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0600000087

第87章 《如果敌人不投降——那就要消灭他》

高尔基的《如果敌人不投降——那就要消灭他》是在一九三○年发表的著名政论。全文只有两千多字,但内容充满战斗力和说服力,说得上是一篇真正短小精悍的文章。特别是它的题目,非常尖锐有力。它一出现就一直成为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进行政治斗争的鲜明口号。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斯大林曾引用高尔基的这个口号,号召苏联红军和红海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女游击队员对侵略者作无情的斗争:“战争就是战争。如果德国官兵投降,红军就俘虏他们而保全他们的生命。如果德国官兵拒绝放下武器,并且手执武器企图奴役我们祖国,红军当然要消灭他们。请回忆一下伟大俄罗斯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话:‘如果敌人不投降——那就要消灭他。’”

高尔基的这篇文章最早于一九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发表在苏联《真理报》和《消息报》上。一九三一年收在他的政论集内出版,一九三二年就由瞿秋白同志译成中文。

写作的历史背景

研究这篇政论以前,我们首先看一下,高尔基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他写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怎样。

高尔基是一位多产作家,他发表过四百多篇文艺作品,写过一万多封信、一千四百多篇政论和接近政论的演说。高尔基在开始写作时就写政论,晚年,在苏联建设时期,又大量地写政论文章。政论的写作显示作家高尔基是和人民的生活,和当时的政治斗争密切联系着的。季莫菲耶夫在《苏联文学史》里说,高尔基政论文章的基本内容是:“极其深厚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在解放了的国家里以和平创造性劳动来建设幸福生活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颂扬的激情,为了和平而同资产阶级战争贩子进行的顽强激烈的斗争,准备日后同反动势力和掠夺者进行搏斗的号召,对各种诽谤者的揭露。为人类幸福而同革命敌人作无情斗争的号召(‘如果敌人不投降——那就要消灭他’)。”

十月革命后逃亡国外的俄国大资本家诺贝尔、芒大歇夫等,以巴黎为中心,于一九二○年成立“工商委员会”,和法国间谍机关密切联系,进行推翻苏维埃政权、恢复俄国资本主义的反革命活动。自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三○年在苏联组织以工程师拉姆静、巴里庆斯基等为首的秘密组织“工业党”,进行谍报和破坏活动。当时苏联工人和农民出身的工程技术人员还没有培养起来,经济建设方面还必须利用资产阶级的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就利用这一点进行暗藏的破坏活动。那些受外国帝国主义谍报机关和流亡国外的俄国资本家指挥的工程师等,在重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破坏国家的工业化,在厂矿进行破坏活动。另外成立所谓“劳动农民党”,依靠富农,在农业方面进行破坏活动,制造人为的饥荒。一九二八年破获的撒赫特案件,那就是审理工业党组织的在顿巴斯矿区撒赫特地方的破坏活动。后来又陆续在若干工业部门破获破坏组织。一九三○年破获隐藏得很严密的工业党中央,逮捕一批头目,进行公审,于十二月七日判处四十八人死刑,后来中执委主席团根据犯人悔改表现和他们的请求,改为十年徒刑。

高尔基《如果敌人不投降——那就要消灭他》的政论,就是在一九三○年十一月间,当这批资产阶级工程师受审时写的。

除了这篇政论外,高尔基还就知识分子的反革命活动,写了另外几篇文章,例如一九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发表在《真理报》和《消息报》上的《告工人和农民书》,这主要是对各国无产阶级,特别是法国和英国工人农民揭露国际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的,发表这篇文章的日子,正是反革命案件开审的第一天;十二月十一日又在《真理报》和《消息报》上发表《给人道主义者》一篇文章,这是针对国际间若干著名作家和科学家以“人道主义”为名,在“人权保障同盟”的抗议书上签名,“反对苏联把组织饥荒的四十八个罪犯处决死刑”而发的公开信。另外,高尔基的剧本《索莫夫及其他》也是取工业党暗害活动为题材的作品。

主要思想

《如果敌人不投降——那就要消灭他》这篇政论,首先是说明苏联劳动人民正在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着新世界,并且列举了建设新世界的四个条件:

一、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使个人不能积聚巨大财富);

二、消灭阶级(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

三、解放思想(去除宗教和民族的偏见);

四、根绝阻挠劳动人民建设新生活的一切阻碍,例如战争的威胁等等。

其次,说明建设新世界的目的是创造使每一个人都能发展自己力量和才能的自由条件。

第三,说明这不是幻想,这是现实,只有资产阶级才认为工人农民“没有教养”,没有“天才”,没有这样巨大的“理智”来肩负这样巨大的任务。

第四,高尔基举出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劳动人民是能够建设新世界的:赤手空拳的苏联工人和农民已经击溃了资本主义世界组织的武装干涉军和俄国白军,无产阶级的专政已经支持了十三年,开始执行伟大的五年计划,在工业和农业方面已经获得辉煌的成就,新的知识力量已经成长起来。

第五,高尔基说:在工农群众取得胜利的时候,国内和国外的敌人是不甘心自认失败的,他们采用明的和暗的下流手段,进行破坏。

第六,根据上述种种,高尔基得到一个结论:新世界必须继续奋力建设,这是历史的使命;阶级敌人必须镇压,不投降,就消灭他!

在国际上,必须防御资本主义世界的进攻,工农红军过去已经打过一次胜仗,那时几乎是赤手空拳地和敌人作战的,现在红军已经自己武装起来,在新的战争中必定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贯穿着整篇文章的一个思想是:人类历史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苏联劳动人民首先开始了这个新纪元,从一九一七年到一九三○年,苏联人民已经站稳了十三年,建设了十三年,这是新生的力量,它担负的是历史使命,它将使“全世界无产阶级在精神上复活”,它正在一天天地好起来;而另一方面呢,资本主义的旧世界,那些欧美的资本家,他们正在走向历史给他们掘好了的坟墓,他们的一切都在毁灭着,他们正在一天天地烂下去。

敌人只有两条路:或是投降,或是被消灭。至于那些还在顽抗的阶级敌人,那些“恐惧着不可避免的将来而完全发了疯”,想发动战争来反对建设新世界的人,只能警告他们:如果你不投降,就消灭你!

一切扛起“人道主义”的招牌来反对苏联人民执行自己历史任务的“好心人”,如果不是有意识地给资本家帮腔和辩护,就是被资本家所蒙蔽,对于这样的人,必须让他们认识历史,分清敌我。高尔基在《给人道主义者》、《文化巨匠,你们站到哪一方面?》等文章里,就是勇敢地、有力地完成这个任务。

“如果敌人不投降——那就要消灭他”这一口号里包含着一整套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它生动有力地,简单明了地表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这是对旧世界的宣判,对新世界的号召,是建设着新世界的人们的战斗口号。

三十年前,高尔基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三十年来的历史事实证明他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预见也不会不是正确的。今天的国际形势,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形容的,是“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敌人是一定要死亡的,它的命运已经被历史注定了。

原载《语文学习》总第88期,1959年1月19日

署名:林陵

同类推荐
  • 头上顶的黄土(王韶华文集)

    头上顶的黄土(王韶华文集)

    这部散文集,首先与“黄土”有关,它是作品中蕴含的“气”质,一方面,黄土赋予人生活的浑厚感,以及它包举历史的深厚感;另一方面,黄土那种自然的本真的质朴味、真淳味,尤其融入文化就愈加深刻了。无论纵观天地沧桑,或者俯首风土人情,还是直面苦乐忧思,有的洋洋洒洒以宏论,有的几句闲言碎语道之,可谓“黄土文章”是也。
  • 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

    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

    《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将目光聚焦于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通过深入分析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主题、人物性格、叙事策略、语言特点等,从而分析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艺术特色。《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其中有六个主要章节,分为纳博科夫小说创作的发展与演变,纳博科夫的文学思想,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主题,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人物形象,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叙事策略,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的语言艺术。
  •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

    历史并不重复,只是押韵而已。历史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人们从来都不知道汲取历史的教训。本书是历史学者杨念群的专栏随笔结集。书名虽为“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作者之意并不在讨论历朝历代之得失,而是由历史延宕开去,杂议藏匿于史书中的历史暗面,以及耳闻目睹之当下种种怪现状。
  • 打工记者

    打工记者

    几年前,老徐是省城记者行当耳熟能详,十分叫得响的“老记”;为何称其老呢?一是因为其年龄大,四十多岁的老徐平时背个大挎包,里面装满所有采访所需的行头:采访本、微型录音机、一款小巧实用的奥林巴斯全自动相机等等;不管是在都市还是在乡村,只要遇到有价值的新闻,老徐一头扎进去,有时骑一辆扔在路边都没人捡的破自行车,有时搭班车;去乡村采访时,甚至连拖拉机、摩的都是经常搭乘的,其采访新闻的劲头丝毫不亚于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这在本是吃“青春饭”的记者行当的年轻人中十分罕见;
  • 男+女之幽默

    男+女之幽默

    说男道女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婚后之爱女人的聪明是装傻锁住男人的“放蛊”假戏真演阿哥开始当绅士我不嫁人碍着谁啦夫妻相疑恋爱也需要技术手段爱情永远得折腾劝你真正地失恋一次逼着你谈隐私怕老婆是打不过老婆吗女人怒吼不当月亮“小兔崽子们”谈恋爱再谈“小兔崽子们”谈恋爱推敲一下脸蛋的美最消耗体力的工作是恋爱女人经常爱混蛋玩弄式的伤害大丈夫甘拜下风张口闭口说讨厌爱得恨不能咬一口没有度量的男人男女一样,活不到天亮妙在“男女有别”爱情多少钱一斤命运莫测死活就是不离婚时尚男女美之折腾妻子和情人哪个重要男人完美即完蛋第一眼就爱得要死家庭电视战漂亮热情的马达姆俄罗斯浪漫漂亮有时不是件好事……
热门推荐
  •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中国媒介批评学(上)

    当今的人类世界已进入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与人的全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理解媒介?媒介在我们的身边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掌握媒介?如何利用媒介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事物的真相进行认知和理解?并进而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交往更加通畅和高效。媒介批评学,就是研究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的。
  • 王爷,王妃叫你滚远些

    王爷,王妃叫你滚远些

    穿穿穿,一穿过去就被唾弃为贱人,她还穿个P啊?这年头,处处可见穿越,她不过是抱怨两句没意思而已,犯得着要罚她穿么?啊啊啊啊,宇文擎,你这人面兽心的家伙,我、我、我、我我跟你拼死拼活拼了!!!!——
  • 它们叫我蚁皇

    它们叫我蚁皇

    “嘿!你的召唤物是什么?”“猛虎啊!厉害吧!”“多少只?”“废话!当然是一只啊!你没听说过吗?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那我就放心了”“嗯?你的召唤兽很厉害?”“蚂蚁!”“哈哈哈哈!那你是放心的被我打死吧?”“不是啊,我的蚁无穷无尽……你的老虎可能不够吃…”
  • 刺客生存指南

    刺客生存指南

    为了生存,七魅接了个不起眼的小任务,不料竟启动了最高级别的暗黑令。是天意弄人还是预谋已久?也许这背后有一场更大的阴谋,正悄悄降临在每个人的头上……
  • 末世之虚拟入侵

    末世之虚拟入侵

    生化游戏入侵现实,一亿丧尸空降全球。鲜血和惨叫拉开末世序幕,黑暗与堕落充斥每个角落。当生化危机不再是电影,当和平安稳成为过去,你能做的只有“努力活下去”。
  • 剑镇诸天

    剑镇诸天

    神峰如剑拔地起,耸入云天不见巅。这一天,少年持剑从神剑峰出山入世。这一刻,狂风骤雨于青霄国起,漫卷苍穹诸天!
  • 奇葩心理学:教你应对复杂人性的技术

    奇葩心理学:教你应对复杂人性的技术

    日常生活中,奇葩无处不在:自恋、完美主义、自我否定、焦虑、强迫症、依赖、社交恐惧、情感勒索……大多数看似正常的人,实际上内心都存在着失序和冲突。面对这些人,我们该如何与之相处?本书来自几千个沟通案例,提供与各种问题人格沟通的技巧和全方位的应对策略,教你迅速把握对方自己都不知道的隐蔽心理,通过顺利、有效的沟通,让对方的决策和行为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 李萍啊

    李萍啊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Electric Light
  • 斗罗之我爸是个穿越者

    斗罗之我爸是个穿越者

    我叫李休,我有一个自称穿越者的老爸,先天满魂力,顶尖器武魂,我老爸说要和一个叫唐三的做小伙伴,然后争取把他的妹妹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