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40900000593

第593章 戚继光!戚继光!戚继光!戚继光!

《备俺答策》迅速在明军中流传。兵部右侍郎杨守谦对其大加赞赏。

杨守谦以兵部堂官之尊,亲自见了戚继光。

他问戚继光:“我调你去蓟州,你可愿意?那是个战火纷飞的地方,天天都在打仗。你去那儿,就等于是将脑袋栓在了裤腰带上。你若是不愿去,我也不会勉强。”

戚继光坚定的回答道:“禀杨部堂。戚某不是胆小鬼。”

杨守谦笑了笑:“好!我这就给你开调令。”

戚继光问:“不知杨部堂打算授予我什么官职?带多少兵马?”

杨守谦答道:“我打算让你做蓟镇的旗牌官。”

戚继光傻眼了!所谓的旗牌官,说白了就是传令兵的头儿。自己是堂堂正四品的武将,却要屈尊到蓟镇做个小小的旗牌官?

杨守谦似乎看穿了戚继光心中所想。他对戚继光说:“李广不是一生下来就是李广。卫青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卫青。你是将才,却需要锤炼。”

三年后,戚继光终于明白了杨守谦的苦心!

蓟镇那些有经验的老将的每一道军令,都是经戚继光的手传递给袍泽弟兄。从那一道道军令中,他学会了怎样打仗,怎样用兵。

嘉靖三十年的一天,二十三岁的戚继光奉命巡边,他途径蓟州西郊的一座寺庙歇脚。

这座寺庙里,坐着十几个老头。这些人,正在坐而论道,讨论长生之术。

老头子们你一句,我一句,说了无数古怪的求长生的法子。

戚继光足足听了半个时辰,终于忍不住了。他站起身,对一众喋喋不休的老头儿说道:“在下有一长生之术,可与诸公分享。”

老头们安静了。他们竖起耳朵,想听听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有什么求长生的好法子。

戚继光朗声道:“鞠躬尽瘁,夕死无憾,此即长生之术!”

说完,年轻的戚继光大步离开了寺庙!

嘉靖三十二年。兵部的杨侍郎升任了尚书。他想起,蓟州镇那边,他还放着一个青年将才呢!他思忖良久:嗯,三年了,他锤炼的也该差不多了!宝剑岂能久藏于匣中!这把利剑,是时候出鞘了!

十几天后,一道军令传到了蓟州:蓟州镇旗牌官戚继光,升任都指挥佥事。掌山东二十六卫所兵马,防御山东沿海倭奴。

二十五岁的戚继光,正式成为了统领几万大军的将领。在山东,他整饬军备,与沿海倭奴血战。他花了两年时间,肃清了山东沿海的倭患。

嘉靖三十四年,二十七岁的戚继光升任宁绍台参将。奔赴浙江抗倭。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一生的战友,胡宗宪、俞大猷。

浙江的倭患远比山东严重的多。且当地卫所军羸弱不堪,见到倭奴跑的比谁都快。

戚继光决定,编练新军!要练新军,兵源是个问题。

嘉靖三十四年的一天,戚继光因公途径浙江义乌。恰好遇上了义乌矿民械斗。在这场械斗中,戚继光发现,义乌人之凶悍,骇人听闻!他做出了自己的决定,从义乌招兵,练就新军!

戚继光找到了双方矿民的首领,对他们晓以大义。最终,他从义乌招募到了八千人,组成了一支新军。

这支新军,名叫戚家军!当时谁也没能想到,戚家军跟戚继光的名字,四百年后依旧声震寰宇,彪炳史册!

接下来的事,就是众人皆知的了。戚继光率戚家军,跟一万俞家军配合,在东南沿海抗倭十年。斩下了十倍于己的敌首!平定了东南倭患。

又过了几年,戚继光回到了蓟州。物是人非,当年那个年轻的旗牌官,已经成为了掌蓟、辽、宣三镇边军的大帅爷。不变的,是戚继光报效国家,守卫国土的志向。

在蓟州,他修缮长城,操练车营兵,改良火器。把俺答汗打得再也不敢轻视大明!他用战争的方式,为大明北边赢得了长久的和平!

现在,名将已经老去。往事如烟。那些战火峥嵘的岁月,已经成了他心里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

戚继光从遥远的思绪中走出。继续赶路,两个时辰后,他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登州城。

他抬起头,看着登州城的那片天。

家乡,戚继光,回来了!

五年后,万历十五年。六十岁的戚继光老死家中。

死前,他留下遗言:“从军三十年,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拜。”

戚继光,戎马一生。论其战功,纵观嘉、隆、万三朝,无人可望其项背。四百年后,依旧声震寰宇,万民景仰。

他的一生,无任何遗憾。

同类推荐
  • 大明元辅

    大明元辅

    身出名门,既有首辅伯父,又陪太子读书,朝野戏言小阁老;领袖金榜,上承隆庆遗风,下开万历盛世,天下称颂大元辅。县委秘书出身的小小镇长穿越成隆庆第一重臣高拱的侄儿。【承诺的100万字免费章节已完成。】盟主建了个书友Q群,群号:691201920,大家有什么想讨论的可以进群讨论一下,我也会进去潜水,了解大家的看法。
  • 武王灭商

    武王灭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进军到距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地方举行誓师大会,列数了商纣王的许多罪状,鼓动了军队要和商纣王决战。这时候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和那些贵族大臣们商议对策。这时,纣王的军队主力还在其他地区,一时也调不回来,只好将大批的奴隶和俘掳来的东南夷武装起来,凑了十七万人开向牧野。可是这些纣王的军队刚与周军相遇时,就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结果,纣王大败,连夜逃回朝歌,眼见大势已去,只好登上鹿台放火自焚。周武王完全占领商都以后,便宣告商朝的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武王灭商》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武王灭商的有关内容。
  • 虎踞龙翱

    虎踞龙翱

    一夜之间,风云突变,天下易主,一时间豪强并立,重启纷争。一方是乱世凸起的枭雄,一方是除魔卫道的忠义,看谁终主沉浮……这不是一部个人奋斗史,而是一个群雄共舞的精彩故事。这里没有绝对的主角,每一次碰撞都是势均力敌的天意。
  • 在华五十年

    在华五十年

    司徒雷登的《在华五十年》,记录了中国近现代最风云激荡的历史,对于毛泽东、蒋介石等历史人物有着细致入微的描画和分析。从当今的视角去审视那段历史,会有一种别样的体会。
  • 蜀汉陆家军

    蜀汉陆家军

    还记得那个光荣的岁月吗那是汉军的战歌在九州上。华夏土地上,大汉将亡,生灵涂炭,群雄并起!还记得丞相五次伐魏,姜维九入中原吗?历史没有如果,但如果有,定是轰天动地的旷世伟业陆黎回到蜀汉,再拾大汉雄风!整顿兵马,再伐强魏!东征北战,战无不胜!陆家军,杨名青史。请大家支持新书《宁府天下》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问题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就有很多先哲展开争论。在西方,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有关人性问题。
  • 与妖成说

    与妖成说

    臭狐狸,你怎么总爱穿你那闷骚的大红衣! 臭狐狸,听说你昨晚又在醉香阁留宿了!奶奶滴,本小姐可比那些花魁好看多了! 别人养鸡养鸭养狗养猫养二奶,而我养的是一只近千年的狐妖!~O(∩_∩)O哈哈~不对!当初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超级无敌可爱的小狐狸怎么长成了……如此邪魅慵懒腹黑的一祸水!
  • 萌狐休夫记

    萌狐休夫记

    云汐被亲生母亲和情敌害的快死的时候,被一个神秘人救了,还被迫签了卖身契,成了他的契约道侣。夫君很穷,好吧,她替他还债抵救命之恩。可他人品糟糕,整日里除了欺负她,就是欺负她。不行,这日子没法过了,她要休夫,休夫,休夫……
  • 豪门巨室

    豪门巨室

    当张志成被问及为什么能成功的时候,他总是回答说偶然亦或是机遇。当他被问及为何要改名为志成的时候,他只会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整个故事改了,慢慢来吧。
  • 福尔马林汤

    福尔马林汤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斧凿世界(下)

    斧凿世界(下)

    小说以湘赣及萍乡地区为故事场景,生动地记叙了从一九二七年到全国解放初这个动荡历史年代人们的生活和斗争。以饱满完整向上的笔墨,写出那个苦难年代人们在生存路上所经历的苦难,以及其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的戏剧变化。作品通过刻画李尚明、喻雪香、王丝婷、谭淑云等人物所历经的战争、逃亡、毁灭、解放的曲折故事。讲述几个家庭以及所串起的近两百多个人物的生活场景,犹如一幅地域历史风景画,展示南方一定地域风貌、生活习俗,人与社会变革的场景及历程。通过形形色色人物的爱恨情仇,赞美善良、鞭挞邪恶。小说时间跨度长,情节曲折、埸面宏大、人物众多,描写细腻。深刻揭示不同的人生追求导致不同的人生结果,是一部记述普通人历程的作品。全书分三部,本书为“下部”。
  • 创新力

    创新力

    一流的人主动创新,二流的人被动创新,三流的人拒绝创新。创新力是一流的人和末流的人的分水岭,是人的所有能力中的灵魂。开阔思路,塑造自己的创新意识,收获成功的硕果。
  •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因斯坦上海历险

    爱因斯坦上海历险

    大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来过中国,先后来了两次,是准备来讲学的,打算逗留一两个月,结果,讲学不成,总共呆了不到三天,走了。什么原因呢?公元1922年12月10日。上海《申报》头版头条通栏标题:《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将于本月十三日抵沪》。爱因斯坦,这位改写了世界物理史的科学巨人光临上海,比美国总统光临上海更有意义。大街小巷充满了报童的叫卖声:“卖报啦,卖报啦!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将于本月十三日抵达上海……”一时洛阳纸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