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0100000010

第10章 在香港艰苦创业(6)

我和玉霞感到非常幸运,也非常感激这位银行家杰克先生。我和杰克先生从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时至今日还年年互寄新年贺卡,表达对老朋友的牵挂和祝福。

自买下40号店铺后,我的生意账户一直在旺角汇丰银行。有一次,我弄错了,存款账面差点小数。该行新换的经理不了解我,给我退了票。我火了,我在香港从未被退过票,让他给我赔礼道歉,他不肯。我说:“我不在你们银行交易了,我要迁走账户!”我去找总行杰克先生,告诉他我要迁去别的银行。他连问:“怎么了?怎么了?”我生气地说:“才100多元就退我的票,这是对我人格的侮辱,我丢不起这个人!”他一边安慰我,一边解释,才平息了我的怒火。他批评了那个新经理,没多久,就把他调走了。

后来,我曾介绍工友王才生的儿子到杰克先生管辖的汇丰银行工作。王工友的儿子很争气,经过多年努力,升职为亚洲区汇丰银行总裁,在上海重建了汇丰银行大厦,后来又担任美国地区副总裁。前几年他退休后,被北京民生银行聘为总经理。

竞购38号 1978年,业主陈从欣先生要卖掉38号店铺,他儿子学做珠宝首饰生意,想在最繁华的弥敦大道上购买一间新店铺。新店铺300万元,这在当时就已是惊人之数,如今价值上亿了。

陈先生开价42万元,问我是否买。我嫌太贵,还价30万,他不答应。我其实很想买下来,38号和40号相连,将来可以打通成大铺面,但是,因为手里没有太多的钱,同时也想让他降降价,就缓了缓。没想到,陈业主急于出手好去买新的铺面,竟然去找了我的同学方浩然。他们谈成了,并且找律师办了手续。

有一位好友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我立即驱车赶回店中,与玉霞急匆匆地去找陈业主。我们商谈了半天,他最后说:“我已经与方先生谈好了,但还没签字,如果你想买,就直接与他协商。他答应让给你,我当然没意见。”

我夫妇二人立即去找小方,求他说:“您能否不买38号?即便买,也请让我们续租两年,容我们收回40号店搬过去,再把38号还给您。”小方不念情谊,一口拒绝,执意要买,并说有话让我去找他的律师谈。

我急忙找麦维庆大律师咨询。他向小方的律师了解到,小方只付了5万订金,还没签定正式付款合同送土地局注册登记。他叫我快去找陈业主,给他加价10%,也许还有一线希望。与陈业主一谈,他同意接受我出的价。

当天,我的律师让我先去办了银行贷款手续,然后拿着支票到律师楼与小方的律师当面交涉。双方在电话中追问陈业主到底卖给谁?陈业主坚决地说:“谁先付款,我就卖给谁。”我拿出支票当即付清全款,我胜利了,买到了38号店。

可是小方不认输,要告我加价不合法。我的律师叫我不要怕,因为小方没在土地局登记,等于没有交易,我们占理,他告也白告。小方托人在土地局做了手脚,事先登记上名字,但这是不合法的。最后他不得不认输了,却又强要我赔他5千元损失费。我的律师说:这是无理要求,不要给。我为求和气,还是付给了他5千元,破财了事。

这次竞购38号店铺真是太惊险了。很多同行和好友闻知此事都祝贺我说:有钱难买相连店,这是大吉。

两年之后,我将俩店打通成了双间大店铺。买了这两间门市,我开始走运了。我守本分,讲诚信,树立了好声誉,生意越来越旺,仅门市每月的营业额就有近百万元。

300万盘厂 1976年,由于日本、美国及欧洲的皮草市场需求强劲,我厂订单特别多,产能亟待扩大,而生产条件却无法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为了突破这个发展瓶颈,我一是让在澳洲刚读完大学的大儿子绍曾回到香港,协助我管理生产,加强领导力量;二是买了辆大货车,提高工厂——机场之间的运输能力;三是决定再租一处大一点的厂房,扩大生产规模。

1977年,就在我到处寻找厂房的时候,报纸上一条清货盘厂的信息吸引了我的目光。

这个厂原来就是和记洋行与赫米司先生合办的ITS香港公司。赫米司先生经营了几年后退休走了,ITS换了个叫弗林先生(Mr. Flint)的英国经理。弗林先生是干洋行的,不懂皮毛,也不善管理,再加上下面有些买料的、卖货的职员吃回扣,拿佣金,工厂根本不赚钱。后来,和记洋行一查账,发现ITS赔了大概数百万元,于是决定就此关闭,清货盘厂。

ITS倒闭对我却可谓天赐良机,当天一早,我立即带绍曾来到ITS进一步了解情况。

这个厂在大角咀油麻地渡轮公司大厦五楼,2.5万多方尺,三面环海,空气清新,光线明亮,环境优美。弗林先生陪同我们查看了全部资产——各种机器和货仓里存放的很多皮张、皮褥子。他们财力大,进的都是好设备。他们的账目很清楚,给了一份清单。他要价350万元,我还价300万。他说300万不能再少了,他们已经赔了七、八百万,按账本计算,这些货值五、六百万。他爽快地接受了我的报价,这反而让绍曾有点犹豫了,他建议我再考虑一下,明天再来。我说不能等明天了,这些存货和设备300万超值,绝对不可错过。看准了就要果断出手,我当即便和ITS签了合同。

中午,我们从ITS出来后,得知有一个同行已在外面等了几个钟头。我们出不来,他也不能进,就只好在外面等,等我们出来了,协议也签了。幸亏我们抢先一步。

我拿着合同去找汇丰银行经理贷款,绍曾没有跟我同去。我英文马马虎虎,我说我300万元买了个厂,需要贷款支持。那时候我一年营业收入有几千万,因为看得利薄,纯利润大概几百万。

他一看合同,说:“你买的什么?房产还是货?”

“我买的是皮货和机器设备,没有买厂房地产。”原来我英语表达不清,他还以为我买的是厂房。

“值吗?”

“绝对超值!我是内行,这些货值五、六百万呢。”

他见我信心十足,二话没说,当即就给批了贷款。

我把这批货接下来,然后又与厂房业主立了新租约。这个厂房原本就是皮草厂,不用重新布置,也不用装修,我搬过来很快就顺利开工了。

开硝染厂——宝利皮草 20世纪70年代,香港皮草业欣欣向荣,大大小小的皮草厂层出不穷。这些皮草厂在欧美拍卖会上买了生皮以后大都就地硝染,然后再运回香港加工制衣,那时香港的硝染业还不发达。有位叫林波的山东师傅,在香港西伯利亚皮草行工作了10多年,负责硝染皮草,技术一流。德国玛可(Marco)硝染厂发现了他,与他合作开了一家叫玛可·林(Marco Ling)的硝染厂,非常成功。在香港开设硝染厂很有发展前景。

我有位英国朋友叫翰可尼先生(Mr. Hanckney),他经常来港推销水貂皮和狐皮等,做的生意不大,但经验丰富,样样精通,在英国皮草业很有名气。我们相识有几年了,彼此非常信任。1978年,经过商议,我们决定合作在香港开一家硝染厂。就在这个时候,刘家杰出现了。刘家杰是我地毯业好友刘春涛的儿子,在北京化工硝染毛皮厂工作了10年,懂技术,会外语,忠诚可靠。他来香港投奔他父亲找工作,而我正想找个合适的人管理硝染厂,真是天助我也!于是,我又拉上刘家杰,我们三人合资15万港元,成立了香港宝利皮草硝染厂,英文名:Poly Fur Dressing Dying Co., Ltd.。

厂名是我起的。在香港的茶楼里,大家都爱叫宝利(即普洱茶)。“宝利”这个名字好听好说又好记,以此做厂名翰可尼先生和刘家杰也很赞同。

翰可尼先生是小生意人,占45%的股份;我资金也不富裕,也占45%;刘家杰刚从内地来,借了1.5万港元入股,占10%。刘家杰任厂长。

我们租的厂房约3千方尺,每月租金6千元。办公室很小,和小面包车差不多,仅能放两张写字台、两把椅子。当时欧美皮草业开始走下坡路,硝染业随之衰退,很多硝染厂都关闭了,翰可尼先生在英国以比较便宜的价格选购了一部分二手机器。厂内一切生产设备均由刘厂长布置。前前后后筹备了仅3个月,宝利厂就这样开业了。

宝利厂起初只为我的香港皮草厂硝染皮张,后来外来生意越来越多。

搞硝染,经验和技术至关重要。第二年,翰可尼先生介绍了一位很有经验的英国硝染技师魏逊先生(Mr. Wilson)来宝利工作。魏逊先生与刘厂长配合默契,可惜只工作了3年就回国了。为了提高技术水平,后来宝利厂年年派刘厂长去欧洲各国学习取经,如今他已经成为掌握全套工艺的一流硝染技师了。

我一般只做决策和幕后指挥,有时也参与具体管理。平常我对工友和蔼热情,但是对违反厂规的,只要反映到我这里,不管是谁,我都会不徇私情,严肃处理,该批评的批评,该处罚的处罚,该开除的决不姑息迁就。

我堂侄绍树(堂兄连仁之子)1982年由上海来香港,先在饭店工作不成,后来进了宝利厂。有一次,英国技师魏逊先生叫他去车间工作他不听,叫了他3次他也不动。他对魏逊先生说:“这是我叔的厂,我只听我叔的。”魏逊先生和刘厂长拿他没办法,就打电话给我,我气得火冒三丈,真是恨铁不成钢!我当即让他接电话,把他臭骂了一顿,并限他3小时内离厂。我说:“这么不争气,我不愿见到你!如果不离厂,我会用木棒打断你的腿,叫你爬出厂门!”他真怕了,马上就离开了。

事情过去20多年了,我只见过他两、三次,他还是很怕我,不敢见我。也许我太严厉了,好像有点不近人情,但是要管好一个厂,不严以律己,怎能严以律人呢?不知他是否理解我的用心。

还有一位李先生,是厂办公室给刘厂长调来的英文助理,做事不积极,敷衍了事,缺乏合作精神,工作了两年,也被我开除了。

后来厂里登报聘请了张钜英先生(英文名Benson)。他精通英语,人品极好,忠厚诚实,勤奋耐劳,与刘厂长合作得特别好,后来入股成了宝利的小股东。

俗话说“三人同心,黄土变金”,我们合作了七、八年,把宝利厂经营得有声有色。

大约1985年,翰可尼先生见有了丰厚的利润,欲将他的股份以150万元的价格,转卖给德国著名皮草硝染厂施密特·玛可(Schmidt Marco Co.)。与其合作可以进一步提高硝染技术水平,对宝利厂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我就同意了。从此,宝利厂英文名改为:Schmidt-Poly Fur Co., Ltd.。与施密特合作后,宝利厂大大提高了知名度,生意越来越多,虽再三扩大生产规模,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后来德国皮草市场下滑,施密特被逼破产,便将其所持宝利股份全部转给了意大利著名硝皮厂的瓦瑟奇先生(Mr. Valsecchi)和纳德莱先生(Mr.Naderleich)。

从成立至今,宝利厂一直由我全权管理,外国股东从不过问,但每年年终我都会给他们做一个忠实的业务报告,并准时将红利汇去。在技术方面,他们给予了有力保障,需要时我会派人去学习,或他们派人来指导。刘家杰和张钜英则常年驻守工厂,组织生产,不断创新,在同业中树立了崇高的声誉。我们几位股东同心协力,合作非常愉快,宝利厂也由小变大,生意一路兴旺。宝利厂称得上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合资企业。

五次扩厂 1500、5000、8000、16000、25000、45000方尺,这组一再攀升的数字从一个侧面记录了香港皮草厂的发展历程,在1966—1980年的14年里,香港皮草厂的厂房扩张了5次。

1966年,为给伦敦先纳公司大批加工麝鼠皮褥子,在木厂街60号开设的小加工厂,厂房约1500方尺,雇了18位工友。这是香港皮草厂的雏形。

1969年,为满足麝鼠皮褥子和水貂皮大衣片加工业务扩大的需要,加工厂搬到新蒲岗,5千方尺的厂房比原来增加了3500方尺,扩大了2倍还要多,工人也增加了几十位,香港皮草厂正式注册为香港皮草厂有限公司(Hong Kong Fur Factory Ltd.)。

1972年,工厂搬到观塘区励业街9号,租了九楼整层,厂房比原来增加了3千方尺,达到8千方尺,工人有100多位,主要大量生产兔皮成衣。

1973年,欧美和日本的市场一打开,兔皮成衣、水貂服装、毛皮碎料拼制服装等订单接踵而来,厂房又不够用了。开工厂又不敢一下子开得太大,于是就在当时的厂址上又租了一层,面积增加了8千方尺,扩大了整整一倍,两层达1.6万方尺,工人也增加到200余位。

那时真是忙得不得了,中午饭常常没空吃。一会儿这客人来,一会儿那客人来,里里外外都是我一人拳打脚踢去应付。这样时间长了,身体就顶不住了。有一次,我胃口疼得难受,忙得没空去医院检查,就叫医生打了一针,也不知道打的什么针,回来走到门口就晕倒了。喊来医生一测,心动过缓,每分钟才跳30几下,医生叫赶快送医院。医院诊断我得了胃溃疡,是长期不定时吃饭引起的。我被迫送进医院治疗,但心里总挂着厂里的工作,只住了3天就赶快出院了。

同类推荐
  •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詹天佑与中国近代铁路》讲述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西方列强的肆意蹂躏下,中华民族,这个古老骄傲的民族被科技发达的西方蔑视,在西方的机械呜叫声中失去方向。而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用有力的臂膀,撑起了中国铁路建设乃至中国工程界的天空。
  •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这是一部讲述“亚洲新音乐王储”、刷新“80后”创业记录的张伯宏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佳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但是张伯宏不这么想,他“直奔梦想,不兜圈子”,毅然选择了拒绝高考!本书再现了张伯宏为了不丧失自我,为了要自己想要的而做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其中也记述了他面临压力时的彷徨、面对转型时的苦思冥想。本书告诉人们:只有在有兴趣的领域“玩好”,才能赢得人生。
  • 刚直不阿的清官海瑞

    刚直不阿的清官海瑞

    本书介绍了明朝清官海瑞的生平,内容包括:母爱有方、少年得志,仕途坎坷、初露才华,初涉官场、治学有道,恪规守制、不畏贵,升任知县、治理有方等。
  • 何澄(上)

    何澄(上)

    《何澄(上)》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上)》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本书介绍了教育家孔子的生平,内容包括:天降大任于斯人、为立宏志求学始、苦觅真知济苍生、但得名主识美玉、一腔壮志图报国、孤旅践断天涯路等。
热门推荐
  • 血色月影

    血色月影

    左手昆仑,右手天山。黄土官道上,一抹黑影疾速掠过,速度之快仿若一撇亮光。吹花吹花,只因入东厂当日漫天梨花。此刻,吹花驻足停在一匹白马前,拱手道:“大人,前方就是天山、昆仑,岳如影的月影宫应当匿于其中。”已入高原,白马喘起粗气,不安地扬蹄长嘶。座上人一拉缰绳,立刻让它平静下来。“直接入山。”低沉男音穿透风沙而来。银色铁甲、英姿飒爽,带着拒人千里的寒冷。“是。”吹花迅速上马,尾随前方一骑身影而去。张长铭,掌管明廷最大特机构东厂,此番来到边疆是为七公主朱静婷寻找救命良药。
  • 政治认同的逻辑

    政治认同的逻辑

    本书首次将政治认同的概念内涵界定为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形成同向性(一致性、肯定性)的情感、态度及相应政治行为的总和,将政治认同活动纳入到政治实践的范畴,进而把实践性作为政治认同的本质规定。政治认同的过程,是认同主体、认同客体以及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交相互动的实践过程。
  • 花开在冬天里

    花开在冬天里

    愿爱情有始有终有归宿愿岁月有情有义不迷途愿梦想是你前行的路愿你前行的路永不孤独谨以此书,献给心中有故事和心中有爱的人们,献给那稍纵即逝的青春。
  • 昨夜星辰昨夜美景

    昨夜星辰昨夜美景

    十六岁的梅景第一次见到十七岁的梁晨,同学们调侃他们是良辰美景很般配!十六岁的她还不知道他就是她以后生命里的主宰。只是往往现实太残酷,今日的星辰今日的美景还能不能像昨夜的星辰昨夜的美景那样的美好!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处世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处世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无限进化app

    无限进化app

    新书《武道从挑战开始》,望支持!死后的陈彦重生成了一只蚊子,并获得“无限进化app”,开始了一条进化复仇之路。【刚纹赤红蛛的一只腿】+【甲壳虫的壳】+【打屁虫的半截尸体】+【花斑蚊(陈彦自己)】=【龟甲臭屁蚊】【七星瓢虫的尸体】+【一坨不知名野兽的屎】+【一片鸟毛】+【火灵蟒蜕的皮】+【龟甲臭屁蚊(陈彦自己)】=【飞天蟒鳞蚊】【螳螂的利爪】+【飞天蟒鳞蚊(陈彦自己)】=【飞天蟒螂蚊】…………
  • 独醉美人

    独醉美人

    紫烟罗躺在床上偷偷的看着下面跪着的十几个侍女,吓得不敢睁大眼睛……<br>“我不是被卖了吗?现在人贩子的待遇都这么好?”<br>紫烟罗心中想到。
  • 谁为我停留,我又为谁回首

    谁为我停留,我又为谁回首

    许诺的青春脚步就像一首首爱情诗,江承浩、苏由、崔耿直、卓书恒、程信,匆匆那些年,遇到的那些人,谁为她停留,她又为谁驻足回首。
  •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比如四书五经,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
  • 晟意难却

    晟意难却

    自家眼里天不怕地不怕的挑事大王顾汐自从破例进了所谓一中后,好像慢慢变了一个人一样?偷偷摸摸躲躲藏藏?居然还,安分的讲道理了许多?会对着手机傻笑了,会抱着篮球到处跑了,居然,还会,用闪闪发光的眼神看别人!难道。。。直到某天手机突然响起一道男人的声音:小朋友,开门!顾楠才正式加入了吃狗粮大军团。当然,缘分,是很奇妙的。秋风萧瑟,带来阵阵凉意。细雨初落,浸湿林荫小路。这世间一切皆因缘而起,因缘而生,因缘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