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13700000081

第81章 大举攻城

陈雨话说一半,引起了众人的好奇。

“甚至什么?”陈应元追问。

“甚至,以城内的红夷大炮为筹码,投奔鞑子也不是不可能。”说到这里,陈雨心想,如果孔有德心血来潮,只带着炮走,放弃那些工匠就好了。也不知道历史会不会眷顾自己,让自己捡个漏,接收那些被葡萄牙人训练熏陶出来的铸炮工匠。

自从经历了叛军与官兵的炮击后,他真切感受到了大炮的威力,收起了对古代前装滑膛炮的轻视,立志要给自己也打造这样的大炮。不过林阿福只会制铳,不会铸炮,这样一来,获得登州城内的铸炮工匠就成了他眼前最重要的任务——根据历史记载来看,孙元化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巡抚,但却是一个难得的技术性官员,也是明末最出色的火炮专家,他将登州打造成了“东陲之西学堡垒”,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铸炮工匠。

但陈雨也知道这个可能性并不大,孔有德打算投皇太极,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增加自己的筹码,换取后半生的荣华富贵——内行的人都知道,经验丰富的工匠比大炮更珍贵。要不然皇太极也不会在短短几年内铸造出数量可观的大炮,为后来入关后攻城拔寨奠定基础。孔有德能成为三顺王之一,这点眼光肯定是有的。

陈应元想了想,脸色严峻地对朱大典说:“延之,这种可能性很大,若是大炮和铸炮的工匠都落入鞑子手中,则大明危矣。”

朱大典抚须沉默了一会,然后下定了决心:“既然你说得有理有据,本抚信人不疑,就依你所说,后日寅时起全军发起攻城!”

陈雨大喜,恭维道:“军门英明!”

最好打得孔有德措手不及,工匠也来不及带走。陈雨抱着侥幸心理想。

等陈雨离开后,陈应元问:“延之,虽说信人不疑、疑人不用,可是仅仅凭着他的猜测,加上风向和涨潮的推算,你就打算大举攻城,是不是有些过于儿戏了?要是一切都是错的,岂不是白白损兵折将?”

朱大典镇定地回答:“思昌,我丧失了聚歼叛军于城下的大好机会,使得登州陷落,虽然有不少理由可以辩解,比如连夜奔袭太过冒险,又比如孙初阳错信辽人咎由自取,但山东境内尤其是登州的士绅肯定也会迁怒于我,战后免不了会被御史弹劾。今上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如果他认定这件事是我的错,那就百口莫辩了,这山东巡抚之位只怕我坐不了几天。但如果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收复登州,一俊遮百丑,那么之前的过错都会不了了之,所以,这个赌注,值得下。”

陈应元若有所思:“你说的也不无道理……”

“再者,李九成是叛军最重要的首脑之一,他的死不说让叛军树倒猢狲散,至少也是士气大挫,无心恋战。现在围城之势已成,孔有德等人无路可走,除了献城投降,就是弃城逃窜,陈雨分析的很有道理,与我所想不谋而合。就算叛军出海不是三日后,也坚持不了几天了,即使当天没有攻下城池,也能让叛军成为惊弓之鸟。一次攻不下,那就两次、三次,现在的情形是我们耗得起,叛军耗不起。”

陈应元明白了,点头道:“原来延之早已考虑周全,那么我就无需担心了。希望后日攻城,能够一鼓而下,收复登州。”

接下来的两天,双方有一搭没一搭的互相炮击,但远不如最初那么激烈,出城野战更是销声匿迹,攻守双方陷入了一种默契的平静,各自都怀着心思,等待着最佳的机会。

第三天,天还没亮,天空一片漆黑,按往常的规律,交战双方都在休息,可是今天注定是要打破常规的日子。

官兵大营逐渐亮起了火把,先是中军大帐,然后往两边蔓延开来,整个大营被照的宛如白昼。中军大帐内,各路武将齐聚一堂,等候差遣。

朱大典站在上首,披着猩红大氅,腰间系着一柄宝剑,气势十足。陈应元、高起潜分立于两旁。

“诸位,李九成死后,叛军气焰一日弱于一日,从城头炮击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无心恋战。本抚决定今日寅时三刻发动攻城,全军倾巢而出,不留余力,誓将敌人打个措手不及。”

众人抱拳行礼,齐声说:“请军门下令,吾等必将全力以赴,收服登州。”

朱大典点点头,对众人的态度很满意。昂首道:“众将听令:陈洪范、刘泽清率步兵攻西门,吴襄、靳国臣等率骑兵接应;刘良佐、邓率步兵攻南门,金国奇、祖大弼率骑兵接应;牟文绶率步兵攻东门,祖宽、张韬率骑兵接应。”

众人轰然应下。

吴三桂听到没有自己的名字,急忙问:“军门,那我呢?”他年纪轻轻官封游击,正是渴望建功立业的时候,击杀李九成并不能完全满足他的胃口。

高起潜也望着朱大典,希望他能给自己这个义子安排出战的机会。

朱大典看了看他,再看看高起潜,微笑道:“怎么会忘了小吴将军这样的猛将呢?你在中军待命,哪个城门出现动摇的迹象,就由你负责主攻该城门。”

高起潜和吴三桂都大喜过望,苦活让人家干了,攻进城的功劳就落在自家身上了,朱大典这个安排很妙啊。

寅时三刻,官兵阵营中传出几声令炮响声,杀声震天,密密麻麻的官兵从营中蜂拥而出,分成三个方向扑向登州城。“铳城”上的大炮再度开始了轰鸣,掩护攻城,一架架云梯靠在了城墙上,官兵们蚂蚁般攀上云梯,往城头爬去。

之前官兵集结时点燃的火把已经明白无误地传递了攻城的信号,城头留守的叛军心里打鼓:孔将军定下了走海路的计划,难不成被官兵发现了?要是自己这些负责殿后的人被拖住,那就不妙了。现在担心变成了事实,他们无奈之下,只有抄起家伙开始了守城战。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大明春

    大明春

    三十年来公与侯纵然是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向先生借枕头这是一个宅男穿越到大明朝万历年间意气风发的故事。
  • 大唐信仰

    大唐信仰

    晴天一声雷响,白无忌闪亮登场……这么俗气的穿越,看来老子穿越的打开方式不对啊……没有绝世武功?没有无敌系统?靠,那还怎么玩,劳资要从来,我不要学李白。
  • 大荣风云录

    大荣风云录

    带着前世记忆的战祸遗孤顾危,十八岁便成了西南某县的县令,四年时间,政绩显著,他原本只想和自己在乎的人安稳生活,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杀人不见血的官场,利益,恩怨,情仇,迷雾重重的身世之谜,一切一切一步步向他紧逼,在这波澜诡谲的暗流中,他将何去何从?
  • 共和为什么失败:重返1913(东方历史评论 01)

    共和为什么失败:重返1913(东方历史评论 01)

    本辑《东方历史评论》选取民国初年宋教仁遇刺案为专题,多角度梳理了事件细节和当时主要人物对此案的参与及观察评论,再现民初纷纭复杂的政坛斗争情形,并深入追问:为什么对宋案的处理会最终影响历史的走向,最终导致民初共和尝试的失败?寻找百年共和失败的密码,领略重大转折关口历史的运转机理和脉络,宋案无疑是最好的切入点。本辑“影像”栏目为“苏联解体20年群像”,著名摄影师苏里于苏联解体20年之际,走访了8位涵盖各阶层的典型人物,从他们的面庞和思考里窥探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个人的冲击与重塑。
热门推荐
  • 傲世太子妃,妖孽不要跑

    傲世太子妃,妖孽不要跑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天才杀手,只是经常被人说是脑子有坑,但是一朝转变,她竟然变成了血族的公主,这特么是什么鬼?那家伙是谁?你别说,长得也忒好看了,就是一张禁欲脸很是勾起她熊熊的挑逗欲啊。什么,龙族太子?哎呦呦,那就更加想调戏了~“尘尘~你知道为什么我会爱上你么?”尘洛用自己的食指轻轻戳着龙绝尘的手臂,眼睛还眨巴两下,龙绝尘很是诧异,妖孽的看着自己的小女票,很是玩味的挑起尘洛的下巴,问:“为何?”“因为我爱你的时候你是天啊,我自然是爱上天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伦汇编交谊典盟誓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盟誓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天世界之上

    诸天世界之上

    逆天回来之后的洛灵发誓,无论怎样这次都不会作死,只会躲在暗中默默发育。最后却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假的,没有逆天回来,只是经历了一次时间线的体验。
  • 中国最美的散文

    中国最美的散文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登堂入室,管中窥豹,领略中外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一笔。
  • The Great God Pan

    The Great God P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副本神豪

    大副本神豪

    穿越到游戏世界,变身大副本神豪,成为游戏世界首富!“我,丁玩,是要成为首富的男人!欧皇,你觉得这开场白咋样?”“不咋样。”红龙宝宝挖了挖鼻孔,“口号有什么用?打造游戏商业帝国才是你的目标。”丁玩转身就走。“老板老板,你弄啥去?”红龙宝宝慌了。“做奸商,卖军火。”丁玩回答,“开副本,做神豪!”书友群:874620320
  • 飘飞的风筝

    飘飞的风筝

    夏小雨是一个不谐事故的女孩子,分别和三个不同性格的男人有着不同的爱情故事。最终因法律意识的淡薄而触犯了法律。出狱后,她励志要为社会多做出一点贡献,随时代的变迁扬帆起航。
  • 痴情帝王苦情妃

    痴情帝王苦情妃

    楚曦玉身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就那么僵硬的站在大殿外,满面泪水。冰辛的冷气混着浓厚的血腥侵袭着她的呼吸,难闻至极,令她心口一窒。那个原本应该坐着她父皇的皇位上,如今坐着的却是那个她熟悉万分,却又陌生无比的男人。而她的父皇,楚国的皇帝,此刻已是再无声息的尸体
  • 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

    转经行道愿往生净土法事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独掌乾坤的历代帝王(下)

    独掌乾坤的历代帝王(下)

    在中国两千多年漫长的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历史中固然不乏一些英才明主,但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暴君、昏君,还出现了不少娃娃皇帝、白痴皇帝、荒诞怪癖的皇帝等等。本书为你讲述中国历代帝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