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82100000020

第20章 附录(2)

村口的陈氏宗祠,南临龙溪,北坐狮山,始建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基本上还保持着建时的模样。祠堂内有独特的藻井顶戏台,画着“双龙抢珠”图案。大堂中心悬额“星聚堂”,还挂了十余块新旧匾额,其中有“进士”“贡生”“状元及第”“翰林”等。

沿村里溪边走一圈,到处是高大古朴的樟树、枫杨、银杏树,有棵银杏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浙江省一级保护古树名木。

村小学旁的育英书院,原称“崇德堂”,是宁海县保存最完整的古代书院之一。

除此之外,村内的古民居、古祠堂、古道、古桥、古木等古迹,都是“驴友”心目中的好地方。网友“吃棒棒糖的人868”在微博里就曾推荐:喜欢户外运动的朋友,要去宁海龙宫村。不是爬山,而是沿着小溪前进,原生态,很自然。

来源:《都市快报》,2013年1月16日

龙宫:千年的不老情话

戴巧珍

龙宫从古到今都藏满了情话。

藏,是她惯用的伎俩。她不动声色地把自己藏匿在浙江宁海深甽的一个深山冷岙里,一藏就是近千年。那潺潺流动、冰清玉洁的溪水,那千百年孤芳自赏的古树,那倏地一下窜出野兔的丛丛蓬草……她好像用琥珀把它们都凝固住了,今日解冻,一切都是清新的,一切都是自然的。煮饭的阿嬷还用那门前的河水洗那绿油油的青菜;白鹅昂着头,领着鹅群从石桥下悠然而过;有着菊花样笑容的老人端坐在家门口,仿佛一天都会不动一下……

所以,即便从县城驱车去龙宫,最快也要一个小时,而且山路蜿蜒曲折,像丝带一样打着转转扭向前方,但是这些都阻挡不了络绎不绝的车子在山路上盘绕。节假日一到,龙宫的沟壑潭坝,杨家坑、樵坑、龙宫溪、溪湾坑等,就像一个又一个容器,盛着一拨又一拨游人。嬉戏、野炊,喧闹的笑声惊起林子里打盹的长尾巴松鼠,从树上丢下一颗野栗子来;袅袅炊烟在山间飘浮,远望去就像远古的烽火。

农家乐餐饮开起来了。那饱满的烤土豆、裂开了金黄口子的烤番薯、绿得抢眼的青豆,都是土了又土,却是令人百吃不厌的山珍。一餐饭下去,通体舒坦,神清气爽。

供游人度假的民宿造起来了。民宿被称作“龙宫一号”“龙宫二号”等,仿佛我们都是龙太子、龙妃子。房子临河而建,开窗就是潺潺的河水。白天阳光好的话,女房东就会把被子放到阳台上去吸足一天的阳光,晚上蓬松松地裹住人,满鼻子都是阳光的清香;头刚放到枕头上,人就被一脚踹进了梦乡。夜晚的龙宫,万籁俱寂,连虫子们说话都是掩着声的。扎扎实实睡到大天亮,清晨推开窗,小鸟在枝头放声歌唱,淡淡的晨雾若有若无地在河堤上写生,把青色的河堤与淡蓝色的河水描成一幅画。女房东早已起来,在河边洗毛巾,用的是洗衣棰,“啪啪啪”的,在河岸上传出很远,这不是童年的记忆吗?

把情话藏在山水里是不够的,哪怕这样的山水情话惊动了中央电视台。有一天,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栏目的记者扛着摄像机走进龙宫,把镜头对准了龙宫的山山水水……

她还把情话藏匿在古老的宅院、道地里,藏匿在庄重的牌匾、牌坊里,藏匿在古桥、石路和绵长的时光里。在龙宫,连转身都得轻轻的,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把一段亘古的情话撞醒了。

龙宫人善藏“情”。就拿村头立着的巨石牌坊来说吧,只有“百世坊”三个大字,“百世坊”顶间饰着的石制圣旨也已冷了,曾经火热的表彰和深切的哀悼只嵌在石头纹理里默默无声。

倒是祠堂两厢排列着的全副銮驾,雕龙画凤,旗幔飘飘,让我们不由想象岁月深处那些尘封着的爱恨情仇。这套銮驾怎会落于民间?据说跟一位公主有关。公主缘何结识龙宫村的人?这个故事龙宫村的老人至今还津津乐道。

说的是清康熙年间,龙宫村出了一位名叫陈宏挺的青年才俊,他八岁就能填词作诗,还跟奇人异士学习,熟悉外文,十八岁时就考进了国子监。这本该是一个命运宠儿幸福人生的开端,不想宏挺更大的人生眷顾还在后头。一切都是传奇性的。宏挺进京途中巧遇微服私访的阁老,阁老惜才,把他举荐给了皇帝,皇帝见他少年英俊,博学多才,又能翻译番文,当庭就把自己的义女许配给他。皇帝金口一出,自是不容更改,不想宏挺原是有家室的,他既娶公主,自觉愧对旧妻,常暗自垂泪。深明大义的公主知情后,准许他回家省亲,但约定两月后返。这本来是一场正常的离别,两月后,宏挺将回到公主的身边,继续他们的幸福生活,但命运的毒齿在此时闪了一下寒光。公主怕宏挺负她,在宏挺离开前,让大内高手点了他的穴位,若宏挺食言,两月未归,就要性命难保。

也许一切都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的,事情的发展出乎了公主的预料。宏挺思乡情切,马不停蹄,因一路劳顿,一抵达家乡就病倒了,病的时间还很长。等宏挺身体好转,想起约定,打算返回时,两个月的时间已到,宏挺离奇身亡。

而今,我们看着这些豪华威风但已沉暗褪色的銮驾,自然是无法揣测公主当时的心情的。她是怎样急迫地向太后借得半副銮驾急急赶来,见到驸马冰冷的身躯,她又是怎样的悔恨交加?她本想用她的身份和柔情去抓住一份曾属于她的爱情,不想阴差阳错,一念之差铸成千古恨。

也许是爱之深,也许是悔之切,这个本该回宫重新开始的公主竟放弃了她的身份和一切皇家荣华,只身素衣留在龙宫,陪伴她的亡夫走完她孤苦的一生。

到底是皇帝的女儿,皇帝感念义女之忠烈贞洁,再赐半副銮驾给公主,加上之前的半副銮驾,小小的龙宫村于是有了皇家的全副銮驾。皇帝还打造了一座牌坊——“百世坊”来安慰女儿。龙宫村的“百世坊”从此流芳百世。

这样的爱情故事有些缠绵悱恻。龙宫村更多的是恭良勤谨、倾囊侠义的“义言”。

这些“义言”以龙宫村陈氏祠堂最多。龙宫陈氏祠堂是龙宫村保存最好的明清建筑之一。陈氏宗祠布局与众不同,仪门与倒座各自独立,中间相隔一个小天井。此外,它的雕饰件也比较特别,如仪门平板枋上代替斗拱的圆雕八仙和金鸡,也是其他宗祠所没有的。陈氏宗祠的古戏台在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里悬挂着大大小小、颜色不一的牌匾,牌匾或曰“妣节怀清”,或曰“克襄先业”等,这些字词是对牌匾主人一生的高度浓缩。牌匾的主人或经人世许多可歌可泣之事,或承受人生不能承受之重,才有这份殊荣,让牌匾高高地悬挂在让人敬畏的家庙祠堂,供人敬奉。这些牌匾或用上好的实木打造,或请名人高士执笔,一块块牌匾,底色雄浑、文字遒劲,一笔一画厚重庄严、沧桑俱现。

“克襄先业”说的是清光绪年间龙宫村富家陈昭鼎的事。陈昭鼎虽家境富裕,但衣着简朴,凡事亲力亲为,并力促全家秉承克勤克俭的门风。有一次,全家人聚在一起吃蚕豆,子女们吃了豆子后把豆皮吐在桌子上,陈昭鼎见了,将所有豆皮聚拢并吃掉。子女们不解,陈昭鼎解释道,饱时要记贫时饥,富了不忘穷时苦,如此,才能长盛久安。在他的教导下,子子孙孙勤劳节俭,善于持家,乐于施舍,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怪圈。

陈昭鼎自身节俭,却行侠仗义,年年捐助村里的育英书院,资助贫苦人家读书上进,还捐献纹银六百两在村里建桥铺路,为村民往来提供方便。村民为纪念他、感谢他,将该桥命名为“昭鼎桥”。“昭鼎桥”历经风霜今犹在,虽斑驳沧桑,却古朴稳固,村人抚桥皆能说出陈昭鼎的义举,人间佳话至今弥香。

这些牌匾原是悬挂在主人的道地宅院中的,历年历代下来,宅院雨打风吹去,而牌匾终被后人代代护存下来。龙宫道地众多,原有三十多个,可见昔日之繁华。如今,保存较好的仍有十个之多,是县里保存道地最多的村落之一。这些道地格局大都相似,但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号,如“上道地”“安吉贞”“众星拱北”“允盛堂”等。每个道地又有自己的特点,如“安吉贞”道地里铺的是“福、禄、寿”,平整的鹅卵石上一只秀挺的长颈鹿翘首回望,左边是一只翩飞的蝙蝠,右边是一位寿者捧着仙桃,完整地构成“福、禄、寿”的意象。“三进堂”则有三个递进式的道地,前两进浅一些,最后一进深广阔大,四周的厢房雕梁画栋,窗棂门楣上飞虫走兽活灵活现,如此细腻考究,想必这些都是老爷、小姐们的住房。前后两进院落之间,除了门,两边是两间厢房,窗户不是惯有的格子窗模样,而是一块平整的屏木,上面用工整娟秀的柳体楷书刻着家训:“……凡邻里亲故,平昔善良,倘有婚姻丧疾应助者,即量力助之。毋慕豪侠之名,轻意肆志,贻忧父母。其无赖之人,当敬而远之,一与交游,为患不小……”窗屏历经岁月侵蚀,字迹模糊,非仔细辨认不能识,但是字里行间,我们仍能感受昔日主人的门风和追求。能把家训刻上窗台,让家人日日进出都能识见,得以秉承,这人家必是非常注重家德家规、重礼扬善的。

在古时龙宫,这样的传统竟不限于书礼人家,龙宫村绝大多数村民都有一种侠心义胆。在村里的三岔口处,我们不时能见到一个凸起的、狭长圆润、状如眼睛的石子,同行的朋友介绍说:“这叫‘义眼’。”

何谓“义眼”呢?朋友解释道:“这不是假眼的‘义眼’,这是一个接头暗号。它有三方面含义:一是一个指向符号,你们看,村里道路没有十字路口,全是三岔路,而这种小石子总会在三岔路口出现,指引找路的人向前进;二有象征意义,暗示每一个人都会面临人生的三岔路口,每每此时,我们都要常常想想‘义’,多想想他人,多帮帮他人;更重要的,这是一个家族的密码,是陈姓人家相认的联络暗号。”

接着,朋友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关于家族的“谜底”。这陈姓人家即为江西江右陈氏的后裔,唐宋时,江州陈氏创造了3900余口、历15代、330余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食、和谐共处不分家的世界家族史奇观,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合居最久、团结最紧的和谐大家族。到宋仁宗时,陈氏家族名动朝野,朝廷顾忌他们的声势,将这个家族分迁全国72个州郡(144县),分成大小291庄(另加43官庄,共334庄)。陈姓族人又经自我流动迁移,有一支人脉抵达天台华顶山北麓、天台国清寺佛界之地的龙溪发源地居住,后又有一小部人迁徙至此,即成为龙宫村。

令人称奇的是,这个家族虽被分迁,却人分心不分,他们创造了一个奇特的认宗标志,即在村庄的三岔路口设立一个形如“义”字的石子。只要陈姓人见到这个石子,不论你是富贵荣华,还是饥寒交迫,你都可到这个村庄的陈姓人家寻求帮助,陈姓人都会如同见到亲人一样热情款待、不分彼此。

那天,我们走得已有些晚了,太阳退下山去,晚风飒动,树叶飘飞,打着卷儿落于跟前。恍惚间,我仿佛看见一个个日暮风寒的黄昏,外乡陈姓人长途跋涉从外走来,正愁不知投身何处,却见“义”眼引路,于是欢欢喜喜地敲开一户人家,报出姓氏,同是陈姓的当地人即递茶备饭,嘘寒问暖,让游子亲切如归。

这真是让人温暖感怀的一幕。我相信这样的瞬间发生在龙宫村很多的朝代、很多的时空中;我相信这样的瞬间,龙宫人不仅仅是给予外乡人热热的饭菜和情怀,更是在帮助中汲取一种能量,汲取一种世代履孝行义、团结互助、行爱人间这样积极的家族信条。《陈氏宗谱》明确记载,陈氏后人要做善事、行义举,并对善事义举事迹突出者以“太邱遗风”颂之,以匾书“继武太邱”彰之。“继武太邱”匾书现悬挂在龙宫村的育英书院里。

时光浩瀚,多少尘事都被掩入历史的巨著鸿篇中。可喜的是,现代龙宫人续写着这些动人的情话。那天,接待我们的朋友兴致勃勃地介绍说,村里的旅游资源要做深入的开发和挖掘,届时,从深甽镇到龙宫村只要十几分钟,龙宫的山水和文化将进一步发扬光大。一旁的龙宫村书记点头称是,说,是的,镇里在花大力气呢!他们把全国著名的画家也留住了。

这位全国著名的画家就是李明龙先生。一年前,他被龙宫山水吸引,孤身一人来此写生,不想受到镇上、村里的热情邀请和接待,他感念于龙宫山水的秀美和龙宫人的一片痴情,遂决定在龙宫长期作画。

我们去看他时,李明龙正在画室里作画。不大的画室里上上下下挂满了龙宫的山水。在画家的笔下,龙宫的山水又有了一种新的生命力,让人赞叹。就像中国画院副院长张如风对其的评价一样,作品既有北派的雄浑大气,又有南派的婉约细腻,格调清新高雅,这是现代版的情话了。

龙宫的山水,生机勃勃,是千年不老的情话!

2015年6月22日于宁海新园

览胜探奇龙宫村

葛云高

前不久,县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会员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龙宫,我有幸被邀参加。

龙宫村位于深甽镇,距县城36公里。虽地处深山,却有省道穿村而过,历来是宁海与新昌的交通要道。从龙宫村到黄坛瓦窑山村,至今还保存着一条汉代石砌驿道。

同类推荐
  •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徐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徐州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作者杜书瀛,研究李渔30余年,他对李渔研究的理论内涵的发现和阐述,多有超群出众处,自1982年推出《论李渔的戏剧美学》开始,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李渔研究的专著,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李渔研究专家、行家、大家。《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是杜书瀛先生关于李渔最新最全的一部专著。他借鉴中国古典文论中特有的“评点”的形式,对清代戏曲家、理论家李渔两部重要著作《闲情偶寄》和《窥词管见》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校勘、注释和评点。
  • 刘半农作品集(二)

    刘半农作品集(二)

    本文主要包括骂瞎了眼的文学史家、重印《何典》序、与顾颉刚先生论《静女》篇、致钱玄同、王芷章《腔调考原》序等内容。
  • 叶紫作品集

    叶紫作品集

    本书收叶紫写的文艺杂感,包括编辑日记、作品序跋、作家印象、新作评论、文艺随笔之类;收作者以汤咏兰(叶紫夫人)之名出版的《现代女子书信指导》的节选;收作者最后一年(1939年)的日记,即系据北京图书馆藏作者自题为《回忆·感想·日记·笔记·杂记》的日记手稿;还收了几通信。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更俊译丛)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孙更俊译丛)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尼采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文笔绮丽,哲理深沉。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招语宣讲 "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用如诗如歌的语言,道出了作者对人生、痛苦、欢乐、期许的深邃体悟。
热门推荐
  • 续红楼浮生梦

    续红楼浮生梦

    她,本是遗落世间一株孤傲的羸弱小草,因他的怜惜眷顾一朝飞上九重天。他,本是九天之上的王者,一次回眸,便换来与她永世无法割舍的羁绊。他,本是神瑛侍者只负责对她的灌溉,却因她的回眸一笑,从此将心失落。他,本是冰冷桀骜公子,只因一曲琴萧合鸣,便再也剪不断与她的丝丝相连。他,本是游戏人间的修行者,肩负神秘使命,只因一次意外,便写下这与她纠缠不清的缘。--------------本文慢热,是续写在宝玉成婚之后发生的故事,所以故事基本脱离了原著的框架,纯属YY之作。请亲耐心看下去,一定会发现这是个不错的故事!喜欢的多多支持~~谢谢!推荐:好友的新文::《红楼之黛心玉情》步行街
  • 噩梦的交易

    噩梦的交易

    喂,快停下。——这句话可能真的脱口而出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会吵醒我的老婆法子,她肯定很不高兴吧。不管怎么说,法子睡得很浅,连早上送报纸喀嗒的那种轻微声响都能把她吵起来。她会以为我这是在说梦话吗?可我明明从来不说梦话的“喂,快停下。你连做梦的时候都非要工作吗?”笹原在梦里苦笑着说道。现在这是……对,现在我一定是在梦里。在梦里的话无论我怎么吵怎么闹应该也不会把法子惊醒。梦也分很多种,有的梦你巴不得不要醒来,比如梦到和像衬衫卖场里的水越爱那样可爱的姑娘在一起之类的场面,那是修来的艳福。
  • 告诉学生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

    告诉学生聪慧机敏的机智故事

    书中各种故事的主人公因其巧妙而出人意料的应变之策,使人们在心生敬佩之余,同时获得某种智慧的启迪。在生活当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许许多多的突发状况,这往往需要急中生智、沉着应对方能解决问题。那么,就随本书一起,在这些机智勇敢的主人公的带领下,一起感受机智的力量。
  • 我的弟弟是杨戬

    我的弟弟是杨戬

    无简介,是不是很惊讶。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奉献者的故事

    奉献者的故事

    民兵,取之于民,藏之于民,用之于民!民兵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好规矩胜过好爸爸

    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骁勇精神,赋予孩子坚韧、果断、自信、豪爽、独立等性格特征,使孩子远离自私自利、柔弱脆弱、自暴自弃、沉默寡言、羞怯自卑、感情冷漠、害怕失败等消极个性品质,从此健康成长。
  • 蒋勋说红楼梦(第八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八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火星撞石器

    火星撞石器

    &quot;啊!!!生命大哥,要撞上了!要撞上了!&quot;张泽心想,为什么如此倒霉,刚从三国逃了出来,以为顺利到达石器时代。为何这次又把火星给引动过来,真的要狗带了,要狗带了,我才20,联女生的手都没碰过,我不服,呜呜呜呜呜呜(┯_┯)!带你领略石器时代的魅力,带你体验石器帝国的建立。是的,这是个广告词,这是2999年最流行的一句广告词,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我们的男主乘坐时光机器回到了石器时代,还给我们开始了直播!来吧,全息战斗的魅力展现。你想体验和原始人战斗的乐取吗?快来加入我们石器全息时代的大家庭吧。哈哈哈!!!
  • 银狐凌志行

    银狐凌志行

    代号银狐的凌志行,他所经历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诡闻秘事。
  • 我的那位会捉妖

    我的那位会捉妖

    他是只盯着股票曲线的冷面心狠总裁。她是莫名穿越费尽心思要穿越回去的捉妖师。他看不惯她,她更看不惯他!阴差阳错,她却成了他的保镖,还和他住在了一起!她被人“不小心”推进了游泳池,他冷眼旁观:“你不是算命的吗?还不会游泳?”她边喝水边抓狂:“老子……咕嘟咕嘟……是捉妖师!谁说捉妖师……咕嘟咕嘟……会游泳……咕嘟咕嘟……”两人三妖一路除怪的小清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