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8800000003

第3章 专论 (3)

"建构"是使文化的事像从无到有,并在共时的关系中协调有序;"续构"是通过集体的认同行为让这样的事像和秩序在时空中完善和持续;而"解构"则是采取各种(每每是暴烈的)手段将此结构破除和销毁。相对于创立和发明而言,守成与革命都属于后起现象,都是末而不是本。远离本而议论或进行的守成与革命都不实在,都会悬空。因此,任何有关遗产问题的论争及处置都必须回到事像本原,也就是回到该事物的元话语和原结构。此可谓遗产问题的历史逻辑。

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进程来看,这一逻辑表现为从革命到守成的世纪转变。我以为,虽然在如今的遗产热潮中混杂着不少借名获利的现象,各界对遗产的划定还多限于物质性的文物古迹或边缘性的民间技艺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四川大学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南京大学等机构的相关学者在2008年组织的"首届中国高校文化遗产论坛"上有过讨论,"孔子学院"注重的还只是汉语的推广;但总体而论,全民从观念到实践上对遗产的关注,即已显示出对传统--亦即"立"的尊重和对"破"的告别。这使百年动荡的社会人心有可能重新趋向平和、返本,同时也可望使中国自近代以来在进化主义影响下一味向前的目光由此回转,转向前人业已留下的开启和发明。

毫无疑问,这样的选择也会付出代价。未来的历史照样要对今日的转向作出审评。一组绕不开的问题将是--是否凡是历史的都要守成?守成是否应立标准?如要立标准,如今当以先圣之礼还是联合国公约为定?历史是否已经终结?文化是否仍需维新?

第二节 遗产的崛起

英国伯利茅斯大学 彼得·霍华德(Peter Howard)

四川大学 赵靓译 刘曼 校

香港中文大学 吕烈丹 复

摘要:本文讨论遗产研究日益提升的学术重要性,指出四个分析遗产问题的新切入点:遗产的领域、遗产的市场、遗产在不同层次身份认同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遗产管理的多个环节。文章结尾指出了21世纪遗产问题的主要趋势,并通过对英国、香港两个遗产个案的剖析,分析了遗产管理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遗产研究人类学英国香港

引言:遗产的崛起

过去20年间,遗产研究在欧洲学术界引起了愈来愈多的关注。仅英国的大学中就有30多门相关课程,其中大部分是硕士课程,也有一部分为本科课程。开课的学者来自不同的学科,开设的课程也分属不同的学院,尽管使用的资料大同小异。遗产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人们想要保存到将来的东西。显然这种定义强调了人,强调了目前应该采取的行动。遗产通常可分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受保护的对象可能是寺庙也可能是老虎。美国的课程倾向于根据这种划分开设两个学科,然而在澳大利亚,还有在欧洲,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将两方面的研究划归为同一个学科。这不仅是因为一方的保护会对另一方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因为遗产管理的原则早已跨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界限。与此同时,遗产管理人这个职业也在不断演变,其工作场所可能是博物馆,可能是国家公园,可能是公共建筑,也可能是致力于遗产工作的政府办公室。

本文的目的是试图提供遗产问题的研究范式,其中大部分已经发表在《国际遗产研究》和类似刊物上。如果把遗产研究比作一间会议室,那么目前学者至少是通过四扇不同的门进入该领域并参与讨论的。只要涉及一个国家或社区的遗产,和家族遗产继承一样,难免会有争论。保护一种遗产总会牺牲其他遗产,或是会损害他人利益。

一、遗产的领域

通往遗产会议室的第一扇门,也是最常见的门,是对遗产领域的划分。很多研究工作起源于一些学者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并且认为这种事物应该受到保护并且传至后代。许多论文引用具体个案,继而讨论保护这些遗产需要采取哪些技术措施。物质遗产也好,非物质遗产也好,不同群体所感兴趣的事物各不相同,然而这种划分无所不包,范围太广,无益于对遗产的界定。下文中笔者试图对人们认为是遗产的事物进行类型划分,以便展示目前遗产研究发展的清晰图景。

自然。此类遗产主要涉及数量众多的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标本和地质地貌等,这些通常出现在动物园、植物园、生物圈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中。自然科学的假设是我们应当维护和增强生物的多样性,然而所有物种并不是绝对平等的,有的种类已经被偶像化,如北极熊和大熊猫。

景观。尽管与上一分类"自然"有重复,很多人认为景观应该分属一类。比如在英国,景观包括国家公园和自然风景名胜区。对这些区域的保护更多是为了美学价值而不是生物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目录中增加了"文化景观"分类,强调了此种遗产的重要性。文化景观包括那些具有人文意义的景观,并逐渐开始包括一些历史景观和设计园林。目前欧洲景观保护公约组织甚至开始强调个人景观的重要意义。

遗迹。这一分类指的是具有遗产价值的建筑物,属于建筑史学家或考古学家的研究范畴。起初,被保护的通常是那些象征权力的建筑,如教堂、城堡和宫殿;现在,著名建筑设计师设计的现代建筑物,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舍和谷仓也可能被列入保护范围。对如巨石阵这种著名遗迹的保护,不仅延伸到该遗迹周边地区,而且包括地表没有可见的遗迹而地下可能埋藏有文物的地区。

遗址。很多地方,无论在地表、地下还是海上,可能并没有发现重要的文物,但对某个族群、团体或个人而言,却具有一定意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战场。诺拉描述过种种承载记忆的场所,包括那些对每个人都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那通常是我们生命中重大事件发生的地方。的确,遗产管理人和开发商应该意识到,几乎每一个地方对某个人来说都可能有深远的意义。

文物。这一类指的是博物馆中收藏的物品。有别于在原地保存的建筑物,文物是博物馆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不过,我们还要考虑介乎两者之间的遗产,如通常在露天保存的轮船或工厂。"垃圾循环"现象在文物这一大类中尤为明显。此刻在我的桌子底下积满灰尘的打字机,说不定哪天就变成了遗产,正如最早的计算机已经变成了收藏家的珍品一样。很多博物馆分为不同的展厅,每一个展厅又请相关学科的专家来管理。不管看起来有多么合理,这种做法很容易只赋予一件物品一个含义,把该物品的意义局限于单一学科;而事实上每一件物品都是很多故事的一部分。跟其他类别相似,文物既有属于私人的一面,也有属于公众的一面--古董市场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一些私人藏品,最明显的比如家庭相簿,对其主人来说极其重要。

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该类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之为"文化多样性的推动力"。我选择"活动"来命名,因为举个例子,食物和饮料是非常"物质"的,尽管不大容易保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寻求的就是饮食活动的持续。语言和运动不可能保存在博物馆里,必须有人来说,有人来玩。我们希望称之为遗产的活动包括饮食、语言、宗教信仰、运动、艺术,甚至还包括历法和姓名。在很多国家,保存和使用本国语言是遗产中最重要的要素;相应地,很多家庭宗教节日及其他节日仪式,在家庭遗产中最重要。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英格兰西南部的格拉斯顿堡镇,这里的"官方"遗产是宏伟的大修道院废墟,除此之外还有三项遗产:其一是与亚瑟王有关的神话史,其二是近年非常流行的年度流行音乐节,其三是每年的狂欢节,已经成为当地民众的一大盛事。其他地方也是如此,有很多此类遗产,分属不同的群体。

人。也许所有的遗产都是为了对抗人类必死的命运,使我们可以继续"活着"。日本有活国宝--享受政府津贴的伟大艺术家。英国和法国会把荣誉授予杰出的市民,其过程相当于遗产的确认。我们的家族谱系曾经是最为重要的遗产。人们以其门第为荣,这至少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有一本基督教福音书极度希望把耶稣当做亚当的儿子。近年来随着基因重要性的发现,人们对家族谱系遗产的兴趣又逐渐复苏。一家英国电视台最受欢迎的节目就是《你知道你是谁吗?》,其内容是追寻社会名流几百年来的族谱,但节目中没有提到家族其他成员是否同意曝光自己的家族谱系。秘密本身也许就是重要的遗产。

二、遗产的市场

通向遗产会议室的第二扇门,按通俗说法,是市场及其利益持份者(stakeholder),尽管"市场"这个词提醒我们大部分的遗产是可以买卖的。人类学家大概更倾向于用"行动者"(actor)一词,但"行动者"往往不仅仅指人。对于许多遗址而言,海平面是一个关键的行动者,尽管不能称为利益持份者。

所有者。大部分遗产都是有归属的,无论归属的是政府还是社会组织。在很多案例中,遗产的唯一功能似乎就是作为财产,但很多情况下这些遗产还有其他功能。有些重要的遗址至今还用于农业耕作。很多西式教堂至今还用于礼拜活动,在游客群中还能做到这一点殊不容易。很多历史建筑如今是商业经营场所或是私人住宅。不论是一组家具、一件艺术品,还是一座著名的古老住宅,遗产通常是由富人购买的。特别是在欧洲,在一所被确认为文化遗产的房屋中居住,意味着地位和尊贵。仅在英国就有五十多万处建筑被列入遗产名录,而这种房子要比现代设施齐全的新房子贵很多。维修这些古建筑的大部分资金来自其所有者。所以在其他社会,如果那里的富人们对老房子没什么兴趣,那么政府必须努力通过其他渠道筹集保养、修护老房子的费用。

政府。"政府"的形式不一,大小各异。小至乡村委员会,大至民族国家政府和超国家团体。政府不仅仅享受拥有遗产带来的荣誉--这一点看看那些争相申请世界遗产的国家就知道了,而且想要通过遗产证明其政权合法性。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都没有损毁皇家祖先的宫殿,而是将其取而用之。遗产也可用来划分疆界,把自己国家和其他国家区分开来。语言和宗教尤其具有这方面的功能,当然还有景观遗产。有的历史遗迹成了国家的象征(比如在电视频道上埃菲尔铁塔代表法国),而每个国家都会对某些景观进行特殊保护。尽管地方政府和城镇议会热心支持博物馆或遗产保护区,但只有国家政府才能通过确认程序来制造遗产。国家政府可以采取实际行动为国家博物馆购置文物,或者购买古老建筑。然而更省钱的办法是政府把某一物品指定为遗产,这样该物品的所有者需要继续支付费用,但处置和改动该物品的权利却备受限制。只有国家组织才拥有世界遗产的提名权,这样在提名上不可避免会引起全国上下的讨论。

参观者。公共遗产吸引参观者,许多私有房产和私人收藏也对公众开放,因此人们通常认为遗产是旅游业的一部分,某些有关遗产的学位课程也是由旅游学系开设的。然而,正如想拥有遗产的并非只有一种人,参观者中除了游客之外还有各种对公共遗产感兴趣的人。所以,致力于遗产保护的团体和有意于遗产开发的旅游公司很难达成共识。在许多遗址(通常指对参观者开放的公共遗产),游客的数量远远不及由学童和学生组成的教育团体,这些人大部分是被要求参观而非自愿来访。在宗教遗址中,会有朝圣或做礼拜的人,尽管很难把这些人和游客区分开来。许多管理得当的遗址也照顾到当地人的需求,几乎成为当地的公园。

同类推荐
  • 中华茶道(第二册)

    中华茶道(第二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管子(精粹)

    管子(精粹)

    《管子》一书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庞博,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管子》的成书过程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管仲在世时由于功业显赫、立言精辟,他的追随者便开始收集整理其言行,春秋中后期管仲的事迹和学说被管仲学派丰富和发展。战国时期管仲学派及其学说进一步发展,并与诸子百家争鸣交流,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体系,从而为《管子》一书的完成提供了坚实基础。本书从《管子》中精心遴选43篇精华篇目,并对原文逐一进行注释和翻译,力求从政治、经济、礼仪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示管仲的执政见解与措施,准确阐释管仲的伟大思想,是现代人研究先秦时期政治经济的珍贵资料。
  • 大家:40位文化名人采访记

    大家:40位文化名人采访记

    本书讲述了作者闵捷独家采访过的40位科学文化大家的人生故事,如冰心、夏衍、端木蕻良、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陈逸飞、杨 振 宁、丁肇中等。作者力图透过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以全新视角勾勒出这些文化名流的独特成长历程和对民族文化的深度思考,以及他们在各自领域里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产生深远影响。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菊与刀(经典译林)

    菊与刀(经典译林)

    《菊与刀》是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了解日本和日本人的公认最佳读本。菊花是日本皇室的家徽,而刀则是日本武士精神的象征,《菊与刀》作者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动人的艺术性。本尼迪克特是著名美国民族学家、女诗人,是美国人类历史学派开创人博厄斯的学生,也是其学术继承人。1923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从1936年起代理哥大人类学系主任。她与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一起,结合心理学的研究,形成博厄斯学派的一个支派,即“心理学派”或“民族心理学派”、“种族心理学派”。
热门推荐
  • 不灭生死印

    不灭生死印

    意外穿越异界神州的周天,身具逆天灵根却沦为卑微外门弟子。世人以灵根修武道,武道极致终究逃不过生死轮回。周天却偏要以武道修灵根,上古生死神印为法,逆天灵根为身,夺万物之灵,铸不死不灭之魂。自此闯人族圣地,斩妖族至强,踏上伐天之途。
  • 蜜恋101:独宠极品伪少爷

    蜜恋101:独宠极品伪少爷

    她隐瞒身份,女扮男装潜入校园,只为寻找11年前共患难的他未曾想,一入校园,便看到鼎鼎大名的林夜宸被兄弟们逼穿女装的囧样。从此,她和他结下梁子。他变着法子整她。她玩命似的躲他。可自从他知晓她是女生。这人就变得“怪怪的”。平时和个保镖一样处处跟着她,有危险时第一个冲出来保护她。“阿西吧,林夜宸,你天天跟在老子后面,不怕被人说是基佬?”林夜宸眉梢轻佻,“你一女的成天老子长基佬短的,只怕是嫁不出去了。来来来,到爷这儿来亲亲抱抱举高高。”顾之晴转身就是一击“断子绝孙”。
  • 贵女翻身法则

    贵女翻身法则

    情人成皇,她却被做成人彘挂在城墙之上,一世错爱,机关算尽,苏锦惜只落得个满门抄斩,尸骨无存的凄厉下场。狠毒嫡姐将她容貌尽毁,伪善闺蜜将她亲儿解剖,重活一世,她从草包废柴变成蛇蝎毒妃,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大娘伪善,那就陪你演到底,嫡姐恶毒,那就毁了你的容貌再顺路送你见阎王,渣男腹黑,挫骨扬灰之后让你黑的彻底,步步为营,占尽先机,只是,怎么一不小心惹了这个腹黑小侯爷?她下毒,他灭迹,她打劫,他挖坑,她要弱水三千,他只带一只瓢,惟你独尊,非你不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诛星使

    诛星使

    天不公,与天争雄;地不平,移山填海!大道三千,唯亡语为王!
  • 王小波作品精编

    王小波作品精编

    本书收入了王小波的小说代表作,其中包括长篇小说《红拂夜奔》,中篇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未来世界》,短篇小说《黄金时代》、《舅舅情人》、《夜行记》。王小波的小说,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反讽人类生存的荒谬和苦难——人性的压抑和扭曲,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命运。他的小说以跨越各种年代时空的故事为背景,多种变换的视角和错位的角色语体,穿越古今的对话体叙述,第一人称的机智叙事,从容跨越了现当代小说的媚俗和规则,成为当代文坛不可或缺的存在。
  • 祖师爷的无上宗门

    祖师爷的无上宗门

    作为无星宗门,千秋宗的开宗祖师,陈尘属实有些压力山大。逗比的无聊系统的主线任务:开创天地108木的无上宗门,陈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千秋宗的无上祖师,努力地前行着......“什么?你是上古龙尊,肉身成圣?”“你徒弟遍布天下,个个绝世天骄,动动脚就能使天地颤抖?”“什么?你是古老上神转世,九转成神,一剑斩灭诸天邪魔?”“万古魔尊又如何,不灭神灵又如何,天选之子又如何!”陈尘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不禁露出一抹使得苍天颤抖的微笑。“动我弟子者,灭!”
  • 我哥刁北年表

    我哥刁北年表

    《我哥刁北年表(中国最好的长篇小说)》以一九五三年至二00三年这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为经,以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社会的诸多公共事件为纬,通过主人公刁北的家庭变故,求学求知,恋爱婚姻,两度入狱,工作糊口,生离死别,逃避世事等现实经历,勾勒出一条普通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描摹出一幅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万象图。主人公刁北是典型的“小人物”,但他的五十年,总身不由己地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大事件”发生纠葛,在这“小”与“大”的碰撞中,个人与国家,普遍与具体,得到的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跳跃式观照。
  • 世界上最经典的心理学故事全集

    世界上最经典的心理学故事全集

    本书从一个个生动典型的故事入手,以精辟的语言、简单的道理,对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加以剖析,让你在一个个故事中荡涤心灵,让你的心灵在阳光下自由呼吸。
  • 小公务员之死(契诃夫中短篇小说)

    小公务员之死(契诃夫中短篇小说)

    《小公务员之死:契诃夫中短篇小说选》语言简洁、犀利、幽默,努力让人物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就像是从他心里自然地流出来而不是用笔写出来的一样。他就像一位观察者,努力地把现实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契诃夫就是这样一位冷静、谦虚、诚恳而又热眼看世界的人,所以他的作品才会具有一种净化人心的巨大力量。
  • 空白战纪

    空白战纪

    故事采用腾讯手游王者荣耀故事背景。王者时代,王者大陆的和平迹象刚刚显现没多久,血族始祖徐福崛起,人类面临巨大的危机。战火不断,一直持续了数十年,各国明面上统一抗敌暗地里却又各怀心思,在血族始祖徐福身死前的这段空白历史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王者大陆的未来道路究竟会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