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0100000145

第145章 战事下的人

张辅对军事以外的政务,是越来越不想管了,实在是过于繁琐。所以他有写信于燕王,请求燕王派一个人善于处理政务的官员过来,处理此地的政务。

燕王很快就回信于张辅。他先是说自己十来岁就藩北平,就一直处理着北平地区、蒙古地区、辽东地区的一切事宜,这三地的政务与军务都是他一肩挑着。

燕王告知张辅,他从来就没有因为政务繁琐而有过撂挑子的想法,更不会因爱好军务而偏爱于此。燕王直白地说,在蒙古地区只有军事长官才能处理得了政务,因为牧民拿起武器就是兵。

最后燕王提出了要求,要张辅在年底前练出不少五万的骑兵。

因此白沟河大胜的消息传至大宁时,张辅却无法第一时间得知,因为他已身在开平(今日的锡林郭勒盟,昔日的元上都)与蒙古贵族们商讨练兵与商贸之事。

商贸的事情,张辅原以为不需要过多讨论,按照旧例办就行。但这些部落首领们来到开平,却主要是想来解决一天比一天贵的茶叶、大黄、丝绸之事。

听到首领们说起一天比一天贵的物资,细想后的张辅觉得此事可能会有助于他练兵,张辅则沉声地道:“南方现在在打仗,不少行省都是战火连天。人们命都保不住,还怎么会去种茶叶、大黄,怎么去织丝绸”?

见诸位首领有些哑然,张辅又道:“现在就靠浙江、湖广、两广、闽赣这些未受战争影响之地来产茶叶、大黄、丝绸,而需要这些的也不只是咱们”。

“很显然,现在处于僧多粥少的状况”。张辅总结地道。

张辅见首领们将自己这话听了进去,继续说道:“商人们能将这些商品运至开平,已属不易”。

看到这些首领脸上浮现狰狞之色,虽然知道他们心里打着什么主意,但张辅不得不耐着性子地道:“我是可以强逼着商人按之前的价格卖给诸位,但诸位认为下次还会有商人敢运货至此吗”?

这些首领听到张辅这么说,自然也明白若是他们放抢,这些商人以后就更加不会再来。

见众人讨论了会,张辅又淡淡地道:“但在座的诸公,我可以每人赠送十人的一年用量,其他我就爱莫能助了”。

一位首领带着期盼地问道:“宣慰使(宣慰使是明朝宣慰使司的最高长官,明朝在边陲一直有设立宣慰使司。宣慰使类似于唐朝具有一省军政大权的节度使)的意思是除非南方的战事停息,货物的价格才能恢复到往昔”?

张辅见这位首领用宣慰使来称呼自己,既没有应声,但也没有说他称错。

张辅又见到众人都看向自己,他苦笑地说:“没人愿意做亏本买卖。其实你们心里都知道只有这样,货源才会充足。也唯有货物充足,价格才能降下来”。

看到首领们一脸失望,张辅一脸思索状地道:“要不这样,以后诸位若是抓到非大宁都司治下的能战牧民。赏金就直接用原来价格能买到茶叶、大黄、丝绸来换”?

张辅理所当然地说:“若是你们能对朝廷练兵有贡献,朝廷也自然不会亏待大家”。见张辅将话说得这么明白,诸位首领稍微一想,并立即同意这双方都能从中获益的提议。

晚上,这些白天在座的众位蒙古贵族,皆收到张辅承诺的大黄、茶叶与丝绸。他们对此也毫不例外,宣慰使一直就是这么一个说话算数的人。

也自从那天起,张辅一直发愁的兵源问题就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尝到甜头的张辅,对政务的排斥程度也就有所降低。

张辅现在之所以对练兵如此渴望,不仅仅是因为靖难之役的缘故。

据之前成功打入鞑靼内部,今年二月份随着鞑靼国公一起归来的赛哈智说,大汗孛儿只斤·坤帖木儿与拥立他上位的鬼力赤的关系正在不断恶化。

坤帖木儿与想与明朝交好的肃王安克帖木儿等人的关系和睦;而鬼力赤则与鞑靼内部那些强硬派交好。两派因对待明朝的态度不一,导致龃龉不断。随着日复一日的争论,这两派渐渐地势成水火。

所以张辅一直有瓦剌王联合出兵,剿杀鞑靼的强硬派的想法。只是目前明军实力尚弱,张辅担心此刻瓦剌部小看大明,从而对大明起了觊觎之心。

是的。张辅认为唯有自己强,才能让别人不起觊觎之心。他认为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家也是如此,一个国更是如此。因为张辅认为不管自己承不承认,这世界的规则永远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不过张辅之所以想练兵成功后,再与瓦剌一起进攻鬼力赤这种鞑靼强硬派,还有几个现实的原因。

一为让坤帖木儿在鞑靼占据更多话语权,此消彼长嘛;二为瓦剌王猛可帖木儿出气,据猛可帖木儿说有鞑靼部落杀了他的牧民。虽然猛可帖木儿没说是哪个鞑靼部落杀了他的牧民,但张辅也不关心这个。

三为自己能早日南下,而创造出必要条件。即蒙古本部草原达到一种均势状态。

因此张辅最后得知白沟河大胜时,也只是对告诉他的馨儿淡然一笑,就继续投入到练兵事宜中去了。

获得大胜燕王依旧保持其持续作战的作风,四月二十七日他即兵发德州。五月初七,李景隆得知燕军已到德州附近后,当晚他就带着自己的亲兵逃往济南。

得知李景隆逃遁,燕王令都督陈亨、都指挥张信率军入德州。在得知贼军有军粮百余万石藏于德州粮仓中,燕军上下无不振奋。

翌日,燕军军营前来了不少山東百姓前来犒军。虽然络绎不绝,但燕王每次都出面对其慰劳,而且对士绅们犒军的牛羊更是一律不收。

山東士绅百姓看到燕王能出来见他们,更是无不感动。不过燕王不收他们犒军的牛羊,却让这些士绅日后有些小遗憾。

这日,阳光明媚,微风徐徐。

燕王在大帐对主将道:“得知李景隆正在济南整合之前在战场走散的士兵,现已归拢十多万”。“我军得一鼓作气,不能让贼军有喘息之机”。燕王毅然地接着说。

燕王令都指挥陈旭守德州后,即率大军向济南方向而去。

在禹城北二十五里处驻营得以休息后,在第二日即五月十五日清晨,燕军并直朝济南狂奔而去。

燕王率先锋在晚上即到达济南城下。燕王发现李景隆这十余万残兵败将,在仓促中并未列好军阵,即令先锋冲阵。这时见左右以此时兵少的理由勒住自己的战马,燕王怒道:“兵贵神速,此时贼阵不得定之时不攻;待其军阵列好之后,将悔之晚矣”。

燕王率先锋得已再次大破李景隆军,燕王在得知斩首万余人,得战马七千多匹,遂命部下将俘虏的建文军悉数遣送。

不理再次得已单骑逃脱的李景隆,燕王令随后赶到的大军将济南城围得个水泄不通。

看到城下黑压压的燕军士气高昂,而守城的军士皆面带恐惧,守将盛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盛庸从来就不是那种会被压力而压倒之人,他沉着地令守城将士各就各位后,就准备应付着燕军的第一轮攻城。

而且他还有着比他心志更坚的铁铉。之前正在外地筹措粮草的铁铉得知济南危在旦夕,并火速赶赴济南,并与盛庸歃血为盟,约定死守城池。

就在盛庸与铁铉准备死战时,不料,燕王并没有就此攻城,而是在十六日射信于入城招降。铁铉见此,与盛庸商量了后,就将《周公辅成王论》一文捆绑与箭矢中,射于城下。

燕王看到《周公辅成王论》,知道守军将来是劝奉自己仿效周公,来辅佐自己的侄子从而达到天下大治。情知守军不肯投降,燕王即令燕军第二天去掘开黄河河堤,决定放水灌城破敌。

铁铉得知燕军正在决堤,决定以诈降之计,诱杀燕王。

铁铉先是派壮士暗在城门上置千斤闸,又让守城士卒大哭哀嚎“济南的太祖子民何其无辜,以至于要被太祖嫡子淹死”?知道燕军随即停止了决堤,铁铉就再尽撤楼橹防具作为回应。

铁铉又派城中百姓长者代替守城军做使者,这位长者到燕王大营跪伏请降:“朝中有奸臣为祸,才使得殿下您如此不顾生死地为天下而战”。

见燕王不动声色,长者又道:“您是太祖皇帝的亲儿子,我辈皆是太祖皇帝臣民,归顺于您更是理所当然。然而济南百姓见大军压境,深怕被军士杀害。敬请殿下退师十里,单骑入城,我们济南百姓在城中恭迎大驾!”

也许是这话说到燕王的心坎上,燕王闻言即刻大喜,不理诸将的劝阻,遂令军士移营后退。

燕王骑着高头骏马,大张黄罗伞盖,只带数骑护卫,威风凛凛地过了护城河桥。就这么几个人地走向济南西门(泺源门)而入城受降。

见城门大开,而守城军士皆齐聚于城墙上往下观瞧,得意洋洋的燕王,不疑有他地驱马走进了城门,就在城上军士高呼“燕王殿下到“时,燕王的战马却不受燕王控制地不断后退。

这时预先置于门拱上的铁闸轰然而落,但只是砸烂了不断后退的燕王战马的马头。情知中计的燕王得已亲兵换马,才保全住性命。

回到军营的燕王恼羞成怒地下令,即刻万炮齐轰济南城。

同类推荐
  •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他是张居正的得意门徒!他向戚继光学兵法……和俞大猷学剑法,天下无敌!在他手中,有更辉煌的万历四大征!白手起家,掌握天下,笑谈之间,成就最强悍无敌的事业!在大明万历年间,张惟功以枭雄手段掌握国政,于大航海开时之时,开创属于中国人的大明时代!
  • 随公传

    随公传

    历史总有遗漏,事实岂止所见?何况乎史实~
  • 我的征程始于1641

    我的征程始于1641

    杀杀杀!无尽的杀戮,是明末的主题这里是,杀百人为雄,杀万人为人雄,杀百万人为雄中雄的时代。血腥的战场,无尽的杀戮,不择手段的战争,能够陪伴你一直走下去的人,只有生死兄弟!提枪跃马,逐鹿中原,引百万大军,一定乾坤。1641年,将是一个转折点,一个晋北重工,工程师,将明末历史这架狂飙的马车,引向了另一个未知岔道。历史的改变,是吉是凶,是祸是福,没有人知道。华夏历史数千年,王朝兴衰,帝王更替,战争从未停止,只有这里的百姓,和奔腾的黄河水,才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记忆着这里发生这一切。
  • 新西唐演义

    新西唐演义

    颠覆了天下,贪一夜浮夸,人生只不过一场厮杀,快刀斩乱麻,金戈伴铁马,收拾旧山河再出发
  • 三国斩将

    三国斩将

    新书《别动我的三国》已经发布东汉末年,董卓乱朝纲,幽州一村中少年刘策,走出村子,在这乱世之中,由一个兵卒开始,一步一步,成为一方诸侯的故事。三国这个历史上最为璀璨的时代,一群英雄应时而起,他们在这个时代留下了他们的印记,刘策见证了改变时代的笔墨,也留下刘策一笔。(非穿越,非金手指)
热门推荐
  • 神造异界

    神造异界

    神造大陆,这一方世界并非由创世神戛戛独造,而是由神界一代神王,泯灭之神所创。然而,这方世界却只是个半位面……神造大陆,这本就是个有违常理的世界。多个位面的法则之力汇聚于此,竟奇迹般形成了均衡。不过,这种均衡终有一日会被打破,世界将会崩溃……魔法,斗气,异能……多种法则之力在这片大陆上曾都有过。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异能占据多数,成为了主流。其他能力则逐渐销声匿迹,被人遗忘……华依六岁那年,他的异能意外觉醒,自那以后,他就有着与常人不同的能力。然而,父亲的殉职令他悲痛欲绝,从此那段记忆便被封印,他也变得像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九年之后,一次相遇,使他恢复了记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见钟情顾先生

    一见钟情顾先生

    《偏爱我的陆先生》新文已开,求收! 传闻,顾靖霆有了女朋友,对方肤白貌美身体软,娇小可爱,顾爷喜欢的恨不得将人宠上天。闻言,慕暖拿着手术刀冲到他跟前。“顾靖霆,我哪里软绵娇小了,那些全是风言风语!”(甜、宠、暖、爱,一对一无虐)始于爱,忠于情,甜甜蜜蜜,暖你心扉。
  • 毒尊归来

    毒尊归来

    凌云,仙界已知的百位仙尊中公认的最强之人。性格乖张,亦正亦邪。掌握四大天地至宝之中的万毒珠。但是因为其乖张的性格以及强大的战斗力遭到了仙界之中除了邪教宗门和家族中的二十位仙尊,以及一部分自由仙尊外剩余的五十位仙尊的围攻而死,但因为身上的生死棺的棺盖重生到了一个少年身上……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宠冠天下:将门商女

    宠冠天下:将门商女

    医学院博士生,意外穿越到架空时代。记忆时有时无,虽然贵为郡主,奈何身上秘密太多,只能蜗居在将军府做个受人欺负的私生女。只想安安稳稳赚点小钱,发点小财,有个院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奈何,一不小心,生意做大了,势力也渐涨了,一路披荆斩棘,站上人生巅峰。
  • 诗话人生:黑塞诗选(黑塞文集)

    诗话人生:黑塞诗选(黑塞文集)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新版10卷本文集,名家名译,收入长篇小说、中短篇作品、诗歌、散文、童话与画作,全面展示黑塞创作生涯。黑塞的文学生涯以诗歌创作为始,又以诗歌终结;他第一本诗集《浪漫之歌》,收集了他从15岁开始的诗歌创作,而最后一首诗《残枝嘎响》,完成于他去世的前一天。在黑塞诗作生涯的近70年间,他共作诗约1400首,其中800多首由他亲自编辑成15本诗歌选集。黑塞的诗深受德国人民的喜爱,他的诗纯真缠绵,篇篇都是真情流露,不仅语言细腻委婉、简洁朴实,风格也尤为清新、自然流畅。《诗话人生——黑塞诗选》从黑塞15部诗集中甄选了275首精品,分“少年篇”、“青年篇”、“中年篇”、“老年篇”和“晚年篇”五个部分集一册出版,完整呈现了黑塞诗歌创作的精华。
  • 魔术师

    魔术师

    一个淳朴的农村青年想要成为魔术师,却被人骗光了所有财产,蒙冤入狱。在监狱中,他对人生的理解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出狱后,他变成了一个诈骗高手,通过非法融资等手段,玩转官场、商场、情场,直到他遇到了一个女记者……
  • 一世只为顾倾城

    一世只为顾倾城

    少年时,幽辞只是想替自己的“好姐姐”照顾一下她的孩子,但是等小姑娘长大之后,怎么这么多人追她?幽辞表示:不行不行,这些凡夫俗子配不上我们家的小姑娘。后来信陵人都知道幽辞家的小姑娘嫁人了
  • 今古奇观

    今古奇观

    本书是明代最优秀的白话短篇小说精选集,形式上不同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的长篇巨作,不用耗费长时间阅览;在内容方面也摆脱历史演义或者《西游记》之类的神话夸衍、牛鬼蛇神。总体来说,更着重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全书四十篇故事,大都在述说各种世态人情及悲欢离合的奇特境遇。藉由惊奇而不失真的实际人生事件,让读者在惊叹感慨之余,从中体会生活的经验教训,获取生存的智慧,领悟人生哲理,陶冶美善品格。简言之,《今古奇观(青少版)》的价值:一是具有伦常教化的意义,二是常中出奇的艺术境界。读来不但令人感到贴近生活,趣味洋溢,而且还具有劝俗导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