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8700000007

第7章 天命鬼神论——儒家的宗教观(3)

宰我的这种态度,有点像当时的墨家学派,也就是,以纯理智的态度来看待丧祭之礼。墨子与一个叫公孟子的人有过一段对话。公孟子倡言无鬼论,但同时又提倡祭祀之礼。墨子就对公孟子说:“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墨子的意思是说,儒家主张无鬼论,但同时又主张祭礼,这是自相矛盾的。因为祭礼的对象是鬼神,如果否定了鬼神,没有了礼拜的对象,一群人煞有介事地下跪作揖,念念有词,不是疯了吗?儒家的无鬼而学祭礼,就好像没有客人而学执客礼,没有鱼而学垂钓之术一样。墨子还认为,儒家的三年之丧,结果是“多埋赋财”,“久禁从事”,浪费国家财富,伤害百姓身体。所以他主张废除三年之丧,而实行节葬,也就是说,人死后,不分贵贱,一律“桐棺在寸”;死者的亲属,不分亲疏,一律于葬后立即照常生产,“返从事乎衣食之财”。从纯理智的立场来看,当然会得出墨子的上述结论。但正因为如此,墨子才不可能真正理解儒家的丧祭之礼的内涵。

冯友兰认为儒家从情感的立场来对待丧祭之礼,是一种诗的态度,而不是宗教。儒家的这种诗的态度,是一种较普遍的心理现象,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情之所至,有时不得不信其平日所不愿信者,以自我安慰。蔡孑民先生祭蔡夫人文说:“死而有知耶?吾决不敢信;死而无知耶?吾为汝而决不敢信。”因所爱之故而信死者有知,而又自认为其所以信死者有知,是因其所爱之故。这种信,是出于情感安慰的需要,虽然是一种幻想,但仍然与理智不相冲突。冯友兰认为,儒家的这种诗的态度能够对宗教起到一种净化作用。因为宗教在理智上坚信,而不是从情感上来看待鬼神,这是迷信,与科学格格不入。但当我们以诗的态度来看待宗教时,化理智为情感,则可以将迷信的宗教化为对人生有益的积极的宗教。冯友兰把积极的宗教对人生的益处类比于戏剧,认为宗教之礼节仪式,可以满足参与者的情感幻想的需要,借此宣泄内心积压的激情,净化身心。但是这种激情的多寡因人而异,宣泄的方式也千差万别,所以宗教就像戏剧一样,并非人人必需的。因此不能立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人都信教,抑或不信教。

儒家以情感的态度来对待鬼神,化迷信的宗教为积极的宗教,可以说与西方传统的宗教向现代宗教转化的总体趋向是不谋而合的。自古以来,宗教一直是以理智的态度来解释这个世界的存在与发展,从中国古代的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到西方耶教的上帝创世说,无不是以神话故事来代替真实历史的解释;零零总总的自然、社会现象,也被“理智”地归结到造物主的意志上。这样,宗教信仰就同科学探索获得的实证知识处在对立地位上,在极端情况下便会成为科学发展的绊脚石。因此从中世纪以来,宗教教会与科学的关系常常比较紧张,从臭名昭著的“火刑”及其对伽利略的迫害,可以窥见一斑。(不过夸大两者之间的冲突是歪曲历史。十七世纪英国的清教徒精神是对科学发展很有助益的。否则我们无法理解,有天主教会的肆意阻挠,西方近代科学壮大起来了。中国古代科学没有这种死对头,反而在良好的基础上止步不前,这是为什么?)今天,大多数的信教者都不再相信《圣经》这类经书提供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比如创世、造人之说,他们却可以保持坚定的宗教情感。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同时可以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人们已经认识到,人心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笼统一点说,理智、情感、意志,或者真善美,都是我之所欲。宗教满足的是人的情感的需要(道德情感与救赎需要),而科学则满足人的理智认知的需要。

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哲学分成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两部分。理论哲学探讨世界的认识问题,实践哲学则探讨道德与宗教问题。科学即隶属于理论哲学部分,道德和宗教却另有门户。认识世界即是满足人的理智需要,而道德和宗教则是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在实践哲学中,康德明确反对鬼神论,认为相信上帝存在与灵魂实体的存在,是一种迷信,但如果从理智(从科学)上论证上帝与灵魂不实在,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上帝与灵魂不灭不是理智认识的对象,而是人的道德生活的需要。人的生活需要上帝,以超越人的有限的感性生活,指引人的道德行为通向无限的至善的天国。在至善的天国里,有品德的人过着幸福的生活,实现德福一致。当然,至善的天国只是人的理想,虽然在现实世界不存在,但人应该有这种理想,给现实的灰暗人生涂抹上几分亮色,赋予现实世界以价值和意义。

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与冯友兰同时代,他也是从情感需要出发来论述宗教问题的。维特根斯坦把世界分为事实和价值两部分,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事实世界的认知问题,而且只能涉及事实世界的领域,它不能解决人生价值、意义问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必须在事实之外即上帝那里去寻找。上帝并不显现于世界之中,与世界如何并不相关。上帝并不能用理智来证明,因为它本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种内心的追求、内心渴望,这种追求与渴望是科学无法满足的,而是植根于个人所遭受的无穷的痛苦,以及对于能解除痛苦的无限而仁慈的帮助的渴求。因此,基督教是仅仅为需要无限帮助的人而存在的,亦即仅仅为感受无穷痛苦的人而存在,基督教信仰是这种极度痛苦的避难所。美国哲学家詹姆士对宗教也持有同样的看法。他认为,宗教的对象不是知的对象,而只是人们情感寄托的对象。宗教产生的根源即在于人们对于个人命运的关切和焦虑。他说:“我不知道,离开了内在的不幸和对于解救和神秘情感的需要,对宇宙进行冷静的、理智的沉思是否会产生如我们今日所有的这些宗教哲学”;“我的确相信情感是宗教的更深刻的根源”。

总之,无论是儒家还是现代宗教哲学,都是从情感的立场来看待宗教或鬼神问题的。冯友兰所谓的以诗的态度化解迷信的宗教,其目的即在于此。由此看来,宗教以及宗教的对象——鬼神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一面,对于主张有神论的理论学说,不可一概斥之为封建迷信思想。如果它是在人的内心信仰的领域里满足人的道德与情感的追求,则对人们(至少是信徒)的生活是积极有益的。

但是儒家哲学的最高境界并非宗教境界(积极的宗教),而是与天命相通的审美境界,也就是天地境界。这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根本特点,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超越世间的精神家园,而且也为人类的道德生活提供了形而上的基础(终极标准)。如果说,西方人生活离不开宗教,那么中国人生活则离不开审美与艺术。相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人是以美术(美学与艺术)来代替宗教的。

概念解释:

本体:在中国哲学中,“本体”指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在儒家哲学中,本体指的是宇宙自身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创造力,它是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

终极依据: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最后的原因。如西方哲学中的宇宙的“第一推动者”,就是宇宙存在、发展、变化的最后原因。儒家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道德行为的原动力,并非人世间的名利与权威,而是天命。天命就是儒家哲学道德行为的最后原因。

德福一致:德即品德,福即幸福。人有品德是否就意味着幸福,或者说幸福是否就意味着有品德,这是一个亘古不衰的哲学命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品德的人却过着悲惨的生活,而那些道德败坏的人,却过着逍遥自在、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这究竟是为什么?哲学的使命就在于在人的精神世界寻找实现德福一致的根据。

形而上的基础:现实的感觉世界有形体可见,叫做形而下;而价值世界以及神性世界则无形体可见,叫做形而上。哲学研究的一个任务,就是为现实的感觉世界建构超越形体之上的永恒的价值基础。道德的形而上基础,就是道德行为永恒的价值基础。它解决了道德行为的为什么的问题。比如,拾金不昧是现实的道德行为,但为什么有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是出于对上帝的信仰,还是出于对天命的敬畏,这就是道德的形而上基础问题。

同类推荐
  • 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论纲

    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论纲

    本书以马克思恩格斯原著(文本)为依据,以社会技术哲学视野中的“社会技术”为“先天综合判断”,对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进行了“发掘”、梳理和分析,分别考证了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之根本、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之源泉、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之灵魂、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之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观、剩余价值学说、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论等做了社会技术解读。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第一次在太湖大学堂的演讲辑录。本书对如何修证佛法,尽快在修证之路上取得成就,有诸多独到的个人观点,更有诸多具体实证修行的办法,是南先生很重要的著作。南先生还站在现代生命科学的角度,考察了西藏密宗、禅宗、净土等修行法门,其中有些内容,南先生更以密宗上师身份,亲述自己修证之路上的传奇,和诸多实证感受,澄清了修证者在前进之路上的歧途,可谓“掏心”之作,是志于佛学、修身的读者的福音。
  • 人权哲学导论

    人权哲学导论

    本书通过系统梳理西方人权思想从古希腊哲学家到马克思的发展源流,对人权的理论内涵进行全面哲学解读,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客观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与研判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该书从哲学角度系统梳理并解读了古希腊至今中外人权思想的发展源流与理论内涵,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了客观评析,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研判了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作者指出,人权绝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权利问题。不管是作为具有高度价值统摄作用的哲学范畴,还是作为具有实际价值参照作用的法治范畴,人权实践都必须有其充分的社会基础。人权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生命真谛就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理想,而且更是一种行动。从世界范围看,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不能成为肆意破坏和践踏人权原则的托词和借口,人权价值理想的普遍性绝不能成为某些国家或利益集团推行强权政治和文化霸权的标签和工具。国际间的人权保护与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与协商的基础之上,严格依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其说人权是西方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耸,还不如说是东方的四合院,和合相生。
  • 孟子

    孟子

    《孟子》以对话体散文的体裁,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活动和言论,讲述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他的哲学体系和伦理教育思想。全书行文大气磅礴,极具感染力,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是历代儒家学子必读必考的经典著作。
热门推荐
  • 花自沉默悄不语

    花自沉默悄不语

    双子座的诗就像双子座的思绪一样具有跳跃性,不同的风格就像各具韵味的美人,朕身为一个合格的皇帝,不舍得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样会伤了众美人的心。臣子道:“陛下英明神武,请陛下雨露均沾。”身为英明神武的喵陛下,自然应允。欢迎进入天镜泊兴的世界。不要讶异,请习惯这样的我。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 带着峡谷办学院

    带着峡谷办学院

    145个峡谷英雄,725种传承技能。无穷无尽的组合变化。“你最想拥有哪个英雄的技能传承?”赛内思表示,我全都要。携带着一座残破的英雄峡谷,来到超凡秩序建立并未多久的世界……“星期一,‘发明’”“星期二,‘秩序’”“星期三,‘礼仪’”“星期四,‘战伐’”“星期五,‘自然’”“星期六,‘信仰’”…………他们试图把你埋了,你要记得你是种子。直至巅峰,横扫寰宇!
  • 灵感

    灵感

    华文文学大师王鼎钧写《灵感》,先是受了古人诗话和笔记的影响,后来又加上今人“手记文学”的启发。由“灵感”“灵感补”“灵感五讲”和“灵感访谈”四部分组成。其中,“灵感五讲”包括“可大可久谈原型”“亦师亦友谈模仿”“成方成圆谈结构”“有隐有显谈比喻”和“求新求变谈造句”。“灵感访谈”包括“美学教授汉宝德谈灵论感”“诗人高上秦(高信疆)谈灵感的滋味”和“小说作家师范谈灵感移植”。此次出版的简体字版《灵感》补充了很多新写条目,新增了灵感五讲,提供了实践的经验。这是一卷闲适小品,也是灵感标本的展览。读这本书,可以从别人的灵感中来,到自己的灵感中去。
  • 王爷太妖孽这个王妃有点甜

    王爷太妖孽这个王妃有点甜

    某天,某女收拾起铺盖卷四下打量准备溜走的时候,刚刚迈出大门,就听见背后响起一道戏谑的声音道:"爱妃这是要去哪啊?"某女翻了个白眼腹诽道:"奶奶的,还好意思问我!想打个牌也太难了!"于是某女笑眯眯的回头答道:"相公啊,我就是出去走走,出去走走"说完就想往外溜。
  • 无限之巫师的旅途

    无限之巫师的旅途

    这是一个巫师,却与巫师不同的一个故事!这是一个追逐永生,不断鞭挞自己不断前进的故事!这是一个野心勃勃,重现大一统宇宙的故事!这还是一个,不断的在各个宇宙穿梭,游历各个宇宙,只为追逐永生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每天读点心理学常识(经典珍藏版)

    每天读点心理学常识(经典珍藏版)

    心理学是研究心智与行为的科学,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我、洞察人性、解释行为。人的心理千变万化,正是这一点使得心理学成为一个奇妙、复杂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的心理活动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对于很多心理现象,人们也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才使之显得神秘和难以琢磨。心理和心理现象是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的,是人类生活和生存必需的。可以说,复杂的心理活动正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本质区别。心理活动虽然隐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可以通过行为、语言来表现,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来具体化。
  • 特工法师

    特工法师

    陨石天降,唤回人类曾经的魔法记忆。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热兵器时代走向终结,开启了大魔法时代的大门。魔法带给人类强大力量和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将地球大量生物变异成恐怖的魔兽,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但人类最危险的敌人始终还是人类自己。赵飞,身负前尘回忆的神秘少年特工;上官燕红,天赋异禀的魔法家族千金大小姐。他们俩人的邂逅,注定在此乱世之中卷起千重骇浪。
  •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离婚作废,总裁前妻有毒

    离婚作废,总裁前妻有毒

    顾辰商曾以为,这一生,他的挚爱是已故的林悦,却不小心,陷入了沐小念步步为营的桃色陷阱他曾以为,他一步一步的折磨她逼疯她玩弄她,能发泄心中的恨意,却不知到底是谁玩弄了谁家族破灭、流产、离婚……一切的一切,他以为他的报复成功了,殊不知,她的计划,也成功了当他知晓一切,当他要以为自己狠狠折磨了她却不知,自己早已深陷其中。他和林悦的爱本身就是一场罪过,如果不能相爱,为何要相遇。他和沐小念的恨同样无法解脱,如果此生注定为恨而来,为何要结发。一场豪门盛宴,一个旷世阴谋……顾辰商,你以为你赢了,却不知你早已一败涂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