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4200001149

第1145章 闹饷

皇帝把自己想干的几件事列了单子随身揣着,他要在接下来几年干的事可太多了。

但有件事比张居正的病情、并无头绪的小学教育更重要。

杭州城驻防官兵闹饷,地方官府传信要调边军南下镇压。

这是不久前的事,收到消息的皇帝都惊了:“闹饷你给他饷就得了,该给的,为什么要镇压,而且就算镇压,调边军?塞北正打仗不说,边军过去都过年了。”

这很奇怪呀,让皇帝都无处吐槽了。

不过紧跟着第二天的电报,就让皇帝明白了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

杭州城,身处东南的城池,官军闹饷,闹饷就该给人家,当兵吃饷应当应分的事,后来仔细问了问才问明白,闹饷的东南剿倭时期的老兵精兵。

其实在皇帝知道这个事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闹饷是胡宗宪时代备倭老卒,他们年长的已近五旬,年轻的也有三旬,因为后来倭寇逐渐平息就不再招兵,一直用着这些人,拢共九营四万五千人,过去是备倭,后来是七营防汛、二营守城,军饷为月银九钱。

因过去倭乱,东南营兵、募兵的数量超过正常时期,军兵太多花费太大,偏偏他们从军半生,都不愿解甲归田。

所以巡抚都御史吴善言就向朝廷建议,把地方军饷减去三分之一。

而朝廷如今行了万历通宝,不是亚洲那种纸币,是渐感文治武功有远迈父祖之能的万历皇帝结合朝廷需要新铸铜钱的需要,发行的新铜币通宝。

在使用铜钱多的北京,一枚万历通宝能换得旧钱两枚。

但在浙江则恰恰相反,换钱是有价无市,而这价钱,是一枚旧钱换两枚万历通宝。

就这个价,你想换还换不着,因为他们不愿意用铜钱,这里头有心理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繁荣的东南,人们用银子多,哪怕是其实没多少钱的普通人,也要用碎银才有面子。

本来军饷就减了,军饷还发的是万历通宝,这些老兵去街市上买东西很困难,所以就要闹饷,闹饷的原因不是没发饷,而是发了军饷无处支兑。

他们生计所迫,只好群起向巡按御史张文熙上诉,以铜钱不易携带的原因,让发银子,而且要把减少的军饷发回来,要不然没法过日子了。

张文熙也没办法,就再找上御史中丞吴善言,可吴大人官威大,他威胁军兵:“减饷之事已定,不愿当兵的就回家务农去。”

把军兵轰走,并且,吴善言吴大人还给朝廷发电,要求调边军顺漕河入浙,镇压兵变。

皇帝全当没听见,并把电报纸撕了。

反正他撕不撕对事情影响都不大,真正管这事的是廷议,跟他这个整天在清华园里开蒸汽船打巴子拳的皇帝好无干系。

廷议还议着呢,第二封电报就发来了,这一次不是巡抚发的,是巡按御史张文熙,弹劾巡抚吴善言抚治无方,处事不当,自找殴辱。

殴辱这个词,张文熙用的很灵性,深得皇帝之心,万历爷看这封电报时脸上一直带着迷一样的笑意,虽然言官骂他的时候,他很愤怒,但他看七品的监察御史对挨打的巡抚冷嘲热讽,心里极为舒适。

张文熙就是说你这个巡抚做的不好,被老兵揍了是活该,都是自找的。

张文熙的电报是中午发的,仔仔细细把吴善言上奏减少军饷、威胁闹饷官兵的时由说了一遍。

紧跟着又说了在吴善言威胁完闹饷官兵的第二天,二营守城官兵是如何在兵头马文英、杨廷用的率领下大清早聚众起事,定出条例、发布安民告示、串通守门官兵,披甲执兵、刀剑在鞘、弓弩不上弦,马文英与杨廷用两将自缚与前,带着列队上街。

先围督抚衙门、转而拥入巡抚衙门,军兵逮住来不及逃出去的吴善言便是一顿胖揍,最后是张文熙等官吏冲进军阵,张手疾呼,最后劝说其他御史官,答应给今年五个月口粮,又寻粮商贷了三个月的粮。

张文熙又自己拿出两千钱给官兵,让他们拿这钱先买些酒粮,这才让兵乱稍熄。

然后就有了这份弹劾。

这是万历皇帝知道事,后来事情也好解决,根本不用想什么镇压的事,皇帝亲自下诏把吴善言革职回乡,跟这事有关诸人都该革职的革职、该调职的调职、该罚俸的罚俸,并派遣原兵部侍郎、宣府巡抚张佳胤巡抚浙江,平息兵乱。

张佳胤没带兵也没带护卫,别说调兵、进力士他也都不听,自己一个人驾驭着马车就往浙江去了。

没别的原因,这个时候大明在北方正打仗,各地兵事仍在变革之中,稍微动兵不但会把闹饷演变为真正的兵变,还会刺激其他地方的官军。

皇帝对这次的事也挺感兴趣,他认为这支军队是好兵,专门赦免了两个参将与闹饷官兵,还给他俩传了封电报,把军队中年龄不足四旬的都集结起来,调来京北。

万历老爷的脑回路跟别人不一样就不一样在这了,别人觉得,兵变是要镇压的;万历觉得,这帮人索要饷银都闹起来了,还对百姓秋毫无犯……这不是好兵这是什么?

大明朝梦寐以求的不就这些人么?

他们或许与官僚站在对立面,但天下最大的地主皇帝非但不认为兵变与自己站在对立面,还认为兵变的兵,是他的自己人。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万历要办的庸才贪吏,底层百姓与士兵天然与他站在一起。

但是万历老爷并不知道,在闹兵变时,除了官员与闹饷官军,喧嚣的杭州城中另有数量众多的百姓对此感到欢欣鼓舞。

在官军列队穿街过巷时,他们啸聚呐喊为官军助威,而在官军痛揍巡抚吴善言时,这些不到饿死绝不发出自己声音的百姓们高声叫骂,大声指责官吏的错误。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吸收了兵变的经验,收到了兵变的感召,默不作声地准备着。

直至这一天,紫禁城的电报房宦官颤抖着为清华园的万历皇帝送来一份来自杭州城的电报。

电报用的是已经过期的密文,密文向皇帝报告,杭州城电报房为贼人占领,贼首乃浙江上虞流民丁仕卿、韩瑾聚众两千余,啸聚纳喊折楼栅门,焚劫乡官宅舍肆行剽掠,请发兵即刻镇压。

皇帝将这电报读得咬牙切齿,攥着电报信对宦官王安道:“一月之内,兵变民变,杭州城的官吏,以为朕是瞎子吗?”

同类推荐
  • 史海拾趣

    史海拾趣

    本书主要从战国后期开始讲起,对一些历史故事进行重新演绎。以史料为依据中间穿插许多笑料,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故事变得更生动,更具观赏性。
  • 绵阳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绵阳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绵阳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历来为郡县、州府治所。古往今来,这块土地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孕育了李白、欧阳修、文同、李调元、沙汀、邓稼先、冯达仕等无数杰出人物,司马相如、杨雄、蒋琬、宋哲元及杜甫、王勃、杨炯、卢照邻等均在此留有重要遗迹或作品。本书通过市情概览、历史沿革、史海钩沉、地方文化、自然和人文景观、现代风貌六个方面再现了绵阳历史与现状,向世人展示了绵阳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绵阳这片古老土地的魅力与绚烂。
  • 寻觅旧京:续编

    寻觅旧京:续编

    此书为《寻觅旧京》一书的续集,以图为主,以文为辅;补充了《寻觅旧京》因篇幅和其他原因未能收入的大量珍贵影像和文字介绍,更在宫殿、园林、庙宇、民俗等板块之外,增添了市井街衢的内容,更为完整、全面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至民国初期北京城的面貌。
  • 锦衣血途

    锦衣血途

    PS:推荐新书《末世从封王开始》穿越成锦衣卫,陈啸庭立志要穿上大红色的,绣有四爪飞鱼图案的官服!“那可是指挥使大人的官服,你小子也敢想?”其父满脸鄙夷道。陈啸庭撇了撇嘴,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由此而始……地痞、奸商、豪绅、贪官、阉竖、国贼……通通被他拿下!小旗、总旗、百户、正副千户……他也一路高升!庙堂江湖,一路血途!欢迎加入书友群,群聊号码:770873186
  • 骠骑大将军

    骠骑大将军

    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苏任来了。他带来了新的理念,一个可以颠覆大汉历史的理念。灭匈奴小意思,收南蛮分分钟,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卫青见了得喊一声兄长,霍去病见了得叫先生,太子刘据那是我徒弟。雄才伟略的汉武大帝犯了错,对不去!带上嫂子跟我去钓鱼吧,别总想着长生不老!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男神不好追

    快穿之男神不好追

    (文笔渣更新慢,慎入!!!)云烦死了,云烦又活了。其中的艰辛只有云烦知道。-温柔校草:宝宝抱抱!腹黑王爷:宝宝亲亲!高冷总裁:宝宝摸摸!心机皇帝:宝宝别走……【崽崽崽崽那个小哥哥长的好看~】“……”被美男支配的恐怖。
  • 倒带

    倒带

    我要的未来。便是每天一睁开眼,看见你和阳光都在。《倒带》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关于“回忆的告别礼”的故事。在出版社工作的沈绮年刚遭遇男友“劈腿”,还来不及疗伤,便被指定为畅销作家慕海翔的责任编辑,而第一次见面就被大作家毫不客气地赶出家门,还被嫌弃“你穿成这样,是想刺瞎我的双眼呢,还是想浇灭我的写作欲望?”想到劈腿的男友,以及未来好几个月都要与性格如此乖戾的大牌作家一起工作,沈绮年不由悲从中来……而且——她家中还住着一个捡来的身份不明的小男孩,赖在她家蹭吃蹭喝,还总是老气横秋地教训她,她并不知道,这个从天而降的麻烦生物,其实是她的初恋男友。十年前,十七岁的高中生贝爵邂逅了少女沈绮年,两人彼此喜欢,却因为贝爵意外患上“程式细胞自死”的病症,身体呈现倒生长,直到死亡。因此他选择了不告而别。
  • 纠结

    纠结

    杨瑟躺在床上,其实她早就醒了,或者说她压根儿就没睡踏实,更不说深睡眠了,最近几天她一直这样。她盯着头上的吊顶,那无比熟悉也略嫌简朴的吊顶,心里不停地琢磨那几件事,这些事成了她近些日子最闹心的事。她不知道,是事找她,还是她找事,反正她心里总是装着一些七七八八的事,前一拨的事还没弄清楚、整明白,后一批的事又接着来了。整个脑子,就成了一家商铺,批发的、零售的一股脑儿地涌进来,她都得接受,都得打理,都想把它们理清楚。有时她也想过,何必成天把脑子弄得满满的,该吃吃,该睡睡,但她怎么也做不到。稍一消停,那些事就来了,拼命往脑子里钻,她得马上腾出库容,迎它们进来。
  • 蓬莱之李寻

    蓬莱之李寻

    仙侠的世界都是天选之人,那仙界里的路人甲和背景乙,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好人,坏人,仙人,凡人,无论如何,都是人,是人,便有盔甲软肋,亦有缺点优点。他如何,在于你如何看他。你如何,在于你自己选择。路人甲、背景乙以及有主角光环的大女主是怎样在仙界生长的?一起来揭晓!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乘四斋日

    大乘四斋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新语

    新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品味的记忆

    品味的记忆

    香港著名教授,穿行欧美亚三大洲,在旅游和美食中寻找故乡。郑培凯在台湾生活了二十年,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年,现在又在香港生活了十五年,何处是他乡,何处是故乡?对他而言,既暧昧又吊诡,既真实又虚幻。这将近一百篇文章,多半是作者过去十年到处游览的经历,以及品尝饮食佳肴,记载各地风土特色。在他乡与美食中,作者在有意无意间寻找着家乡的记忆。
  • 棠阴比事(古典文库)

    棠阴比事(古典文库)

    《棠阴比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案例汇编,载述刑法折狱的一些典型案例,作者是南宋宁波人桂万荣。《棠阴比事》的体例比较特殊,即把性质相近的两个案例并列连缀起来,“比事属词,联成七十二韵”“共一百四十四条”。本书译注者立足于《棠阴比事》文本,对这144则案例进行改写,使之成为通俗易懂、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古代审案故事。
  • 有你在我才是王者

    有你在我才是王者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一朝白捡了个‘男朋友’,秦莫晗悔不当初。可是谁想到这个她无意挑逗了的男人竟然闲着没事就出现在她的眼前?还动不动就调戏她?真是红了她的老脸。她说:“我不喜欢打游戏的男生。”可是为什么他拿着她的手机告诉她“没事,我帮着你打。”她说:“我不喜欢比我小的男生。”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他要离她这么近?他说:“没关系我比你成熟。”我的天,谁能告诉她,这个便宜的男朋友是个什么鬼?他爱李白却不是对月吟诗的李白,而是身背酒壶到处推塔的李白。可是比起李白,他却更爱那个撩拨了他心弦的她。她爱文字,她爱书中那些她喜欢的小哥哥,可是比起他们,她却更喜欢现实里这个霸着她不放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