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54500000199

第199章 麻辣烫

仿佛约好了一般。

季考一过,天气顿时寒冷下来了。学生们放了假,家里收成又好,自然是舒舒服服的呆在了家里烤火过日子。

可四万灾民就苦了。

他们过来沧州的时候,所带的衣服极少,有的不过是身上一件罢了。

这些天出工下来,攒了不少粮食,换了许多旧衣服。可那些衣服都很薄,这寒风一划,都受不住了。又要出门做工改造盐碱地,不然靠着例发的口粮,日子过不下去。即便躲在屋子里,也要盖棉被,烤火才不会生病。

前面的安排已经完成了“得食”和“有居”两个环节,徐清以为万事大吉,可他现在意识到,真正的挑战来了。

忽悠商人的一招肯定不能再用了,可官府里也拿不出这一笔款项来购置御寒衣物。当然,时间已经到了十月间,灾民不过十几天就可以走了,徐清也可以让灾民们硬抗过去这十几天。

可徐清有强迫症啊,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既然接收了灾民,拍胸脯保证了对灾民如家人,那就要负责到底,决不能食言而肥。

要不怎么有传言说徐清是天神下凡呢,徐清一发愁,立即有了好消息传来。

而且一来就是两个。

其一,消息从黄骅港传来,说的准确一些,这个消息来自渤海。

原来,在处理奚族遗留的一大批物资的时候,有大量的毛皮衣物,皮革制品。渤海全国一起用还用不完,故而挑了一些半新不旧的毛皮衣物和皮革制品装船,送到了沧州。

当然,也不是白送,渤海还却许多铁制工具,小麦大米,布匹绢丝等中原产物。断红尘这一次让人把这些毛皮衣物送过来,也是想做一笔小小的交易。

四大船,压的满满的,徐清问,这怕不是有十万件大衣?押船的船老大搓搓手道:

“么有么有,只有四万件袍子,四万件袄子。暖和得很,就是稍旧了点,都洗干净了,晒好了,不脏。”

那就是八万啊,怎么也够了,徐清心喜,拍拍船老大的肩膀问他:“你们打算换些什么?”

船老大讲:“一件狍子换十斤米,或者四两布。”

徐清疑惑道:“几十万斤的米,你们这三艘船能运回去吗?”

船老大:“不嘞,还有好几艘船,这里港口太小,进不来。换了米,我们再换布,就能运回去了。”

“哦,那你们能在这里留几天?”

“换完就走,换完就走,”

“好吧好吧,你们把货卸下来,我给你们安排食宿,还有一些事情和你们商量。”

卸了货,徐清这边早已经安排好了一顿筵席,菜式里头有辽东菜,有中原菜,还有徐清家里的炒菜,从船老大到水手力壮都吃得直不起腰来。

宴后,徐清与船老大商量和灾民交换衣物的事。船老大惊讶,灾民到这里躲灾,居然还有钱赚。徐清解释一番,到最后,船老大差点痛哭流涕,他道,要是碰见徐大人这样的好官,当初他们家就不会流落辽东了。

两方约定好兑换地点,说优先给灾民换袄子,给沧州百姓换袍子。袍子较长,御寒却不利于干活儿,袄子较短,也比较厚实,御寒也好干活儿。

除了衣服,还有毡帽、毛鞋等东西可以交换。有道是一帽顶三袄,对于长期要在外的灾民,毡帽显得比较重要。故而也有先换给了他们。

十斤米一件大衣,一斤米三块钱,一件大衣三十块,这放在9.8折都有人抢的后世,不知多少人抢破脑袋。

即使在这里,似乎也非常火爆。换了灾民的之后,剩下的,在沧州就显得杯水车薪了。此时,船老大也发现了这个商机,沧州本地的百姓就能消费如此巨大,若是通过商队连接整个中原呢?那岂不是暴富?

草原的毛皮多得用不完,如果能够用毛皮轻易换取中原物资,那谁还会动不动就打仗?啧啧啧,这次回去之后,一定要再来几次。对了,大贺氏那边似乎也有物资堆积,不如,嘿嘿低价买来!

船老大计算之时,灾民们都用工钱粮换了衣物,总算暖和了不少。可还有一个问题,晚上没有火,睡得不安啊。

这时,就要说第二个好消息了。

这个消息,是徐清在城墙上发呆的时候发觉的。

“铛铛……”

一个商队的铃声传来,徐清习惯性的看了看,这一次,徐清却没能一眼看出来那商队运的东西。不过,看那商旗,却是正牌的沧州商会商旗。

到了城门口,车队里一辆车微微侧了一下,抖漏了一些东西,徐清才知道这商队来自哪里。

煤!

上次马尼德出商的时候,徐清托他在山西买下一堆煤,也就是唐朝说的石炭,送到沧州来。当时徐清还没想好那石炭做什么,炼钢还是做燃料,只是下意识觉得煤这种东西十分重要十分有用。于是就让马尼德带了,而徐清也把这件事抛之脑后许多天了,没想到今天送了过来。

这真是雪中送炭,虽然还没有下雪,但对于沧州来说,不喾为一场及时雨。灾民们终于能够能生火保暖了。

有人问,山里那么多树木,为何不砍来用就是,古代保护森林没那么重要。

徐清本来也这么想,后来才知道山里的树木太湿,砍回来不晒几天就烧不得。山上稍微干一点的柴,都被本地的村民收拾回去了,连落叶都被扫得一干二净。过冬嘛,最不能少的就是火和食物。

二百车煤炭送了过来,一车四百斤,八万斤煤,也就是四十吨。徐清想把这些煤炭做成蜂窝煤,还要掺黄土,掺牛粪混在一起,少说也能做出来十万藕蜂窝煤。

若给灾民平分,每个人就只有两藕,按户口发,那就有十二藕。灾民们十户一保,蜂窝煤也可以按保发放,可以只发八十藕,反正灾民们是挤在一起住的,也挤在一起取暖。

此时,最先选出来的的那些“技术人员”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用打藕煤用的器械,徐清稍一提示,他们就能快速制作出来。

连夜赶制,第二天,第一批煤就下发到了灾民手中,暂时每保四十藕,不够再发。灾民领取蜂窝煤的时候,都得到了嘱咐,一定要开了天窗才能烧煤取暖。

一晃过去八九天,六十天的期限近在眼前,灾民们发了二次蜂窝煤。这个时候的灾民们已经开始想念家乡了。而且,他们手里都有了粮,有了衣物,还有一部分“技术人员”制作出来工具,锄头柴刀什么的都有,回了乡,也能够过活。

不过,还有很大一部分的灾民希望在这里再干十几天活,反正有的吃有的住,还有钱赚,不如开春再回去。

可官府是不能再出钱了的,于是徐清下令各里长,已经改造好了的田地全部登记造册。如果还想继续改造的,也可以自行雇佣灾民,但一定不能强迫他们,要你情我愿,而且要工钱恰当。

一部分灾民挑起行李,合起伙回乡起来。让他们可喜的是,来的时候空着手,走的时候却还要挑着行李。

沧州边界,数千回乡的灾民在那里聚集,他们四面而来,却同时在这边界之处留了下来。

前头就有一块写着“沧州”的石碑,也就是说再往前一步,就除了沧州地界,这群人为什么要留在这里?

不为别的,他们要在这里建造一个纪念品,纪念这六十天来沧州百姓为他们做的。而纪念方式并没有什么推陈出新——徐刺史神像。

而且这神像,和沧州城里那些徐刺史庙差不多,大腹便便,胡子长长,下巴多多,面相猥.琐。当然,面色猥琐是徐清看过之后发出来的结论。

还有一些济养院的老人,和一些失了家人的留在了神像旁边,说要守着徐刺史像直到死去。甚至在这里收留孤儿,守护刺史像,代代相传。徐清倒是享受这种个人崇拜的,就是庙里的,神像下面供的东西他这个本身拿不了,这有点恼人。

留在了沧州的人,都被雇佣成了短工,有的是大户人家独自雇的,有的是几户人家,一个集子的人合资雇的。当然,工价就涨了不少,其他福利却下降了不少,再也不会有猪骨汤送到工地了。

还剩下许多许多煤炭,徐清便想着总要利用一下,便让工匠打造了一个四四方方的铁盒子,盒子底下,是可以放煤的炉子。上面,有许多格子,格子之间,又有小孔相连。

这是干嘛呢?

徐清想吃麻辣烫!

以前没有蜂窝煤的时候,只能用木柴烧火,火力不稳,又要经常翻动添柴。徐清吃个火锅都只是勉强,就更不用说大锅混煮的麻辣烫了。

而蜂窝煤则不同,一筒子煤,可以大火燃一个上午,不吃的时候,可以闭了气孔,煤可以保大半天的温。

秋天已晚,冬天降至,我从今开始宅居,至春方休。 我将不逛街,不遛狗,不散步。我是火锅旁边的常客,麻辣烫边的守卫,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床铺,今天如此,以后皆然。

只有一件事情比较可惜,那就是徐清再怎么厉害,也不能找来在遥远的南美洲的神奇作物——辣椒。

麻辣烫,名不副实。

同类推荐
  • 奏折上的晚明

    奏折上的晚明

    奏折上的晚明,描述的是从万历到崇祯的一段晚明史。不同以往明朝史书之处是,本书另辟蹊径,从奏折、上谕、皇帝遗诏、臣子间往来信件等原始文本入手,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多角度多方位,从细节处还原一个真实的晚明。本书不是官史,官史会文过饰非。本书亦不是戏说,戏说并不能算是历史。本书以最真实的文档、最生动的描述,给你一个最颠覆的晚明史。
  • 三国荆州

    三国荆州

    三国争霸,名将如云。与诸葛亮,关羽,赵云等等同一阵营,会发生什么?吕宾的荆州之行会如何?
  • 穿越三国之平民奋斗

    穿越三国之平民奋斗

    啊,我好像穿越了。为什么还是我自己,怎么就没穿越成王公贵族,这让我怎么开局?投黄巾?归董卓?我是要称雄乱世,还是匡扶汉室?
  •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大唐驸马

    大唐驸马

    秦小道是一个白白净净,看似天真憨厚,实则胆小懦弱的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回到贞观年间…且看秦小道如何刚正不阿(溜须拍马)、锄强扶弱(仗势欺人)、指点江山(拳打门阀,脚踩权贵)。
热门推荐
  •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一个网名叫做“痞子蔡”的男孩与一位网名叫做“轻舞飞扬”的女孩的网恋故事。两人由网上相识、相恋,却在彼此感情日深的时候,痞子蔡忽然得知轻舞飞扬患了绝症。她终于离去。而这病情轻舞飞扬是早已得知的,她预先在网络的bolg上留下了与痞子蔡相识以来的日记,记录下对他的点点滴滴,让痞子蔡去读,去回忆。这部小说的语言非常之诙谐幽默,而情节又是非常之伤感,尤其是结局,这就造就了一种非常特殊的味道。
  • 重生豪门:天价小娇妻

    重生豪门:天价小娇妻

    她与他之间的婚姻原本就只是交易,她却不争气地坠落情网,而他的冷酷无情却又让本已坎坷的她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等到暮然回首醒过来时,她是否又会做出不一样的抉择?
  • 绝品丹皇

    绝品丹皇

    丹道天才叶凡遭奸人陷害,神魂飘荡虚空万万年,参悟绝顶炼神法门,一朝重生,重启强者传奇,镇压当世骄子,争锋万界诸天……
  • Stories of Modern French Novels

    Stories of Modern French Nove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人生大策略

    人生大策略

    胡适一生著述甚多,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等方面都有专门著述。在胡适大量的著术中,编者取人生问题这一角度,选编了一本这样的书,旨在使读者通过这些文章对胡适的人生观有一大致了解,也可从中引出些微镜鉴。本书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再至暮年为主线索,插入人生各个阶段的重大问题,共分为“树头铜钲”等六节,每节标题为编者所加,这样分类罗列的编排,其区区用心唯在便于阅读。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只唱给你听

    只唱给你听

    通过一群大学生追逐梦想的坎坷经历,了解“草根”一步步到“明星”、“偶像”的成长史和辛酸史,让读者对追星有更加理性、客观的认知,从而让大众对追星不再抱有过多偏见,传扬年青人励志拼搏、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 星星峡传奇

    星星峡传奇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副人格的魔法生活

    副人格的魔法生活

    看,沙雕故事!品,二批人生!悟,人生真谛!感,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