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8800000007

第7章 马鞍之上(2)

同年,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清政府标榜“新政”,废科举,倡新学。在席聘三先生的帮助下,朱德于1906年春考入南充县官立两等小学堂,平生第一次走出马鞍;一学期后,考入顺庆府(今南充市)官立中学堂。在这里他师从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张澜,这成为他接受“读书不忘救国”进步思想的开端,也是他一生中思想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

1907年初,朱德只身徒步,西去成都,考入四川通省师范学堂附设体育学堂。在这里求学的一年里,朱德“同学多,来往的人也多”,并接触了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民报》等进步刊物,开始产生“要推翻皇帝,要建立一个好的国家”的思想。

1907年年底,朱德毕业回乡,从教于县立高等小学堂。

朱德出身贫寒,品居下层,一旦做了县最高学府的教员,即遭守旧分子的无端妒忌。而推行新学、传授新知的举动,在新旧势力冲突白刃交锋的变革年代,更被斥为大逆不道的异端之举,守旧分子破口谩骂“新学野蛮,有损国粹”“有失风雅,不成体统”“假洋鬼子”……在《回忆我的母亲》中,朱德写道:“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这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能被恶语和谩骂所吓倒,能被旧势力所征服,毕竟不是朱德的性格。

嚣嚣辱骂之中,他一边顽强地撒播真理的火种于校园,一边不断地从故土中采撷营养,完成一个有志青年高大形象的最初塑造。

1909年,已强烈地感觉到“教书不是一条出路”的朱德怀着悲愤,更怀着理想,义无反顾地写下了向因循守旧说“不”的挑战书:

志士恨无穷,

只身走西东。

投笔从戎去,

刷新旧国风。

满怀鸿鹄之志,朱德历时三月,从四川盆地辗转至云贵高原,在春城昆明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军旅中,他秘密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奋不顾身地投身于为中华民族之崛起的滚滚洪流之中。

朱德走了,但乡愁却块垒在心中,护国护法战争驻防泸州时,他曾挥笔写下五言诗《怀乡》,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避暑居高耸,

搔首望仪陇。

白云阻乡关,

回看江涛涌。

即使在后来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身为八路军总司令的他也没有忘记《寄语蜀中父老》:

伫马太行侧,

十月雪飞白。

战士正衣单,

夜夜杀倭贼。

辛亥革命的浪潮,护国护法战争的失败,军阀混战的狼烟,五四风云的荡涤,心存“仔肩难即”“共济时艰”远大志向的朱德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他深信李大钊先生“试看将来之寰球,必将是一个赤旗的世界”的预言。1922年11月,已是少将旅长的朱德抛弃高官厚禄,远涉重洋到德国柏林找到了周恩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步,成了他一生中第二大转折点。

沧海又桑田,弹指一挥间。1986年12月1日,朱德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于六十二年前的1924年将朱德以从事共产国际运动为由驱逐出境的德国政府,在其本土的戈丁根市朱德曾居住过的普朗克大街3号旧居门前立了一座“朱德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由大理石制成,上面镌刻着龙飞凤舞的德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朱德1923-1924”,以此纪念这位伟人留学德国时曾在戈丁根市的学习与生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927年8月1日,朱德在江西南昌亲手点燃了“八一”烽火,打响了救国救民武装斗争的第一枪。从此,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写满了“红军之父”骄傲的名字。

关山冷月不会忘记,湘南烽火、井冈会师、遵义会议、草地晚餐、大渡桥横、乌蒙磅礴。

战地黄花不会忘记,黄河东渡、伫马太行、棋举石门、问鼎中原、三战三捷、风雨钟山。

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赤胆昭日月,品节见精神。

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

一个所向披靡的马鞍人。

元戎浩气传千古,海不扬波报太平——

一个威震神州的马鞍人。

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转战鄂、豫、陕三省,翻秦岭、越巴山,于12月18日入川占领川陕边重镇通江县两河口,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秋天又进军仪陇马鞍,建立了马鞍区苏维埃。红九军政治部即设在马鞍场禹王宫内。一条让马鞍人民异常振奋的宣传标语也出现在仪陇各地的岩石上:

“红军总司令朱德是四川仪陇人!”

正是这种感召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仪陇儿女踏上了革命的征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海军副司令杨国宇、解放军开国少将黎光、革命烈士席懋昭等人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而留在家乡的人们,更是心怀革命火种,于长夜难明的赤县天里用艰苦卓绝的斗争与满腔澎湃的英雄血呼唤着家乡洒满朝霞的黎明。

1949年10月,解放大军的炮声距仪陇越来越近,马鞍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当地人民为欢迎朱德总司令统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朱德故乡,在马鞍场头小山嘴建立了一座石碑,石碑是用关帝庙的一块旧碑改建的,碑高二点三米,宽一米,碑面镌刻“朱德故里”四个隶书大字,字径三十三厘米,以彰朱总故乡之名。石碑现存于马鞍山麓,时时刻刻体现着朱德与故乡的鱼水亲情。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在中国共产党内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党中央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52年,正值中国百废待兴,社会主义改造轰轰烈烈之际,中共仪陇县委、仪陇县人民政府致函朱德同志,建议将仪陇县人民政府驻地迁至马鞍,并改名为玉阶县。家乡人民这一良好的初衷遭到了朱德的婉言谢绝。他谆谆嘱托家乡人民: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规定,各地一律不得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姓名命名一个地方。当前正是社会主义开始的崭新时代,关键是要用心把家乡建设好,至于叫什么名字其实并不重要。

1960年3月8日,朱德和夫人康克清一起从重庆乘机抵达南充。次日便回到他离别了五十二年的故乡——仪陇县马鞍场。透过车窗,看到到处是金黄色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麦苗,朱德触景生情,诗兴大发,随口吟道:

菜子开花一片金,小麦放穗满山青。

豌豆杂粮斜坡种,人说小春增七成。

别家五十多年重回故乡,朱德感慨万千,对故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格外欣慰,浓浓的乡恋之情不禁从心底滚涌而出:

五二年前别六亲,离时笑语记犹真。

松青柏翠故乡景,桃红李白公社春。

社会一新人享乐,乾坤两造政权新。

连根蔓草芟夷尽,好种喜禾密且深。

这次故乡之行,朱德既看到了家乡的巨大变化,也发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对浮夸风、公共食堂、经济比例失调等问题感受尤深。在返京后不久,他向党中央、毛主席书面汇报了这次考察情况,提出“我国各地地理条件、自然条件都不同,农作物种类繁多,农业生产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强求一律”“农业和工业都要发展商品生产,才能适应改善人民生活和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等建议。这些意见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重视,为后来纠正和克服“左”倾错误思想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朱德投身革命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回到马鞍。虽然他只停留了不到三天,但他对马鞍“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为共产主义培养新人”的谆谆嘱托与他关心群众疾苦的言行,俭朴的生活作风,平易亲切的态度,却永远留在了故乡人民的心中。

学宗马列名并韶山百战艰危缔造新华倡革命,

泽及人民光昭国史千秋隆祭长留遗爱在枌乡。

1976年7月6日下午3时1分,朱德那颗为真理、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也为亲情、友情、爱情跳动了九十年的心,永远地停止了跳动……

特别让人拍案称奇的是,家乡的草木竟也与朱德同呼吸共命运。当朱德去世的噩耗传到家乡,不但众乡亲泪飞顿作倾盆雨,关刀梁顶峰上那一株拔地而起、高达数丈、其树干与叶冠酷似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的树竟也枯萎而死。任马鞍人历经多年,重植数次,均无一成活。

元戎已去,“刀”存何用?家山如此多情,“革命到底”的英灵足以笑慰九泉矣!

朱德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彻底奉献的一生,是一个客家儿女为人类崇高理想不懈追求的一生。他九十年不息的战斗历程,他百战百胜、历尽沧桑的戎马生涯,连贯了从辛亥革命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壮丽航程。他的一生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动人传奇。

一个历史巨人就是一面旗帜。

朱德就是一面旗帜。

一面写满民族风骨与革命精神的旗帜。

毛泽东称他是“人民的光荣”。

周恩来称他是“人民的救星”。

邓小平说他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

江泽民同志高度评价说:“20世纪群星闪耀,朱德同志是最璀璨的一颗。”

而朱德自己一生的追求是“革命到底”!

1982年8月1日,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在马鞍建成开馆。设计中西合璧、建筑典雅庄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笔题写了馆名。高洁不染的荷花池,映照汗青的丹心亭,气干云霄的山河志,静影沉璧的琳琅堰,度量如海的海量亭,神奇神秘的朱德生父、生母墓与古朴安详的马鞍古镇,鲜血染过的红军遗迹,民心所系的朱德故里碑等一个个优美而庄重的景点,在同一个风景区中既有机统一,又各成一个故事。若即若离,顾盼生辉。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千多件珍贵实物,以实的质朴和史的严谨,形象地展示了朱德伟大而光辉的戎马传奇的一生。

2004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仪陇。一语“一定要把朱德故居保护好,一定要把朱德故里建设好”的重要指示,让琳琅山满纸烟霞。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的改扩建,五十二点五平方千米景区的原生态布局,不仅还原了朱德青少年时期生活的环境形态,也迎来了朱德故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与时俱进的春天。

纪念馆坐北朝南。形若八一军徽的馆区大门巍峨庄严,二百零六级军功步道让人顿生仰望星空之感,三千八百六十平方米的展区高度浓缩了一代伟人革命到底的坚实足迹,朱德汉白玉像面带慈祥的笑容,挥手于天地之间。每一次走近,破空而来的总是历史的回声;每一次瞻仰,得到净化的总是浮躁的灵魂。

斯地之伟,在于教化。开馆三十多年来,上亿人次的缅怀瞻仰与上亿人次的流连忘返,使朱德精神成为做官为人与谋事创业的范本。“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中国十大精品纪念馆”等桂冠使之光芒四射,殊荣等身。

斯地之奇,在乎形胜。形如五星的琳琅山、状若党徽的锤镰石、貌似中国地图的感恩湖与双峰突兀的马鞍山、一树雄冠的关刀山、惟妙惟肖的官帽山、风萧草劲的插旗寨相互勾连。水天一色的柏杨湖、飞花漱玉的小三峡、曲径通幽的游步道、白鹤翔集的芳草甸,毕露原生态的洁净之美。香自苦寒的梅花廊、沁人心脾的兰花苑、秋高叶爽的银杏林、硕果满枝的枇杷园,尽现园区风光之媚。更有逶迤连绵的群山峻岭挟裹着柔和的天际曲线,一如奋蹄奔腾的五骏向纪念馆朝圣而来的地势,共同在琳琅山麓错落有致地铺排出朱德故里的神秘与神奇。

葱茏的琳琅山麓永远苍翠欲滴,但在全中国人民的眼里,她的底色永远是红色的,红似火,艳如霞,就像那红遍万山的杜鹃花。

溯本源,客家马鞍

客家人——中国汉族一支优秀的民系。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而是汉民族内部的一个独立的支系或单元。简而言之,他们原属中原居民。因受历史上“永嘉之乱”“五胡乱华”“黄巢起义”“八大王剿四川”“太平天国”等历朝历次战乱的影响,先后进行过五次大的迁徙。其中马鞍一带的客家人属于明末清初的第四次大迁徙。自清顺治十八年至康熙元年(1661-1662)开始至清雍正末年(1735),仪陇客家先民为寻找理想家园,在湖广填四川的时代浪潮中,披荆斩棘,历尽艰辛,从广东韶州府乳源、乐昌一带陆续迁至仪陇马鞍、乐兴、周河一带。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宗庙信仰,更重要的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经过数百年的历练,形成了以马鞍为中心的客家方言岛与文化伊甸园。

客家人的到来,使曾经人丁稀少的荒山场有了一条条街道。虽然狭窄,但依山而建,简约中显得整齐美观。因为在荒山场的场头,也就是现在马鞍小学的校址上,曾有当地土著居民修造的一座香火旺盛的古庙叫作马鞍寺。所以客家人将荒山场直接唤作了马鞍场。为了慎终追远,寄寓乡愁,他们在场镇上建造了很多庙宇。为与当地遗留的原著居民搞好关系,他们依据马鞍有部分先民系蜀国兵败而流寓于此的传说,先在场镇的北端建造庙宇一座,这是一座三层四角重檐式的建筑,名叫张爷楼。专门用于纪念蜀汉刘、关、张桃园结义中的三弟张飞之功绩。继而在场镇南端建造关帝庙,以缅怀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的二弟关羽。楼、庙虽均不幸毁于十年动乱,其在马鞍的影响却是久远的。

同类推荐
  • 神州轶闻录系列民俗话旧

    神州轶闻录系列民俗话旧

    本套书的作者是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民俗话旧》是神州轶闻录中的一本,作者饶有风趣讲述了旧时不少鲜为人知的民俗民风。
  • 理想·掌握自己的命运

    理想·掌握自己的命运

    “所谓梦想,就是在梦中所想的。”这是现在大多数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是理想呢,应该就是理智下的想法了吧!人生短短数十载,如果没有了理想,就像是一个人踽踽独行在黑暗无边的路上,没有光,没有方向,可想而知,当人生的征程结束,其意义在哪里得以凸显!所以年轻的人们,怀揣着你们的理想,撇下周遭之人对你们的批判和指责,坚定地走下去吧!《
  • 梦话

    梦话

    我与本书的作者,素昧平生,只知道他留学加拿大,是一位海归IT精英。我一直相信,一个人闲暇时的状态是最能体现真实自我的。这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奇迹,是日常生活中被大多数人忽略了的奇迹;这里的每一首诗,也都是一种武器,是作者切入生活、剖析心灵的武器-写诗,是为了更清醒地活在喧嚣之中。
  • 你是微笑便是我的春暖花开

    你是微笑便是我的春暖花开

    本书在优雅的文字中洋溢着一种正能量,在甜美的阅读中,得到人生和情感的滋养。本书为散文随笔集,收录了作者百余篇精品文章,其中多被《思维与智慧》等刊物转载。你是微笑便是我的春暖花开家不仅仅是存放财富的地方,更是存放情的地方、多想和庄子一样做一个蝴蝶梦、你是微笑便是我的春暖花开、人生快乐品牌、在梦最高的地方、遥远有多远,一篇篇精美文章,为我们描绘了生活中一幅幅场景。本书以美丽、婉约的笔触,感悟人生、思辨哲理,文笔优美清新,读来赏心悦目。
  • 李致文存:我与川剧

    李致文存:我与川剧

    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必杀

    必杀

    流沙镇,大漠边陲的一处小小的市井,人烟不多,往来的都是出没大漠的商旅。“归来客栈”因此成了大漠边陲旅人共同的驿站。出沙漠,抛开满目风沙,过一片稀疏草地,眼前市井宛然,归来客栈就在眼前。月奴喜上眉梢,在骆驼背上雀跃着:“这鬼沙漠,终于到了尽头了!”走在前面的猎人回头道:“这些日子可把你晒坏了,到归来客栈刚好可以好好泡一泡‘百花香汤’。”月奴衣里袖里,浑身上下,尽是细小的沙尘,和着汗水黏糊糊的难受,闻言不由悠然神往。月奴和猎人两人都是“佣兵团伙”成员。
  • 痛苦乐园

    痛苦乐园

    在著名作家上官乔的新书签售会上,一位二十四岁的林碧珊向他求助,声称自己患有他书中所描写的罕见的病症——“谢尔顿综合症”。这种病对文学作品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敏感度,一旦处身的环境与作品中描写类似,就会将自己误作剧中人。上官乔拒绝了她的求助,并且明确告诉她,书中所描写的病症乃是自己杜撰。
  • 橙如我爱你

    橙如我爱你

    这是一篇披着励志外衣的言情小甜文!田橙跟秦肃在一起之后,少女怀春的周耐耐十分好奇地问她:“你跟秦肃第一次接吻是怎么发生的?”田橙故作镇定地回答:“自然而然就发生了。”被秦肃收留的第一个夜晚,她口渴,起床喝水,喝完水,一转身就撞进了秦肃怀里,她抬头,他低头,四目相对,两唇相碰,如同天雷勾地火,一发不可收拾……优秀和爱你都是永不停歇的过程——田橙
  • 维摩经义记

    维摩经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佛说弥勒成佛经

    佛说弥勒成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Topps League Story

    A Topps League Story

    Chad's got the summertime blues: his parents want him to be home by midnight (no extra innings) and eat healthier (no corn dogs). His friend, Abby, has bobblehead issues. And then there's pinch hitter Sammy Solaris. But Sammy has problems of his own. He has a big swing but is too slow. If he can't speed up his running and stealing, he'll be off the team. There's got to be something Chad can do to save the day …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Dylan, a baseball card, and that porcupine!
  •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