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9300000011

第11章 大人物的胸襟 (2)

晚清人常说,张之洞有学无术,袁世凯不学有术,岑春煊不学无术。其实,张之洞有学也有术,其术道还挺深。同光之际,清流是朝廷的一景,人称“青牛”(时人以清流谐音喻此辈),经常激浊扬清,讥讽时政,抨击权要,尤其好跟那些办洋务的地方督抚为难。张之洞在京城做清流的时候,一向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影响可见一斑。可是,这个“牛角”,并没有因此丢了乌纱。

1875年,四川东乡县知县孙定扬违例暴敛,激起众怒,乡民进城申辩,孙定扬反诬乡民造反,四川提督不分青红皂白,率兵进剿,烧屋毁寨,残杀无辜四百余人,酿成特大冤案。由于事情牵连西太后尤为宠信的吴棠,任凭言官怎样弹章交加,朝野上下闹翻了天,连外国人都知道了,就是不予平反。张之洞出面,绕开吴棠,将直接责任人孙定扬定罪,结果,立竿见影,按张之洞的建议,冤案得以昭雪。

1880年,宫里出了一件让朝野大哗的事件,事情不大,却关乎西太后的脸面。一天,西太后让太监给她妹妹——醇亲王的福晋送几盒食物,可是,送东西的太监没按规矩携带腰牌,宫里也没有事先跟守门的护军打招呼,结果,护军不放行,太监恃宠,跟护军吵起来,愤激之下,摔了食盒,回去报告老佛爷,说是护军无礼,不仅不让他出去,还砸了东西。西太后闻言大怒,立即下令罢免护军都统,并将当值护军交刑部审问。由于事关有点跋扈的太监,所以,朝廷自首席军机大臣恭亲王以下,反响强烈,一致认为西太后处置不当,西太后对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坚持要那几个可怜护军的脑袋。

最后,还是由张之洞出面。他不像众多谏官,一上来就把矛头指向太监的跋扈,暗示西太后宠信宦官,而是以嘉庆时林清事件为前鉴,说明宫门护卫制度严格的必要性,说得入情入理,西太后不由得动了心,最后,护军得以保全性命,涉案的太监受到惩罚。从这两个例子看,这个“青牛”的“牛角”,不但没有把人抵痛,有时,正好搔到痒处,无怪乎人家一直官运亨通。

对于张之洞来说,进入翰林之列,为官第一阶段的目标,自然而然是要博取名声。博取名声在于敢说话,所以,必须挤进清流中。

博取名声的时候,也不能忘记事功,否则,博的就是空名。像吴可读那种为了阻止西太后立光绪为帝,以死犯谏的傻事,张之洞是绝对不会做的。当然,敢说话自然有风险,但后面的利益也大,关键在于怎么操作。

张之洞做清流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不仅了解西太后的秉性,而且洞悉每件事情的要害,进谏时,不仅能以情理动人,还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而不像别人那样,喜欢说教,用大帽子压人。

外放之后,张之洞做官的目标从博取名声,切换成博取事功。历史上,作为清廷的封疆大吏,张之洞的表现,应该说是不错的,属于想有作为,且有作为的官员,很快,他就成为后期洋务派的领军人物。在为国家着想的同时,他一样看重身家利益,事事精于计算,即使天塌下来,他也不会被埋进去。

在著名的戊戌维新运动期间,张之洞实际上是支持变法的。梁启超以一介小小的举人之身来见,他恨不得打开总督衙门的大门,鸣礼炮迎接。他倡导“中体西用”,“西用”的范围,本来就是一个可以自如伸缩的大筐,所有的变法内容都可以装进去,实际上,维新派也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没有办法反对。这种提法,却让西太后听了很受用,为自己留了后路。

显然,他不像康有为和梁启超那样天真,非要捧着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闹变法,在太后和皇帝之间,他的态度总是平衡的。

大概他是最早看出变法的真正症结,在于太后和皇帝之间的权力纠葛。因此,他不仅把自己的得意弟子杨锐送到北京的四小军机,力图维护太后和皇帝之间的平衡,也没有像比他低一级的同僚、湖南巡抚陈宝箴那样,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实心实意地投入变法,搞得动静特别大。西太后一怒之下,发动政变,桃子、杏子一起数,将杨锐一并杀掉,张之洞没有受到任何牵连,依旧好官照做。

接下来,张之洞亲手扑灭自立军起义,将自己的另一个学生唐才常的性命送掉,毫不手软。不久,又在武昌识破导致官民恐慌的“假光绪案”,将长得很像、演得也很像的假光绪押回北京,避免了西太后的一次统治危机。

就在西太后和其他人以为张之洞已经变成死心塌地的保后派的时候,北方闹起义和团,杀洋灭教,西太后认为西方列强支持光绪,信了义和团的“神术”,愤而支持义和团,公开对列强宣战。

在这种关键时刻,张之洞公然抗命,拉上刘坤一、李鸿意和袁世凯,跟各国的领事搞起东南互保,跟老佛爷唱起了对台戏。

有野史说,抗命之时,幕僚草拟的奏章上有这样的话:“臣职守东南,不敢奉诏。”张之洞言道:“这老寡妇,得吓她一下,改为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不管这事真假,反正是张之洞带头不理会老佛爷的“乱命”,一任“老寡妇”被八国联军蹂躏,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如果老佛爷和光绪皇帝没有逃出来,或者逃出来后,死在乱军和义和团之手,只好让其听天由命。

在张之洞看来,站队选择西太后,是因为当时的朝廷姓叶赫那拉,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只能站在优势者一边。如果朝廷当政者真的昏了头,跟列强作对,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多半跟领兵出征的李秉衡一样,死在洋人的马蹄下。这种事情,对于一世精明的张之洞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不能干的,到了这个地步,名节又是第二位的。

张之洞的精明,还体现在谨慎小心上,为官多年,他从来不肯弄险。有一则轶事,很能说明问题。那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张之洞被调往京城,明摆着是入军机,但在任命诏书没有下来前,他到了军机处的台阶前,任凭里面的张百熙百般呼唤,就是不肯踏上那一块豆腐高的台阶半步。

当年,雍正设立这个机构的时候,曾有规定,非军机处的人,不论官衔多大,只要非请踏上军机处的台阶,一律杀头。到了晚清,这个规矩早就没有人理了,人家张之洞依旧如此较真,其谨慎非同一般。

后世史家将张之洞划归洋务派,或者地方实力派之列,但是,他跟自曾、左、李以来的一班跋扈的督抚大不相同。虽然他坐拥东南,兵马、人事、钱粮大权在握,办工厂、练新军都是大手笔,却很少将他办的事业,看成自己的夹袋中物。编练完全洋式的新军,其实,他跟小站练兵一道起步,调离两江总督任后,就将辛辛苦苦练成的自强军留给刘坤一;回到湖广任上,又练成湖北常备军,1906年,调京人军机,再次将军队交给别人统领。里面的缘故,很大程度上在于他的谨慎小心,他不想在朝廷或者历史面前,留下任何一点可能危及名节的把柄。这跟扑灭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遣散湘军是一样的用心。忠于清朝是他精心维护的名节之重心,对于这一点,他实在不想令其染上任何污点。

【感悟】

明哲保身,指明于事理的人善于自保,为了保全自身的利益而回避原则斗争。只求没有过错。在某些情况下,明明知道别人说的不对,最好不要去指出来。《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说的就是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艮宫 天泽履

启程举步要留神

量力前行虎尾跟

柔悦对刚知应对

方能猛虎不伤人

同类推荐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
  • 分配正义(中华道德文化研究丛书)

    分配正义(中华道德文化研究丛书)

    《分配正义(中华道德文化研究丛书)》讲述“个人”和“社会”是能够表达分配正义诉求的两种主体;由于个人是从个人视角来表达其分配正义诉求,社会是从社会集体的视角来表达其分配正义诉求。这两种分配正义诉求之间很容易形成张力;要化解这种张力,个人和社会集体必须同时张扬其分配正义德性;个人和社会集体的分配正义德性需要在普遍有效的分配正义原则支配下才能并举;人类一直有建构分配正义社会的理想追求,但他们对分配正义的认识、理解和追求需要正确分配正义理论的引导。
  • 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

    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

    在近代伦理道德变革史上,从戊戌到五四是一个关键性的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政治舞台上激进的革命家,对人的现代化这一近代重大的历史课题极为关注。他们在近代社会伦理思想变迁中的守旧与创新,为我们考察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的沿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选取了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期间在近代伦理思想变革过程中做出积极探索的六位思想家,试图对他们的伦理思想进行梳理,以管窥时代典型人物身上近代中国伦理思想变迁的坷坎不平的历史道路,以及近代中国在人的现代化历程中的多舛命运。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同时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道德观念、政治主张、伦理思想以及教育原则等。它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主要从原文、注释、译文、解说四大方面进行精练的解读。同时适当穿插孔子门人故事,以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及孔子所处的时代。"
  • 儒家哲学家智慧

    儒家哲学家智慧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热门推荐
  • 明太祖文集

    明太祖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散文(2016年第10期)

    散文(2016年第10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柠檬天

    柠檬天

    夏柠栾从来没有想过,他就是曾经的那个他。她不知道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少谎言遮盖着一切,柠檬花淡淡的飘落,发出沁人心脾的香气,而他一直都在她的身边陪着她。未来是什么样的,她也不知道,是分离,又是相逢。只记得在柠檬树下,他轻轻掸去飘落到她头上的柠檬花。因为她记得,柠檬花的花语是忠诚的爱。一直记得。【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欢迎大家提建议!
  • 诸天BOSS群

    诸天BOSS群

    欢迎来到诸天万界boss群,我们不说虚的,先抓个主角来祭天吧!林易穿越到了神墓世界,激活诸天万界boss群,招收诸天万界的boss,收集各个世界的法则和本源之物,献祭永恒天道。秦始皇:群主,我把易小川抓去祭天了,小赚了一笔,卖我一本修仙功法呗!岳不群:果然,我这糟心的徒弟留着干嘛?还是抓去祭天算了。纳兰嫣然:萧炎,你不用再找了,你的金手指被我拿去祭天了。叶凡:我叶天帝刚把禁区里面的禁忌存在都抓去祭天,世界终于又安静了。莫甘娜:群主,我刚捕获了一只天使彦,便宜卖给你了林易看着群里群魔乱舞,淡定的给了众人一个雷击套餐。(建了一个QQ群:706413004)
  • 钢铁暴君

    钢铁暴君

    当命运的齿轮停止转动,万法步入末日,诸神走向腐朽,金属与机械成为时代的主题。战争与动荡的年代里,钢铁与鲜血将重铸这破败的世界。而我将加冕为王,主宰铁与血重铸的世界,成为诸天万界的钢铁暴君!
  • 罪后霸宠

    罪后霸宠

    “朕是你的夫,你的天,你叫朕走开,想叫你的宇哥哥上吗?你给我记住,在你身上烙下印记的是朕,你要是敢背叛朕,朕就让你生不如死!”与敌人同归大海,却在一片乱葬岗中醒来,满目的尸体,浑身的鲜血,遗失的记忆和恶魔般的男人对她的百般凌辱,她,生不如死。真相大白,却只是为了一个可笑的误会,记忆回归,她带着一身绝技离开。飘逸如仙的男子将她从绝境救回,从此走进她的心里,可惜,相爱不能相守,一声炸响无情地摧毁了他们的婚礼,从此,咫尺天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梵高先生

    我的梵高先生

    雨天过后,彩虹也仅仅只有那一段时间雨却下了好久,当看到彩虹的时后别忘了一起等雨的那个人。
  • 风之虚无

    风之虚无

    这是一个发生在天界,魔界,人界的精彩故事,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扇三界的大门吧!
  • 重生之精灵时代

    重生之精灵时代

    一事无成的乐文昊重生了。世界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精灵。在这个全新的世界,本注定随波逐流的乐文昊心有不甘。他决定要改变自我,超越自我。那么,请问,是巧克力味的屎好吃还是屎味的巧克力好吃?
  • 布赫访谈录

    布赫访谈录

    本书是对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的访谈录,内容涉及农村文化建设、产业化经营、西部大开发、农村小康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诸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