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1700000006

第6章 东京(5)

“好闺女,我就知道,还是你惦记着妈。”陈燕也笑吟吟地接过了碟子。

美吟顺手取过她母亲前面的空碟子,开始为自己夹菜,还偷偷地瞄了一眼姐姐。可珮吟压根儿就没在意,她已经开始吃了起来,看她那样子,还蛮喜欢吃这儿的菜的。一时间,包厢里又没声音了,大家都埋头吃了起来。

过了会儿,珮吟打破了寂静,她放下筷子,转向张逸文,问道:“爸,我……我想啊,要学好日文,究竟得要花上多长时间呢?”

“嗯,这个嘛,得看情况。”说着,张逸文抬起了头,有点怔怔地看着大家。那表情有点怪,好像看到一家人都在,很意外似的。

“我的意思是,您花了多长时间学好日文的?”

“这个,我就记不得啦,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啰。不过,你要是用心学的话,依我看,有那么两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

“两年的时间!天哪,这初来乍到的,怎么负担得起两年的学费呀?”

“这个么,上日语学校的费用,你不用担心。第一年的学费已经帮你全部预交了,至于第二年么,有需要的话,我们当然还会帮你想办法的。”张逸文说着,看了看珮吟,正迎上了珮吟充满期待的眼神。

“这是真的吗?”珮吟忍不住笑了。

“那当然,而且,就算你老爸付不起这笔钱,你不是还有弟弟妹妹么,我可以肯定,在座的所有人都会助你一臂之力的。”张逸文用第三人称称呼他自己,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和女儿的关系拉远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你在日本能好好地生活下去,这有多重要。大卫,薇薇安,你们说对不对?”

“对,毫无异议。”大卫连连点头。

美吟也点了点头,不过,她可不像弟弟那么单纯。“当然重要,这是肯定的。”她轻声说道,好像说给她自己听似的。一旁的母亲似乎完全游离于这个话题之外,她一语不发,手里无意识地摆弄着湖绿色的餐巾布,心思仿佛飘向了遥远的地方。

“谢谢爸爸,谢谢大家,亲人们的支持,对于我来说太重要了。”说到这里,珮吟顿了顿,好像在斟酌该怎么接下去,“真的,爸爸,没有您的多方关照,我恐怕都来不了日本,我太幸运了,谢谢您。”

这不是完全表错情了吗?珮吟心里应该明白啊!听到珮吟这一段肉麻的话,美吟心里十分不舒服。明摆着的事实是,他们的爸爸没有为珮吟的签证出过一丁点的力气。要不是大卫不辞辛苦地奔波,从一个政府部门跑到另一个政府部门,凑齐了所有文件;要不是大卫大大咧咧地同意了当珮吟的担保人,负责解决她在日本饮食住宿的一切问题;还有,要不是有大卫就职的那家大公司,为大卫的担保背书,她能有今天吗?要不是因为大卫的操劳,她敢说,今天的珮吟依然还是孤零零地待在大连的一角。珮吟凭什么睁着眼睛说瞎话,这么露骨地讨好老爸?美吟真为大卫感到不值。

或许珮吟看出了美吟的心思,她端起了酒杯,毫不含糊地对大卫说:“我还要感谢大卫,帮了我大忙,兄弟,我是不会忘记这份情的,来,我敬你一杯。”

大卫站了起来,举起了杯子回应珮吟。

珮吟只字没提到陈燕和美吟,这刻意的空白,让美吟很难堪。她尽量装着满不在乎的样子,轻轻地转动着那只小小的茶杯,心里只盼着菜快点上。一会儿,盛着叉烧包、烧卖和豆豉排骨的小蒸笼端上了桌,张逸文点的海鲜烩面、黑椒牛柳、酸辣汤和清炒豆苗这几样也都上桌了。美吟忙着伸筷子夹菜,埋头吃了起来。

“薇薇安,大卫,你们两个给我听着……”正当服务员端上甜点的时候,张逸文开口了。他清了清嗓子,很郑重其事地说,“你们的姐姐,刚到日本,没有钱,日文也不会。她需要你们,我要求你们尽可能地帮助她,这是你们做弟弟妹妹的应尽的一份义务,懂了吗?”

“那是当然了,这就不用说啦。”大卫连连点头,“放心吧,帮助大姐渡过难关,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爸爸的这番话,让美吟听了直反胃。她实在没法点头,好不容易地挤出了一个勉强的笑容。居然有这样的爸爸!这番话,太典型了,这就是爸爸一贯的做派,一遇到什么麻烦事,赶紧先推卸责任,推给谁他都不管,只要不来麻烦他。美吟恨不得当面质问他,那你呢?打算怎么帮大姐?好歹你也表个态呀。

就在美吟胡思乱想之际,她爸爸已经在示意服务员埋单。还没有吃完甜点,他就站起了身。“哦,不早了。我还有事,得先走了。”说着,他用餐巾擦了擦嘴,大步地走了出去。

美吟已经想不起是怎样和家人告别,又是怎样坐上地铁回的家了。她的脑海里,浮现着一张旧照片,那是一张边角皱巴巴,颜色发黄的旧照片。照片正中,坐着一个可爱的圆脸女孩,看上去七八岁的模样,两条辫子乖巧地搭在细伶伶的肩头。紧挨着这个女孩的,是另外一个圆脸小姑娘,这个小姑娘个头矮一些,年龄也小一些,头发乱乱的,是卷卷的短发,她一脸无邪的笑容,露出一颗豁牙。坐在大女孩膝上的,是一个胖娃娃,这个娃娃伸出了肥嘟嘟的小手,好像在跟摄影师叔叔打招呼。

这是印在美吟脑海里的一张照片,她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这张照片记录了三十年前的美好时光。那时候,三姐弟还是那么天真无邪,一点都不知道未来意味着什么。这是他们一家拍的最后一张合影,不久,弟弟妹妹跟着母亲辗转离开北京去了香港,后来又从香港去了东京。只有姐姐去了大连,跟着姥姥和小舅过了小半辈子。三十年了,一道深深的鸿沟隔开了他们,这道鸿沟,究竟要怎样才能填平呢?

第三章

米田语言学校,一间长方形的教室里,珮吟正在学习用日语表达再见的意思。和她一起的还有两位中国同学,淑君和阿东,三天前,他们刚刚认识。“Mata ashita。”说着,珮吟下意识地挥了挥手,立刻,她意识到犯了错误,赶紧把手缩回,低下头,鞠了一个四十五度的躬。日语的表达不仅仅是在于语言上,想要把意思完整地体现出来,必须配以恰当的手势,以及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肢体动作。这个话,珮吟今天早上刚刚听说,是大桥老师说的,她记住了。大桥老师是B1班班主任,头发灰白,梳得一丝不苟。她在课上总有那么多话要说,有时候还要拖堂一刻钟,才宣布下课。这天,她家里有点急事,下课时间一到,她就匆匆地离开了。走出学校,珮吟熟门熟路地朝虎门站方向走去,她通常会在那附近坐公车回家。走到一半,她猛地想起,今天中午约好和美吟一起吃饭的,差点给忘了。她返身朝着千代田线走去,前往新御茶之水站和美吟碰头。

前一天晚上,美吟,或者应该叫她薇薇安,打电话来,约她去御茶水女子大学区喝茶。珮吟很讨厌妹妹的英文名字,那么小资,那么做作,其实,任何显示妹妹西方教育背景的信息,她心里都很排斥。

电话里,妹妹邀她一起去几个有趣的日本书店,珮吟心里估摸着肯定不是去书店这么简单,美吟向她示好,让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当初她费了那么多口舌,使劲儿地想打消自己来日本的念头,无非是盼着自己乖乖地待在中国,老死在那里,不要来麻烦他们。现在珮吟来都来了,美吟才装着对她好,可不是假惺惺么?当初她那么需要弄到一份签证,向美吟求助,却被万般推脱,现在主动示好,不就是做个姿态,挽回一下面子吗?

珮吟从她的大拎包里翻出了那个装表的小布袋,拿出表一看,已经十二点半了。她还从来没在霞关站坐过地铁,从地图上看,距离倒是不远,从学校过去也没几站。可到了跟前才发现,霞关站是个大站,有三条线在这个站会合,千代田线、丸内线,还有日比谷线。这就意味着这个如同庞然大物的地铁站起码有六个地面出入口,地下的通道更是错综复杂,这对珮吟来说,坐对地铁还真是个不小的挑战。

折腾了好久,抓住每一个中国面孔的路人问路,珮吟终于找到了通往千代田线的入口,买好了地铁票。在这条线上奔驰的地铁一律是银色车皮,线条流畅,是珮吟见过的最具时尚感的。她三步并作两步跳上了地铁,往车头方向走去,找了个靠近车门的位置坐下。一抬头,哗啦啦的一片杂志广告,从车厢的天花板倾泻而下,车厢里面,有种密不透风的感觉。这些广告色彩浓烈丰富,营造出一种喧哗的气氛,而车厢的内壁,是由米色和浅蓝制造出的宁静,这两种效果组合在一起,显得有点不搭调,或许也可称之为不和谐,但是又和平地共存着。

中午时分,地铁上不很挤,整节车厢里不过二十来人。坐在珮吟对面的,是三位中年妇女,看上去五十不到的样子。她们身穿质地精良的皮衣和厚外套,收拾得山清水秀,头发整整齐齐,脸上扑了厚厚的粉,唇上抹了亮色的口红。一路上,她们有说有笑,像是一群出门郊游的女学生,兴奋地叽叽喳喳着。看着她们的开心劲儿,珮吟心想,你们倒好,快活得跟什么似的,你们的老公还不知道在哪个办公室里煎熬着呢。

珮吟注意到,车厢里那些独自一人的乘客,都非常安静,多半在读书或者看报,有的干脆闭目养神。还有好几站,珮吟往后靠了靠,跷起了二郎腿。中午没回家,有点疲倦了,她想休息会儿。刚闭上眼睛,就想起还有阅读作业呢,今天时间紧,还是趁这会儿有空先看一看吧。她从包里拿出了教科书《初级日语》,翻到第五章,看了起来。这一章说的是一个叫丽莎的外国人到了日本,去走访住在目白区的朋友。对话写得挺生动,珮吟正看得入神,冷不防被人用胳膊肘捅了一下,珮吟一惊。

“八格牙路!”

珮吟虽然还不识几个日语,但她知道这个词儿,是骂人话。她吃惊地抬起头,看到邻座的一个日本老人,灰白的头发已经没几根了,眼皮耷拉着,眼袋松松地垂下来,但浑浊的眼珠子里透出了嫌恶和鄙视。“你这个样子成何体统?”老人一边斥责她,一边低头掸去裤腿上的灰尘。看上去那还是蛮新的一条裤子,深灰色的料子,质量很好。

珮吟这才反应过来,老人是冲着她生气呢,一定是她跷着二郎腿,不小心蹭脏老人的裤子了。她有点愧疚,赶紧坐正,放下了右腿。有那么一瞬间,她都想给老人道个歉了,但是老人那副气势汹汹的样子让她下不来台。还是回避吧,她别过头,看着窗外,装着什么都没发生。“你是外国人,对吧?”没想到,老人还是不依不饶,盯着珮吟手上的教科书,说,“我猜就是,你是哪里来的?韩国人还是中国人?”

老人的嘴里喷出了酒气,珮吟一阵反胃,她整个转过了身子,背对着他,好糟心。珮吟觉得整车厢人都在看着她呢,搞得她浑身不自在,低了头去看书,其实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幸好广播报站声响起,新御茶之水站终于到了,珮吟匆匆起身,车门一开,就跳了下去。

经过地铁上的这个小插曲,珮吟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她还从来不曾受到过这般侮辱呢,就算她弄脏了老人的裤腿,那也是无意的。她简直不能相信这个穿着体面,看上去也挺有修养的老人会对她如此凶狠,还用如此歧视外国人的话语在众人面前羞辱她。

走出地铁站,街面的嘈杂多多少少驱散了一点珮吟心头的郁闷。这条小街的两边,开着许多夫妻店,小小的门面,都是自家的店号,店招幡旗在微风中飘动。餐馆也不少,很多是街边的小食摊,虽然已经过了正午,食客们还是不少,街上飘荡着的香味混合了各种食物。珮吟这才想起自己还没吃中饭,经过刚才的一出,突然觉得又累又饿,抬眼一路看去,发现了一家小小的中餐馆。

刚挑开红白图案相间的和风暖帘,珮吟就听到了一声I-ra-sha-i-ma-sei,一位三十出头的女招待迎上来,向她打招呼。一听口音,珮吟就知道她是中国人,小小的个头,却穿了一件宽大的T恤衫。一条牛仔裤和一双脏兮兮的运动鞋,看上去和一般日本餐馆的女招待很不一样。珮吟快速地打量了一眼菜谱,点了一份饺子套餐。

“你是中国人吧?”女招待端着她的套餐过来,十只瘪瘪的煎饺,配上一团米饭,还有一碗蛋花汤。珮吟开口问道。

“是啊。”女招待眼睛一亮,高兴地笑了。

“你是哪儿人?”珮吟马上用中文和她攀谈起来。

“阜新。”

珮吟正往嘴里塞了一只饺子,一听,高兴得没等咽下去就说:“哇,和沈阳很近哎,离我住的大连也不远。你来日本多久了?”

“六个来月吧,你呢?”女招待饶有兴趣地问道。

珮吟不想让她知道自己刚来不久,于是转移话题问道:“你喜欢这儿吗?”

“哎,像我们这种初来乍到的人还说什么喜欢不喜欢哦,我只想着能活下来就不错啦。”女招待叹了口气,悠悠地说道,“我在上语言学校,一有空就到这儿来打工。”

“这儿的工钱还行不?”珮吟一边问,一边探头往厨房方向看,怕被人听到,幸好,厨师刚刚进卫生间去了,眼前只有另外一位顾客,坐在店堂的另一边。

“嗨,不行,我一个小时才挣五百五十日元。不过呢,我在这儿可以白吃两顿饭,而且在储藏室里搭张小床有个窝。这儿的厨师就是老板,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来日本二十多年了。他说我的日语不够好,没法给我开更多的工钱,他还说雇了我就算开恩了,像我这么差的日语,根本没有别的地方会雇用。”

“什么,他这是在剥削你!”珮吟瞪大了眼睛,她早就打听过了,这里的最低工资是七百五十日元。

同类推荐
  •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1)短篇小说

    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选(21)短篇小说

    本书选录“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第三届入围作品,《无花果》讲述旧日爱情与爱之牺牲,《桃花朵朵开》揭示留守儿童问题,《龙凤佩小传》表现三个家庭之间的善恶角逐,《秋雨》描写年轻煤矿工人鲜活的故事,《澄明斋》呈现新事物与旧观念碰撞的社会题材,《老同学要来镇里考察》引发了一场官场地震。6篇现实题材的小说,从不同侧面歌咏爱心,揭示社会问题。
  • 花枝招展

    花枝招展

    太阳拱过窗帘的缝隙,爬在靠床一边雪白的墙上,吐放着黄黄的一溜,小敏眼睫毛一动,那一溜阳光便在她两眼里灿烂起来。小敏两手从被窝里伸出,盖住了脸,那一溜阳光从她的手指缝里进去,手电筒样一扫,照见了她的心,心怦的一跳,咚咚的锣鼓一样止不住了。小敏翻身趴在了床上,没入粉红枕巾里的两颊洇得粉红粉红的。小敏做了一个梦。离她家的麦地还很远,她便听见了张庆自行车奔跑的声音,她从麦地直起身,张庆和他的自行车飘在路边的一棵杨树旁,便不动了。
  • 公考的那些日子

    公考的那些日子

    比真实更真实的“公考”故事;比现实还现实的“公考”真相!回味小平民跨过“华夏第一考”的喜怒哀乐!品味小草根考取“镶钻金饭碗”的酸甜苦辣!
  • 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神话

    《西西弗神话》汇集了加缪的四篇文章——《荒诞推理》《荒诞人》《荒诞创作》和《西西弗神话》。《西西弗神话》篇幅最短,但却是一篇提纲挈领、体现加缪思想要义的文章。他指出:“西西弗是荒诞英雄。既出于他的激情,也出于他的困苦。”“在他离开山顶的每个瞬息,在他渐渐潜入诸神巢穴的每分每秒,他超越了自己的命运。他比他推的石头更坚强。”其他几篇长文,实际上是从各个侧面充分阐述和充实了加缪的这些思想。
  • 故乡

    故乡

    《故乡》是作家余松的长篇小说,借助米村这个微如一粟之地,展现了中国东北乡村三十余年来的变迁。作品着笔于代、陈、张、段四家,涵盖了中国几乎所有样貌的村民人物,有着近乎白描般的真实、细微、熨帖。日常生活的简单、松弛与时代变化的恢弘相交织,碰撞出最为真切的矛盾纠葛,所有人物的命运都被表现得如此精致,又如此震撼人心。作者如同在米粒上雕刻中国当代乡村的灵魂,雕就一幅腾着生活热气的、带着痛感与温情的万里长卷,无愧被称为“一部厚重的乡村编年史”“中国乡土社会的《清明上河图》”。
热门推荐
  • 一颗星的夜

    一颗星的夜

    什么是爱情,你是否也在某个深夜里想过这个问题。我想过很多词汇来描述爱情,可我发现,爱情它无法定义。我见过相爱了六十余年的夫妻在分别时依旧不舍的目光,也见过青春年少的男女情窦初开时的喜悦,我见过很多相爱的人,我想讲给你们听,愿你们在迷茫的时候,也可以把握住相爱一生的人。
  • 逆天狂凤:极品驭兽师

    逆天狂凤:极品驭兽师

    一代天才陨落?不,是一代神才崛起!父亲的死亡,母亲的疑团,引她前进,伏天诀,先魂体,当封印一层层破开,九兽并行。这条巅峰之路血流成河,非她所愿,奈何天命所归!他许她生生世世,护她一路前行,他们的爱情坚定不移,令人羡慕。他化身成魔,有关她的一切烟消云散,她被封了记忆,有关他的一切不复存在。决战天穹,昔日的爱人兵戎相见,你死我活。她的鞭抵着他的心脏,她的血染红了他的眼,千年前的一幕重现,这一次,结局又是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真里世界

    真里世界

    《真里世界》此[里]不是[道理]的[理],乃[里面]的[里]以破解游戏世界观,发现隐藏结局的惊奇体验为卖点。涉及惊悚科幻武侠侦探等不同风格的剧本有单人普通、噩梦模式,排位模式,电影模式等不同的选择。探索里世界,搜集[系列]物品,通关真里世界的战悚谜团!
  • 我有一辆逍遥车

    我有一辆逍遥车

    吕乐的二手小破车被未来科技加持,从此生活乐无边。
  • 导弹武器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导弹武器科技知识(上)(青少年高度关注的导弹武器科技)

    导弹是一种依靠制导系统来控制飞行轨迹的可以指定攻击目标,甚至追踪目标动向的无人驾驶武器,其任务是把战斗部装药在打击目标附近引爆并毁伤目标,或在没有战斗部的情况下依靠自身动能直接撞击目标,以达到毁伤的效果。也就是说,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 高效率工作的9种方法

    高效率工作的9种方法

    本书从个人职业规划、时间管理、优化工作流程等多个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如今,一个人光凭着一腔热血苦干、蛮干是行不通的,如果不能高效地工作,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
  • 不尽山河

    不尽山河

    作者从事科学报道工作几十年,多年来笔耕不辍,有许多优秀的科技报道文章。本书既精选了作者过去在报刊上发表过的优秀随笔散文杂文,又收录近年的最新文章。作品大多记录作者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涉及文化、科学报道、学科人物、科学著作等各个方面,可见作者对科技、生活都有着独特的观察视野和较高的哲学思辨。尤其是在第三辑中,作者记录了在西双版纳植物园的见闻,文风诙谐,文笔老辣,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花间一枝禅

    花间一枝禅

    禅宗固然是中国佛教的,中国佛学的特色,但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整个佛学的体系而言,它的基本宗旨,与最高的目的,并非因与中国文化融会以后,就根本推翻了释迦佛教的主旨,只是在教授法的方式,与表达最高真谛的言辞与方法
  • 首席丫环A

    首席丫环A

    "某皇一脸怒容:“来人,给朕一丈红!”一口豪气喝下毒酒,一片鲜红挥洒空中,然后倒地不起。哼!尽管你打我骂我杀我,我仍痴心不改,你却偷心偷人偷我哥,本王这就死给你看!后悔了吧,心痛了吧,还好朕还没断气,抱抱我,亲亲小嘴,说不定我会醒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