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1200000014

第14章 叶圣陶

现代小品散文的写作,说到文辞的质朴自然和姿态的和平诚恳,不能不提到白马湖派散文家叶圣陶先生。他的散文好评如云,姑且札录几位文学史家之说:他写散文时的文体,温和谦冲,与其小说文笔相仿,既不像那些追求“美文”作者的华丽,也不像那些模仿晚明散文家那样过分的洒脱(夏志清)。他的文章,好处是平稳……一般说来抒情写景的文字都平稳流畅(司马长风)。他只用和平诚恳的态度,深刻入微的叙写,感染读者的心灵。他的文字平静而美丽;他的观察细密而敏锐(王哲甫)。他的小品文最主要的特色,要很具体地讲,我很想用“宁静淡泊”四个字来说明。在小品文的内容上固然表现着“宁静淡泊”的精神,就是在表现形式上,也是同样的反映着一种“宁静淡泊”的风趣(阿英)。叶氏自己的文字,结构严谨,针缕绵密,无一懈笔,无一冗词,沉着痛快,惬心贵当,既不是旧有白话文的调子,也不是欧化文学的调子,却是一种特创的风格(苏雪林)。这些都是经典的评述,有其各自的道理,然于我读后总觉得,叶先生是一位天性淳厚的人,他的散文在总体风格上,体现着他的人格理想,平淡淳朴,浑厚蕴藉,在秀美中见出激越。《没有秋虫的地方》《藕与莼菜》《将离》篇什写闲愁,写乡愁,写离愁,皆极富有情调与趣味。这种情趣,每每通过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细微熨帖的描写表现出来,这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加的。且他的趣味是植根于人间的,有别于淡漠。这与后来《论语》派所提倡的“趣味”很不一样。作为一位人生派作家,他所服膺的是现实,一旦现实的鞭子抽来,便代之以严肃与郁怒,坚持为人生而写作,文风随之变得激越。《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就是最好的例证。

在白马湖派散文家看来,激越与隐秀的两个传统是并行不悖的。他们的精神深处即流动着这两种意象。他们的文字在两种韵味里流动,在两种笔意里舒展。其刚柔相济的文化品格即在此,“白马湖文学”精神即在此。说得形象一点,便是既有水的柔情,又有山的风骨和海的胸襟。自然,他们更多的是传承了周作人的文风,也就是说隐秀的质性表现得多一些。虽则他们的“趣味”(一种审美情趣)有别于周作人,然像周作人一样考究语言。周作人说:“做文章最容易犯的一种毛病,即是作态……对于这种毛病,我在写文章的时候也深自警惕,不敢搦起笔来绷着面孔,做出像煞有介事的一副样子,只是同平常写信一样,希望做到琐屑平凡的如面谈罢了。”白马湖作家语言之清淡亦正是如此,他们务求与心迹的一致,务求其口语化和大众化,决不故意编排,玩弄噱头花样,也不造古怪的词语和句式,即使稍事雕饰,亦作“清雕琢”,让隐秀之美在一种极其和谐自然的文势底下娓娓流淌。这种“隐秀”的共性,便造就了他们趋同的风格。

白马湖散文“亦剑亦箫”的文风,源于五四散文开启者鲁迅与周作人。现代散文,最上乘的是周氏兄弟,一刚劲,一冲淡,平分了天下。鲁迅的刚劲之中,亦有闲谈之文,这似可触摸到他心灵世界柔和的一面,这是在披甲上阵中的杂文里难以见到的。周作人喜欢和谈的文旨,但有时亦嗜极辛辣的,他的散文简直是把闲谈变成一种美术了。“他能于不重要的题材之中写出重要的事物来。在他很是近情的园地之中蔬菜比玫瑰花还要红艳可爱。我们读了他的文章,便会自然而然地觉得有时苍蝇会比天地命运那类大题目更为有趣。”然而周作人还有另外一面,他打击敌手,大有铁似的风姿,那紧闭的嘴唇,加上浓密的胡子,便是坚毅之貌。白马湖派散文家对于两种传统皆以承继与操守——“亦剑亦箫”,时而激越,时而隐秀,流贯于“剑”与“箫”之间。

叶圣陶可谓是激越与冲淡互动之典范,他有时在貌似冲淡的文风中隐含着激谈。《没有秋虫的地方》即显示了这种趋向。该文写于1923年8月,是时适逢新文化运动落潮时期,原本充满生机的文坛,一时沉寂下来,军阀的独裁与文化的专制,使作家的自由思索和抒写受到抑制。“井底”与“铅色”正好是整个中国缺乏生机的象征,作者的愤懑不平不吐不快,只得“借影”于秋虫,托物言志,借以吐露。有人说:“这篇散文借秋虫抒发的,是对于冷漠、隔膜的人生社会的诅咒,是对于充满‘爱’和‘生趣’生活的呼唤。”此言折射出其“暗示”写法之所在。也有人曾拿莲藕作比喻:荷莲亭亭玉立水面,而莲鞭藕节则纵横交错于水底。让人通过水面的一朵莲花,去想象出水底下纵横交错的莲鞭藕节,这便是“暗示”的方法。又有人说,这是“借影”,借题抒写,《爱莲说》,乃周(敦颐)公借以自写——爱莲者,爱其德似君子也。清·李扶九选编的《古文笔法百篇》就这么说。我说,这是托物寄情,把难以直言表达的抽象感情,寄寓在具体的可感事物之中,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读者便可以从中“意会”了。“托物寄情”,就是思想感情与艺术客体的一种极为巧妙的结合。作者凭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受,抓住所要表达的抽象情理的某种特征,而借助于具体事务与其相似的抽象特征表现出来,使“抽象”与“形象”之间发生了联系。作者又通过秋虫而造成的充满生机、贮满诗意的秋之乐与城市鹁鸽箱似的生活,“没有秋虫的地方”进行比对,借情于景,托物寄情,把对扼杀文坛生机的文化专制的不满,与对五四新文化生动局面的怀恋的寓意,极为深刻地表现而出,这就使这篇佳作具有时代典型意义的特性。至于像在1926年写成的《诗人》中,明确地声称:“把这个生活撕成粉碎,让它再也拼凑不拢来;同时另外建造一个新的。”这简直是捣毁旧世界的檄文,其激谈之风再鲜明不过了。温厚之人有时也会发出怒吼,由此可见一斑。

叶圣陶的散文创作好像起意于他与其他白马湖作家交谊后才有起色。他与俞平伯合著的《剑鞘》是个标志,于1924年11月由朴社出版。这一年初春,俞平伯去白马湖春晖中学造访,而叶圣陶亦于上年之秋到访白马湖,住在夏丏尊的平屋里。1928年,胡愈之将赴法国,夏丏尊在平屋为他饯行,其中有叶圣陶诸人,其间应邀在春晖中学讲演。其晚年仍关心白马湖春晖,为“白马湖图书馆”题匾,并题词勉励师生。这些都表明叶先生与白马湖有缘。而叶圣陶归属于白马湖派散文家之列,其主要原因是他的散文与其他文学流派相比照,似更接近白马湖作家作品的风格与韵味。

五四散文的拓荒,到白马湖时期,直至稍后的开明时期,大家都为彻底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而作不懈的努力,叶圣陶亦然。他以行文的朴实、修辞的严谨和意韵的隽永自成一家。他的文字也很有功夫,既摆脱了古文的痕迹,又不摹仿外国的腔调,而是善于提炼口语,创造出生动流畅的文字语言。而这些正是白马湖派散文家所共有的。早期的美文,状物清新可喜,写景情景交融。以叶氏种花题材而言,1931年9月写的《牵牛花》以观察的细密脍炙人口,1935年2月写的《天井里的种植》透露出家居生活的暇趣——这一年秋,叶圣陶全家迁回故乡苏州,住在滚绣坊青石弄5号。后在《抗战周年随笔》中云,“苏州住的是新造的四间小屋,讲究虽然说不上,但还清爽,屋前种着十几棵树木,四时不断地有花可玩”。直至新中国成立后住北京四合院,他还在庭中种了两棵海棠,并在每年阳春时约看海棠,其人大半皆白马湖老友也。《海棠花开》,吴泰昌的这篇散文似乎透视出白马湖文风些许传承的印痕。白马湖时,叶圣陶在《我们》上写过《暮》《泪的徘徊》等文(且参与编务事),这些连同《剑鞘》上的篇什,表明他和白马湖同道正在散文创作充满荆棘的路上努力开拓奋进。对此,钟敬文有过赞誉,说“俞、叶合著的《剑鞘》,在新文学创作里面,是一部很可称赞的书”。阿英也以“清淡隽永”赞其情韵,“一清如水”赞其文笔。又说,“他的小品文,给予小品文运动的影响是巨大的,而每一篇,都可以说是非常精妙的佳构”。于此不难听到一个“飘逸的徘徊下,自弄清影的诗人”在白马湖的浅吟低唱。虽然他来白马湖的次数并不多,可我还是偏好白马湖时期写的篇章中所氤氲的味道。它赋予散文以“人生艺术化”的审美感受,一种“流连风景”的人生趣味与艺术趣味,构建了独到的艺术视角,也形成了独标高格、别居一路的文学样式。

叶圣陶以“未厌居”作书斋名,也喜欢以“未厌居”作书名,如《未厌集》《未厌居习作》等。未厌,即未能厌足,这就清楚地阐明了“未厌”的含意:在创作上不自满,要不断进步,表现了作者的谦逊美德。后来应吴泰昌雅嘱,他在一册《未厌居习作》初版本的扉页里题词云:“取名未厌,有两点意思。当时有人说我厌世,我自以为未厌。这是一点。厌字跟餍字相通,写下的这些习作我并不满意,这是又一点。”《未厌居习作》值得一读,不仅为了解他的散文创作提供了脉络,而且可以从中学到他写散文的诀窍。叶圣陶在其自序里写道:“我常常想,有志绘画的人无论爱好什么派别,或者预备开创什么派别,他总得从木炭习作入手。有志文艺的人也一样,自由自在写他的经验和意想就是他的木炭习作。无奈我们从前的国文教师不很留心这一层,所出题目往往叫我们向自己的经验和意想以外去找话说,这使我们在技术修炼上吃了不小的亏。吃了亏只有想法补救,有什么经验就写,有什么意想就写,一方面可以给人家看看,一方面就好比学画的描画一个石膏人头。即使没有大的野心,不预备写什么传世的大作,这样修炼也是有益的。”此段话的意思,他在《木炭习作和短小文字》中详细说了。我对其中说到的“国文教师不很留心这一层”特别感兴趣。在以往乃至当今的学校中,作文往往是离学生实际太远的题材,甚而还强制着要写那些空洞的说教式的命题。这种现象,新中国成立前后是个通病,如今重视了这“木炭习作”,写短小文字,应该是个好开端。而就散文创作而言,叶圣陶把它当作“木炭习作”来看待,从练习短小文字入手,确实是有志于文学者的一条宽阔的路。我们的许多学生热心于文学,然学诗不成,学写小说又不成,可是与文艺之神缪斯分手又心有不甘,我以为,可写“短小文字”作为“习作”,久而久之,自能成就。写这类文字,诚如叶先生所云,“把自己的经验和意想畅畅快快地写出来”,“自由自在”地写(他的三个子女颇得父之真传——都“平常留心各样的事情,观察得深刻了,觉得非写不可,才动笔写的”)。我的“经验”也是情不自禁,不得不写。我写的散文,好像本性使然,不得不吐。觉得不写时,心中有些欢乐与痛苦在激荡,有些不甚平衡,写了之后才觉得心思获得一次释放。散文往往是把自己的心灵世界暴露无遗的文体,郁达夫说五四散文最大的特征是作者人格个性意识的觉醒,每篇都是具有“自序传”的色彩,他认为这才能体现文学“最宝贵的个性”。叶圣陶的散文即是如此。他的《两法师》则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同时伴以客观描写,双管齐下,活画出两个法师的形象。弘一法师是“春原上一株小树,毫不愧怍地欣欣向荣,却没有凌驾旁的卉木而上的气概”,只做了平凡的和尚。而印光则迥然不同,竭尽大法师的威仪。两人宗教生活上的理念与形态,各不相同之状,是叶目击所得的,也是其观感的直抒,只不过把他的经验与意想“自由自在”写下来,没有刻意地堆砌那么多的华丽辞藻,仅止于“木炭习作”,然成为名篇。难怪乎苏雪林云,“一见便知道是由一个斫轮老手笔下写出来的。这实在是散文中最高的典型,创作中最正当的规范”。也难怪乎郁达夫要说,“我认为一般的高中学生,要取作散文的模范,当以叶绍钧氏的作品最为合适”。

同类推荐
  • 铁血英雄

    铁血英雄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国武警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了一批官兵喜爱看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其中多部图书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确定的纪念建军80周年重点图书。这些出版物在指导部队推动工作、引导官兵鼓舞士气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五一先生诗集

    五一先生诗集

    吴卫祖先生,字越,号鄙夫,别号怪癖、西伍、辛卯兔,又号五一先生,一九五一年生。江苏江阴申港西伍村人。爱博览、好云游、广交友。兴趣广泛,尤嗜盆景、书法和文学艺术。
  • 大学之窗

    大学之窗

    大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即使你只是一个穷人,只要你具有某种美德,也是可以过上一种富有尊严与简朴的生活,从中获得纯粹的乐趣。许多人都会犯这样的一个错误:即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用言传来解决的,而事实上,身教才是真正具有巨大威力的。真诚与简朴!若是要我说从哪一点上尊敬他们,或者说希望让自己按照什么样的气质去塑造人生真诚与简朴就是我想追求的,我将会学习这种气质,并且在生活中机敏地捕捉这种气质,无论它是来自于老年人或是年轻人身上,这种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失望本身往往是催发你再次尝试的动力。我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但并不纠缠于此。我明白了希望的曙光比悲伤的痛楚更加不可征服。因此,这让我认识到,即便在逆境中,在看似一事无成或是痛苦的经历中,人其实还是可以收获比想象中更多的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这也许不是一种激昂或是离别时那让血液沸腾般的精神,但却是一种更为沉着、更为有趣与快乐的充实。换个角度来看,幸福本身就是连带着某些灰暗面的,那些把灰暗面都算进去的幸福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找寻的幸福。
  • 蒋子龙散文集:红豆树下

    蒋子龙散文集:红豆树下

    这些文章语言清新明丽,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情真意切,实现物我的统一,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展现出深远的思想和意境,使读者领会深邃的道理,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
热门推荐
  • 天火始祖

    天火始祖

    无尽的悲戚之下,众神绝望离去,一道人影身覆无数火焰,投身大地之中,义无反顾地喊道:“众神归来之日,禁忌重开之时,诸君,等我!”主角布莱恩身负双生幻宠,又有佳人作伴,在充满幻兽的亚特大陆,谱写一曲属于自己的史诗。本文走幻宠流,另外有军团争霸,神之大陆等诸多热血情节。
  • 这是我的答案

    这是我的答案

    本书展现了一对E时代男女纯粹而彻底的情感世界。习惯于慢吞吞做事而又有着细腻感情世界的处女座大学生丁一书在台北诚品书店闲晃时巧遇了他心目中的完美女孩筱柔,一头飘逸如云的秀发、温柔得令人心动的声音……而对筱柔的坎坷情史和对爱情的伤心质疑,一书用温情和行动给了她真心答案。
  • 我的世界之池范

    我的世界之池范

    我叫池范,因为玩“Minecraft”而阴阳差错地穿越到了一个方块世界,在那里遇到了一些同样遭遇的小伙伴,跟他们一起探索这个世界:勇闯地狱、攻打凋灵、智斗青龙帮、降服末影龙……————————————————纵然书友群群号码:171535713。
  • 魔道天宗

    魔道天宗

    我是一名小乞丐,无父无母。我修炼资质低下,他们都说我无法修炼。我一路坎坷,从未顺心。但,这又如何?无父无母,我有师傅。说我无法修炼,我偏要修炼。一路坎坷,我偏要去走一遭。
  • 三个肥城人的秘密

    三个肥城人的秘密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凤凰生之卡卡御神禄

    凤凰生之卡卡御神禄

    以为那就是她的人生吗?不,那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是一道坎,一次成长,是她涅槃脚下的星火之焰!逆天改命算什么?追求至高无上的力量算什么?御好一个傲娇界神主,想要什么有什么。卡卡:“幽幽,给姐唱首歌听听呗。”玄幽:“遵主人令!”,悠悠开嗓,颜美声磁还听话,真爽。卡卡:“这虾好吃,就是难剥得很……”话没说完,玄幽已经飞快剥了只最肥厚的递到她嘴边。卡卡:“哎呀,钱没了,幽幽,快种些呗……”玄幽赶忙拿出种钱神器……卡卡:“幽幽,这妖太丑太强我打不过,你打吧,最后一刀我来就好了,保证不破坏你功德……”这是一个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甜虐交织的玄幻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引灯记

    引灯记

    初开天地时,一名手持灵柩灯的道人大战群魔,将光明归还人间,被后人称为燃灯道人,而那灯光散尽,化为人化为物永驻人间···这便是莲桐市的来由。这个小镇的许多秘密藏于光明之中,需要勇敢的人从黑暗中走出来去探寻。自卑的人,懦弱的人,狡猾的人皆为此而来,因为他们是还愿人,他们要用双手将每个亡魂送往往生之路,生者将亡灵送回家,而亡灵将生者引出黑暗,上演着一个个关于治愈的故事。高智商低情商的刺猬少女与老狐狸帅大叔联手捉‘萌鬼’,从初识的不待见到后来携手并进,与朋友,家人一起并肩作战,的爱情轻喜剧治愈文。
  • 首席前夫请移步!

    首席前夫请移步!

    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她被亲爹卖了救弟,为了让自己跳出火坑,早日自由,她与虎谋皮,做了一笔交易。“这就是你的爱?满腹心机,步步为营地算计我?”游之霆脸色阴沉盯着罗梓蕴,冷酷着决定,“这个孩子你打也要打,不打也要打!”她怎么敢不打呢,游少,你有你最爱的人,而她只有一辈子也还不完的债。“罗梓蕴,回到我身边来。”辗转几年,他一改冷酷模样,语笑晏晏向她告白。她抿唇轻笑,淡淡摇头:“游少,一个连杀死自己亲生孩子都不眨眼的人,我怎么敢再招惹呢?”
  • 吃药小窍门

    吃药小窍门

    日常生活中,食疗吃药小窍门。如:治感冒发烧:生嚼大蒜治感冒:可把鲜蒜瓣含于口中,生嚼不咽下,直至大蒜无辣味时吐掉。连续用3瓣大蒜即可见效。一般用于感冒初起、鼻流清涕、风寒咳嗽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