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9900000001

第1章 重版前言

1983年,我写了《武岭梦残》一书,最先发表在《西湖》杂志上,连载了六期。主编薛家柱同志从杭州来宁波,很有歉意地说:“省里有人说话了,我只能收场……”谁知,《西湖》连载的《武岭梦残》被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报告文学》的编辑们看到了。1984年5 月,《报告文学》的编辑打来一个电报,叫我携带尚未连载完的稿子,还有相关资料到北京去。我到了北京,在人民日报社宿舍住了一个多月,又为书稿充实了许多东西,大约有12万字。《报告文学》于1984 年8月开始连载,每期2万多字,连载六期。《报告文学》还大做宣传,从《人民日报》到《解放日报》,把每期目录都登得很显眼。这样一来,全国各种报刊,有二三十家选载或连载。广州有一家报纸,在《报告文学》登了三期后就迫不及待地刊出了四大版,后来又全部一次性出了十六大版,据说印了几十万份。当时转载、连载还没有像现在这样严格,全国有几十家报纸杂志一共印了几百万份。因为第一次对蒋介石采取了比较实事求是的描写,而且涉及很多内幕,所以很轰动。不久,《广州日报》又约我写蒋介石到福州、广州、重庆、成都,最后从成都出走,1950年又到舟山,5月去了台湾这一段历史,这是他在大陆最后的日子。

我写的《武岭梦残》主要是1949 年1月22日至4月25日蒋介石父子在溪口(武岭)这三个多月的时间,当然也涉及蒋介石父子的出身和主要历史。在这一段特殊时期,蒋介石在溪口遥控江南半壁河山,想阻挡解放军渡江,但他也知道,大势已去,众叛亲离,作了离开故乡的准备。游访宁波名山大刹,拜别祖祠先茔,无可奈何花落去,别梦依依辞故居。在这中间,我采用了已由奉化市政协收集的蒋介石民国十六年前之日记、家书(或许即蒋介石少年时的先生毛思诚所整理的由其孙毛丁以家破人亡之代价保存下来的)。蒋经国的日记倒是比较全的(从台湾引进来的),可印证蒋氏父子的心情。

日记、家书是为印证蒋氏父子当时的心境而引用的。日记是个人心理感受的真实记录,是重要的史料,但是在日记里不一定把所有事情都记录下来,这就需要考证分析。例如1921年4月3日,蒋介石日记云:“余与毛氏,平日人影步声皆是以刺激神经,此次因事寻衅,又与我对打,实属不成体统……”关于这则日记,有人认为蒋、毛不和,是蒋介石粗鲁等等,其实事出有因。毛氏生了一个宝贝儿子建丰(就是蒋经国),对之非常溺爱,就让儿子留在溪口读书,而蒋介石却要求儿子受正规教育,把他送到奉化县城上正规小学,寄住在毛氏义妹陈志坚家中。等蒋介石去了上海,毛氏又把儿子带回溪口自己身边,蒋介石知道后,认为毛氏这样溺爱对儿子受教育不利,于是吵闹起来。蒋介石后来干脆把经国与纬国送到上海去受教育。蒋介石很关心儿子学习,从其许多家信中可见,在学习、做人、写字方面他都一一加以教育。1922年8月4日,蒋介石给在上海的蒋经国写信说:“你每星期有工夫的时候,可到商务印书馆去买些英文小说杂志看看,亦可增长知识,并为你弟弟订《儿童画报》和《儿童世界》半年……”1923 年9 月14日,给蒋经国写信说:“要文章做得好,总需名词记很多,尤其双个字的名词,如人类、品行、生活、空气等等,平日留心记着,做文章的时候就随笔可以写出来,无论中文、英文,都是一样的。”甚至对蒋经国回信中哪一个字写错了,都一一订正,并写信叮嘱说:“写字,笔画宜清楚,且要字字分明,切不可潦草……”从家书中可以看出,作为父亲,蒋介石对儿子很细心、很负责。1949年,蒋经国在溪口重读家书,当然感慨多多。

1949年1月到4月这段时间,蒋氏父子几乎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四明山附近走访(告别),如1949年2月22 日,蒋氏父子到葛竹外婆家一行,蒋经国日记:“今日天气阴雨,上午十时,由妙高台出发……”第二天日记:“晨起,阴霾四布,早餐后,即携儿女随父展谒外太祖母及贤甲舅公墓……途经斑竹园……乡人以烤番薯、煨芋艿设席,真‘菜根香’也……”日记里当然不会讲明当时蒋氏父子是最后去告别的。而据当地人回忆,当时蒋介石两个亲舅还在,蒋介石对其亲舅说:“我这家当得不好,我要到五台山去修行了。”而蒋经国则对其表兄弟说,叫他到溪口去,跟他们走等等。王贤甲是蒋介石堂舅,这个堂舅,在蒋介石1916 年反袁失败遭到通缉时,曾陪他藏身四窗岩,这些事在日记里并没有写到。关于1949 年4 月13 日,蒋氏父子到过四明山心的四窗岩(又名石窗)一事,我最早是听五支队政委陈布衣同志说起的,我要证实这件事,找到蒋经国4月13日的日记:“晨间,天气晴朗,父亲八时许由妙高台出游……直至北溪,约两小时,由北溪经大俞至石窗(即四窗岩),亦约两小时……先在石窗之左窗,移时去右窗……伏身而进……盘桓四十五分钟而返……下午二时回大俞,在其对岸岙背大路旁之竹林,席地午餐……回妙高台,天已黑矣。”至于为什么要在兵荒马乱时去四窗岩,日记中没有说,实际上蒋介石1916 年反袁失败到那里去躲藏过。这次去是告别,是还愿,是祈梦都可说。

日记和家书只有与作者当时的心境联系起来才有看头,才能说明问题。对蒋介石父子和宁波等地人文历史不作了解,就引用或写什么传记文学、报告文学,常常会闹笑话。近几年有一位作者,写到奉化溪口时,就杜撰了一个说法,如说:“奉化人有一种说法,溪口有两个头,一是奉化芋艿头,一是蒋光头。”这已很不文明。接下去又说,溪口人很硬气,说:“蒋光头宋美龄摸得,我们就摸不得?”这已是低俗了,且不符合事实,请问奉化、溪口人谁说过这种话?最近还有一个作家讲,蒋的侍卫中有一名夏功权者于1949年4 月25 日驾机送蒋逃出宁波到台湾。蒋经国日记中的确有夏功权名字,而且关系很密切,但蒋氏父子1949年4月25日下午是从宁海西店团堧乘竹排过小艇上太康号兵舰从象山港到上海。这些作家对宁波情况、蒋氏全部历史并不了解,其说法是杜撰的。

我为什么写蒋介石?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看到许多文史资料中涉及蒋介石离开大陆前的一些史料,有全国的,有省里的,有宁波的,特别是奉化的,多是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材料,有百万字左右。还有革命史料,特别是关于沙文汉、陈修良上海局和南京地下市委策划的十大起义事件,都是针对老蒋嫡系的,海陆空军都有,又大都发生在这一时期。从1949年夏到厦门以及至成都这半年间,蒋介石也一样是在众叛亲离,与李宗仁、白崇禧等明争暗斗中度过的,也有很多内幕和内心活动。从1949年10月到1950年5月,老蒋还三次到舟山,仍旧流露出他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上述史料综合在一起,我又几次到溪口、葛竹、四窗岩、天童等地实地采访,1983年,我先写了一稿,请李政帮忙抄写,后来到北京人民日报社去修改、补充。我乘火车到北京,《报告文学》期刊社派两个人一辆车子来接我,他们不相信写蒋介石的人还只有五十出头。一个老太太(编辑)说:“我还以为作者是六七十岁的人了呢。”《报告文学》的编辑都是新闻界老前辈了,他们对我的帮助启发很大,他们说:“过去写蒋介石,都是把他写成开口‘娘希匹’,动手就打人,一个小流氓一样的人物,拼命去丑化他,这是不真实的。蒋介石是一个军事、政治人物,不是一个小流氓,更不要用‘拖油瓶’来进行人身攻击,这样格调不高……”在《报告文学》连载后,《武岭梦残》一炮打响。我的一位老战友给我说起,有一次他乘机返京,机舱中两位老人边看《报告文学》所载的《武岭梦残》,边闲谈说:“泰栋这个人肯定是在老蒋那里当幕僚的,否则怎么知道这许多内幕,又写得栩栩如生。”我的老战友说:“1947年,泰栋老弟与我一起在蒋介石老家打游击,他当时还是一个革命队伍中的小兵呢!”但是后来仍旧有个别人在报上不指名地说我是在美化蒋介石。于是有人害怕了,而薛家柱同志倒是很大胆的,不但冒着风险在《西湖》上首发了这组文章,后来还编成了电视连续剧剧本。他把本子送来我处,请了孙飞虎演蒋介石。我对薛说:“电视剧中蒋介石做配角是可以的,但是做主角现在恐怕很难公映。”电视剧是拍成了,但终究未公映。这次再版,我要把《武岭梦残》出版的情况交代清楚,特别要感谢薛家柱和《报告文学》的编辑们。这也是一段历史了。

总之,蒋介石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但他又是民国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是民国政治、军事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实,蒋介石最大的失败之处是,他所倡导和下面一班人物唱和的“一个主义,一个党,一个领袖”三个“一”,注定了他要走向独裁、反民主、反潮流的道路,注定了要被历史潮流所抛弃。写历史人物,既要真实,又要全面,正面、负面的都要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唯物主义,如果从文学方面讲,就是恩格斯论文艺的几句名言:既要求细节的真实,又要求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的真实。

有关蒋介石的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传记啊报告文学啊,海内外撰写的人不知有多少,究竟谁是最早写这些东西的,下面就我所知和自己所写谈一些情况。

28年前,蒋介石父子部分日记和家书先在《武岭梦残》发表了!

24年前,宁波就有人研究蒋介石——宁波是应该好好研究蒋介石。现在有人掀起一股蒋介石热,这是因为蒋介石日记在美国开放以后,大陆有条件的人,如有的专家可以去看,所以北京出了很多书,如《蒋介石日记揭秘》《蒋介石研究》《风雨危楼——蒋介石1949》等等。宁波是有条件搞好蒋介石研究的,最早,宁波师范学院曹屯裕先生就搞过这一研究。1988年秋,以曹屯裕先生为首,以“宁波师范学院政史系蒋介石研究室”名义,开了两次研讨会,出过几本专著。现在一些不是很了解情况的人去搞蒋介石研究,大都是一些文献资料收集,抄来抄去,对蒋氏父子,对近现代人文历史都不了解。我这本《武岭梦残》小书,现在被有些人整篇整篇照抄照印,由于不了解情况而弄得错误百出,但销路据说很好,所以我建议宁波出版社重版。因为我不可能找他们去打官司,我没有这个精力,不如再版一次,可能还有人看。当然我写的《武岭梦残》也难说完全准确,这次修改了一些,但错误总归还是有的,欢迎批评指正。

我所以重提这些旧事,主要是想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研究蒋介石有了条件,北京杨天石最早一部研究蒋介石的著作是2002 年,与宁波人研究要相差二十多年。最早写《蒋介石传》的是杭大教授杨树标,于1989年出版。其实最早研究的应是毛思诚先生,他不仅保存了蒋介石秘档,还写了《民国十六年前之蒋介石先生》出版过,应该说他是研究蒋介石的第一人,距现在七八十年了,该书曾被杨天石先生大量引用过。

泰 栋

2015年12月

同类推荐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 ,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收复新疆第一人:左宗棠传

    收复新疆第一人:左宗棠传

    本书记载了铁血将军左宗棠波澜壮阔的一生,重点记叙了左宗棠收复新疆这段历史,提出了“犯我中华天威者、妄图分裂我疆土者,虽远必诛之”的爱国理念。
  • 傅斯年研究

    傅斯年研究

    傅斯年学贯中西,博学多识,一生出入于学术与政治之间,始终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关注学术与教育,关注社会与民生,关注民族与国家,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精神。本书以此为立足点,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傅斯年的人格特质、人生关怀、社会批判与改造意识、高等教育理念等进行深入论析,以期从个案研究层面,展现20世纪上半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及其价值取向。
  • 威震敌胆的抗联将军杨靖宇

    威震敌胆的抗联将军杨靖宇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很好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王氏宗谱

    王氏宗谱

    太原王氏的祖祠,建于全国闻名的旅游风景名胜区太原晋祠博物馆内,晋祠是中国现容的少数帝王家祠之一。子乔祠是晋祠晋溪书院的主体建筑。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让我教你谈恋爱

    让我教你谈恋爱

    我偶尔会想起,那个夜晚印在我额头湿湿的吻是否浸润着一丝欢喜呢?我曾经喜欢过一个人,但喜欢这种事情太过缥缈,就像他喜欢我一样,套用一句“名人名言”:都不用风吹,自己就散了。席花花与林清森的爱情物语席花花追求期间:“林清森,你要多吃点韭菜,年轻人要节制啊!”看着林清森的黑眼圈,席花花语重心长“……“林清森,林清森拜拜了。林清森不动声色示好期间:“这是我给自己带的,你先披上吧。”林清森递衣服。席花花闻了闻:“你柔顺剂好像放太多了……““……”林清森卒
  • 疾控档案

    疾控档案

    南方沿海大都市——连海市。一场跨海大桥车祸事故,正在执行任务的南翰飞恰巧救起坠海的海归女博士谷雅南。医院中,谷雅南发现车祸肇事司机竟是一名自酿酒综合征患者。在谷雅南调查车祸真相时,南翰飞抓捕的嫌疑人出现。当疾控任务接连而至,谷雅南和南翰飞再次相遇……(悬疑医疗文《疾控档案》系列故事:无酒自醉、昏昏欲睡、致命宝石、美丽陷阱……)(《疾控档案》书友群648736258,欢迎加入。)
  • 足球指挥家

    足球指挥家

    泱泱东方大国终于出了一个能进入金球奖前三的世界级足球明星,他却在最高光鼎盛之际遭遇婚姻风波,之后变得连业余球员都不及。踢球不行了,为什么不去教人踢球呢?大街上找到一个守门员,学校里发掘一个后卫,田野间看到一个前腰,大山里这个简直就是巅峰时候的自己……且看主角跌落低谷之后如何以一名教练员的身份再战绿茵场!
  • 海龙大传:史前水怪真面目

    海龙大传:史前水怪真面目

    这是一部古生物的异志。它以“醒来”的化石为依据,向人们阐述着一段中生代的水下传奇。中生代的陆地上,逡巡的恐龙是绝对的霸主,天空则大半由翼龙主宰着,在广阔的海洋中,虽然有形形色色的鱼类畅游其间,但中生代的海生爬行动物才是海洋中真正的主宰者,它们就是海龙类的精灵们:有着“水下暴龙”之称的沧龙、眼如探照灯的大眼鱼龙、有着超长脖子的薄片龙、嘴如宝剑的神剑鱼龙、牙齿犬牙交错的滑齿龙、身着“露脐装”和“小热裤”的豆齿龙……
  • 花时

    花时

    你有没有这样爱过一个人,像是看他一眼就会热泪盈眶鼻子发酸。在我们最青春的时候,我们不懂爱的时候却偏偏爱上了那个人。明明不懂爱却拼了命去爱,以为这样我们就能走一生,但偏偏走着走着就散了。但还好你还是舍不得我,你还爱我,我一回头还是能看见你张开双臂等着我。
  • 高峰三山来禅师年谱

    高峰三山来禅师年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是个修仙者

    我是个修仙者

    叶炫本来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名大学生。没有想到阴差阳错穿越到了异界。本以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世界,没想到竟然是…………
  • 1978-2018中国优秀散文(改革开放40年系列)

    1978-2018中国优秀散文(改革开放40年系列)

    1978-2018中国优秀散文的出版,旨在展示当代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有着较高艺术水准、值得珍藏与阅读鉴赏的经典读本。
  • 双面诡妻

    双面诡妻

    13年前,8岁的她救了15岁的他,随手顺走了他的传家玉佩。13年后,两人各怀鬼胎互相接近……终于,完成任务的她本以为能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没想到却遭遇生死大劫,劫后余生,准备报仇时却发现身后跟了个甩不掉的男人,扬言要做她报仇路上的垫脚石。“君墨宸,你的目的都达成了,现在还来缠着我不会又有什么阴谋吧?”白芷沫双手环胸,微挑眉,嘴角勾着一抹邪肆的笑。“没错,我想……谋个妻子。”君墨宸满眼温柔,嘴角含笑。……后来,白芷沫觉得,挖坑得注意,也许最后跳进去的就是自己。(PS:1V1的宠文,男女双强,身心干净,不过里面的国家背景什么的都是作者瞎编的,请勿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