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4500000187

第187章 小道消息

“呃……这修路嘛,唉,这么跟你们说吧……”徐清道:“人有经络血脉,国……”

于是,徐清用一个时辰给大家讲解道路对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又花了一个时辰把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讲清楚了,众人才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徐清看这效果,差点没破口大骂: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一届!

排衙之后,众人都回了自己县里,准备调集人力物力应对不期而至的灾民潮。

沧州城里这时悄悄流出了一个传言:官府近期会收购一大批粮食,衣物应对灾情,而且,为了避免商人囤货居奇,官府会往市价上调一调。

小道消息,谁也不知道哪里来的,一问“里面的人”,他们都闭口不言,十分谨慎。这一来,大家当面都说:小道消息,不可信不可信,实地里却卯足了劲往沧州城运送东西。

一传十,十传百,而且这一条消息如风助火势一般,迅速点燃了河北州县。各大粮栈,布商都表示高度关注。河间总管行文来问,却没了下文,此事愈加玄妙!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一个传言的前前后后,自然是徐清在操作了。徐清十分庆幸收了狗子这个小弟,一个小孩说的话。高价收粮的传信,就是看着他这个小孩的嘴巴传出去的。小儿之言,大风吹走,没人能随本求源,摸到始作俑者了。

谎言说的人多了,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信,信的人多了,就成了“真相”。

传言流出去第二天,荀雪儿、黄诗梅、小月三人忧心忡忡找来徐清问道:“相公,最近是不是急着用钱?”

“啊?没有啊……”徐清很懵,这是要推销贷款?

荀雪儿道:“徐郎,别骗我们了,近来坊间都传言官府要高价收粮,官府里有几个钱,我们还不知道?”

黄诗梅接着道:“徐郎,这种难事你该告诉我们的,你从辽东带回来钱不少,要是还不够,我那些个首饰贵得很,能值些钱!”

小月弱弱的道:“是了是了,我也有,我也有……”

徐清看三女焦急的样子,噗嗤一声没忍住,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原来如此,哈哈原来是这样啊,笑死我了,哈哈哈……”

“怎么了?”三女不解,同问道:“徐郎看不起我们女子么,我们也知道齐家治国,帮助灾民好不好?”

“哈哈哈……”徐清止住了笑:“各位女君子好,小生这厢有礼了……”

“你们看,他还不正经起来了!”黄诗梅柳眉一竖,对着其余二女道。

“到底是怎么回事?”荀雪儿问到。

“你们听到了官府要花一大笔钱高价收粮的消息是也不是?”徐清反问一句。

“是,难道消息有假?”

“消息是真,还是我传出去的

,可是呢,也不全是真的。”

“莫非收粮是真,高价是假?不可不可,徐大哥,做生意要讲信誉,哪怕是官府……”

“不不不,高价也是真的……”徐清故作高深地道:“高价,是真的,那个一大笔钱却是假的!”

徐清顿一下道:“谁说开高价,就要花大钱的?”

“什么意思?”众女茫然道。

徐清便轻声将自己的计划说出:“人要学会逆向思维,所谓物稀为贵,物多则贱……以粮商为例,提高价格就可以吸引粮商运粮而来,如果拖着不卖,粮商没赚到钱就不会肯走,所以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粮商赶来。粮食也会越来越多,粮食一多,自然就只能贱卖了,价格反而会比平时少得多!”

“况且,高价收购的消息又没有白纸黑字,官府大印,仅仅是坊间传言罢了!”

三女特别是黄诗梅听得目瞪口呆,这徐清,简直就是奸商中的奸商啊……

三文钱一斗,五文钱一斗,八文钱一斗!一两银子一石!一两三钱一石!流言扎根于所有人的贪欲之中,要了命的疯涨。一两三钱银子一石粮,即便是春荒时节也要不到这个价钱啊!

听到这个消息的粮商都惊呆了……现在各州县普遍的粮价,是八钱银子一石粮,当然卖给外面进货的粮商时,按例是要涨价的。尤其是这种临时紧急购粮,自然要狠宰一刀。

现在毕竟离秋收还有一个月不到,囤积的粮食马上就要贬值了,到时候最少肯定要赔本。而且,粮食这种东西,就怕囤在手里,多一天就多一天的损耗。白亏!

尽管沧州方面要求由粮商将粮食运送到沧州城,但这么点距离,在暴利面前,一点运费算得了什么?

由于徐清之前写了信知会给了其他州县,请他们帮忙调集粮食物资。其他州县肯定不会愿意白拿出自己的的储量喽,但也刚好听到了这个消息。于是凡是运货到沧州的,全部不用缴纳关税!

这一下可想而知粮商们会以何等热情对待这笔大买卖了?在暴利的诱.惑下,一切都不是问题。粮商们盘算着,横竖离是要卖粮的,大不了白跑一趟,弄好了却可以赚个盆满钵满,过个肥美的新年!于是,一袋袋粮食从各县粮商的库房里搬出来,装上船,沿着水道运往沧州……

徐清接到山东道文移的第五天,沧州城的各处货仓上,便装满了粮商们的粮食。来的晚的粮商还只能借宿民家,把粮食露天放着。

粮食们进城后,各家粮商或者他们的掌柜的,便到衙门里打听。衙门哪打听到消息,他们也一头雾水啊,便层层上报。有要缉拿造谣生事者的,也有要将计就计买下粮食的。等报到了徐清案头,徐清点点头,不日就收粮食,本官要周转一些资金……

徐清此言一出,从上到下,欢腾起来,满城的粮商也乐开了花。这事儿是真的,刺史亲口允了的哩!

这一天从早到晚,一直络绎不绝有粮船到达沧州。后来的老板和掌柜的,一看见沧州城上一辆挨着一辆的粮船,心情便紧张起来。

一进城,赶紧去各大粮店打听,得到的答复自然毫无例外,都是请稍候一宿,等刺史准备好了钱,一并收了。

粮商们心里不快,但现在是狼多肉少,谁都怕得罪了金主,非但一句难听的话不敢说,还得表现出宽宏大度:

“应该的,应该的,都要体谅刺史大人哩。”

“不着急,不着急,替我问问刺史大人安好……”

“刺史大人真是好官啊!”

粮商们见天色不早,便寻青.楼酒馆吃酒耍乐去了。沧州城屁大的地方,统共就那么几座像样的青.楼酒馆,粮商们无论去哪一家,都会碰上一堆同行。大家一见面,自然亲切无比,几乎每一家馆子里,都上演着这样的场景:

“想不到吴老哥亲自来了,中秋节未能一起饮酒,太可惜啦!!”

“哎呀,夏贤弟你也来了,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伙计,快加菜加酒!老哥,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们县另外三家粮行的东家、掌柜……”

“久仰久仰!”

尽管从没见过,却更要表现出亲热。

“久仰久仰,请上座!”

“您请上座!”一番虚让之后,众人重新坐定开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自然要说话聊天了。大家是同行,又为了同一个目地而来,绕来绕去,话题终要回到这次沧州收粮上。大家打听到的情报也差不多,聊了一圈,发现没有新的,便聊到了各自的货物上。

“吴老哥,你这次带了多少粮食?”夏贤弟问道。

“不多,几十石罢了。”

“几十石能赚多少,怎么不多带些?”

那吴老哥捻须道:“大风灾嘛,多少百姓受了难,咱们身为商人,手里有货,自然要慷慨解囊的,谁还图那点钱?”

夏贤弟心里鄙视,既然如此,那更该多带一些才是啊。

不过,众人依旧是拱手道:“吴老哥说的是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谁也不图那点钱。”

“你们知不知道这次沧州要接收多少灾民?”吴老哥问了一句。

“哦?”众人这才想起来,沧州收粮是为了应对灾民来着!也就是说,如果灾民不多,那要的粮食也就不多了。

众粮商看吴老哥,想起他是本地粮商,便恭敬问道:“我等不知,请吴老哥赐教……”

“呵呵呵……”吴老哥吃了一筷子菜,放下筷子,伸着出四个手指头:“四万……”

“什么?四万人……”众人在心里计算着,四万人,就算这些灾民在沧州呆两个月,那所费之粮也不过三千多石啊!众人环顾四周一看,又掂量一下自己手里的粮食,吓,完了!

每个人嘴上说只有几十石,可实际上百石,甚至几百石,不丝毫足为奇。而粮商有多少人呢?叫得出名号的少说也有三四十人吧……这样一来,至少四成的粮商,要白跑一趟!

这还不算后面来的,不算本地的农民,不算那些小户的……

顿时,众人食不知味,酒也喝不下了,愁眉苦脸。吴老哥一看众人如此,心里暗笑,面上仍然劝道:“大家不要急嘛,卖出去了自然好,卖不出粮,也不会有什么亏的嘛。除了应对灾民,官府说不定还要卖粮充仓哩!”

同类推荐
  • 风雨话东周

    风雨话东周

    周朝在我国历史上分为西周和东周,尤其数东周的故事最为好看。读了一些书,觉得历史确实很丰富多彩的,有必要用一些简单的句子把历史描写出来,不为什么,只为写给自己,也写给大家,尝试着写写老百姓也看得懂的历史,满足下自己小小的私心,已经足够了。从今天起,我试着把东周那段历史用白话写出来,由于自己没有什么文化上的修养,其中的错漏一定不少,希望大家以娱乐的心情随意看看。看不过去的也可以尽管批评。只要大家快乐就行。
  • 三国最强霸主

    三国最强霸主

    烽火连天,群雄并起,诸侯逐鹿如火如荼!风起云涌,诡计阳谋,社稷争夺厮杀正猛!收贤臣,纳猛将,娶美女,逆势崛起,裂土成国!夺荆州,取江东,步步为营,与曹操争霸中原!
  • 重生南美做国王

    重生南美做国王

    1868年,雇佣兵李明远重生南美,带领华工干翻压迫者,建立南美华人王国。
  • 我真不是特工

    我真不是特工

    演员夏辰穿越回一个不认识的朝代,本想做一条咸鱼,结果却发现自己父死子继要做特工!做特工也就罢了,还要让自己挣钱养活整个组织和他的敌对组织。夏辰表示做一条咸鱼好难啊!本书是架空轻松搞笑种田历史文,大家喜欢可以看看
  • 大明伪丈夫

    大明伪丈夫

    天顺八年,天子驾崩,大明历史上首位宅男皇帝朱见深即位了。不久,民间讹传天子选秀,一场闹剧拉开帷幕......而此时,来自另一时空的宅男王宽,不幸卷入这场风波,走上了一条混吃等死抱大腿的不归之路......大丈夫生于盛世,当守十年寒窗,一展平生抱负?不不不,我只想做个安静的……伪丈夫。
热门推荐
  • 将星升起

    将星升起

    燕山县,三大侠。梁耀武,出身于大地主家庭,是位大学教师,也是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他为富有仁,心胸宽广,是个天然的领头人物。李世义,鬼点子多,乃是一位奇将,打仗时计谋层出不穷,令对手防不胜防。古世礼,不善言辞,胆大心狠。父母死后,十二岁的他成了孤儿,手刃仇敌后,逃进寺庙做了六年小和尚,练就一身好武艺。这是片红色的土地,从这片土地上走出了众多优秀的英雄……
  • 北京的红披肩

    北京的红披肩

    在北京漂泊的“我”和同院房客之间的故事,讲述了沧桑的人生中,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一份暖。小说通过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含蓄而又委婉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歌颂人性的健康淳朴,叹惋人性在现代文明中的变异,崇尚自然、优美、健康不违背人性的审美情趣,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质朴人性的向往和尊重。小说有北漂在困境中的挣扎和辛酸,也有普通人的理想和追求,通过这些现实的生活表象,让我们看到了社会急剧转变时期人们的酸甜苦辣,感受着平凡人身上那种顽强不屈、百折不回的精神。
  • 明宪宗宝训

    明宪宗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繁星似锦:狼王的傻丫头

    繁星似锦:狼王的傻丫头

    孟玉第一眼看到玄飞羽,就看呆了,世上竟有如此漂亮的哥哥!可他身边还跟着一个漂亮姐姐,他总是温柔唤她,锦儿。可对她,他的眼里则是化不开的愁,他唤她作傻丫头。直到有一天,她有了不得不杀掉锦儿姐姐的理由,她手握剑刃,却在那女子的嘲讽神色中,被匆匆赶来的飞羽一掌击中。在身体被击飞出的那一刻,她笑了。飞羽哥哥,你的傻丫头,就陪你到这了......
  •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

    李致文存:我的人生

    本书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
  • 成年孤儿

    成年孤儿

    直到父母离开,我们才真正长大成人。一部帮助成年孤儿找到归属的心灵读本!近20年口碑流传经典,美国《图书馆杂志》特别推荐。“我不再是谁的小孩了……”当那一刻来临,为什么要坚强以对?为什么不敢放声哭泣?剥去成年的外壳,我们只不过是没有了爸爸、妈妈……的孤儿。成年丧亲,其实是极普遍的现象,那种失去归属的感觉,需要受重视、受疼惜,却往往被社会避而不谈,更被我们自己刻意视而不见。可是,如何为失亲之痛找到出口,面对身边关系的转变,并重新定位自我,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失去了爸/妈,我要如何自处?悲伤,又能如何面对?不去想,它会自己消逝吗?”
  • 心是孤独的猎手

    心是孤独的猎手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居“现代文库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第17位。讲述了美国南方小镇一群徘徊于孤独的人们的故事。八月漫长的午后,沉闷的南方小镇,一个总是温和微笑的哑巴,喜欢音乐的少女、疾世愤俗的流浪汉、郁郁寡欢的黑人医生以及午夜咖啡馆里喝着冰啤酒的人们……这是一个孤独到极至的故事。人人都在寻找孤独的出口,但没人能摆脱孤独的宿命,即使爱也不能。
  • 地藏菩萨像灵验记

    地藏菩萨像灵验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爱上夺心魔女

    爱上夺心魔女

    她是专门以整人为乐的魔女!他是家世显赫的转校新生!第一次她耍了他。“记住,这是惩罚之吻!我会让你终生难忘的!”第二次他又还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