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7800000019

第19章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19)

现在的问题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这与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是分不开的。1978年邓小平实施改革以来,农民从集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包产到户。从生产的角度来说,它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基本上解决了吃饭问题。但生产率的提高带来的问题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激增。此时,社会也面临着由小农生产向工商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城市的工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投入。这会吸纳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城市改革的过程也基本如此,在转型的过程中,旧体制下的许多企业垮台了。企业重组过程中,大量闲散人员出现了。

但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在这个进程中,入城农民单方面付出过多的代价。

底层人的愤恨是火药库

南都周刊:在你的书中,你分析了游民产生的原因。那么如果说现在也出现了所谓的游民,这些游民们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王学泰:由于经历坎坷和地位卑下,游民往往会有反主流的心态。他们希望社会动乱,只有乱,才有机会改变他们的命运。游民要自己闯天下,因此就较宗法人多了一份主动进击的精神。这是带有明显的暴力特征的。因为游民缺少甚至没有生存的资源,所以他们热衷组织,如桃园三结义之类,这就衍生了游民的帮派性。脱离了宗法网络的人们往往也要摆脱宗法文明,这个文明是当时最高的文明,摆脱了它不免要回归野蛮。

现代入城农民本来应与过去的游民有根本的不同,但如果处理方法缺少现代性,又不能善待他们,使之看不到改革的前景,他们与古代游民相同的一面就会发生作用。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低下,其中许多人还受到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就个人来说,他们是弱势群体,但他们人数众多,处理不好,这会成为一股盲目的力量。

南都周刊:你说的游民有“主动进击的精神”,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青岛一个叫王明殿的人,连续多年为740名学生捐钱捐物价值累计达100余万元,其事迹被报道后却遭138人上门索捐,不给钱就叫骂威胁,还打恐吓电话。这其实就是你说的“主动进击”的一个体现。

王学泰:有时真是好人难做。做慈善固然是人性中善的表现,但一定要有制度和法律的规范。缺少规范,好心不得好报的现象很难杜绝。从另一方面说,受惠者的作为恰恰反映了在近几十年所谓“阶级与阶级斗争”教育下暴民加无赖的心态。这也有待法律的约束,不是只要一“穷”就事事有理了,“光脚不怕穿鞋的”这是游民的思想逻辑。

我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现在无论是媒体还是一些影视剧,都把上层社会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些有真实的也有想象的),穷侈极奢,让小资垂涎三尺,让底层人士愤恨万分。社会不公,贫富差距,造成的心理阴影是潜在的,平时很难有迹象显现,但它是一个火药库,如有导火索就很危险。社会必须懂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莫让游民文化打乱改革进程

南都周刊:周立太事件你听说过吗?他为农民工打官司,却没有获得该获得的律师费,然后他又大骂农民工赖账。你怎么看这种情况?是不是社会的不公使得民工不怎么注意自己的道德要求?

王学泰:中国现在距离人人有权的社会还很远。这不仅仅是给不给予权利的问题,而且也包括人们是否能够很好地运用权利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很多人在思想上没准备好,民主是渐进的,不是今天早上起来,所有的人就应拥有全部权利。民主的实现要有个准备期,但是我们也要向这个方向发展。周立太这个事件就说明了民工们过度注重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尊严,而权利维护的不仅是利益,更有个人的尊严。80年代初,有个电影叫《失信的村庄》,就是写一个农村科技人员是位改正右派,他与一个种西瓜的村庄签订合同,帮他们发了财,但发财的人们却不肯兑现合同的约定,并堂皇地讲出一番大道理。人们穷怕了,他们的想象中已经没有比贫穷更可怕的事物了。其实我们不必责备失信的民工,现在不是大多数人都处在这种状态中么?那种“饿死不食嗟来之食”是出自儒家的想象,那只是极少数殉道者的做法。作为大多数人来说维持生存还是第一位的。因此,不必一味地指责这些农民工,通过这件事情可以引发我们许多思考。

长期以来,我们受的教育是贫穷是善良的同义语,富有是罪恶的同义语。其实,这只反映了当时施政的需求,而不是事实。另外城市人对处在贫困状态下的入城农民应该有同情和理解。作为周立太,长期与民工打交道本应对这种事情的发生有充分的估计,你从事这件事情本应该有牺牲的准备。

南都周刊:跟你聊了这么久,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游民文化感觉在现在的社会上其实已经存在了。而且这种游民文化和意识形态,对社会还是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的。

王学泰:我不是社会学家,上面都是从社会角度谈游民问题,很外行,不一定对。其实,游民更是个文化问题。游民文化通过某些通俗文艺作品影响国民、波及社会。社会稳定时,这种影响被压抑,社会动荡,就要充分表现。当代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的大变迁似乎给每个人都提供了机会,于是人人跃跃欲试,社会充满活力。然而,我们缺少规则的训练,社会显得有些混乱。“四气”泛滥,浮躁之气、油滑之气、暴戾之气、痞棍之气充斥。如果下层社会的人们权利长期得不到保障,传统的游民文化所倡导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就会被人们尝试。从而造成社会的混乱,打乱改革的进程。

人们常讲历史的周期率,过去的中国是50年一小乱,200年一大乱。当人口膨胀到土地的承受范围之外时,游民大量产生,形成隐性社会,再遇有大的天灾人祸,就会形成以游民为领袖和骨干的农民起义,经历数十年的屠戮,当人口减少到土地能承受时,每人能分到一小块土地,于是,重建小农,重建宗法,开始了一个新的朝代。这种社会的更替,基本没有进步的(有时还退步),只是一个单纯的社会轮回。战乱只是小农和宗法制度的修复机制。每次战乱都使经济积累和文化积累遭到严重破坏,有时甚至是扫地以尽,如东汉末和唐末。原有的文化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这是很悲惨的。我们号称有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但有时我觉得只有200年历史,就是说历史上战乱的破坏巨大。

游民需要一条“保险带”

南都周刊:现在不少人都认为有游民产生,你刚才也说,底层人士心底的愤恨是一个火药库,那么,如何使这些新游民的负面影响得到控制?

王学泰:20世纪50年代初,实施过一次“游民改造”。当时对游民的定义主要指没有职业、没有收入和从事不正当职业的人——如娼妓、乞丐等。对这些人实施教育以后,分配到工厂或农村从事体力劳动。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不考虑经济效益。这次改造似乎很成功。配合社会组织改建,游民基本被消化了。当时农村实现了集体化,城市是单位化。把每个人都固定在一定位置上,形象的说法是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台大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每个人都依附在一定的共同体中,受到共同体的保护和控制。这种组织形式短期内使得社会稳定、游民绝迹。但这种方式,依托计划经济,优先考虑的是稳定而不是发展,每个人的安全是以交出个人权利为代价的。这种方式所产生的稳定,只是暂时的稳定,而且为了稳定牺牲了发展。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变迁已经如此之大,但与之匹配的制度建设还远远滞后。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之道是缩小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法制社会与公民社会。在实现这些之前,最迫切的还是普遍推行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这个不仅应该在城镇居民中实行,也应该让那些农民——特别是入城农民和其他流动人员享受这些权利。这样使人们不管走到哪里,总是有一根“保险带”在维系着他,从而消除由于游荡生活和对前途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游民心态。当然社保和医保的实现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也与政治改革密切相关。

南都周刊:你觉得现在的游民身上有没有这样一根“保险带”?

王学泰: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按照规定,老板都是需要给农民工上的,但是实际上很多单位都不愿意给,老板都不给上。我问过很多工人,他们都是说没有的。我认为,国家发现这种问题应该重罚,应该保证农民工的这两个基本保险。

真正解决问题的只能是建立法制社会,过去我们所处的是熟人社会(农村人是几辈子相熟,城市中每个单位也是数十年相熟),而现在所处的则是陌生人社会。熟人社会可以靠道德、舆论、单位惩罚制度来控制。陌生人社会靠什么来控制每个人员呢?方法很多,最根本则是法治。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享有权利,遵守义务,遵守法律。这样才能使得当代社会底层人士、特别是基本生活缺少保障的人士不堕入古代游民所行的故道。这不是不可能的。

我们现在在社会控制体系方面,和相应的政治改革方面还没有跟经济发展完全配套,所以现在显得有点混乱,许多应该建立的制度还没有建立或还不完善。许多社会底层人士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又无助时,他们往往会想到暴力,认为这是解决问题唯一的痛快而便捷的方法。前几年,北京郊区有的为打工者提供服务的餐馆名叫“聚义餐厅”、“聚义厅”之类。这些受到什么影响,读者可以想见。

弱者有权才不致游民化

南都周刊:我有一个疑问,现在也有各种各样的法律,也说要建立法制社会,但是很多人的利益根本得不到保障。比如农民工的问题,他们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法律对他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王学泰:说到底,就是一个“权”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抽象的理论问题,而是个实际问题。我们说我们努力建设法制社会,但近代法律不是驯服百姓的工具,而是界定公民权利义务的标尺,因此无论是执法者还是公民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老百姓不必企盼“包青天”,如果执法不公,民众可以去告他。这个基础是两者权利的对等,如果只有执法者有权,百姓没权,整天教育执法人员执法公正,实际上是缘木求鱼。

现在我们不必谈农民工收入之低了,就连这点低工资也不能保证拿到。前年有个可耻的口号叫做“严禁民工恶意讨薪”。自古以来,欠债还钱。民工辛劳一年,年底回家不发欠薪,“无衣无褐,何以卒岁”?1949年以来,我们的发薪制度是,事业单位,在本单位工作了五天之后就发你全月的工资;企业单位是工作了十五天后发你全月的工资。可是入城民工干完一年的活,使用人或单位还赖着不肯给钱;如果民工讨要手段过激一点,还叫“恶意讨薪”?如果民工有权,会出现这种现象吗?

我们宪法中规定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只是一般原则,真正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需要许多能够操作的实施细则。

老百姓如何实现自己的权利,人作为个体再刚强,其能力也是有限的。长期以来,个人是无组织的力量,政府是有组织的力量。个体与有组织权利是不对等的。别说与政府权利不对等,买房的业主在物业公司面前都是有气无力,因为物业公司是有组织的力量,而业主则是个体,除非组织了业主大会才能与物业公司对等谈判。因此要承认农民工们的利益,首先应该承认他们有组织起来的权利,他们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利益。有人害怕维权者组织起来,其实法制社会,就是在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博弈的社会,在博弈中求得稳定,这才是真正的稳定。真正的稳定是动态的稳定,不是静态的稳定。

同类推荐
  •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据。本书考察和讨论了个人及由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检验、修正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之现状。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媒体管理概论

    媒体管理概论

    随着我国媒体事业的飞速发展,媒体管理领域将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新的管理方式。媒体作为代表公众利益的事业组织,其管理模式和组织目标既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政府部门和非赢利组织。媒体组织的特殊性和其目标的复杂性决定了媒体管理是一项跨学科、具有很大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在此背景下,“媒体管理概论”课题组成立,并把该课题作为教育部“211工程”项目“媒体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子课题之一进行研究。该书是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本书以电视传播思想为核心內容的讲座文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应景而设的,而是一种学术的习惯,一种思想力的凝聚——试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申,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室里,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锐度的名师讲座在每周五的下午总是准时而热烈地进行着,热烈于每每现场里的学术氛围,热烈于人人脑海中的思考延伸……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热门推荐
  • 小侯爷,来种田了

    小侯爷,来种田了

    【甜宠文,男强女强】一朝穿越,既不是女王陛下也不是公主格格,甚至连作为小宫女逆袭的机会都不给!结果只是个三餐不保的小农女!我都这么惨了,你们还想欺负我?那你们给我竖起耳朵听清楚!贱男贱女给我听好,第一,我现在很愤怒;第二我不叫喂,我叫楚雨荨,不对不对,我叫曲明萱;第三,如果你们再找我玩这种无聊的游戏,我一定会把你们变成猪头;第四,我不是脑残!请叫我女王陛下!这日田间锄地,无意救下个黑衣男子。等会儿,你咋看着这么眼熟呢?我去,老娘记得了,你是我娃儿他爹!孩子们,你们侯爷爹爹来了,还不赶紧抱大腿!此时不上,更待何时?爹爹,我们来咯!某男沉默无语,惟有泪千行。哭什么哭,就算你是侯爷,也得扛着锄头来种地!赶紧的!
  • 召唤美女.A

    召唤美女.A

    看人家穿越,齐帆也跟着穿越。不想争霸世界,不想天下无敌。只想在异世界,带着漂亮的老婆逍遥快活。“召唤,召唤,我的美女老婆们,都出来吧!”
  • 晋少在线坑妻

    晋少在线坑妻

    “婚”后生活奔小康,在线坑妻可真香!网游宠文,校园豪门,搞笑欢脱鸭~一朝撞破次元壁垒,梁隽才知道他对自己好出了天际。梁隽戴上耳机,操纵鼠标,来欲仙楼前。晋灼:“别拉我,我不去那种地方的!”“新婚”不久,晋灼:“我娶了个坑!”终于,梁隽惊诧道:“公子!是你吗?”晋灼:“别碰我,我洁身自好的!”梁隽只好收回了激动的咸猪手。不久以后,晋灼:“客官别走啊!来听个小曲儿!客官,我卖艺送卖身!”这是一纸经年的默念,送给我在等的那个声音。
  • 变身女神后的修真生活

    变身女神后的修真生活

    “大家请别这样看着我啦,要不然请小心我用拳头锤你们哟!”,大街上一个萌萌哒小萝莉挥舞着软绵绵的小拳头对着围观的路人“凶狠”的说道。(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勿模仿)
  • 风来时你笑得好甜

    风来时你笑得好甜

    虾米!孤僻如凌少爷,居然为了一女生口袋里装满了糖!看着某女生一脸狗屁的样子,心里有一丝丝小满足是怎么回事?不对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怎么笑那么甜,和她喜欢吃的甜橙味一样甜!她怎么这么可爱!一阵风吹过,她的笑像一颗糖一样!
  • 春风石李

    春风石李

    他与她在高中认识经过同学撮合起哄在一起他对她百般呵护万般忍耐细心至极本以为会幸福一生却没想到一切都是一个骗局他说“我当时说我喝醉是骗你的”分手不到一个星期,他和别的女生在一起了她第一次放下自己的尊严,去求他回来可他说他已经喜欢上了她她,放了狠话,说再也不会回来了但却瞒着所有人继续爱他兜兜转转,结局到底是如何?后来的我们,可还是当初我们期盼的那样
  • 唯食物可慰藉

    唯食物可慰藉

    本书收录与饮食相关的美文22篇,讲述生命中的深情故事。一蔬一饭的爱意源远流长,岁月深处的凝望穿越时光。那些滋味满怀深情,光阴流转间叫人感动落泪。一碗朴素日常的米饭,一道普通不过的番茄炒蛋,都有人生的哲学蕴含其中。翻阅此书,既满口噙香,又心旌摇曳。
  • 雨乔传

    雨乔传

    二十世纪的渣女宋乔,跳楼以后重生到了唐朝贞观年间,借宋府小姐宋雨乔的尸体还魂了。两个灵魂,天使和魔鬼的混合体,让宋雨乔成为比白莲花更白莲花,比心机婊更心机婊的古代渣女……但是,她好不容易在盛世重活一回,不是为了去宅斗的好吗?必须肩负起为家族谋前程的责任,赚钱赚钱赚钱,顺便调戏帅哥。话说秦将军真的不好搞定,不要紧,宋小姐自有妙招……
  • 盛世婚宠之第一夫人

    盛世婚宠之第一夫人

    新简介:月柒回来后,楚西城却订婚了,原来这世上不是所有的爱情都经得起等待。她是背景复杂的小姑娘,看不清,道不明,却因楚西城订婚而孤身一人赶到龙城。他是横行无忌的贵公子,富二代、却因楚西城订婚而被强制勒令回龙城。一间pub,一次醉酒,一场救美,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个人,却因为同一个男人的订婚而在一起。她亟需一场刺激来走出失恋,他出现的不早。他亟需一个女人来掩人耳目,她出现的不晚。不早也不晚,于是两个人就这么愉快地狼狈为奸了。当烈火烧干柴、天雷勾地火,终是难抵假欢成真爱、炮友成夫妻。且看一代花花公子如何华丽转身为痴情男人。且看一介薄情姑娘如何华丽蜕变为第一夫人。各种有爱各种宠,各种无耻各种腹黑,男强女强强强联手纵横龙城,尽在盛世婚宠。
  • 哥哥好好说话

    哥哥好好说话

    重生而来,本想扮猪吃老虎,然后猪没有扮成,就被老虎吃了。微云阑,撇了撇嘴,把他的脸拿盖住,脸不见,心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