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2900000015

第15章 博弈论的诡计 (2)

比如,有些脾气很暴的人走在大街上,如果被陌生人踩了脚会立即对对方怒目而视,而换做是平时很熟悉的人,则一笑了之。实际上,对陌生人发火就因为这是一种“不重复”,而对熟人微笑则因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重复”。

重复博弈中,每次博弈的条件、规则和内容都是相同的。但涉及博弈,由于有一个长期利益的存在,因此各博弈方在当前阶段的博弈中要考虑到不能引起其他博弈方在后面阶段的对抗、报复或恶性竞争,即不能像在一次性静态博弈中那样毫不顾及其他博弈方的利益。

有时, 一方做出一种合作的姿态, 可能使其他博弈方在今后阶段采取合作的态度,从而实现共同的长期利益。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是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的状态。帕累托最优只是个中理想标准中的“最低标准”。

也就是说,一种状态如果尚未达到帕累托最优,那么它一定是不理想的,因为还存在改进的余地,可以在不损害任何人的前提下使某一些人的福利得到提高。

4.三个枪手的对决,谁是最后的赢家--枪手博弈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袁绍大军被曹操击败之后,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投奔了乌桓。为了清除后患,曹操决定进攻乌桓。于是,走投无路的袁氏兄弟转而投向了辽东太守公孙康。面对穷途末路的袁氏两兄弟,气势高涨的曹军诸将都向曹操请命,进军辽东,一鼓作气捉拿二袁。但老谋深算的曹操没有听取诸将的意见,选择了按兵不动。

数日过后,公孙康派人将袁尚、袁熙的头颅送到曹操帐中,这一举动让很多人都感到分外震惊。此时,曹操将郭嘉的遗书拿出来让大家传看。

原来,郭嘉劝曹操不要急于进攻辽东,因为公孙康一直害怕被袁氏吞并,现在袁氏兄弟去投奔他,必然会引起其怀疑。而如果曹操前去讨伐,袁氏和公孙康自然会联合起来对抗曹军,曹军的胜算不高。但若按兵不动,静待公孙康与袁氏双方的厮杀,最终得利的是曹军。

郭嘉的一场“坐山观虎斗”,最终让曹操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枪手博弈就是在面对不止一个敌人或对手时,为了避免自己的进攻和竞争促成对手们联合起来对抗自己,而采取的一种静止不动,静待时机的行为方式。为了获得自己所希望的结果,在这场博弈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注意,不可操之过急。

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面对多个对手时选择静待的方式,“坐山观虎斗”,最终让自己在不费吹灰之力的情况下,少了一个与自己为敌的竞争对手。实际上,曹操的做法与枪手博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话说回来,曹操及手下部将,身居统治者之位,他们的谋略属于帝王的心术或王道,大多无法从真正意义上避免其阴暗的一面。那么现代的博弈则讲究的是策略。博弈论的目的就在于巧妙的策略,这里讲究的策略,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了解了二者的区分,让我们一同来看看枪手博弈的模型。

有三个不共戴天的枪手某天在街头遭遇,三人同时拔枪开火,假设枪手甲的命中率为90%,枪手乙的命中率为60%,枪手丙的命中率为40%,三人都是非常理性的人。那么,在第一阵枪响之后,谁活下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回答这样的问题前需要好生思量。通常,人们都会认为甲的枪法好,活下来的可能性会大一些。但经过一番紧密的推理,却是枪法最差的丙活下来的机会最大。

一场激烈的枪战,枪手甲一定会对枪手乙先开枪,因为乙对甲的威胁要比丙对甲威胁大得多。甲应该首先干掉乙,这是甲的策略。

同理,枪手乙的最佳策略是先朝甲开枪。一旦甲被干掉,则乙和丙进行对决,乙的获胜率会提高很多。

枪手丙的最佳策略也是先向甲开枪,乙的枪法比甲要差一些,先把甲干掉再对抗乙,丙的存活率要更大一些。

通过概率统计三个枪手在作出抉择后的存活率,枪法最差的丙的存活率最大,而另外两人的存活概率远远低于丙。

由此可见,在关系复杂的多人博弈中,一位参与者最后能否胜出,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实力,更重要的是各方实力的对比关系以及各方的策略。

纵观西方的政治竞选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关枪手博弈的影子。在多个竞争对手竞争的局势中,往往实力顶尖者都会在实力稍差的竞选者的反复攻击下,狼狈不堪额败下阵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此,对于竞争者来说,等到其他人彼此争斗并且退出竞选的时候自己再登场亮相,局势对自己反而更有利。一个在其他参与者眼中,没有任何威胁程度的参与者,如果采取最佳策略,更容易在较强对手们的相互残杀下“脱颖而出”。

在多方博弈中,只要我们能够采取属于自己的最优策略,那么,无论对手如何行动,都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青睐我们!

博弈的基本构成要素:

[1]参与人:又称为局中人,是指选择自己的行为以使效用最大化的决策主体;

[2]行动:是指参与人在博弈的某个时间点的决策变量。

[3]信息:参与人有关博弈的知识,特别是有关“自然”的选择、其他参与人的特征和行动的知识。信息集是指参与人在特定的时刻有关变量值的知识。

[4]策略:是指参与人在给定信息情况下的行动规则,它规定在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行动。

[5]支付: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策略集合中参与人得到的确定的效用水平或指参与人得到的期望效用水平。

[6]结果:主要是指均衡策略组合、均衡行动组合、均衡支付组合等。

[7]均衡:是指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集合。

5.争吵为什么不增加自己的收益--谈判博弈

这里有一对兄弟打猎的故事。

一天,很想吃野味的兄弟二人,在一番精心准备过后,扛着猎枪一同来到山上打猎。在通向山里的小路上,他们遇到了一只离群的大雁。于是两个人同时搭箭准备射雁。

箭在弦上,眼看二人的箭将同时发出,哥哥突然说话了:“把雁射下来后我们煮着吃吧。”

“家鹅煮着好吃,但是大雁还是烤着吃香。我们把大雁烤了吃吧。”听了哥哥的话,弟弟有点不服气,着急的争辩说。

于是,兄弟两人因为这个问题开始了争吵,但意见始终没得到统一。这时来了一个打柴的村夫,听到他们的争吵,他说:“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办啊,把大雁分成两半,一半来蒸,一半来煮就行了。”

听了村夫的话,豁然开朗的两兄弟停止了争吵。可再次拉弓,却发现天上的大雁早已经没了踪影。

一场争吵,兄弟二人将到手的大雁放走了,这真有点应了那句“煮熟的鸭子飞走了”的谚语。其实,兄弟二人完全可以在打下大雁之后再慢慢商议怎么处理大雁。可偏偏在剑拔弩张的一瞬间,看到眼前既得的利益,他们落入了“幻想”的陷阱。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的收益并不是恒定的。往往在我们谋划如何分配收益的时候,我们的收益可能在不断缩水。如果用博弈理论来解释,这里就涉及谈判博弈理论。

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博弈的基本模型。

假设桌子上有一块蛋糕,甲和乙都很想马上吃到蛋糕,但两个人在蛋糕的分配方式上展开了争吵。而在他们争吵的过程中,蛋糕一直在不停融化。假设每经历一轮谈判,蛋糕就会缩小同样大小。这时,讨价还价的第一轮由甲提出分蛋糕的方法,乙接受则谈判成功,若乙不接受则进入第二轮谈判。第二轮由乙提出分蛋糕的方法,甲接受则成功,不接受则蛋糕完全融化。

在这个过程中,甲刚开始提出的方法非常重要。如果甲所提出的方法乙不能接受的话,蛋糕就会融化一半,即使第二轮谈判成功了,也有可能不如第一轮的收益大。因此,经过仔细考虑,明智的甲决定在第一阶段的初始方法中,选择一定不会超过二分之一蛋糕的方法,而同样明智的乙也会同意甲的要求。

日常的经济生活中,讨价还价的问题不光出现在日常的商品买卖中,即使在国际贸易乃至重大政治谈判中都一样有所体现。而分蛋糕的故事在众多领域都有很广泛的应用,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商界、国际政坛,有关各方经常需要讨价还价或者评判总收益如何分配,这个总收益其实就是一块大“蛋糕”。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收益缩水的方式非常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讨价还价的整个谈判过程不可能无限延长,因为谈判本身是需要成本的。如果谈判的双方都为收获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结果,而始终坚持不愿妥协,那么他们得到的好处往往要超过谈判的代价。谈判的时间越长,蛋糕缩水就越厉害。为此,双方真正僵持的时间不会太长。因而,具有这种成本的博弈,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谈判者整体来说,应该尽量缩短谈判过程,减少耗费的成本。

在商业谈判中,通常是卖家首先提出一个价码,而后买家决定自己能否接受。如果不接受,他可以给出自己能接受的一个价格,或者等待卖家自己调整价码。但如果这场谈判就脱时不决,那么卖家会丧失许多出卖更多商品的机会,而买家也会失去使用新产品的机会。谈判让买卖双方都损失了很多机会,但他们彼此依旧在不断的讨价还价中僵持,这是因为博弈的双方在利益上是对立的,即一方效用的增加都会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他们都希望达成某种协议。如此,双方需要在达成协议的底线和争取较优的结果中进行权衡。

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急于买一件东西的人总会付高一些的价钱购买所需物品;而急切想将商品推销出去的人,往往习惯以较低的价格将自己的东西卖出。鉴于此,许多有经验的人,在逛商场、买东西时,往往表现出一幅不紧不慢,不急不躁的态度,即使内心再喜欢的东西,也不会在卖者面前表现出来。其实,这些做法都与博弈论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在谈判的多阶段博弈是双数阶段时,第二个开价者具有“后动优势”。

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

6.算命先生为什么能够“未卜先知”--策略欺骗

有一个算命先生在当地因为占卜吉凶和推演因果很灵验被很多人奉为神灵下凡。为了得到神灵的庇护,很多人前来求卦时都会给他很高的算命费用。转眼间,又到了进京赶考的时节,这一天,有三个书生来到算命先生面前,请求他帮忙算上一卦。

一直在闭目养神的算命先生明白了他们的来意,眼睛都没睁,只伸出了一个手指在空中晃了一下,一个字都没说。这一下,三个书生彻底懵了。

“先生,我们三个到底谁能考中?”定了定神,一个书生急切地问道。但是,算命先生还是像刚才一样,伸出手指,一言不发。三个书生考虑到可能是天机不可泄露,算命先生不便说明,于是怀揣着疑惑走了。

这时,一直跟着算命先生的一个小童好奇地问他:“先生,他们三人谁能中举呢?”

“不管是否中举,或者能中举几个,我都说到了。”算命先生胸有成竹地说:“一只手指可以表示他们中的一个人中举,也可以表示只有一个不中举,还可以表示三个人一齐中举,当然也可以表示一个人都不中举。”

小童恍然大悟。

在上面的故事中,算命先生一个手势将书生们应考的四种结局都概括了。由此可见,并不是算命先生有什么未卜先知的神通,而是巧妙地应用了我们今天在博弈论里谈到的策略欺骗。

策略欺骗的基础,当博弈的参与者对自身和对方的优势、劣势都了如指掌之后,往往会想方设法地对自己掌握的信息加以利用,并把弱点作为突破对方防线的重点。如此,策略欺骗的基础形成。

同类推荐
  • 人生五大抉择:用经济学原理做出改变命运的决定

    人生五大抉择:用经济学原理做出改变命运的决定

    人生的紧要处只有那么几步:上大学、求职、找对象、做父母,以及健康管理。怎样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本书作者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指出了一些在做决策时的基本原则。比如,运用比较优势理论来选择职业会带来巨大收益,了解市场如何发挥作用能较少寻找结婚对象时的不确定性,理解外部性原理能帮助你想清楚是否该生和什么时候该生孩子。等等。作者还运用他所主导的一项对美国1800万青少年为期10多年的研究的数据,来证明这些关键选择带来的后果。本书即是一本经济学的通识读本,也是一本具有实用指导性的生活读本,适合20岁左右的年轻人阅读。
  •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政策建议集(1996~2017)

    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政策建议集(1996~2017)

    本书秉承“三言两语、理论色彩、一家之言、内部争鸣”十六字方针,在聚焦理论热点、关注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为政府部门建言献策,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批示,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本书遴选1996~2017年政策建议集结成册,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经济的本质

    经济的本质

    本书是“雅各布斯‘城市经济’三部曲”的第三部。雅各布斯从“人类是自然界中遵循自然规律的一部分”这一前提开始,试图从自然世界中总结出经济运行的基本模式,并综合分子生物学、学、进化论的视角进行阐述,将经济的发展、扩张、和崩溃用系统的机制来重新解释。本书采用柏拉图式的对话体例,对话在五个虚构的人物之间展开,在日常情境中,通过问答来推进,使读者更轻松地进入讨论的语境,也更便于答疑解惑。从城市经济,到国家财富,再到经济的本质,形成了系统的关于这一话题的颠覆性论述,解答有关城市和经济的所有重要问题。
  •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与中国未来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与中国未来

    先向大家概括地介绍一下我对目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几点基本估计:第一点估计是当前的经济危机不是一个普通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而是带有标志性、结构性的危机,说它带有标志性和结构性是说,很有可能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现在,世界范围的“新自由主义”时代,可能以这个危机为标志,它的丧钟就要开始敲响。这是第一个基本估计。
  •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郎咸平说,中国经济开始陷入全面衰退;中国经济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摆脱不掉通胀这个瘟神;我们无法实现产业升级,只能产业转移;我们距离香港式的楼市崩盘只差半步;国企根本不赚钱,国企拒绝改革;我们的金融系统催生了高利贷;所谓保本的理财产品,其背后是风险极高的房地产;国有四大银行有可能重蹈日本覆辙;所谓国际板,是国资委的另外一个孩子“红筹股”回来圈钱了。
热门推荐
  • 沧海月明

    沧海月明

    从任人摆布的商贾庶女,到名动四方的女性爱国实业家。她踏着荆棘前行。几度错身,如何分辨真情与假意?沉浮跌宕,谁又能不离不弃?待到夜阑人静时,她念念不忘的那个人又是否也在想着她?时局诡变,硝云弹雨,这乱世中他们究竟能否再次相遇?相拥于炮火硝烟中,这一世,就让他们做慰藉彼此的黎明。
  • 记忆深处有人家

    记忆深处有人家

    【耽美】徐循为自己缚上一层茧,打算躲在里面一辈子。直到南思睿将他挖了出来。
  • 我的技能会暴击

    我的技能会暴击

    上古文明破碎,残败的天界里埋藏着逝去仙魔的遗骨,融合它就能继承不可思议的力量。祝融仙骨,焚灭万物!巨灵仙骨,万丈神躯!剑光仙骨,攻伐无双!阎罗魔骨,断人生死!林铮融合增幅魔骨,开发出修行提速、拳拳暴击的能力,将武道推升至前无古人的境界!“老子既不会变身,也不会喷火,更不会发电。”“可明明一招十倍暴击拳就能解决的问题,整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干什么?”PS:增幅魔骨,全面增幅能力者的被动、主动技能,增强防御能力,提升技能伤害。缺点是频繁爆发对身体负荷大,必须强化肉身来平衡。
  • 假如给我七天人生

    假如给我七天人生

    “我们来玩个游戏吧,你...只有七天的生命了。”一梦惊醒的阿梦内心感到无比的惶恐,面对只剩下七天的人生,他该何去何从?当感受着生命与时间的流逝,他又会做出怎样的挣扎?面对最爱的人,他又会怎样取舍?“如果可以,我多么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梦,一场刻骨铭心,镜花水月的幻梦,我未走,你还在,再让我轻轻地在你耳边对你说,我爱你。”假设人生还有最后七天,你又会何去何从......
  • 系统让我去送死

    系统让我去送死

    【宿主每次死亡都可复活,复活点为上次睡醒的时刻,复活后获得一点全属性点和一点自由属性点,能量强度增加十点。】【宿主每次死亡都会获得十块星石,可在系统商城中购买商品。】【若宿主自杀则无法复活。】“不让自杀......”“那就只能作死了。”“来啊,来打我啊!”
  • 奇人之时

    奇人之时

    百无一用是书生,古往今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都说忠义多为屠狗辈,负心总是读书人。今天,我李文便让你看看这世间应有奇人在。“诶,别打我,白哥,我说的是真的!”一秒钟它是时间,一千年它也被称为时间,但属于奇人的时间究竟是多久,还会有多久。
  • 异世界的超界法师

    异世界的超界法师

    一个没有志向放弃生活自杀的人,却转生到了异世界,并且获得了前任超界法师的传承,这是一本法师混异界的书。
  • 第二继承人2

    第二继承人2

    我是清远学院最“悲催”的人——夏媛宸。命运女神是个讨人厌的家伙,本来并不祈祷被眷顾的我竟然被李钟敏青睐有加?收下了霸道少年原英焕的家传手链,是否就意味着我从此被打上了“原英焕私人专属”标签?原英焕宁可用身体的残疾和半生的落魄交换我回到他身边,李钟敏为了陪在我身边不惜走下神坛、背弃家族。在李钟敏和原英焕这两位“魔王”属性的男神身边,任何小差池都可能演变成一场灾难,如履薄冰的我究竟该怎样做才能全身而退?
  • 一生三好全集

    一生三好全集

    良好的心态、习惯、性格是成功人生的三大法宝。一个人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立足,求得发展,与自身的性格、心态和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好心态让你拥有快乐幸福的人生,好习惯养成好性格,好性格带来好命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