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1400000019

第19章 昨夜的星辰璀璨(1)

昨夜的,

昨夜的星辰已坠落,

消失在遥远的银河。

想记起,偏又已忘记,

那份爱换来的是寂寞。

爱是不变的星辰,

爱是永恒的星辰,

绝不会在银河中坠落,

常忆着那份情,那份爱。

今夜星辰,今夜星辰,

依然闪烁。

——枫颂

英年早逝的吕芝芬

艰难的调动

1973年5月,我经过多年的努力,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多条渠道,终于如愿调到宁波,接替病休的物理教研员林宗惠。同年,吕芝芬比我略早从广州中山大学调来,任外语教研员,兼学校的文艺工作。她是学生物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又留在母校攻读生物化学硕士学位,完成硕士学业后,从北国来到南方,分配到广州暨南大学任教。为了与爱人、孩子团聚,经过一道道的“关卡”调回宁波。当时调动,特别在异地工作的,首先要原单位同意放行,发商调函与对方联系,若对方愿意接收,则再寄档案材料,经审查后,认为合适才发调令;原单位接到调令,你得做好离开的一切工作,才开介绍信放行。这时你才能办理离开手续,有的单位设计了调离时的文件,上面有十来个需要盖章的空白处,如图书馆、总务处等等,交割一项盖一个章,少一个章,你就不得离开,上面印章齐全了,你才能收拾行囊,踏上回家的路,实现与爱人和孩子团圆的多年夙愿。吕芝芬接到调令时,暨南大学刚与广州中山大学合并,高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人事部门以落实政策为由不予调动。眼看多年的努力,一下子就要成为泡影,情急之中,吕芝芬的爱人方圆想到一个人,他就是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梁康华同志。“文革”期间,梁书记被打倒靠边站,方圆到广州探亲,因中山大学招待所客满,被造反派临时安排在一座日式的小洋房里,刚巧与梁书记为邻。每天见面,方圆并不因梁书记已被打倒而鄙视他,而是和善相待,尊敬如常,彼此逐渐熟悉而友好。1973年,梁书记获得“解放”,被任命为广东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组长,方圆在无奈中去找梁书记,梁书记一口答应帮助。三天后,中山大学同意吕芝芬调动回家。当时宁波地市分治,地、市都想要这位广州来的有才华有能力的大学教师,但他们想去市里工作,经多方奔走,地、市协调,吕芝芬才落实到市教育局教研室。市教研室是“文革”后恢复重建的,各科教研员大致配齐,如语文教研员是从象山调来的丁龙华,数学教研员是宁波第一技校的应畏之,化学是从衢州化工学院调来的庄允吉,生物教研员一职已由朱瑞瑾担任,他还兼着校医工作。吕芝芬无法从事她的本行,好在她是“多面手”,尚需人员的英语教研员一职就落到她的身上。

她教我如何做教研员

教研员工作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一开始就不知从何入手开展工作,俗话说“先进山门为大”,她比我早一步到教研室,自然是我的老师,至少是“师姐”(我的年龄比她大)。她对我说:“不要着急,你慢慢会熟悉,先看看大家怎么做,你也会逐渐适应的。”她不多的几句话,使我定下心来,除研究中学物理教科书外,开始关注先我而至的各位教研员的工作。

外语是我的弱项,而她最出色的一个工作,是为宁波培养了一批紧缺的英语教师。她与宁波教师进修学校(后改为宁波第十三中学)合作,招了近20个高中生,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培训。这些学员培训后充入到外语教师的队伍中,大大加强了师资力量,其中不乏优秀人才,如任国平,后调到杭州浙医大教英语;康海凤任宁波教育学院外语分院院长。

吕芝芬十分敬重老教师,视他们为“宝”。宁波二中退休的王庆尧老师,是宁波市英语权威,曾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任文化参赞,是中国著名学者林汉达的同学,说得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我曾随吕芝芬去看望过王老先生。王老先生说,每天读英语是他的必修课,他宁可饭不吃,英语是必读的,那天他正在读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原本。她常去王老师家里,向他请教外语教学,请他作些报告,王老师在英语训练班也上过课。王老师独居,她也帮王老师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困难,所以王老师不仅视吕芝芬为学生,也把她当作女儿。

吕芝芬善用人,如宁波七中的吴曙光、九中的李云龙,都是她的得力助手。她过世后,这两位就成为教研室的外语教研员,主导宁波市的外语教学。

我以后在教研工作中,举办过各种训练班,并以王兴廉、王维耀等为导师为顾问,不无受吕芝芬的影响。

矢志不渝的爱情

吕芝芬家住江东演武巷,离在月湖的宁波二中有一段不短的路程。当时市区没有公交车,上学、放学都得迈开双脚步行。她的初、高中时的同学孙锦常在宁波二中百年校庆纪念文集《星海璀璨·远去的同窗》一文中有一段描述:

她姐姐吕薇芬、妹妹吕蕙芬也在同校(二中)念书,寒冬清早,三姐妹穿着一式的黑色棉大衣,领子上露出鲜艳的围巾,书包里带着盛有午餐的饭盒,跨过朔风凛冽的“老江桥”(灵桥),急匆匆地往学校赶,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他还写道:

那时的她,梳着两条长辫子,瓜子脸,樱桃嘴,有一张古典美人般的秀丽脸庞……看外表,她文静内向,不苟言笑,但也有热情、浪漫的一面,她书包里藏着一支短笛,课间休息时她会往课桌上一坐,掏出笛子吹上一阵。

吕芝芬在二中学习成绩优秀,每次考试她总是第一个交卷,让一些不服气的同学羡慕、赞叹,想与她一争高下,却每每败下阵来。她那娟秀整齐的作业、试卷,令同学们钦佩不已。

方圆1952年从南京三中初二转来,初三未读考入宁波二中读高中,与吕芝芬的姐姐同班;由于基础差,高一重读了一次,因为他高一重读,就与吕芝芬同班了,该年他认识了吕芝芬。当时二中学生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方圆参加舞蹈队,吕芝芬是歌咏队,且都是校篮球队的队员,因而接触较多。当年的方圆是个帅哥,是将门之后,有很好的气质和风度。他们两人真正的交往是从吕芝芬向方圆借阅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开始的。以后偶有书信往来,但不多,单独约会仅仅一次而已,在青年人中,说他们是一对恋人,还不如说是君子之交。

1956年,他们高中毕业了,吕芝芬以优异的成绩为北师大生物系所录取。方圆、朱新范等七位同学因各自的原因未去报考大学。方圆由时任团市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张龙仙介绍(后任海曙区副区长)做了开办不久的青年中学的体育教师。青年中学是一所民办中学,没有固定的校舍,先后在鄞县宝幢(1959年)、镇海三官堂(1964年)办学,最后才落脚在解放桥堍,1971年转为公办,改名为宁波第十六中学。中学体制改革时,又与宁波六中合并,成立宁波甬江职业高中,现迁至翠柏路原宁波师范校址。

吕芝芬考取北师大后,暑假一结束,打算先坐轮船去上海,然后乘火车北上。动身那天,在送行的人群中,吕芝芬四处寻觅未见到方圆,她盼望他能送她上船。方圆何尝不想呢?他考虑再三,还是克制自己的感情,决定不送自己热恋过的情人。

吕芝芬在北师大,忐忑不安地度过了一学期,学期一结束,她乘上南来的火车,急匆匆回到宁波,卸下行装,就到碶石街应家弄方圆的家,质问他为什么不送她。方圆除了“你是大学生,我是普通的体育教师”怕高攀不上的遁词外,他还能说什么呢?但吕芝芬根本不计较这些,仍深深地爱着他。这种难能可贵的勇气和决心,我想一定打动了方圆的心,他表示,一定等着她,等她四年后大学毕业。

方圆信守诺言,此后,不乏有人为他介绍女朋友,他都不为所动,他等待着他的心上人。

吕芝芬作为北师大生物系漂亮的才女,待人和善、诚恳,自然有不少爱慕者。她为了摆脱不必要的情感纠葛,在宿舍里把她和方圆的合影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上,以表明“名花有主”,也表明了她对方圆矢志不渝的爱情。当时北师大的外地学生,一般是一年回家一次,她却寒暑假都回宁波,当然是为了她的心上人。

四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一瞬间,对人生,也不算长,但对于恋人则是悠悠岁月。好容易等到吕芝芬在北师大本科毕业了,她又进入了两年的硕士学习期。依照当时我国教育部规定,在校大学生是不能结婚的,但研究生可以结婚,1961年,吕芝芬与方圆终于走进婚姻殿堂,结为连理。

他们结婚没有什么大排场,婚房由方圆母亲出面,临时租了一间矮平房,连新房中的八件家具也是借来的,但吕芝芬并不计较。1973年,他们已搬到青石街居住,离我家很近,我去过几次,居室是极简单的普通民宅,与方圆母亲住在一起,婆媳关系融洽。吕芝芬曾多次对我说老太太可能干呢,正如上海人所说的“来是”!

吕芝芬到过北京、广州等地,和高级知识分子相处,见过高官,但她对物质要求却很随意。她在教研室,我从未见她穿过漂亮、时髦的服装,衣着十分朴素。她不会骑自行车,靠步行在各校奔波。姐姐吕薇芬北大毕业后,在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家中一套红木家具,还是方圆托人帮她运到北京;妹妹吕蕙芬住在老家(演武巷)。吕芝芬对方圆说“我们不要了”,留下的都留给弟妹。现在报纸和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为争父母遗产,兄弟姐妹反目,甚至大打出手,告上法庭的也屡见不鲜,但他们夫妻把财产看得淡如水。

飞来横祸 英年早逝

1977年8月16日,时值盛夏,下午快要下班的时候,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光闪闪,雷声大作,瓢泼大雨从天而降。那时候教研室已从碶闸街口的十七中分部搬到处于碶石街中部的马鞍巷小学旧址,对面是应家弄,我们的会计严佩芝老师就住在应家弄内。她是个热心的老婆婆,她了解我们急于回家的心情,于是冒着倾盆大雨从家里拿来各种雨具,让我们赶快回家。我骑自行车,撑伞骑自行车,不方便且易闯祸,吕芝芬有件雨衣,她是步行的,我们就对调了。当我冒着大雨刚到家,前脚刚进门,后脚就有教研室的同志跟上来了,他惊恐地对我说:“老徐,不好了,吕芝芬出事了!她已送第一医院正在抢救。”我胡乱扒几口饭,放下饭碗急匆匆赶到市第一医院,只见吕芝芬躺在病床上,鼻子里接着氧气管,已不省人事。一小时之前,我们还嘻嘻哈哈在一起,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原来她撑着雨伞,沿中山东路南侧人行道向西走回家,走到鼓楼附近的昇阳泰南货店,看到方圆淋着大雨从鼓楼的城门走出来,吕芝芬立即穿过马路要与方圆拼伞回家,刚到马路中央,一个冒冒失失的小青年骑着一辆破自行车,飞速从西门口向民光电影院赶,与吕芝芬撞个正着,巨大的冲击力将吕芝芬撞倒,不巧后脑着地,重重地撞在地上,听方圆说她只“啊!”一声,就昏迷了,再没有张口说第二句话。

一院外科的主治医师是方圆在排球场上认识的好朋友,他们制定了一套医治方案,采取保守疗法全力抢救。医治需要球蛋白,一院没有,方圆动用各种关系,好容易搞到两支,用上以后,也不见吕芝芬有好转的迹象,大家都有点急了,教育局长叶楠也来了。我和裘光含老师(特聘的小学数学老师)得知曾有人不慎掉到南大路正在建的防空洞里,后脑受了重伤,他们家属立即将他送到上海华山医院,头颅开刀,止住出血,取出淤血,挽回了生命,现已康复。我俩找到了他,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回来向领导作了回报,并建议立即将吕芝芬送往上海。可是我们人微言轻,建议不被采纳,甚至反被批评,说我们干扰了医院的医疗方案,所以连提一提也不允许。三天后,吕芝芬停止了呼吸,心脏也不再跳动,离开了人世。她过世后,宁波市教育系统为她开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会。一个不到40岁的才女,正可为国家、人民做许多事,干一番事业,却抛下她深爱的事业和亲人走了。

告慰亡人

吕芝芬你最记挂的是你的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相濡以沫的丈夫,还有年迈的婆婆。

四年,一家人艰难地挺过来了。虽然两个小姑(方圆的妹妹)时有照顾,但他们毕竟是有家小、有工作的人,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照顾不周是情理之中。

1981年,不管方圆上有老,下有小,一位女同志,不考虑自己,不为自己今后的得失打算,以超过常人的勇气和信心,进了你的家门,挑起了你搁下的重担。

现在,大儿子,浙江大学毕业后,曾在宁波工作了几年,1990年1月赴澳大利亚,首开方氏吕家在国外发展的先河,且已成家立业;你钟爱的小儿子,高中毕业后,立志要做一个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寻着你走过的足迹,考入你工作过的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现在是一个主任医师(教授)级的外科大夫,他的夫人是一家银行的领导,你的孙子已考入宁波效实中学,即将开始他的高中学习。

你的爱人,前年(2014年)刚过八十大寿。他退休后,为翠柏中学所聘,任办公室主任,在职时,他还是宁波市政协九、十两届政协委员呢!你知道他是一个热心又闲不住的人,仍如前那样为亲戚朋友、老师学生东奔西走,一家都有一家事,怎么不忙呢?

老太太,1998年仙逝,享年90岁,膝下孙儿、外孙满堂,有幸福的晚年。

同类推荐
  • 《源氏物语》在中国

    《源氏物语》在中国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

    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我们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他个人的生活轨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本书收录了郁达夫创作的《归航》《还乡记》《故都的秋》《怀鲁迅》等诸多散文名篇。通过阅读这些鲜活的文字,我们将认识一位活生生的郁达夫。
  • 隔壁的张爱玲

    隔壁的张爱玲

    一本让身在都市的你心有戚戚的书,一个单身女人的原生态生存手记,80个私密故事分享,参与、记录、思考当代女性的欢愉与忧伤、激情与落寞、焦虑与困惑、现实与未来。作者阿琪虽独居在喧嚣的都市,偶尔寂寞,但也自有天地,怡然自乐。她以自己原生态的生存细节体验为线索,用全面而感性的观察,平易又细腻的语言写尽所有她认识或是不认识的女人的悲欢,当然也包括她自己,这是作者阿琪的私享情感笔记,读来像是在听友人在慢悠悠地说着身边的故事,没有大惊大喜,有的是收放自如的调侃,和对于女性共同处境的反思和洞见。
  • 撞见未来

    撞见未来

    《撞见未来》一书为作者精心创作的散文集,内容多样,包含对环境能源和新科技的思考、对人生活本质的探究、对经济发展的认知和对社会发展的感叹等等。全书内容丰富翔实、写作角度积极正面,融合了作者多年来对社会及人生的感悟。
  • 吸血的血透

    吸血的血透

    说起肾病,人们也许觉得它不像感冒、咳嗽离自己那么近。但在中国,每10人就有1人得肾病,而肾病发展到终末期就是尿毒症(肾功能衰竭)。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尿毒症患者200万人,且以每年20万人的速度递增。哪怕您仅仅只是关心自己和家人,也有权利和义务去关注肾病!良心维权医生陈晓兰简介女,61岁,上海退休医生。
热门推荐
  • 我真是学神

    我真是学神

    叶凌尘翻了翻《数学书》,世界十大难题破解了。叶凌尘翻了翻《语文书》,世界十大名著诞生了。叶凌尘翻了翻《演员的自我修养》,世界级影帝出世了。叶凌尘翻了翻《军体拳》,无敌了。叶凌尘翻了翻《易经》,卧槽,升仙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沐君生

    沐君生

    蓝君生12岁那年父亲失手杀了母亲把她扔给我30岁的易水木从此杳无音讯,12岁那年她去学校上学同学骂她杀人犯的女儿,他跑到学校给她报仇并给她转了校那一年他30岁。13岁那年她第一次来大姨妈以为自己要死了,他不知道给怎么给她说。15岁那年老师说她早恋,他寝食难安找了那个给她写小纸条的男生。篮君生17岁那年,易水木35岁,易水木身边多了一个漂亮的女子,她第一次知道了心酸的感觉。篮君生20岁那年被同学表白,易水木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是这么的在意一个人,篮君生22岁那年,她告诉易水木我喜欢你,那一年易水木40岁。篮君生25岁那年易水木永远的离开了她,永远停留在43岁那年,她知道这是易水木在等她
  • 腹黑九王爷:娘子,你跑不掉了

    腹黑九王爷:娘子,你跑不掉了

    她是个外人口中没有人性的杀手。他却愿意接受她的所有。她穿越重生以后才知道他有多重要。没想到他也会伴随她穿越千年。一步步的紧追,她终于是他的了。(双洁甜宠1v1,biu~)
  • 我和学霸的甜蜜日常

    我和学霸的甜蜜日常

    经过了一个暑假的洗礼,夏安墨这是第N次的对夏妈妈说:“妈,我想去国中,我保证我到国中之后好好学习!”夏妈妈恨铁不成钢的对她吼道:“你有个学就不错了,还要什么自行车?你就先去实验中学呆着吧,过段时间等人家国中录取结束了,看看能不能把你塞进去。”一番波折后,夏安墨如愿以偿的进入了国中,就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乱入了一个人。“秦世墨,一世惜墨如金的世墨。”
  • 本宫要出逃

    本宫要出逃

    【完结】“朕的皇后魅力不小?连武林盟主都勾搭上了?”“嘿嘿,过奖过奖,作为超级男生的总冠军,本宫和他只有业务上的来往。”“别告诉朕那少主,那小倌,那乱七八糟的暗卫都是业务来往,还有琼王你怎么解释!”“皇上蛋腚,马列思想教育的好,唾沫是用来数钞票的,不是喷人的,皇后就业压力大,放松放松嘛。你干嘛?要杀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宅心计

    重生之宅心计

    凉水泼下来的时候,地上的人终于有了一丝动静。四面八方的目光落在她身上,围观的人依旧在指指点点,表情无不是冷漠、不屑,以及鄙夷。她冻得浑身哆嗦,像是落入了无边无尽的黑暗,勉强睁开眼时世界都已经颠倒,锥心刺骨的疼像潮水般涌来,一个巨浪便把自己吞没,她仿佛听见有人在叫她,一遍又一遍,她却不能够回应。“孽妇,还不认罪!”祠堂之上族长拍桌而起,指着那近乎奄奄一息的女子,气愤地说:“给我打,继续打!打到她承认为止!”
  • 混沌世界

    混沌世界

    《混沌世界》汇集了作家赵本夫历年的中长篇小说力作,作品有长篇小说《混沌世界》,中篇小说《在寂静的河道上》《杂木林的呼唤》《林楠子》等。
  • 重生之喜乐年华

    重生之喜乐年华

    重生在家庭变故前,杜如蒿心怀欢喜,这一世,她只求家人安康,生活富足,却不料一腹黑男早已瞄准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