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4600000020

第20章 小发明家

宁声涛第二次到大姨家玩的时候,他终于认识了两个侄儿,上一次来的时候他只有三岁,大表哥的儿子陈乾宇也只有八岁。就算陈乾宇对宁声涛还有记忆,宁声涛也完全没有任何一点点记忆了。至于四表哥的儿子陈善丰那时才几个月,还不会走路呢。恐怕宁声涛和陈善丰都不可能想起对方。

第二次来到大姨家的时候,陈乾宇已经14岁,读初二,确实对宁声涛这个小表叔有点印象,只是却绝对不会叫出来。一个比自己还小五岁的男孩居然是自己的叔叔,对于陈乾宇来说,这是个丢面子的事情,而且他又听说这个小表叔还是一个和自己父亲类似的书痴书呆子,更是没了新鲜感和好感。陈乾宇不是不喜欢自己的父亲,只是陈哲维实在太书痴了,书痴到可以忘记身边的一切,包括忘记自己的儿子和老婆。陈乾宇恨屋及乌,对凡是书痴一类的人天然的没有好感,只有恶感。

由于交通和通讯的原因,即使两家人都在一个省内,但联系却真的很少。上一次宁原基包桂兰带着宁声涛去大姨家都是六年前的事情。打电话也不方便,所以每年都是在过年的是时候才打一次电话。包桂兰会给自己的大姐打电话问候,同时让丈夫宁原基也说上几句祝福问候的话让宁声涛也说上几句问候祝福的话。往往在大年年夜那天,大姨家的四个表哥也会给包桂兰打来电话问候。两个亲姐妹的联系也就如此而已。大姨是老大,妈妈是老幺。可惜当初在“亲情分配”的时候宁声涛的妈妈没能分配到大姨家,而是分配到舅舅家,所以从小,宁声涛对舅舅家和舅舅家的人都更熟悉。

因为外公在50年的时候就逝世了,外婆又是一个足不出户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所以家族的重担都压在了老大和老二的身上,也只有他们两人更大些,到了二十多岁的年纪。其他三个妹妹一个弟弟都属于未成年人,都需要人照顾。宁声涛的小舅在一场肺结核的灾难中过早的去世了,家里人几乎都很少提起这个还没长到五岁的舅舅。宁声涛本来还有两个姨妈的,可惜都没长到成家。在大姨去山区的时候,大姨在分配中带走了一个妹妹。舅舅在分配中留下了两个妹妹,其中包含当时只有六岁的包桂兰。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许是水土不服,也许是山区的条件比较起来更加艰苦,宁声涛的第一个二姨还在读小学就病逝了,连大姨逝世之后,宁声涛也没能问出这第一个二姨是怎么病逝的。似乎大姨也有什么难言之隐或者是绝对不能说出来的理由。

五十年代后期特别困难,大姨家分配的那个姨妈又病逝了,于是再次分配。在舅舅带着的两个妹妹中分一个去山区跟着大姨。本来大家都商量好了,一切都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包桂兰跟着大姨去山区,本来是三姨的第二个二姨包红英跟着舅舅。听妈妈说,包红英姨妈只比妈妈大两岁,是几个兄弟姊妹中年龄相差最小的,其实感情也非常好。而且大姨和舅舅都是急性子爆脾气,这个姨妈却是个慢性子,性格非常温顺,对妈妈特别照顾。

妈妈总说,要是三姐不改成二姐就好了,那个排行不吉利。包家的老二都不太受老天爷眷顾。一个二姨没了,结果三姨顶着二姨的排行后来又病逝了。妈妈说这个话的时候并不知道后来舅舅家的喜欢被叫做二妹的三表姐又被癌症夺走了生命。至于大姨家的老二会为什么那么成才那么成功,妈妈的解释是他姓陈不姓包。这样的解释也可以帮助自己解除心障,因为宁声涛也是老二的排行。

妈妈还说,如果当年去山区的是自己,很可能自己就活不出来了。宁声涛问为什么一定要去呢,都在舅舅家就不会有事了吧。妈妈说舅舅家的负担已经够大了,要养五个孩子,要养两个老人,还要带自己两个妹妹,舅舅实在是负担太大了。宁声涛又问,那负担那么大还生那么多孩子。妈妈说那个时代不多生些孩子,谁知道最后能把多少孩子养大?就像自己本来是六兄妹的,结果失去了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宁声涛突然明白了,他听过父亲说自己本来也是七个兄弟一个妹妹的,结果九个里面长到最后成家的却也只剩下三个了。

从自己父母的亲情之痛,宁声涛明白了为什么当初马寅初的人口控制论被党和政府否定,为什么计划生育政策是开始于80年代而不是七十年代或者六十年代。主要还是因为那个悲惨的折损率造成的。现在好了,折损率大大下降,就算是独生子女,最终能养大成家的比例也超过了96%。一些小孩子夭折的比较早的,夫妻还可以再生一个,就像宁声涛一样。

陈乾宇在小姨婆一家来到爷爷家的时候,他并没有在第一天就跟着爸爸一起来看望小姨婆和小姨公、小表叔。他是第二天才来的。本来包云秀很不高兴,自己的妹妹来了,大儿媳妇和大孙子都不来打个招呼。就连老四有接待上级的任务都专门赶着回来见个面问个好。问陈哲维的时候,老大也支支吾吾,就说他比较忙,说是要妈妈帮忙,所以就连卫红都没有跟着自己来。姨父盯着老大看,只说了一句,不是你们又闹离婚了吧?老大嗫嚅着回答这次绝对不是,自己没干什么事儿,真是儿子自己有什么事情。包桂兰当然不能让陈哲维为难,就说没什么,反正明天后天什么时候都可以见到的。

第二天早上,陈哲维又来了,带来了包子和稀饭。说这家稀饭很有名气,吃的人很多,要带来给小姨姨父尝尝。其实那个时代,才放开搞活,开始出现国营商店国营饭店之外的商业体,小馆子就算味道一般,由于竞争小,一般生意都非常好。那个时代市场饱和度基本为0,做什么生意都可以发财的。哪儿像21世纪,市场饱和度超过了90%,很多生意都不太好做了。当时供不应求是常态,只要有供应,基本就有需求,甚至需求得不到满足。

把早餐给带来了之后,陈哲维又去上班去了。

晚上,宁声涛终于看到了这个比自己高出一大截的侄子。

陈乾宇已经戴个眼镜,瓜子脸,偏分头,穿着白色的衬衣和灰色的长裤,脚下一双凉皮鞋是黑色的,而且穿着凉皮鞋都还穿了一双白色的袜子。

宁声涛在打量陈乾宇的时候,陈乾宇也在打量宁声涛。大姨叫宇娃子叫姨婆姨公的时候陈乾宇都很听话,到了叫表叔的时候,他就是叫不出口。这让宁声涛想起在舅舅家团年,自己见到从外地回来的大表姐包梅的女儿成美诗的时候,这个小自己三岁的侄女也是死活都不肯叫表叔,宁愿叫名字就是叫不出这么小的小孩为叔叔。

大人也没有办法,陈乾宇只能叫宁声涛小书痴。看来之前大人们确实在他面前谈起过宁声涛是个小书痴的事情。

大姨问:“宇娃子,你昨晚为什么不来呢?你爸说你有重要的事情,你的事情有多重要,小姨婆一家几年才来一次,你都不来问候不来打个招呼,是不是太不礼貌了?而且你不来,你还喊你妈帮忙做什么,你妈也来不了。你到底在搞什么重大发明啊?”

姨父其实非常喜欢自己这个长孙,人长得很好看,而且也多少缺少一些父爱,那个书痴爸爸确实很多时候不懂的怎么去爱家庭爱孩子。姨父把陈乾宇拉到身边,问道:“我们的小发明家,你有什么重大突破,是不是到了最后攻关的阶段,昨晚取得突破了吗?现在可是科技的春天,搞科技发明的人都得到党和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我们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就需要这个科技创新嘛。不是都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了吗?”

“爷爷,我是、”

“好好说,你在搞什么发明创造,看看爷爷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助你的?”

“我就是觉得妈妈在洗碗的时候,那些个油碗很难洗干净。我想寻找一种液体能够像肥皂一样把碗上的油污洗干净。”

“哦?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啊。那你打算怎么做呢?”

其实,八十年代,洗涤剂已经开始从美国走进中国的大城市,中国的日化工业也大大的发展起来,之前偏重于重工业,偏重于国防忽视民生的现象开始有所改变。1967年,美国人发明了比较成熟的现代液体洗涤剂,并逐步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国自改革开放之后,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了多种技术,甚至生活观念,日化工业迅速发展,浪奇、和黄白猫、南顺等日化清洁用品公司相继出现。不过在八十年代后期的山区小县城,人们并不知道除了肥皂以外的任何清洁用品。

“我进行了很多实验,主要是用淘米水加上其他的一些我能找到的东西来调和。”

“我还以为你把肥皂化成水呢。”陈松华笑着说。

“才不是呢。我在淘米水里面加过很多东西,后来发现用淘米水和桔子皮挤出来的水可以清洁油污。”

“真的吗?”

“你问妈妈嘛?”

“嗯,有些效果。”

“尤其是把淘米水和捣烂的桔子皮加热,可以更好的清洗油碗。”

“是吗?不错,当真是个小发明家。”陈松华竖起大拇指。

“我好需要尝试,加热很麻烦,如果能不加热就有那样的效果就更好了。”

同类推荐
  • 龙门故土

    龙门故土

    龙门有两层意思:其一取自故土方言“龙门阵”,书中故事大抵是来自或亲朋好友或稗官野史口述笔谈的龙门阵,经逻辑组合而成,故如有巧合,实属偶然;其二,龙门也指农门,本书穿插了几代人跳农门的励志故事。最终的结果是“龙门可跃,故土难归”,不仅仅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同时也是一代人、一个社会再也回不去也挥不去的淡淡忧伤。忧伤造就的适度悲观,是对时代最得体的尊重:不曾辜负,亦不曾虚掷......
  • 蜗牛家族

    蜗牛家族

    一个家族的几代人,走的路都不同,但最终还是像蜗牛一样,离不开那个躯壳,负重前行...
  • 浮生若梦,别多会少

    浮生若梦,别多会少

    他们这一代人的磨难是否就此停留在光阴荏苒中,他们的后代呢?故事将会缓缓地流经两代人,跨过大河跨过山川,却跨不过那道坎
  • 回望半世人生

    回望半世人生

    在小小农村有个名字叫小涛(化名)从小生长在农村,年轻时儿心重过于好玩,一路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雨,人一生那能如此完美,从他结婚开始一切磨难就想大浪一样一拥而来,精力生死边缘挣扎后的他看开了一些,人生也不过如此,如今努力之中总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身为中年的他对未来看淡了许多!!
  • 那片花儿正好

    那片花儿正好

    林旭阳从来没有想过又朝一日他会在那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落地生根,更没有想过他有一天会对那个片贫瘠的土地充满感谢与深情。看从城里来的新支书如何带领石花村的村民走向富足的生活。
热门推荐
  • 名望手册

    名望手册

    一起案件,其结果令人绝望。一个故事,只为了追逐目标。如果有了可以改变的契机,是不是可以多留下一条道路
  • 久爱成疾,深情慌慌

    久爱成疾,深情慌慌

    季南风的出现让宁市一夜刮起了风暴。32岁还未婚的他,颜高有钱神秘莫测,膝下有子四岁有余。22岁的人妻唐馨,温婉娴熟浇花育人,却有个深藏的秘密。初遇,唐馨在她值班教室被人欺负,季南风撞见,冷傲不屑,“老、师,要报警么?”再遇,她家访却在浴室见到他。唐馨脸颊绯红道:“你,道貌岸然,流氓!!”他彻底的告诉她,真假流氓的区别.....宴会上,他儿子小丸子,一声,妈妈,为她招来横祸。为了弄清来龙去脉,唐馨招惹了遥不可攀的他。“季先生,请自重!”“唐馨,没有女人经得住我的宠,我儿子都叫你妈了,你是不是该……改口叫声老公听听?”
  • 封河日丽

    封河日丽

    封河让洛丽怀孕了,堂堂星娱少当家多了一个私生子为了摆脱洛丽的纠缠,封河将一个渣男的所有特质都演绎到极致终于,洛丽离开了,为了证明封河眼瞎,她一步步的走向了娱乐圈的巅峰,看到光彩照人的洛丽,封河承认自己又瞎又渣又贱……封河:“过去的不算,我们重新开始?”洛丽:“凭什么?”封河:“我叫封河,你叫洛丽,我们在一起就是封(风)河(和)日丽,老天都预示我们要在一起!”洛丽冷笑,要在一起可以,先把你封大少的邪症给根治了!
  • 养女

    养女

    “新绿丛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持策划,于2001年开始出版的以宁夏作家作品为内容的系列文学类图书,截至2005年年底已连续推出三辑。其中《马鸿逵传》已经再版,《花旦》《白衣宰相》《花逝》等作品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丛书的出版,既丰富了本地区的文化生活,又为宁夏的文学创作发掘了很好人才。
  • 西域行程记

    西域行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识朱元璋

    重识朱元璋

    因为犯罪被抓的我,被派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而这个倒霉的任务居然是帮助朱重八。玩穿越啊,尺度大啊……留在这个倒霉的时代,据说到处是战争,没有汽车,没有美酒,美女估计有,但两个时代的人怎么沟通啊?
  • 薄情佣兵妃:王爷妻不可欺

    薄情佣兵妃:王爷妻不可欺

    她穿越而来,腹黑薄情;他强势霸道,嚣张冷血。赤焰王奉旨选妃,一眼看中楚家最乖的九小姐,谁想到,乖巧外衣下却是那样的不羁轻狂。他偏不信,他堂堂一藩之王搞不定她这个小LOLI?!硬得不行来软的,索性他就把她宠得人神共愤,无法无天,待那时,倒要看,她当真还能那样对他不以为然?!
  • 男神追妻也漫漫

    男神追妻也漫漫

    情中情,友情和爱情。对于楚暮远来说,友情很真,爱情很纯。在拥有和等待中有心痛也有幸福。对于莫岑寒来说,真正的爱胜却那么多年的所谓风花雪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