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1800000025

第25章 照顾脚下 (2)

世界上有两种人。观察半碗水时,一种人看到碗里有一半是满的,另一种人看到碗里有一半是空的。

不同的观点和角度,被区分为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对于积极者与消极者来说,拥有幸福,就是继续往半满或者半空的碗里倒水,把它加满。

碗满了,就幸福吗?难道幸福只是心攀缘外物有所获取的一种感觉?

在英语中,碗叫“bowl”;在古代,有一种陶制或者瓷制的容器,叫“钵”。“钵”与“bowl”,发音如此相似。

再往深里想,“钵”、“bowl”、“抱”、“饱”,碗的空性,就是等待中的拥有,拥有之后的等待。

一个“饱”字,“食、色,性也”。原来一个字里竟有那么丰富饱胀的东西。我记起,童年时,经历过饥荒年代的奶奶,在说到“饱”时,表情里有沧桑也有感恩,而且那样自然地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业情感都灌注在里面了。她和土地、时序之间那种血脉相连的真切,使我不知哪里有一个伤口轻疼起来。

百丈清规中,讲丛林要则,有二十条:“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从每句里面挑出几个字来,都可以用到碗身上,再拓展一下,碗就成为无声说法的智者了。如:无事是好事;所求唯稳当;守己即精进;容物须尽力;言语无夸饰;至诚为供养;济物为根本……

碗不慕虚名。不会因为你赞美它漂亮,它就翘翘尾巴;也不会因为你说它丑,它就变一幅脸色给你看。

碗似乎生来空性具足。

寺院里的碗常常被一个压一个地倒扣。寺院里,似乎所有可盛的物空着时,都要倒扣。师父说,里面有水,就会生虫。碗不是生虫的地方。把水倒掉,会伤了虫。倒扣即护生。有一次,有位出家人将碗摆在窗台上接雨水。此中有何玄妙?一问,他说,接点雨水浇花。要不雨水也白白地流走了。

这一点一滴,叫爱物,也叫惜福。

碗里有情,有自然,有世界。

城里的现代人讲求回归自然,羡慕粗布衣裳、粗茶淡饭的日子。在节假日,他们偶尔会携妻将子往田野乡间去,过几天农家生活。用粗瓷大碗吃饭,坐在夜晚生凉的农家小院里,天上一轮明月,碗中盛满月光。这时,碗里有自然。

年幼时,在乡下生活,每到饭时,我喜欢依着凳子数在桌上摆碗。母亲将每个碗里盛满粥饭。我乖乖地坐在小凳子上,馋得用手指头探一下饭汁,赶紧放到嘴里去。母亲佯装愠怒,瞪我一眼。眼前的碗,对应着一个个正急着往家走的亲人。即使对我这个小乖乖,母亲也不许我先动筷子。必须要等到全家人坐齐了,才开饭端碗。这时,碗里有亲情。

天地悠悠。谁往这只碗里撒下几点骰子?什么样的筹码,对应着什么样的收获?骰子出手,自有它的必然与偶然。碗没有分别,它是冷静的,只是清泠地允许这几个点在其中旋转,叮当作响。碗外边的人紧张地屏住呼吸,然后大喜若狂或者黯然神伤。他们无知无觉于自己的处境,像困在碗里的小鱼。这时,碗里有人生。

碗盛过那么多粥,但是它没有喝过一口。常在粥边过,从不起贪心,这是好秉性。行堂结束后,我回到自己的小寮,试写《钵铭》。

个碗只钵,四大和成。

假身因缘,地水火风。

地性坚硬,调水成形。

胎相初具,加以火工。

劲风助阵,乃得其成。

无大无小,用其中空。

可容可盛,可淡可浓。

无捡无择,离过离功。

以有为相,以无为宗。

心若可盛,最宜人生。

五、木鱼:有声全贵里头空

柏林禅寺的大殿内,无论普光明殿、观音殿还是万佛楼,都放置着硕大无比的木鱼。

木鱼是团形的,最夸张的是它瞪大的眼睛,大大的圆圆的,与身体不成比例。

伴随僧众诵经,木鱼沉闷而坚忍地一声一声响着。在所有佛门法器中,应该数木鱼声最为凝重。它既没有钟磬的清脆,也没有法鼓的威猛,更没有法螺的雄浑,但它的作用,是任何法器都无法替代的。

柏林禅寺的木鱼还有一种,整条挺直的木鱼,俗称“梆子”,形制与真正的鱼没有什么两样,挂在观音殿左侧的柱子间。这条木鱼和大殿里的木鱼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眼睛奇大。敲响它的目的,是呼唤僧众们到斋堂用粥饭。它那双大眼睛,似乎提醒修禅者,吃饭时也是用心办道处,不可错过。

进入寺院参观时,一定要注意,寺院里的法器,像钟、鼓、木鱼、引磬等,都不可擅自敲打;僧人所用物,像锡杖、衣、钵等,也不可戏动。

《百丈清规》“法器章”记载,民间传说,鱼昼夜常醒,因此,寺院刻木成鱼,在做佛事时敲打它,来驱除昏惰,以免学禅者陷入睡眠。

《赵州禅师语录》中,赵州禅师有一首咏哦木鱼的诗偈。

四大犹来造化功,

有声全贵里头空。

莫怪不与凡夫说,

只为宫商调不同。

木鱼之所以能发出声音,全在于里边镂空了。这个“空”,是“有”的无实定性。佛家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刹那生灭,没有质的规定性和独立实体,万物假有而不实,是故谓之“空”。

木鱼永不睡眠的眼睛,告诉我们,在佛法的大海里,我们不能懒惰,要时时警省、精进,因为修行是没有止境的。

古时候有位禅师,回答别人提问时,总说一句话:“主人公,惺惺着。”人莫知其所以然。那是禅师提醒人们应时刻让自己的心醒着。

六、暗香

一天,经过丈室门口,我嗅到一股奇异的香味。

以为是香水味,在我走过之前,某个用了香水的人在这里走过。然而走进丈室,香味全无。走出丈室门时,那股浓烈的幽香,又一次袭来,沁人心脾。

我问一位僧人,“这是什么香?”

他指了指丈室左侧的一盆桂树:“桂花香。”

我这才注意到,那盆其貌不扬的灌木,枝干黝黑如铁,绿叶繁茂,一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一般闪烁。一树桂花,开得安静宁谧,毫不张扬,却清香四溢。

这些惹人怜爱的小花朵,香染了世界,却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静立枝头,笑对凋零。如果是粗心人,如果不仔细瞧,恐怕不知道它们已经芳香过这个世界。

禅,有时就像桂花的暗香一样,看不见,摸不着,无影无踪。

有一次,因为他人处理一件小事影响了我,我非常不满。虽然没有直接对那人发脾气,隐忍不发的我,脸色肯定很难看。

净慧老和尚看见了,他喊我:“你过来。”

是不是师父要替我主持正义!我心里想着,快步走过来。

师父淡淡地说:“你的脾气比你的眼睛大多了。”

我一时目瞪口呆。

师父随口念道:“面上无嗔是供养,口中无嗔出妙香,心上无嗔无价宝,不断不异是真常。”

习禅,培养内心的觉照力,不使自己的心失去控制,能够做到了了分明。

既然知道合掌如莲苞,那么在一举一动中,应该像莲花一样,传递妙香,传递禅意。

在佛陀时代,春日的一天,阿难尊者在花园里静坐,他突然闻到园中的花香。

随着黄昏的风,花香飘过来,一阵强过一阵。

花香围绕着阿难,穿越他的身心,然后飘向远方。

沉迷于花香,阿难从黄昏静坐到深夜,舍不得离开。

感动于花香,阿难想到了一些从未想过的问题:草木都是开花的时候才会香,有没有不开花就会香的草木呢?花朵送香都限制在一个短暂的因缘,有没有经常芬芳的花朵呢?春花的香再远也有一个范围,有没有弥漫全世界的香呢?所有的花香都是顺风飘送,有没有在逆风中也能飘送的香呢……

这些问题,阿难思考了许多天,没有找到答案。

有一天,他陪同佛陀经行,经过花丛时,他向佛陀请教这个自己苦思难解的问题。

佛陀说:“守戒律的人,他的内心永远保持喜悦的花香。智慧开花的人,他的芬芳会弥漫整个世界,不会被时节范围所限制。一个确立了戒、定、慧的人,即使在逆境里也可以飘送人格的芬芳呀!”

阿难听了,垂手肃立,感动不已。

佛陀和蔼地说:“阿难!修行人不只要闻花园的香,也要在自己的内心开花--有德行的香。这样,不管他居住在城市或山林,所有的人都会闻到他的花香!”

在佛教中,燃香供佛是广修供养、积累福德的一种修行形式。佛教文化在中国广泛传播两千年来,佛前供三支香(代表供养佛、法、僧三宝)的进香形式,已经成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

然而,要知道,佛家是最不著相的。通达佛法的人,来到寺院里,礼敬佛菩萨,除烧香外,还有多种形式,诸如拜佛、合掌问讯、献花、布施净财等,同样是广修供养、积累福德。

如今,来柏林禅寺进香的信众、香客日益增多。不了解佛教文化的人,把烧香当作积累福德的唯一方式。他们带着很大的利益心、攀比心进香,认为香烧得越多就会得到越多的福报。为求大福德,他们专捡粗香、长香一把一把地烧。

净慧老和尚倡导游人、香客文明进香,烧三支香,提倡烧短香。

明海法师专门作了一首《文明进香歌》。

献佛三支香,文明又吉祥。

烧多成火把,火灾把庙伤。

此非君本意,好心恶下场。

烧香不在多,也不可太长。

烟雾熏空气,入肺伤健康。

佛法讲智慧,燃香表心香。

止恶行善事,心诚福寿长。

关于佛前晋香,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乡下的老妇人千里迢迢去拜佛,为的是在佛前燃一支香。她这么辛苦,何以不多燃几支香呢?原因很简单,她是一个穷人,她倾其所有,也只够买来一小把香来供佛。

到达寺院时,天已经黑了。没有钱,她只好在寺院门前将就了一夜。第二天,山门一开,她就走进寺里。她的心愿是在每座佛像前,上一支香。她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支香,满怀虔敬地点燃,供到香炉里。

由于她排到燃香队伍的最前面,后面的供香人催促着她走快些,别举着小小的一支香,挡住了慷慨无比的大施主。她唯唯诺诺地答应着,把这支香插到了香炉中。

其他人的香,成把的,手指头一样粗的,高大的,燃出了浓浓的青烟;她供的这一支香那么矮,烟那么细小。

但她很满足,因为她已经把自己的一瓣心香献给了佛,她可以快快乐乐地回家了。

故事到这里,其实刚刚开始。

那些高香、粗香燃出的青烟,随风飘散。而老妇人供的那一支细短的香所冒出的青烟,却没有被风吹散,而是一路清晰地飘到了大殿里的佛像前。

如今的寺院,香火很旺,穿金戴银的人们动辄点燃整把的香。从这个故事,我们是否体会到,一支细香并不比一把粗香燃出的功德少;甚至,一支细香所燃出的微弱的火点,足以照亮成佛之道,而千支粗香、高香燃出的火焰,仍然驱散不了轮回的黑暗。

佛教与香因缘深厚。香能令人心生欢喜,心旷神怡,能培养善根大种。因此,香在佛事中,燃香是第一件事。

据《禅苑清规》记载,通常烧香以线型香为主,点燃后,用手轻轻煽去火苗,双手持香举到额头,香头对准所礼的佛菩萨像,片刻,渐次用右手插入香炉。

佛前供香,以一支或三支为宜。一支香表示一心向佛,礼敬佛陀;三支香表示供养佛、法、僧三宝。

在寺院中,经常看到人燃着一根根的香棒,一把把的香,点燃后如同火炬,放到香炉内。有人烧香一大把一大把地烧,认为“我的香烧得多,菩萨会先保佑我。”

其实,这是他对佛法的误解。众生平等,差别在于“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而佛菩萨,是从不开后门的!

上香礼佛,表达我们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依从佛陀,觉悟人生,修正自己,改变习气,奉献人生,完善人格。坚持这样觉悟,这样去行动,自然福慧俱足,心想事成。

佛门认为,烧香的目的,是内心的清净、虔诚。有时,即使不燃香,见了佛菩萨像,双手合十,表达尊重,和上香一样。这一瓣香,称为“心香”。

在柏林禅寺,仔细闻,在哪儿都能嗅到空气中飘逸的香味。

这是寺院经年累月的燃香慢慢沉淀下来的芬芳。

同类推荐
  • 欢喜满人间:慈悲

    欢喜满人间:慈悲

    本书分为欢喜满人间、传家之宝、幸福之门等三卷。从个人的身心修养和家庭的和睦相处,到社会的祥和幸福,综述了人生的各个阶段应该注意的快乐生活的法则。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佛祖都说了些什么》用轻松易懂的写法,介绍了汉传佛教的历史。六道轮回是否存在?罗汉和菩萨谁的级别更高?坏人到庙里捐钱能否获得福报?为什么有的佛经像绕口令?……所有和佛学相关的疑问,这里都有解答。所有对佛教模糊的概念,这里都会进行清晰地分辨。对佛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轻松地看懂。
  •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圣经故事:先知与君王

    本书讲述从所罗门王起犹太民族700余年的历史,对应《圣经·旧约》的后27卷。该卷讲述了犹太国从辉煌到亡国,犹太人被驱逐出故里四处流亡到重返家园的历史。
热门推荐
  • 泪妾

    泪妾

    她被自己的丫环诬蔑、被自己最为信任的人出卖了。他说过他爱她的,她以为他定会相信自己,然而一切却不然。当愤怒凌驾于一切时,她的夫君变得遥不可及,变得冷酷变得无情,在他那充满仇恨的双眸内,她看到了绝望。死,唯有一死她才能解脱.偏偏在寻短见之时,腹中的孩儿踢了她一下,就这一下触动,她知道她不能死。于是她决然地离开了,成为了一个已死之人。带着孩子在这个世上苟活着,以为已将前尘如梦般抹去,然而却依旧逃不开这个男人的法眼。在得知她还存在于这个世上的时候,他再度如鬼魅般出现,扰乱她平静的生活.
  • 副所长常怀民

    副所长常怀民

    东湾这块地儿上的大事小情都牵动着常怀民的心。这天,常怀民下乡回来已误了派出所的晚饭,胡乱煮了包方便面吃过,就走出所外想散散步,捋捋心思。山里人一拨一拨往外搬,村庄里的人日见稀少,可这事那事却并没少。正想着,对面路上一道灯光闪过,还有轰鸣声,他能看得出,是一个骑摩托的人走过去了。看看表,已经晚上十点多了,谁这个时候还夜行呢?看看方向,朝武安庄那边去了,常怀民心头便掠过几分狐疑。回到办公室,看大家都已睡下,他洗了脚,没有上床,坐在办公桌前,总觉得好像还有什么事似的。“叮铃铃……”值班室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 倾天下之娇宠世子妃

    倾天下之娇宠世子妃

    一朝“轮回”开启阳希成了天启朝宁王府宁倾言,她以为这是上苍仁慈,再许一世她可以带着他的希望活下去殊不知,这场“轮回”是他为她开启,为救她,也为自己却因为时空的逆流,忘却了前尘往事,成为了逸王府冷心冷情的楚世子这一世,再相遇,她记得他,却不知他是他,而他忘记了她,却依然爱上了她烽烟起,天下倾,她与他能否再执手白头?
  • 元代宫廷演义

    元代宫廷演义

    帝王与后妃的宫廷生活,一直笼罩着神秘的色彩,难以为世人所知晓。《元朝宫廷秘史(最新经典珍藏)》根据史实和传说编写的《元朝宫廷秘史》,《元朝宫廷秘史(最新经典珍藏)》中既有帝王的艰辛与勤政,也有他们的残暴与淫逸;既有帝后、君臣之间的真诚与忠贞,又有他们为权欲而争斗的欺诈与谋变;系统地反映了元朝宫廷内部错综复杂的斗争。从森严的宫廷之中寻找那些被桎梏的灵魂,探寻他们曾经的种种,可以让我们一窥那个时代的风华,领略曾经的风流。
  • 全能王妃:爷带你修仙

    全能王妃:爷带你修仙

    一朝穿越,竟然走了狗屎运成了王妃。方元元想着:一定要趁此机会,尝遍天下美食,喝过世间美酒,征服最野的狗。可某王爷却说:“想当本王的妃子,你以为那么简单吗?我限你一年之内,让我爱上你,否则杀无赦!”方元元内心妈卖批啊!这特么是明目张胆的让自己勾引他,征服他啊!方元元看着某王爷,嘿嘿冷笑道:“今日,看老娘如何收了你这妖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盛世情侠:草莽王侯

    盛世情侠:草莽王侯

    一个隐没于草莽间的北周皇室遗脉,一段旷世爱情传奇,一场鲜血染红的爱情战争,一段称霸江湖的铁血故事。兄弟相残,血溅五步;权力倾轧,彼此利用;热血男儿,肝胆相照;但为红颜,冲冠一怒……他弑父杀兄,屠戮江湖,结交邪佞,阴谋复辟;他一言九鼎,豪气冲天;他有无数红颜知己,却将一腔热血付给了一个女人。是正?是邪?
  • 云映月

    云映月

    这是一个上有四个姐姐四个哥哥的女主,好吧我就是想写一个受尽万千宠爱的女主。以及女主和她的哥哥姐姐们都有一个伴。故事情节的话,反正又是开头女主没有了父母,然后小黑化,最后巴拉巴拉…(为什么不具体说呢?因为我笔下的人物有自己的想法,可能不按照线路来,所以就说一个开头吧)避雷点:人物超多!cp也多!可能有一点儿玄幻发展!其中一对是耽!
  • 庶女谋嫁之极品王妃

    庶女谋嫁之极品王妃

    穿越成庶出的庶出,在那复杂残酷的世家名门里求生存,文九姐只能谨小慎微的活着。只是为什么,她都如此低调了,却还依然逃不开这帮子古人的倾轧、设计、坑害……哎,既然逃避不开、退缩不了,那也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去争得属于自己的那片天了,在这锦绣骷髅的深深宅门里拓出一条光明大道来。“九丫头,让你母亲多给你裁两件新衣吧,也到了说亲的年纪了。”正当九姐儿沉浸在向着古代成功人士发展的美梦中时,路人甲祖母的话犹如晴天霹雳将她唤醒。说……亲?她禁不住愕然。可是……她才十三岁呀,不过……貌似古代的女人确实都早婚。改变不了,也只好入乡随俗。不过好在她有方向有目标,立志要在这种马到处是、小妾满天飞的男尊女卑社会里养成一个忠犬型男来,于是九姐儿的理想又由谋生变成了谋嫁……商户之子,俊逸文雅,家道殷实,对她一见钟情。皇家世子,文武双全,贵不可言,对她再见倾心。高门庶子,一表人才,前途无量,也是她的忠粉……嗯,这么多,挑花了眼,到底哪个才好?“呵呵,还是本宫帮你挑吧……”巾帼不让须眉的杨皇后冷笑着登场……呃……“请问王爷属什么?”“马!”酷王爷惜字如金。我说呢……九姐儿扶额。考验技术的时刻到了——……
  • 论死篇

    论死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假如世界末日的最后三秒

    假如世界末日的最后三秒

    如果。。世界就剩下最后三秒,那我想的一定是你,所幸,你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