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07500000114

第114章 (上)心念纯良本无意

刘备被鞠义一顿抢白,如果是旁人,恐怕或者拂袖而去,或者羞愧难当了,然而刘备却不是这样,只见他笑呵呵地对鞠义道:“鞠义将军对备或许是有些误会,刘备此言并非阿谀奉承之言,这天下比公孙将军势力强大的人是有,可不外乎李宣、马腾二人,然而马腾此人不过是西北一头狼而已,离不开那一亩三分地,更别提跨越千山万水来平定中原的黄巾之乱了,所以此人无需再提。

那李宣,看似忠于汉室,但观其行径,一个反贼无疑,鞠将军先别急,听刘某把话说完。那李宣有三宗罪,件件都是谋反大罪,只是因为实力太过强横,无人敢说而已,其一是隐瞒身份巧取功名,他发家始于北军校尉,然而那时谁人知道他李宣竟然是罪臣余孽,而他之后的职位,全部都是建立在以校尉身份进入军队这一基础上的,而如今他竟然依旧恬不知耻的担任着重要官职,这便是不忠;李宣在战斗中崇尚武力,多次屠杀俘虏,此举有悖我大汉泱泱大国的风度,使得外邦均以为我大汉尽是此等凶残之人,此为不仁;李宣在并州大肆排除异己,竟然丧心病狂的制造了太原和上党两郡惨案,还恶人先告状,诬陷丁原和张扬两位太守,此事人神共愤,这便是不义,由此三宗罪,此子不但不可能是匡扶大汉的功臣,反而将成为大汉的祸害。不知鞠义将军认为刘某说得可对否?”

这些事虽然多数是李宣的无奈之举,然而事实就是事实,在这些事上,李宣的确是犯了众怒,只是他实力强横,无人敢言而已,再被刘备避重就轻一番,哪里是鞠义这个武人可以反驳的,只得哑口无言的坐在座位上。

刘备继续道:“至于为什么只说鞠义将军才是旷世良将,就更明了了,那些助纣为虐,与恶贼狼狈为奸之人,又岂能当得起良将之称,也不过是忠犬而已。”

鞠义其他的都好说,但是唯独听不得有人贬低赵云,然而他又无法反驳刘备,只得嚯的一下起身,愤愤地离开了议事厅。

公孙瓒本想着挽留一番,但想到鞠义也不过是好面子,在此种环境下也着实待不住,也便由他去了。

等到议事厅中的气氛恢复了平静,公孙瓒看了看刘备,开口道:“玄德此来定然有妙计助我,不如当着众人的面说一说。”

刘备听到公孙瓒的问话,拱手回了一礼道:“备此来正是要告诉伯奎,渡海奇袭青州势在必行!”

公孙瓒眉毛一挑,疑惑道:“哦,此为何意?”

刘备微微一笑道:“辽东乃弹丸之地,伯奎久困于此,岂是长计,然而西进之路有刘虞挡道,在那刘虞做出什么出格之事以前,伯奎却是对他无可奈何,不知是也不是?!”

公孙瓒想到刘虞的恶心之处就心烦意乱,连连摆手道:“别提了,为兄正是这般无奈啊!”

刘备微微一笑道:“这是伯奎必走此道的原因之一,其二,这条路弟当年也曾走过。”

此言一出,公孙瓒嚯的一下站了起来,眼睛一瞪,问道:“当真?!”

刘备微微一笑道:“千真万确,当日弟在拜到卢师门下之前,曾经到蓬莱寻找贤师,不料途遇海风,本以为就此一命呜呼,哪里知道不几日便到了乐浪,后经辗转投到了卢师的门下。”

公孙瓒一听,大喜过望,拉着刘备的手道:“贤弟啊,你定然是上天派来帮助为兄的,有你的这番话,为兄这便开始准备渡海之事!”

这公孙瓒哪里知道,刘备的以上说法从属虚构,不过是刘备在寻公孙瓒途中听一游方道人说的,刘备便将这一传奇安到了自己的头上。

刘备来投靠公孙瓒,可不是来陪着公孙瓒缩在这辽东庸庸碌碌的,他是有大志向之人,当然要有大作为,可是这公孙瓒呆在辽东,除非他敢狠下心来进攻高句丽或者三韩,否则就只有跨海攻击青州的黄巾军一途,因此,刘备才编造了这一番说辞。另外刘备也知道,他这一番说辞不过是坚定了公孙瓒的决心而已,即使他此时不说这些,公孙瓒过段时间也还是要走这条路的,因为他再无路可走。

接下来,辽东数万大军便开始行动,加快训练,筹集粮草,建造船只,物色水手和向导等等等等,各种工作紧锣密鼓的开展着,两个月后,一个消息突然传来,黄巾军匪首张角病死了。

公孙瓒知道,时候到了,不能再等了,于是大军浩浩荡荡地向辽东西南的沓氏进发。

沓氏是个人烟稀少的县城,说是县城,其实不过是一个人口相对集中的大型渔村而已,这里没有其他的行业,主要是渔业和商业,有些内地的商人会运一些货物过来,换走这些渔民们手中看似毫无用处的珍珠、珊瑚等物。除此之外,便没有什么值得描述的。

然而,在这一年,突然出现了一支前所未有的庞大军队,搅乱了渔村的安宁,接着数千条船只也顺着海岸线驶入了这里。

渔民们整日惶惶不安,好在这支军队对他们似乎没有任何敌意,最后有大胆的村民前去打听,才知道,原来是他们那从未谋面的太守大人率军来了,准备将这支庞大的军队运到海对面的青州。

渔民们这才放了心,他们拿出最丰盛的全鱼宴来招待那些将领,有很多渔民甚至主动请缨,给军队担任向导,因为那条水路他们太熟悉了,虽然他们很少过去,可是每年总有一两次,他们还是会到对面的渔村去,那里甚至还有他们的亲戚。

刘备被眼前善良无私的渔民们感动了,他默默地许下愿望,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事,他都不会让这些善良的渔民受一点苦遭一点罪,以此来回报今日他们的恩惠。

正当刘备如此想的时候,一大群渔民向这边涌来,他们手中提着各种海产,还有人那渔网包着些珍珠珊瑚之类的东西,刘备紧走两步迎了上去,他能够感觉到渔民们的善意,虽然他们之间语言沟通还有些许障碍,但是那祥和的感觉还是可以感受到的。

渔民们将物品放下,与刘备一一拥抱,然后口中不停的说着交换,刘备开始有些愣神,随即明白过来,原来这些都属于交换的一部分,无论是食物还是向导,都属于交换的一部分。

对于这些单纯而善良的渔民们来说,这或许是最为正常的交流,我给你一些你需要的,我拿一些我需要的离开,这很正常。

刘备却是突然觉得这些有什么地方不太妥当,于是他微笑着对渔民们说着,让他们稍等片刻,渔民们也对着他微笑,说着不用等,就那些就好,说着还用手指着不远处士兵们正在分发的武器。

刘备脸色一变,急道:“不行,稍等!”

然而渔民们却是满脸微笑着继续说不用等,那些就可以,见与刘备沟通这么久,没有用,便乐呵呵地涌向正在分发武器的那些辎重兵。

刘备慌忙喊道:“快去报告太守!快收起武器!不要和渔民们起纷争,他们没有恶意!”

渔民们也被刘备歇斯底里的喊声下了一跳,再看去,只见那些士兵慌里慌张地将没有分发的兵器全部装车,准备拉走,渔民们一愣,不明就里,其中一个领头人物已经满脸的怒容,他来到刘备的面前,操作僵硬的汉语,质问刘备这是怎么回事。

刘备只得解释,用来交换的不是这些,而是其他的物品,正在来的路上。

渔民们渐渐明白了,这些人并不打算拿那些随便就可以给别人的武器和他们交换,虽然心中有些不满,可是想到汉人还有其他很多他们必须的生活用品,也便耐心地陪着刘备等待着。

不多时,公孙瓒来了。离得老远,便大声问刘备怎么回事。

刘备怕公孙瓒误会便解释道:“大哥,渔民们给我们的东西不是送给我们的,他们是要用这些东西和我们交换!”

这公孙瓒估计是从小生活在异族的威胁之中的缘故,对这些不似汉人的他族人有着一种发自本性的厌恶和憎恨,他根本没有考虑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只听到刘备说这些连汉话都说不流利的渔民竟然要用他们那些破烂东西和自己交换,心中的无名怒火腾的一下便燃烧起来。

只听公孙瓒大骂道:“混账,你们这些狗杂种,竟然想用你们那些垃圾,换老子的东西,做梦!”

这些渔民虽然汉话说不流利,可是听还是听得懂的,这公孙瓒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他们一清二楚,于是众人丢下刘备,上前你一言我一语的与公孙瓒理论,公孙瓒也不答话,翻身上马,大声喝道:“速速离开,否则别怪本太守的手段狠厉!”

这一下渔民们不干了,这太守什么意思,打算黑他们的东西?那怎么成,他们又开始七嘴八舌的向公孙瓒索要他们的东西,他们不换了,他们只要拿回他们自己的东西。

直到此时,渔民们依旧认为这不过是正常的商业交易而已,给你东西,换我们想要的东西,你不想换,那好吧,把我们的东西还回来,这很正常,也很公平,然而他们不清楚或者善良的他们没有意识到,大汉是有等级的。

刘备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人群后面大声呼喊着公孙瓒道:“兄长,渔民们没有恶意,你且息怒,让我来和他们说!”

究竟刘备能否平息这场风波,咱们下回再说。

同类推荐
  • 北宋妻管严

    北宋妻管严

    北宋末年,天下大乱,金国崛起,局势动荡不堪,更是内忧外患,北有梁山起义,南有方腊造反,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也是一个汉人如狗的屈辱时代在偏远的一处庄子内,名叫祝彪的小人物,从后世穿越而来,碰上了最大的麻烦,自己的未婚妻,居然是扈三娘,一个武力值完爆他的女子于是,祝彪成了名副其实的妻管严,因为,他打不过呀!且看祝彪如果在北宋末年的乱世,以妻管严的名号,名震天下!
  • 一团和气见深情

    一团和气见深情

    大明宫庭风云变幻,一个弱小的生命在一位妙龄宫女的庇护之下长成为一代君王,面对种种血雨腥风的,一生功过又有几人说得清,觉得成化帝朱见深的故事有许多可发挥之处,《一团和气》是他年轻时的绘画作品。
  • 行走在民国(壹)

    行走在民国(壹)

    历史不应该是冰冷的,而应宛若一副展开的画卷,犹如《清明上河图》。本书充分展现出了小人物的生活与生存,带着我们深入到民国,去体会历史人物的一笑一颦、一饮一啄。历史每一次转折总会对生活造成冲击,即便是小小酒桌上,都能折射时代变迁。社会名流优雅闲适的同时,草根底层怎样在苦苦挣扎,百乐门一掷千金如何摆谱,黄包车夫为了抢生意彼此打架,帮会收取保护费有哪些潜规则……还原最真实的民国社会风貌。
  • 锦衣传奇

    锦衣传奇

    明初,置拱卫司,秩正七品,管领校尉,属都督府。后改拱卫指挥使司,秩正三品。寻又改为都尉司。洪武三年,改为亲军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后五卫军士,而设仪鸾司隶焉。四年,定仪鸾司为正五品,设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历代的锦衣卫中,有一个人,被称为第一锦衣卫他就是:少年仗剑夺武第,脚踏烈火救上帝。百官战栗伏阶下,高举金瓜震廷议。手掌飞鱼慑不法,缇骑马蹄震天下,身兼三公又三孤,天朝唯我陆平湖一直绞尽脑汁沉默写书,朋友建议弄个群扩展思路,说对历史真实度审核有帮助,因此决定建个看看效果,群号:124199558。喜欢锦衣卫的朋友加进来一起交流。
  • 烟雨轻叩帘半卷

    烟雨轻叩帘半卷

    明朝弘治年间。富家少爷张行书,因亲戚得罪王爷而致家道中落,居无定所。无奈卷入江湖争端,南盘倭寇,北据鞑靼,盛世之下暗潮涌动。身边佳人如云,他却只中意那位身份特殊的女子。被迫成亲,妻子身份成谜,他又该如何抉择?
热门推荐
  • 弁山小隐吟录

    弁山小隐吟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时空英灵召唤

    异时空英灵召唤

    ServantSaber,遵从召唤而来,我问你,你就是我的Master吗?看着眼前英气逼人的少女,上雨惊呆了。英灵召唤,穿梭万界。来,开始我们的旅行吧,英灵们。
  • 胜日寻芳

    胜日寻芳

    本作品为《草熏风暖摇征辔》的续篇,主要讲述郑之囿四个儿子的情感经历,文章读起来轻松愉悦、乐观阳光,情节曲折,引人入胜,文字优美、不失幽默、充满正能量。
  •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内容围绕黄河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合理。
  • 故河口物语(1-6)

    故河口物语(1-6)

    这是一部有关一群拓荒者的小说。全篇以鹿女的“父辈之家”为主线,祖母贯穿始终。父亲的家大口阔之梦,母亲的粮食梦,小姑的读书梦,二叔的渔船梦……等为主要内容。糅合着鹿女及笔者的童年记忆与最初生活的体验。使之成为一部自然人情风物相结合的小说。更展示那个时期人不敌自然的悲惨,人与人之间诚挚忘我的的情感,与人对自然无限崇爱热切的矛盾心理。
  • 如何在一流期刊上发表管理学论文

    如何在一流期刊上发表管理学论文

    一流的英文管理学期刊有A与A-/B+等两级。《北大微讲堂:如何在一流期刊上发表管理学研究论文》给出了一流管理学期刊的期刊名称、特点等,帮助读者发表论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魔神修魔传前传

    魔神修魔传前传

    修仙?不,我修魔!!!你算什么神?你又算什么魔?就连作者写我的时候也会颤抖!因为我到了那个境界就会去找他算账!不明:“谁说的?颤抖是因为天冷冻的!”
  • 渊和苍苍

    渊和苍苍

    不柒城的回眸,琼浆宴上的笙歌,月姖山烈火中的一笑,纵使千年,还是成了她的心魔。他道:“何苦。”她笑:“是挺苦的。”她曾幻想着有一日能同他一起到渊和瞧上一瞧,指着那处在千年前已化为乌有的地方告诉他那里曾矗立着一座府阁,阁内风景如画,三月有新柳抽芽,清风盈袖。十二月可以踏雪寻梅,赏万籁俱寂。那阁里有戴着官帽的老爷,有仪态端庄的夫人,还有一位瞎了眼的琴师和一位刚刚及笄的姑娘。然而无奈初见不相识,再见不相知。她自始至终都明白,作茧自缚的是她,一厢情愿的是她。历尽千帆后,她始终只有她自己。“叨扰仙君多年,还请见谅。”她终于看开,笑得释怀。“我若不肯见谅呢?”他一本正经的问,却红了自己的脸,红了她的眼。
  • 高士传

    高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