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0700000011

第11章 全球化时代的市场与政府(1)

实用主义经济学家很久前就意识到了,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有力的政府。得力的政府机构办事效率更高,对于繁荣发展而言,没有什么比效率更重要了。市场与政府之间应该是互补关系,而不应该是对抗关系。作为一个整体,二者缺一不可,而不是有你没我。只有落后的原始经济学才认为二者不能共存,务实的现代经济学思想则恰恰相反。自由市场就像无政府主义,高效市场就像代议制民主。

亚当·斯密(1723—1790)死后也不得安生,市场原教旨主义者打着他的名号对市场和政府胡乱地说三道四,把各种荒谬的言论都归咎到这位老先生的身上。这位苏格兰思想家在1776年发表了著名的《国富论》,这本书应该是经济论文中引用次数最多的一本经济学著作,有些人其实根本没读过。亚当·斯密在1795年还出版过一本《道德情操论》,很多人引用的是这本书中的内容,却自以为是《国富论》中的内容。亚当·斯密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其实很明确,他认为市场和政府应该相互配合。

新自由主义的支持者和新自由主义的服务对象,把亚当·斯密视作权威,引用他的言论为消减预算和降低对富人的征税做辩护,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事实,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的第一篇标题就是“论行为的合宜性”,第二篇是“论功劳与过失”。亚当·斯密已经论证了高效的市场需要优秀的政府这个观点。新自由主义者(故意)或没有受过教育的无知之辈(并非故意)非要唱反调,还要把一些言论套到他的头上。为了实现真正的自由和高效,市场需要自主也需要监管,这才是他说的话。

历史告诉我们,如果市场和政府不能和平共处,经济就无法增长。这两只大手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合作,在不同的环境之下,受不同的价值观影响,它们各自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但双方一直携手前行。未来也会如此。自由市场无法逃脱政府的有形之手,政府也不会去对抗市场的无形之手。一些有经济头脑的历史学家认为,亚当·斯密之所以会用大名鼎鼎的“看不见的手”这个词,其实是想表达嘲讽之意,因为他根本不相信任事态自由发展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市场不会自己发展,也不会具备自我调节能力。没有政府的帮助,市场不能稳定发展,也不会在关键时刻克服危机。如果让市场自生自灭,它终将走向灭亡。

面对这么多的历史教训,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为什么就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呢?也许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但是他们要鼓吹自由市场的先进性,贬低政府监管职能的重要性,宁愿推崇明知道是错误的观点。也许他们只是“经济人”概念下的奴隶,天真地以为人类会一直采取理性的行为,政府的干涉只会起到阻碍的作用。这种情况确实也有可能发生,但是推崇新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也要以“经营”为基础,从本质上来讲是强调政府要恪守规矩。行为经济学家反对这种放任的态度,他们认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应该放任事态自由发展,人们会出于很多原因做出非理性的行为,不仅会伤害他人还会伤害自己。

经济领域近期爆发了两次重大的知识革命,目前看来,似乎我们有生之年不会再看到另一场革命了。虽然会发生很多改变,但是不会再出现全新的重大理论。20世纪30、40年代,凯恩斯理论盛行。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基本经济规律,很多年来一直是我们制定有效的经济稳定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的理论基础。多年来它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有效的稳定和增长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凯恩斯革命”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思想发生改变的基础,到现在为止,也只有部分观点稍显过时。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起一位优秀的波兰经济学家米哈尔·卡莱斯基(1899—1970),他也为这一时期经济思想的转变做出了突出贡献,虽然“卡莱斯基经济学”的使用频率远低于“凯恩斯主义”。他没有凯恩斯那么幸运,因为他和凯恩斯几乎同时总结出了相似的理论,结果大家把功劳全都归到凯恩斯身上了。卡莱斯基和凯恩斯的主张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他们都认为,通过政府对总体需求施加干预,可以影响经济周期和经济发展。

幸运之神似乎不太青睐卡莱斯基,1969年设立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这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在1970年去世了。大家都认为,如果他能多活几年,凭借他对经济学理论的贡献,一定能得到诺贝尔奖。

顺便说一句,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诺贝尔奖。这个奖项的全称是“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由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科学院评选,评选原则和1901年开始颁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奖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这五个奖项相同。当时,诺贝尔并不觉得经济学和那些领域的科学地位相等。如果他当时设立了经济学奖,根据1901年至1968年的获奖名单,我们会发现经济思想自那时起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

凯恩斯和卡莱斯基都是从需求管理的角度看经济问题,强调调控的作用和公共支出的平衡。毫无疑问,凯恩斯主义致力于提高公共开支,或者说提倡“大政府”主义。他的这些理论都和全球化无关,但是实际上在1913年之后,全球化就已经开始大踏步的前进了,凯恩斯经历了那个时期。

用公共开支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作为标尺,可以衡量政府的“大小”。两个基本因素互相叠加、互相刺激会共同提升。一方面,定期增加国家财政预算中的公共支出,引发赤字,反而成了刺激经济发展的手段,尤其是能鼓励政府推出积极的就业政策。从理论上讲,经济蓬勃发展时期,公共开支的比例会下降,盈余相应增加,应该不会出现财政赤字,但是很多时候事实并非如此。

在福利国家中,社会开销日益增长,特别是那些从惨烈的二战中复苏的国家更需要大笔的建设资金,这些国家都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支出一旦增加,就很难再降下来。两种作用互相叠加,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应付日益增长的开支,政府会大幅增加税收,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过程在无形中就强化了政府的作用。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会引发另一场革命。一切发生得太快,以至于之前几乎每个人都是凯恩斯主义者,但后来许多人改变了自己的信仰。

在上世纪80、90年代之交,第二次革命急速升温,当时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提出了“政府不会去解决问题,但是会提供资金”的口号,这种愚蠢的观点居然大受新自由主义支持者的欢迎。当时的经济需求已经无力应对严重的停滞性通货膨胀,经济衰退、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同时发生。20世纪70、80年代,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正经历着这样的窘境。这是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形成的外部冲击带来的典型表现。结果导致凯恩斯主义逐渐被供给经济学和货币主义取代。

颁奖台是社会认可度的关键符号。1974年诺贝尔奖颁给了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1899—1992),两年之后颁给了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在此之前,哈耶克代表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和弗里德曼代表的芝加哥学派,都是徘徊在主流经济学边缘的学派。维托·坦茨是公共财政和税收领域的最出色经济学家,他曾经在作品中提到,20世纪60年代初在哈佛大学读博士时,从来没有人引用过这些名字。到了70年代,我在华沙矿场工作时,他们已经非常出名了,即便是在铁幕地区(指苏联、东欧共产主义国家与西欧国家的边境)都能听到他们的大名。最起码在经历了自由化改革的波兰和正在改革中的匈牙利,他们的学说广受欢迎。东德和苏联当然不是这种情况,在那些地区提到次数最多的学术权威还是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相关作品,即便没人认真读过那些作品,但是似乎并不妨碍他们没完没了地引用。

当代拥护自由放任主义的人,也有类似的表现,只要有机会就会大肆引用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作品。当他们的说法缺乏说服力时,就会引用权威人士的说法。就像有些人总喜欢搬出权威亚当·斯密,甚至经常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歪曲原意的解释。由于“总结出了货币与经济波动开创性理论,以及对经济、社会和制度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入分析”,哈耶克和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一起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不是觉得难以置信?如果这个奖项早出现几年,凯恩斯与卡莱斯基一定也会因为同样的理由获奖,虽然他们的主张完全不同。将来,还会有人因为同样的理由获得这个奖项,他们提出的理论也会和前辈的完全不同。世界在不断变化,关于经济的思考永远也不会停下来。只要在思考过程中少犯错,多思考就是好事。

可惜,错误出现了。有观点认为,无意识的自由市场具有神奇的能力,政府的干预一定会带来伤害性后果,奥地利和芝加哥学派推动并支持了这个观点。但是,如果我们深入解读他们依靠的理论依据,不光要看亚当·斯密的作品,也要看哈耶克和弗里德曼和其他新自由主义大师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们也强调了组织机构的重要性,认为大多数领域都应该在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

哈耶克确实不赞成政府干预物价,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犯了很多错误,他当代的支持者认为,完全不受约束的自由市场,掌握了全部的必要信息,可以据此自主定价和分配资本,也可以合理地完成人力资本分配。如今,我们都已经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不是那个时代的人,他们的经济思想受知识的限制很难达到我们现在的高度。在哈耶克和冈纳·缪尔达尔拿到诺奖之后,过了不到30年,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他们论证了市场信息的不对等现象,以及为什么说包括政府在内的外力干预是实现动态平衡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我们可以推测,再出现其他人证明别的道理只是时间问题。经济学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这正是经济学的魅力所在。

对于大部分来自正在经历深刻政治变革国家的新手而言,这是一个好机会。在西方国家,一些社会科学领域的代表人物,尤其是所谓的苏联问题专家们,一路走来活跃的时间也已经不短了。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社会主义国家,在环境或好或坏的研究所安顿了下来,带着适当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偏见,享受着大笔用于研究的政府拨款。令所有人都惊讶的是,当真正的社会主义摇摇欲坠时,很多之前提倡改善计划经济,改进人民民主制度的人,纷纷转向了市场原教旨主义,有些还很极端。新手动辄就会走向极端。

有趣的是,那几位主要的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理念,一开始都是左翼思潮。杰出的自由主义哲学家卡尔·波普(1902—1994),年轻时信仰共产主义,后来批判了很多伟大的哲学家,从柏拉图到马克思一个都没落下,他之所以批评这些人,是因为他们都主张集体主义高于个人主义。路德维希·冯·米塞斯(1881—1973),是一位优秀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也是奥地利学派出身,和哈耶克和波普一样,开始也属于左翼人士,但是到后来,他发出了正确的警告,指出任何官僚机构都不具备约束自己的手段。

亚当·斯密认为价格有两种形式,但那些视他为权威的人从来不提这一点,因为这与新自由主义教条不符。首先是自然价格,它反映商品的价值,其中包括生产成本和所得利润;另一个是市场价格,市场价格一直处于市场操控者的压力之下,可以被人为调整。因此,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可能会有所不同。亚当·斯密注意到这个问题后,并不反对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他认为适当的干预是必要的。他还指出,厂家如果足够强大和富有,就会让价格处于不正常的高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出手干预市场,保护处于弱势的消费者的权益。因此,实际上亚当·斯密并不提倡绝对的自由市场,而且表示绝对的自由市场是不存在的。事实证明,从商品主要生产阶段到中间阶段,再到特殊利益集团,一定有一些实体企业或机构处于能够操控市场的位置,也就是说所谓的“自由市场”也会被操纵。这就是必须对市场进行调控和管理的原因所在。

同类推荐
  • 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

    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

    这本《基于资产价格的金融安全研究》由刘忠生著:现代金融体系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系统的核心和动脉,它的稳定与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历次金融危机使人们看到金融灾难对国家经济的破坏性影响,而金融安全也因此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资本市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有效率的融资平台,而且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其本身也是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资本市场出现为标志,金融交易日益表现出不同于实体经济的特点,同时仍然保持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影响,资产价格是资本市场运行状况最直接的反映,但其却不断表现出泡沫膨胀和破裂的过程。
  • 宁波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宁波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文化产业是以人为本、高附加值、环保型和低消耗、高产出的新兴产业,其发展有助于促进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对经济稳定及综合实力提升具有巨大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宁波城市竞争力提升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既然是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自然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系统的研究。而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问题,客观准确地评价文化产业竞争力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 郎咸平开讲:中国商帮

    郎咸平开讲:中国商帮

    晋商曾经从南方贩茶叶,掌控了整条产业链,又以“票号”开创了中国金融史上的辉煌历程,实现了“汇通天下”的宏伟理想;徽商从贫困的山区走出来,靠“徽骆驼”精神,最终走出了一条险峻的出路;湖州丝商们敢于走出南浔、走进上海,直接与国外买办交易,生丝的出口成就了湖商的成功……可是曾经辉煌的中国商帮大部分没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逐渐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本书作者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国际环境、四大商帮本身的特质以及中华文化的特征等当面进行分析,并指出,从古至今一家企业能走多远,最终都是取决于其战略思维能达到多高。历史会给每个商帮、每个企业留出转型的时间,如何在对的时间做出对的选择,也是本书要告
  • 企业家与中国社会

    企业家与中国社会

    大头思想食堂由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起,致力于为中国的有产阶级提供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思想食粮。思想食堂采取线下授课的方式,每半月邀请一位大咖来给会员们分享。思想食堂系列图书是大头思想食堂内部演讲稿首次公开,每本书独立主题,让你一手掌握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等知识。在中国,“商人”历代都有,但“企业家”却是一个崭新的阶层。长期被边缘化的企业家如何崛起?他们要如何与中国社会达成和解?本书中,吴晓波系统的介绍了隐藏在企业家与中国社会之间的矛盾,并努力探求企业家与中国社会的平衡。这是吴晓波最近一直在研究的话题,也是他下一本新书的主题,“这里谈的是我的心里话。”吴晓波说。
  • 国富论

    国富论

    《国富论》,原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一部经济学专著,也是学术领域内颇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本书共分五篇,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动过程作了系统的描述,为经济学确定了完整的架构,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市场经济会由“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的理论。该书的问世成为了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使经济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热门推荐
  • 欺天圣尊

    欺天圣尊

    万千世界,霸者称王。少年周乐因世界种子击中意外受伤,境界再无寸进,受尽白眼苦难。坚持两年坚持,终将世界种子孕育发芽,一朝愤怒觉醒,奋战八方,以无敌的天骄少年姿态再临于世。植灵种、炼神药、修倾世功法。亿万强敌,随他步步高升拜倒而下。如上天压迫,则天亦可欺!圣尊路前,无可阻挡!
  • 无极帝君

    无极帝君

    万年前,被至交好友暗杀,也只是为了一丝关于上古大帝坟墓的缥缈消息。“江淮楠!今日我重生于此,便誓必重回昨日之巅……”炼丹,我世间第一。练武,我天纵奇才。一路天才,尽斩于马下。数代君王,皆鞍前马后。我要做世间,威望至极的帝君。“我有浊酒一杯,不知姑娘可愿意饮一杯……”
  • 你是通明灯火

    你是通明灯火

    “小揪揪,你喜欢我一下。”女孩淡淡看了眼笑得清朗的男孩说:“我叫肖酒酒。”“知道了小揪揪,这是我对你的爱称。”她的世界无光无声无色无情绪,她本已经被全世界抛弃,可有可无的存在。是他捏着万缕光亮,擒着声,赋予她颜色,赠予她情绪。“海洋,肖酒酒在校门口被她舅妈打了!”艾海洋立马怒:“走,扎爆她舅妈的车轮胎!”“海洋,肖酒酒把你送的零食扔了!”艾海洋无奈,“我亲自把我给她送过去!”他把她放在心尖上,让她感受爱与被爱。教她如何华丽逆袭,如何报复欺负自己的人,还有……如何爱上艾海洋。【逆袭/甜宠/深情/1V1系列】
  • 列那狐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列那狐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琳琅判

    琳琅判

    她是天工后人,一双巧手如今却来摆弄环佩珠钗;他是皇亲贵胄,灵巧心思却不得不用来对付诡诈阴谋.他们都懂得什么是怀璧其罪既然是逃不脱的命运,不如拼个鱼死网破.这一对如玉如兰的碧人,誓要搅翻这天地,勘破这乾坤.
  • 流光之年

    流光之年

    吴离离原本是个平凡的女孩子。从出生到高中,她十六七年的人生中,运气一直都好得不可思议。直到那一天。那天,她在上学路上遇见了一位冷漠疏离的少年,少年警告她,今天会下雨,她最好带上一把伞。
  • 不朽之路

    不朽之路

    亿万星辰、浩瀚宇宙、无穷生灵,万界之巅所求为何?不朽之路!!
  • 尊主为何如此

    尊主为何如此

    遗忘所有的人会如何?当然是不知道,不知道还是什么不知道!所以不知姑娘是个奇怪的存在。
  • 这个狗帝一点都不苟

    这个狗帝一点都不苟

    自打出师的第一天起,嬴陛就决定要好好做个人,绝不能活成父母给他取得名字那样。正所谓古语有云:苟得久,活得久,苟到最后应有尽有。要想人前装逼,必定人后苟逼。可惜事与愿违的他活成了:该怂就怂,该刚则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懂得装死,深得作死。智商起伏,状态漂浮。那一天夜里他暗暗发誓。此生我淫某人的人生宣言就是:狗的狗中狗,方为皇中皇。王中王,火腿肠,一节更比六节强,果冻我要喜之郎。此生不做苟中王,来世还成狗中皇!
  •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精装版)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精装版)

    本书包括了林徽因文学作品中的小说、散文、诗歌和书信。林徽因兼诗人与建筑学家于一身,本来就是林徽因个人的文化特征。《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尽可能地收集了她的书信,尽管远不完全,却也涵盖了她从留学时代直到晚年的一生,而且全部是纯粹的私信,极其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政治、感情、家庭,以及把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的社会生活中的心路历程,有血有肉有泪地反映了那一段历史。有的段落,看得出写的时候是多么急切和激动,不仅字迹潦草,甚至有点语无伦次。对于那些有意研究林徽因以及她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和文化的人来说,这是真正可靠的原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