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一辆驴车一路西去,出魏国大都直往函谷关而去。驴车上坐着的人赫然是那日乌篷船上的青衣人。
卫青颜当日并未赴约,所以未等到那神秘人。而是直接出秦国都城,直往巍城。
巍城的一处营寨内,魏书和正在看沙盘,他边看边冥思苦想,时而蹙眉,时而豁然一笑,他已经来来回走了上千遭。
可是还是没有对敌之策。
与此同时一只白鸽扑凌凌落下,正落在魏书和的营帐前,在地上咕咕咕叫。
营帐前的侍卫立马上前将鸽子双手捉住,从鸽腿上取下一个信笺,侍卫刚要打开穆然看见信封上的红漆大字,目光一凛,急急朝主将营帐高呼:“将军有急信。”
魏书和从思绪中被这打断,他习惯性的蹙眉,声音铿锵有力道,“进来!”说罢,继续低头看沙盘。
那侍卫昂首挺胸走了进来,在魏书和一米开外站住,跪拜道:“启禀将军有密信!”说着双手举信抬过头顶。
魏书和走过去接过信看了起来。看完脸色顿时一变,面如无血色。
而军营之中一场悄无声息的大事正在发生。可是很多人却仍然无知无觉。发生了什么?
原来京城的使者已经悄悄进了巍城巍山大营。如何进来,这是因为军中林副将是魏国皇帝的人。他早已收到皇帝的飞鸽传书,只是秘而不宣。
如今京城的使者已到,又手持虎符,他这才招其余诸将到他营帐,不动声色架空公子扶苏。魏书和字扶苏。本来老魏王当初就属意公子扶苏为魏王,但他骤然薨逝来不及立太子,而魏国朝堂因为扶苏刚毅勇武,为人宽仁,极得民心,若是推举为王,魏国哪里还有他们的容身之地。而如今的魏王就不一样了,他为人愚昧,耳根子又软,极容易被傀儡愚弄,所以朝中大臣和世家大族纷纷推举他,他这才当上了魏王,所以颇有贤能的胞弟魏书和就长成了他心中的一根刺。平时无关痛痒,一旦爆发就一发不可收拾。魏王永远不会承认是自己嫉贤妒能,他只会觉得是魏书和该死!与自己争帝位,还英勇善战不是该死是什么?他母后也该死,既然生了他,有又何必还要生魏书和。
军帐内众将军此时真是有些如坐针毡,坐立难安。大将军在大军中的地位如日中天,煌煌耀眼。他是兵士心中战无不胜的神,高高在上。如今他们却在商议如何不动声色将这位劳苦功高的大将军拿下。
大将军连战内心里也是一番水火交战。一边是魏王的声音:连战你这卑鄙小人!一人不事二主,你堂堂一国将军却屡次三番言而无信,天下何人敢用你。
一面却是魏国百姓:“你这个逆臣贼子谋杀忠良罪该万死!”
谁轻谁重?
卫青颜一行到达巍城便以一化五,变成五个小队,每个小队二百人轻车从简埋伏在巍山大营附近。
卫青颜等带领一百人埋伏在巍城入京的路上,这是入京的必经之路。也是由魏入秦的必经之路。路上竹木繁茂,将四周都遮挡的阴森森一片,密不透风。
他们刚埋伏好便有一行五十多个黑衣人追着一主两仆三人杀了过来。
那两仆人皆异常勇猛,不过到底人少,如何是这些黑衣人的对手?且这些黑衣人明显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出手狠辣下手迅猛,招招致命。约两柱香,那两仆已经伤痕累累,肉可见骨却始终不肯离开那青衣人半步。卫青颜看的皱眉不已。
终于她再不忍耐,一跃跳上一棵绿竹。无数的绿竹犹如绿色的海浪,此起彼伏争先恐后在她脚下蔓延。
她的手柔弱无骨,犹如灵动的蛇,手指轻轻一动。无数的竹就好像长了手脚一般。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那些黑衣人瞬间就被断竹毙命。
那一仆二主看着死了一地的死尸,又茫然四顾望了望四周黑沉沉的竹林,却见四周空荡荡的,哪里有人。
“不知何方壮士救了老朽,还请现身一见。来日必定涌泉相报。”
四周仍然无人应答。
卫青颜本不多管闲事,生怕节外生枝。可是看到刚刚那两人拼命护住的那一幕,脑海里不自觉就浮现出自己少时与母亲去礼佛却遭遇追杀,是自己的贴身丫鬟宝珠和婉兮舍命相救才保住了性命。所以刚刚她才情不自禁出手相助。
“请壮士一见!”两位仆人心知今日是遇上高手了。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决然。
看着四野莽莽,两人忽然对着竹林四周道:“恩公高义!虽然频水相逢素昧平生可是恩公却出手相助实属难得。在下三人赵国人,如今欲投奔秦国,却被人追杀的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斗胆厚颜请恩公送我等一程。”
“你这人还真是够厚颜无耻的,这还赖上了,要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了?”卫青颜一旁的娇娥早已破口大骂道。
卫青颜见此,身影如鬼魅从竹上飘落下来,落在三人前面。然后又从竹林中窜出几人,将地上横七竖八的尸体给拖了下去。
那青衣人看了看,忽然开口:“你等出自秦国。”
卫青颜心中正疑惑这人怎么猜出的,却听这人道:“你等使用的兵器剑光凌厉锋锐,再看那剑削只有秦国有产。”
这人真是洞若观火,观察入微,睿智机警。
青衣人再次开口:“看来你们是为了魏书和将军而来吧。看来秦王果真是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千金易得,良将难求这秦王真心不错,难怪能短短数十年就将秦国带的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