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300000032

第32章 冷战阴影下的克什米尔(1949-1966) (1)

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之后,不但没有及时获得解决,反而被卷入全球政治大博弈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来的反***联盟很快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阵营进入遏制和反遏制的冷战,即资本主义世界围堵和社会主义阵营反攻的阶段冷战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冷战指的是,国际社会中国与国之间非武装、非流血形式的对抗、对立和斗争。这种冷战现象实际上在国家产生并且有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后就存在了。只要两国之间发生对抗和对立而不爆发战争就可以称之为冷战。据西方史学家考证,冷战一词早在中世纪就已经出现了。……狭义的冷战具有特殊的历史内容和含义,它指的是二战结束后不久直到美苏相互对峙和对抗的一种状态或现象。用冷战一词来形容战后美苏对抗关系和对峙状态的第一人则是美国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

他在1947年出版了一本论述战后国际形势和美苏关系的专着,用以特指美苏或东西方之间那种除了战争手段以外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一切对抗行为和对峙状态。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冷战。(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页。)。布热津斯基说:“虽然冷战的参加者是新角色,表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但它仍然是海洋大国和占支配地位的内陆强国之间的冲突,这是一种古老的、几乎是传统的、无疑也是地缘政治的冲突。”[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着,《竞赛方案:进行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刘晓明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年,第9页。他认为,欧亚大陆是东西冷战的中心重点,也是这场争夺的地缘战略焦点和地缘政治的目标。上引书,第26页。他还认为,争夺欧亚大陆是一场全面的斗争,同时在东欧、远东和西南三条战线进行。三条战线上都有两三个地处战略要冲的重要国家,其中西南战线是伊朗或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东西方集团对峙之初,克什米尔在冷战中处于边缘地位。随着局势的发展,克什米尔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陡然重要起来,克什米尔问题也卷入并成为全球冷战的一部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冷战的两大主角美国和苏联不但改变了以前对克什米尔问题的冷淡态度,反而积极地参与进去,最终使得南亚地区形成“四国双对抗”的政治格局。这种格局并不利于克什米尔问题的解决,反而使它变得更加复杂,最后又因为无所助益而土崩瓦解。在近半个世纪的演变过程中,冷战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起初的双方(东西集团)博弈逐渐向后来的三角(美苏中)游戏转变,这些都必然地牵引着克什米尔问题发生相应的变化,本章将详细地考查和分析这个过程的演进。

第一节冷战阴影降临克什米尔

出于冷战的需要,英美非常看重克什米尔的战略地位。1948年,印度记者约琴德拉?班纳吉在作战地访问时说:“从战略上讲,克什米尔显然是印度次大陆最重要的部分。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从上世纪起,英国就一直绞尽脑汁地把与阿富汗、中国和俄罗斯三个邻国交界的克什米尔北部地区置于它的绝对控制之下;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英国和美国目前也在微妙地施展手脚,以便在强权政治博弈中把同一地区置于它们的联手控制之下。”Banerji, Jogindra Kumar, I report on Kashmir, Calcutta: The Republic Publications, 1948, p2

一、联合国多轮调解的失败

1949年8月29日,苏联成功地爆炸了自己的原子弹;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宣布加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亚洲的地缘政治形势因此再次发生重大改变,东西方冷战在亚洲中部的前沿战线,陡然由中亚下滑到南亚和东南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使共产主义势力在亚洲有着星火燎原之势。美国共和党借此攻击民主党的杜鲁门政府使美国失去了中国。尽管杜鲁门总统辩解美国从来就不曾拥有中国,但他也认识到必须遏制亚洲的共产主义扩张势头。克什米尔于是变得对美国重要起来了Ahmad, Bashir, Ph.D., The Politics of the Major Powers Toward the Kashmir Dispute: 1947-1965, Nebraska University, 1972, p5。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新疆的局势并不稳定,西藏甚至还没有得到解放,尼泊尔的局势也动荡不安,这些都让西方国家心急如焚。美国当时不仅担心尼泊尔可能发生共产主义革命,而且还企图利用新疆和西藏的乱局干涉中国的内政,影响中国的政局发展。为了对抗共产主义的攻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魅力,美国急切地想把南亚纳入西方遏制共产主义世界的体系。印巴两国的大量军队被束缚在克什米尔已有两年之久了,美国官员觉得这种局势削弱了对东南亚和中东所有战略规划的基础Quoted in Kumar, Vijay, Anglo-American Plot against Kashmir, Bombay: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54, p138。美国希望印巴和解,于是开始加强对克什米尔问题的调解。

美国千方百计地拉拢印度,但尼赫鲁政府不为所动。1946年9月7日,担任刚组建的英印过渡政府副主席不久,尼赫鲁在阐明外交政策时就说:“我们打算尽可能地远离党同伐异的强权政治,它们在过去引发了世界大战,而且有可能再次导致更大规模的灾难。我们相信,和平与自由须臾不可分割,否认和平的地方必将危害自由,也将导致冲突和战争。

”Appadoral, A, Select Documents on Indias Foreign Policy and Relations, 1927-72(Vol1),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3-4基于这种思考,尼赫鲁在外交方面制定了“不结盟”的政策,把它与世俗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列定为印度的四大国策。尼赫鲁认为“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最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但它并不是中立自闭或消极无为,它意味着印度执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对国际事务按照印度的利益作出判断、采取行动。不结盟的核心是不加入对抗性的军事同盟,这反映了二战后赢得独立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两极格局下要求世界和平和自身安全与发展的良好愿望,具有普遍意义,因此容易产生共鸣,很快形成了颇具影响的不结盟运动。尼赫鲁认为,加入军事集团违背了印度独立的初衷,因此坚定地拒绝了美国的引诱和拉拢。

印度地处东西方之间,其地缘战略位置使它在东西方国家关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世界大国中是独一无二的,使得尼赫鲁相信,“有些国家可能会觊觎印度,但其他国家会行动起来阻止这种可能。没有任何国家会允许其他国家取得对印度的统治权,如果一旦发生侵略,其他所有的国家就会阻止和挫败侵略者,这种对抗本身就是使印度免遭侵略的最好保证。”Jayarama, PS, Indias National Security and Foreign Policy, New Delhi: ABC Pub House, 1987,pp12-15

同时,“不结盟”政策也是印度国力弱小的一个表现。1956年,尼赫鲁访问美国,与艾森豪威尔总统进行了会谈。艾森豪威尔后来回忆说:“尼赫鲁坚持认为‘中立’还有另一好处。印度与中国有一千一百英里的共同边界。想维持这条边界的防卫力量是很费钱的,这只会使印度完全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饥饿和疾病则会使这个国家更容易受到共产主义的渗透。印度保持中立提出的最后一个理由是,任何一个放弃中立而参加某个防卫组织的国家,都应当能够担负自己的一份义务。印度完全无力按其人口和地理面积来相应地武装自己。印度和自由世界的任何明确结盟都只会削弱而不是加强这个结盟。”[美]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着,《艾森豪威尔回忆录》(三),樊迪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314页。

由于西方国家频繁地制造战争,尼赫鲁尤为看重亚洲国家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独立前不久,印度政府组织在德里召开了一次亚洲关系会议。1947年3月23日,尼赫鲁在会上说,“在过去太长的时间里,我们亚洲人总是向西方的宫廷和大臣祈求。这样的历史必须成为过去。我们打算独立自主,并与所有准备与我们合作的人合作。我们不想成为别人的玩物。在世界历史的这一紧要转折关头,亚洲必然要扮演重要的角色。亚洲国家不能再当作抵押物而被他人利用,在国际事务中它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政策。欧美对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此我们必须予以赞扬和尊敬,并大量地向它们学习。

但西方也把我们带入数不胜数的战争和冲突中,即便在当前也是如此,在经历了一场可怕的战争以及原子时代已经降临的今天,他们还在谈论更精深的战争。在当今的原子时代,亚洲必须有效地维护和平。除非亚洲能够承担自己的职责,否则将无和平可言。”Appadoral, A, Select Documents on Indias Foreign Policy and Relations, 1927-72(Vol1),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p6-71949年初,由于西方国家支持荷兰对印度尼西亚的殖民主义,尼赫鲁专门组织了一次亚洲会议,推动印度尼西亚问题的解决。

美国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打算用武力干涉亚洲事务,增加了在亚洲发生新战争的危险。在这种背景下,尼赫鲁希望通过中印合作以确保亚洲的和平与稳定,于是印度不顾美国的压力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然而,由于法国和荷兰在亚洲的殖民主义遭到挫折,美国的亚洲政策更加倚重印度,便邀请尼赫鲁访美;印度也有求于美国,尼赫鲁便欣然接受邀请。1949年10月11日-11月7日,尼赫鲁对美国进行了长时间的访问。

10月20日,中国的解放战争和尼赫鲁的访美行程都还在进行中,《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美国需要尼赫鲁协助使印度加入包围苏联-中国心脏地带的海洋国家”的文章,里面说到:“新德里的某些人物说,欧亚大陆边缘地区的国家——从英国一直到印度尼西亚——必须共同合作来对抗环绕着苏联的‘心脏地带’的国家。在他们看来,印度的任务是把守住印度洋的钥匙阵地。”转引自纳塔拉詹着,《美国阴影笼罩印度》,姚华译,世界出版社,1954年,第144页。杜鲁门政府本打算利用这次机会消弭两国之间的分歧,但由于双方立场差别过大而没有获得成功。1950年4月1日,印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成为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对美国的遏制政策来说,印度的不结盟政策是一个巨大的障碍,遭到它们的恶毒谴责。

1949年12月12日,联合国印巴委员会的四个委员(美国、比利时、哥伦比亚、阿根廷)向安理会提交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提到三个问题:(一)“自由克什米尔”军队的处理,(二)从克什米尔土邦撤退正规军,(三)成为解决争端主要障碍的克什米尔北部地区的防务和行政权。安理会在12月17日通过一项决议,要求安理会主席与印巴两国进行非正式会谈,在双方满意的基础上谋求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办法。依据这项决议,安理会主席加拿大人麦克诺顿将军提出了几项建议,在22日交给印巴两国驻联合国的代表,并在29日向安理会报告。麦克诺顿的主席之职在12月31日到期,但被要求继续进行调解工作。1950年2月3日,他提交了最后报告。报告共有6条,主要内容是在去军事化的条件下,印巴达成协议通过公民投票解决克什米尔问题,联合国秘书长应该任命一位联合国代表监督非军事化的执行。其中第2条“去军事化为公民投票做准备”遭到印度的强烈反对,其内容如下:

同类推荐
  • 历史性成就:全面从严治党这五年

    历史性成就:全面从严治党这五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砥砺奋进、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其中,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不平凡成就是十分突出的一个方面。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本书特全面回顾这五年全面从严治党的非凡历程,系统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辉煌成就,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参考。
  • 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

    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

    中国城市社区发展缓慢的原因,就不言自明了。改变这个状况,不仅要加大社区理论与实践的宣传,还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更要从法律上给予确立,使社区建设服务在法律上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作为官员的基本义务与权利。选举任命的“公仆官员”首先要得到居住地社区中共党员和社区居民认可,要有群众基础。否则,没有本社区群众基础的“公仆官员”,怎么能说他是为人民服务呢?怎么能说是群众的代表呢?立足社区、面向社会,以人为本,服务民众,构建社会和谐,这就是我们基本的社区观,也是本书的基本思想。
  • 西方世界中的社会主义思潮

    西方世界中的社会主义思潮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力量最先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诞生和发展起来,虽然其中历经波折起伏,特别是在苏东剧变之后更是进入低潮时期。但是经过共产党及其他社会主义力量数十年的反思、蛰伏与探索,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一部分,什么是西方社会主义?西方社会主义主要关注和探索哪些问题?西方国家共产党做出了什么样的理论创建和实践探索?有哪些类型的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西方社会主义及左翼力量做出了什么样的联合活动与斗争?西方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意义及发展趋势如何?本书将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既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同时又是一种选官制度和文化制度。它经历了远古时代的“禅让制”、封建贵族的“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明清的“科举制”等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以隋唐为分界线的“荐举”与“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两种制度。郭强编著的《中国古代选举制度》介绍了科举制度的创立、发展、改革完善、科举制度的鼎盛和终结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一个想吃肉的兔子

    一个想吃肉的兔子

    天天梦想着穿越的宁心儿如愿以偿的穿了,只是这打开的方式好像不太一样,她居然变成了一只兔子,还是只刚刚一岁的兔子……这、这还怎么称霸兽世,怎么谈恋爱。(纯属虚构,请勿深究。)
  • 轻捧一份守望

    轻捧一份守望

    人生若只如初见,而我却仿佛穿越时空看你深情目光,深邃亦空洞。你陪我走,我亦与你牵手。。。。。。。电影中我成为超体,无处不在,对啊!生命不过若此,今生却为何要继续挣扎?。。。。。。或许你我都有自己的那份守望吧。最后,我们真的在一起!无助的人,Justbelieveyouself,don'tbeshy!
  • 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

    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

    全书包含两个部分。《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是黑塞创作于1919年的中篇小说。彼时一战刚刚结束,世界尚未从混乱中恢复,千万士兵、战俘和民众,从多年僵化统一的顺服中,回归既向往又恐惧的自由。有些年轻人在童年时被战争拖走,现在“回归”了,却必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现实世界。而对于黑塞这样的“老人”,那些曾被高度认同的世界观已成了可笑荒唐的明日黄花。一切都变得可疑,令人不安惶恐。在这样一个夏天,一个告别的夏天,充满力量与光芒、诱惑与魅力,弥漫南方阳光与葡萄酒香气的日子,画家克林索尔化身李太白,与他的好友杜甫、路易、亚美尼亚占星师,一同漫游,饮酒,辩论。最终在夏末,用尽生命所有的燃料,完成了最终的画作。第二部分《漫游》是黑塞创作的散文和诗歌集。
  • 炼气三万年

    炼气三万年

    为突破炼气万归元闭关三万年,谁曾想炼气9999层都没能突破。正所谓一层为渣,两层为蠢,三层为废。然而万归元炼气9999层,却无敌天下,轰杀一切。无敌一时爽,一直无敌一直爽。作为活了三万年的老祖,唯一的烦恼就是无敌太寂寞。
  • 闺探

    闺探

    洪光二十三年小秋,原驻北境的肃王诸允爅奉旨前往广宁之地明察暗访,误入一片密林义冢,巧遇一位“无名女鬼”。本是探查贪官污吏,缘何牵扯陈年旧案?一桩桩一件件,安稳无恙的广宁之地竟暗流汹涌……新人,新书,1v1,求点击收藏分享~HE~
  • 快穿这个反派有毒

    快穿这个反派有毒

    【宿主,你的任务对象跳楼了!你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智行号咆哮。【我的任务是攻略他。】灵曦面无表情的说。智行号:【……】这人都死了,任务还执行个鬼!灵曦在万界中心开了一家事务中心。她接下了一单特别的生意,交易的内容是需要她穿梭各个位面拨正时空秩序,并且完成一些特殊的任务。系统特点:看热闹不嫌事大。爱好:看宿主打伪主角的脸。女主特点:没有感情。爱好:无。男主特点:病娇爱好:女主
  • 何妨风波且尚行

    何妨风波且尚行

    一生只为一诺而活,值得吗?尚定诺时常想起魏决问她的这句话,可哪有答案呢?先祖训凡尚氏子孙承重责,皆弃本名,继先祖名。尚氏一族家主既然是她,她便只能是尚定诺。从此以往,戚国尚家,皆是相报,风波不得了结。
  • 三年天下

    三年天下

    三年为限,她以婚约换天下,为他出谋划策,冲锋陷阵。三年后,他坐拥天下,锦绣万里,却觉得百尺朝堂不应成为鹰击长空的桎梏,狠心将她赶出了自己的世界。却不想她却成为自己心只所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农庄男孩

    农庄男孩

    青少年读者们,成年读者们,让我们翻开《小木屋》系列小说。走进开拓时代那充满艰辛、奋斗、有坚定信念与创造力的历史画卷中去。走进拓荒者们那淳朴、乐观、率真而纯净的心灵中去吧!
  • 宝宝很乖,求表扬!

    宝宝很乖,求表扬!

    三十岁的秦辞,娶了十八岁的孟南;他不是老师,她却是他的学生。学渣孟南表示:好好学习天天撩叔!秦辞:“孟孟,英语作文写完了么?”孟南:“嗯嗯,您过目!”然后,秦辞看着鬼画桃符一样的作文,不发一语。孟南晃着无形的尾巴凑近问:“秦叔,我这么乖有奖励吗?”秦辞放下鬼画符,挑眉,学渣满脸羞涩指了指唇。秦辞朝她勾手指:“过来。”“诶!”孟南喜滋滋凑过去闭上眼;秦辞:“下次再用拼音凑数,分、房、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