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52500000112

第112章 一国两制

在脑子里面组织了一下自己的语言,朱瞻基说道:“爷爷是为英国公的事务烦恼?”

朱棣楞了一下,问道:“何以见得?”

“赏无可赏……孙儿是爷爷血脉亲人,本为一家人,赏与罚也只是玩笑。可爷爷将赏无可赏这句话脱口而出,由此可见内心有所思。而当今朝廷,能当这句话的文武大臣,唯有英国公一人。”

此话一出,文华殿偏殿里的声音立刻安静了下来,任何人都不敢发出任何声音。而敬妃坐在张氏的下首,紧紧攥紧了自己的手帕。

朱棣扭头大声问道:“现在何时?”

李谦的声音传了过来。“陛下,差一刻午正。”

朱棣这才又扭头跟张氏说道:“午正后一刻进膳,我跟基儿去东苑走走。”

张氏瞪了朱瞻基一眼,这才万福说道:“基儿冒失,这等国家大事,如何能问计于他。”

朱棣笑道:“你勿要担忧,基儿是你的儿子,也是我的孙子,就是说错了话,我也不会真的怪罪于他。”

没有用朕自称,说明朱棣是真的没有生气,张氏这才放下心来。

妄议国政,要是朱高炽僭越,恐怕朱棣就不会这么好说话,他对朱瞻基的偏爱,这是谁都能看得出来的。

说完,他率先向殿门外走去,朱瞻基连忙跟上,扶住了他的左臂。这一次没有太监敢在凑上来,只敢远远地跟着。

爷孙俩来到了东苑,朱棣这才甩开了朱瞻基的手,将手臂背在后面,在林荫道里慢慢走着。“从小到大,你说话做事总是三思而后行。这一次你跟我提起此事,想必是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朱瞻基落后半步跟在他身边,点头他看不见,嗯了一声才说:“自英国公回京之前,朝廷内外的议论就已不少,自梁章上书之后,风气逾烈,孙儿就是不想知道,也都知道了各界之见。”

“那以你之见呢?”

“黔国公之封,虽然开了公候世镇一地之先河,实乃特例。我大明疆域虽广,却无一寸多余。在大明疆域内,此例不可再开。”

朱棣扭头看了他一眼,又回头继续前走。“也就是说,大明疆域之外,你认为此例可开?”

朱瞻基答道:“每次孙儿看着那地球仪,总会畅想天下之大,难以想象,若整个天下都为我朱家所有,那才是坐拥天下。但……天下之大,由大明传到美洲的圣旨,怕不是在路上就要走一两年,我们又怎能确保那里就真的属于我大明,属于我朱家?”

朱棣沉吟了一会儿,才又说道:“继续说下去。”

周时天下不过黄河一带,周王尚且要分封天下,若我大明真想坐拥整个地球,想要维持如今的国策,几乎不可能。所以孙儿左思右想,认为实行分而治之,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朱棣这一下子来了一点兴趣了,指了指凉亭说道:“坐下与我细细分说。”

爷孙俩进了凉亭,朱棣摆了摆手,本来想要伺候的太监们就远远退去。

朱瞻基接着说道:“大明之界,是我令行禁止之界,是尊我华夏礼仪之界,是守我华夏习俗之界,是学我华夏文萃之界。令行禁止有时间和距离的限制,但是我华夏文化传播却是持之以恒,生生不息,永无停止。在我令行禁止之界,永属朱家,可界限之外,却可宽容一些,如南洋诸国。但在具体实施上,却又有差别。”

南洋诸国是已经有了自己的统治,却仰慕我中华文化,愿为我附庸。而其他地区或无人烟,需要我大明迁移民众,或有野人,需要大明兵马征略。付出的代价不同,自然条件也有不同。”

其他地区可以以后再说,就以交趾为例。如今我大明所占仅东关(今河内)至清化一带,在其南,其西,仍然有大部因地势崎岖,我大明大军难以抵达。如勃固一地,那里从地球仪上看去,却是我大明通往另一片大洋的最近之地,若能控制此地,等于我大明就又掌握了西洋。可是我大军征伐艰难,此地贫苦,征伐也如同草原一般得不偿失。”

可是若将这些地区有条件地分封给有功之臣,或者是我朱家闲王,他们自然会竭尽全力,替我大明守卫国门,发展民生。户部不用承担太大的开销,我大明却能开疆拓土,所以有些事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

朱棣问道:“若此地以后不服命令该如何?”

“此地本就是我大明不能令行禁止之地,只要能学我文萃,说我大明话,尊我大明礼仪,他们就自然会心向大明。何况,朝廷也不会缺了制约的手段。如交趾一地,如今虽设承宣布政使司,每年耗费超百万,税收不过七万两,这就是因为管理手段的不到位,造成的得不偿失。如果将英国公分封此地,他自然会尽力发展民生,对反叛势力赶尽杀绝,稳固统治。真能控制此地,以后我大明又会多一财源,若他不能控制此地,届时再换人去讨伐也是一样。”

现在我大明耗费的每一笔军费,都是从我们的国库里出。但是实行了不同的政策,英国公怕是倾家荡产也要打赢这场仗,我们现在花的银子,以后他还要一点点还回来,何乐而不为呢?”

朱棣又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分封有弊有利,此乃国本,不可不慎。想要保证绝对的控制,就不能有任何的松懈。我怕此例一开,人心不稳。”

朱瞻基笑道:“如果人人都能像英国公一样立下如此功劳,封无可封,那么,分封岂不是最佳的手段?我们控制局势,制定规则,所有人都只能按照我们的规则来行事,本就立于不败之地。孙儿忘了在哪本书上看过一副对联,愿与爷爷共赏。”

朱棣点了点头,朱瞻基就把几百年后林则徐的那副对联拿了出来。

“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财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这虽然是民间富民游戏之作,却也有其道理。”

朱棣将这副对联又重温了一遍,哈哈笑了起来。“的确是豁达之人,其志可嘉。不过,国祚延续,可要比一些浮财重要的多,不可一概而论。”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天下无永续之朝,再好的制度,总有不合时宜的一天,我们能考虑好现在的事,将来二十年的事,就已经了不得了。想要永续江山,靠的不仅是富足的国库,不仅是强大的军队,也仅不是良好的制度,更是靠我们一代一代地尽心管理,然后培养合格的继承人。”

朱棣这个时候越发开心了,脸带笑意地说道:“有孙如此,朕心安矣。身为一国之君,绝不能怕出问题。天下之大,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越怕就越有可能出事。怕的只是没有解决问题的手段,甚至是做出愚蠢的决策。最少在你这一代,朕是不用担心了。既然群臣都等着看朕的决定,那么,朕也就不让他们失望。想当第二个英国公,就看他们有没有这个能力了!”

再次进入文华殿,朱瞻基不经意地对敬妃的方向点了点头,她立即激动地低下头去,不让人看见她的表情。

午宴时,朱棣显然情绪很好,还笑着勉励了朱高炽一番,让他颇有些受宠若惊。

而吃过午饭,朱棣简直一刻也不想等,直接让人安排护卫和明轮船,又叫来了大半个朝廷的文武大臣,一同前往方山窑。

朱高炽一开始还疑惑发生了什么事,听了朱瞻基的解释,也没有明白水泥是个什么东西,神色间也有些不以为然。

朱瞻基已经懒得纠正他的思维了,对这样一个思想僵化的人,说再多也没有用。

方山窑这边,得到了內监提前通知的羽林右卫将整个方山窑这里严密地保护了起来。

但是孔诚就有些着急了,因为第二窑的石灰刚烧出来,还没有来得及试验。

而窑洞边,也就盖起了几个坞堡样式的圆形矮墙,也都还没有来得及试验呢!

这个时候皇上就过来了,会不会觉得他们没有尽心尽力呢!

实际上,朱棣还没有想过太多的功能,只要这个水泥能修路,修桥,修河堤,就已经足够他满意的了。

而水泥的坚固性也让没有见识过的群臣都惊讶无比,想着那到处都是的石头,烧制以后就能碾磨成粉,然后加水加沙凝结,又能随心所欲地变会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

在他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声中,甚至有人提到用水泥给朱棣筑一个比山还高的雕像,而朱棣竟然也大为心动。

这就让朱瞻基有些汗颜了。在没有足够的钢筋为骨的情况下,建一个全混凝土的几百米雕塑,怕不是没建成就要倒塌,那个时候,倒霉的不知道是哪一个了。

所以听到这样的提议,朱瞻基立马以水泥性能还没有完全研究透彻给否决了。

并且要孔诚研究能替代钢筋的铁竹当做筋骨,在朱瞻基的印象里,似乎曾经建设楼房,都有用竹子替代钢筋的历史。

目前来说,这种初级的硅酸盐水泥,也就只能修路,修桥,修河堤这些基础作用。并且还只是小桥,因为标号不够,想在长江里修一座后世那么大的长江大桥,是不可能修起来的。

同类推荐
  • 西楚争雄

    西楚争雄

    关于秦汉之间的历史节点,想努力去改变到最后发现改变的只是自己,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 老上海(民国趣读·老城记)

    老上海(民国趣读·老城记)

    本书全面讲述老上海旧城风貌、市井文化和百姓生活。从亲历亲睹的角度,分别描绘了老上海的地标建筑、公馆名园、租界、弄堂里巷、“摩登”印记、老营生、馋嘴美食、乡俗俚语、文坛旧事、戏曲演艺……用片段小文生动有趣地展示了老上海曾经辉煌的市井文化,鲜活地再现了老上海及老上海人的生活。唯有了解京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才能真正领会这座城市的精髓。本书对了解上海的历史、人文都很有价值。
  • 宿命系列

    宿命系列

    公元前548年,吴王诸樊死,传位其弟馀祭;馀祭死,传其弟夷眛。
  • 西方历史的瞬间

    西方历史的瞬间

    《西方历史的瞬间》篇章以时代排序,在西方历史中选取一百二十个题目,为每一个题目写一篇文章。对于文化、社会方面的情况谈得比较详尽,有助于读者认识、了解西方世界。此外,《西方历史的瞬间》特别重视15、16世纪西方世界向外求发展时代的状况,并借此说明“世界为什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文字明白易懂,具有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阅读乐趣。
  • 走马传奇

    走马传奇

    看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诉一诉成渝古道、慈云寺、街心石、六尺巷、三块碑的来历。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故事全集

    人格是人生的基石,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人格是心灵的明灯,它不断地在灵魂与意识之上,给我们以指引和激励。正因为有了对于人格的信仰,我们才会在风霜雪雨的日子里,始终不偏离前进的航向;正因为有了人格的孕育,我们的心灵之洲才能绿水长流,我们的青春之树才会长盛不衰;正因为有了人格的积淀,我们的生命才会变得如山一样不屈,如海一般博大……
  • 七皇妃她是霸王花

    七皇妃她是霸王花

    国公府嫡女顾重月,才貌双绝名动京城,嫁给备受圣宠的七皇子,本以为自己成了人生赢家。却不想在生子那日,御林军破门而入,七皇子造反,满门抄斩。冰冷长剑刺入体内时,顾重月满心怨气,恨不得掐死七皇子这个大骗子。再睁眼,她重生在了新婚夜!欠扁的七皇子冲她笑的儒雅又温柔:“今日起,你便是我的王妃了。我唤你阿月可好?”顾重月双眼一红,皮笑肉不笑的掐住了这王八蛋的脖子,笑着问道:“我先掐死你可好?”本文一对一,霸气王妃重生后只想逃脱七皇子魔掌!
  • 亡灵放牧者

    亡灵放牧者

    【叮,您激活领地成功,您的领地系统正式启动!】【叮,您开启领地商店抽奖功能!您获得【语言精通卷轴】一个您获得【亡灵召唤令】一个您获得【亡灵矿洞图纸】一张】……ps:这是一个凭借着领地系统,在异界开挂的故事!
  • 时空投影

    时空投影

    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光的反射,但我们看到的绝不是同一时间的物体景像,我们看到的是过去的物体影像,过去的时间是光走过我们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所需要的时间。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看到的永远是过去的星空,那些明亮闪烁的星星也许早已经是宇宙的尘埃。如果,世界的反射是在世界核战之时,它在宇宙里绕过一圈再次回来,我们是将看到过去,还是将经历一个时空错乱恐怖的未来。故事开始于世界核战之后,时空投影回来之前,一个狗血的变异进化的故事,在四维生命融入进基因后,他越来越强大,超越人类的极限,迎向即将来临的时空投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都市之仙帝笑看尘世

    都市之仙帝笑看尘世

    看惯了生死离别,厌烦刀光剑影,本想就此坐化,封闭神识、修为,可一坐就是千年之久,身躯不腐不化,长生仙帝自知是本身的体质关系,就放弃了坐化的想法,开始过着凡人又清闲的生活……
  • 微光里

    微光里

    方晟霖的世界总是幽暗的,看不到光亮。直到有一天,稚气敏感的初航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莫名其妙的信任,莫名其妙的依赖,甚至……还有点可爱。他情不自禁地靠近他,喜欢他,守护他。感谢我幼稚喜怒身边有你,感谢我黑暗渐丛身边亦有你。即便厮混相爱十恶不赦,我也会在你干净清亮的微光里,好好活着。初航,我希望,你永远都是,那爱笑的模样。
  • 醉盛安

    醉盛安

    清风,红衣,多愁绪。明月,白裳,少无忧。一双花来,笙歌醉。一人雪来,独盛安。
  • 肖复兴 天堂兄弟

    肖复兴 天堂兄弟

    本书为随笔作品集。本书涵盖了肖复兴先生以往音乐随笔集的全部精华和他近几年对音乐更深层次的沉淀,可以说是其音乐评论中里程碑式的总结。
  •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半笺娇恨寄幽怀:李清照

    她是婉约词宗,一生为爱枯荣。爱之繁花,绽放心头,她“半笺娇恨寄幽怀”。相思无处,她唯有看尽“花自飘零水自流”。她绚丽的人生,婉转如歌, 她在寂寞的深处浅浅吟唱。她就是——李清照。朱丹红编著的《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精)》为“倾城 才女系列”中的一本,《李清照(半笺娇恨寄幽怀)( 精)》评述了宋代才女李清照坎坷而又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