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0年,时值中美关系良善、中日关系友好阶段,一直主张日美同盟、支持“台独”的日本外交战略评论家、原外务省情报局局长、原驻泰国大使冈崎久彦(冈崎研究所所长,当时为株式会社博报堂顾问)因为不大得志,多少有些寂寞。其秘书小川彰随日本著名国际问题专家田中明彦(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理事长,原东京大学副校长)来到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与中国开展交流,以打开冈崎研究所寥落的局面。恰在此时,作者与小川彰相识。小川彰对作者鲜明的爱国者的个性十分欣赏,意图通过作者了解中国,成为与中国政府沟通的桥梁。为此,作者接触了日本各派人士,看到了一个其他人无法看到的日本。2000年末,小布什赢得美国大选,次年“9·11事件”发生,国际局势发生重要变化,冈崎久彦成为小泉内阁和安倍内阁的外交战略顾问,美日双方开始加强日美同盟,中日关系渐渐恶化。一直处在日本政府重要智囊冈崎久彦身边的作者亲身目睹了中日关系的变迁。在与冈崎久彦的接触中,肩扛小红旗的作者成为冈崎久彦政治上敌对,但生活中彼此欣赏的朋友。作者还结识了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并与村山成为好朋友。作者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因而对日本社会的认识也有独到之处,对中日关系和中日之间的许多关键问题也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书中的一些观点或许对今后中日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同类推荐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巴黎伦敦落魄记(奥威尔纪实作品全集)
《一九八四》与《动物农场》的作者、反乌托邦的先知乔治·奥威尔在他的一生中却始终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这一点或许会令不了解政治光谱变迁的当今读者有些困惑,但对于奥威尔来说,这却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巴黎伦敦落魄记》是奥威尔正式出版的第一部纪实性作品。对英国殖民体制感到彻底厌恶绝望后,奥威尔的文学梦在几经挫折的情况下终于首度得到文学界的认可。巴黎和伦敦的经历可以看成是奥威尔为自己曾经为殖民体制服务的忏悔和救赎之旅。奥威尔曾是社会主义体制的忠实信徒,或许奥威尔刻意选择流浪和挨穷是对自己能否坚持贯彻社会主义理想的考验。巴黎和伦敦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最繁华之地,社会底层的贫穷和困顿令人触目惊心。奥威尔愿意深入社会底层,与劳苦大众平等相待的真诚态度在英国左翼文学作家中实属另类,也正是这份精神,使《巴黎伦敦落魄记》读来分外真实,时至今日依然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热门推荐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灾难记录
本书从旱灾和饥荒、无法抗拒的火山和海啸、无情的战争和种族屠杀、地震灾难、剧烈的污染、飓风和洪水灾难、可怕的传染病、海难、空难以及特大火灾等方面入手,阐述了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刻骨铭心的痛,告诉人们灾难背后的故事,希望读者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能唤起历史的记忆,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保护自己,也保护人类,并珍惜现在的生活。左摇右晃的世界
我是出生在农村的一位普通的80后,生长于农村,学习在农村,却生活在城市。这是我们一群农村80后的同一条路,故事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讲诉读书时在农村的乐趣和长大后在城市的压抑,同时还有那青涩的迷茫的爱情,阿龟和阿狗是伴随我小时候的玩伴,直到我们都生活在城市,尽管我们不在一座城市,生活的模式也不一样,但依然能把我们牵连在一起的绳索就是儿时的相知,在高中时,遇到了小贵,阿基,博士等好兄弟,我们一起上演了我们的故事,在生存的基础上,有我们自己的快乐,同时,认识了缘起缘灭数次的紊,到后来还是未能走到一起。后来工作,认识了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关心我,有的嘲笑我,在这些充满各种表情的环境下,我依旧如同大多数农村的80后一样,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在小贵离开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有我渴望已久的故事,有我一直梦想却未能实现的情节。最后,我在梦中遇到了阿影。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的时代
从更广阔的历史视野来审视宋光宗、宋宁宗的统治:蒙古铁骑西征、南侵,无往不胜,西辽、花剌子模覆灭,西夏、金朝、高丽乞和......但南宋却完全缺乏现实危机感。后人读史至此,不能不为南宋扼腕和忧心。在某种意义上,每一个帝王就是他统治下那个时代的缩影。历史人物研究作为整个史学研究的有机构成部分,较之制度史、经济史等专业性很强的课题,其研究成果具有最广泛的读者覆盖面。本书选取宋光宗、宋宁宗两位知名度并不高的帝王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展示了南宋中期的政治社会问题,也分析了光宁两朝南宋走向衰微的历程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