九哥》唐正,因排行第九,故小名九哥儿。时年其父蓝田县令唐文山,因牵连进天皇天后二圣之争被诛,唐正随母其后几年,求存于蓝田秦岭山下。史载唐正少时顽劣,年十二,家遭大难,其后,却能正其心,诚其意,修其身。在山中时,体悟自然,得知行合一之道。十八岁出山后,更是词绝天下。又因唐正丰神俊朗,浪漫多情,能处处体谅她人,时年,长安女子皆言:不愿穿绫罗,愿依九哥旁,不愿王侯召,愿得九哥叫。
热门推荐
  • 毒女归来,冷王追妻忙

    毒女归来,冷王追妻忙

    沈氏诞下死胎,有负皇恩,羞愧自尽,死胎?明明是你的小妾捂死了我的儿子,忘川水不止,奈何桥不断,此恨不休,沈清漓含恨重生,回到未出嫁时,吃软饭的爹,势利眼的祖母,虚伪冷血的未婚夫,阴毒狠辣的姐姐,去你丫的,一包药粉通通毒死。
  • 风满西楼

    风满西楼

    一座楼,名为西楼一个人,名为风满楼西楼就是风满楼风满楼就是西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血色兜肚

    血色兜肚

    那一年,姐姐花儿十八岁。十八姑娘一朵花,何况她确实长得漂亮。但是漂亮有漂亮的烦恼,不仅姐姐有,就连弟弟牛儿也帮着姐姐有,他一直觉得好奇怪,不晓得傻五哥是从哪个口中学来的,“鹅蛋脸,丹凤眼,柳叶眉,嘴唇不薄不厚,嘴巴不大不小,鼻梁的线条均匀柔和,鼻尖儿微微有点往上翘。”傻五哥经常追在姐姐的屁股后面唠叨着,有时连口水都流出来了。这谁都晓得是夸奖姐姐花儿的,要是换了从另外的人口里说出来,花儿还不知会有多高兴,可偏偏是从傻老五的嘴里和着口水淌出来的,花儿就觉得特别地没有面子。
  • 至灵游记

    至灵游记

    万物生而有灵,可悟大道于无形;灵气充盈天地,通变化者方称雄。在这个充满奇幻的大陆,人妖并立,神魔相争。原本早夭的风逸因祸得福,造就无上天资,更是拥有了原本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东西。从此在他的眼中,这个大陆不再是一团迷雾,而是。。。“破盘子,这是什么地方?”“哔-,当前位置:无尽海,势力范围:无,危险等级:高级”“破盘子,这人什么实力?”“哔-,目标境界:风游后期,灵珠:火灵珠,灵力等级:八级”“破盘子,你怎么一点攻击力都没有?”“哔-,灵主设定,无法更改。”。。。。。。。。。。可是这个破盘子,带给他的就只有好处么?
  • 续书谱

    续书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2009中篇小说卷(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

    2009中篇小说卷(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

    本书主要收录了2009年中篇小说卷。 当代人不能代替后人命名当代“经典”,当代人所能做的就是对过去“经典”的缅怀和回忆。这种错觉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在“经典”问题上的厚古薄今,似乎没有人敢于理直气壮地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经典”的命名,甚至还有人认为当代人连写当代史的权利都没有。
  • 我用尽全身力气去爱你

    我用尽全身力气去爱你

    米莎是一个初入娱乐圈的菜鸟经纪人,遭到初恋谭斌的背叛之后,受伤的米莎用工作来填满自己,她一步一步的将秦墨打造成了世界巨星,外表强悍的米莎在萧煜面前总是能自动卸下铠甲,活的像一个孩子。关于后来的陈念林,米莎觉得她一定是上辈子欠了陈念林什么,所以他才要穿越轮回来惩罚她。
  • 去北地,再去北地

    去北地,再去北地

    陈保平陈丹燕夫妇仅此一本合著游记,同样的风景,别样的思绪。一对夫妇,大学时代的同窗,俄罗斯文学艺术的爱好者,一起去俄罗斯旅行。在旅行一开始时,他们就约定,各自写自己的日记,纪录自己的感受,待到旅行结束,再交换日记。那是1993年。他们日夜相守,去看同一个地方,吃一个锅里的食物,在枕上听到的,是同样的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待到旅行结束,交换日记时,他们才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对俄罗斯的感受有如此大的不同。于是,他们出版了旅行日记。二十四年过去后,他们又一起旅行去了波罗的海,在立陶宛的考纳斯,他们突然发现,这个旅行,竟是从前俄罗斯旅行的延续。于是他们决定,再重蹈当年覆辙,再分开写下旅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