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1000000001

第1章 《周易》教给我们的处理人际关系的三大法宝 (1)

守正: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是第一要义

1.给自己定“位”

《周易》认为,人之处世,第一要义是要找到自己应处的位置。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首先应认识自我、做好自我定位的工作,这是《周易》教给我们的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首要的思想(陈望衡:忧患人生的卓越指南——《周易》与人生哲理)。用现代的话来说,这也就是人际关系的角色问题:不同角色会有不同的功能与态度,人在环境中应先认定自己的角色,再设定人群中当有的人际关系。

“位”是《周易》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处于当位、得为,而不失位,能够守位、守正,而不越位,是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

《周易》中的八卦与方位是一一对应的,如:震东,兑西,离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阴阳在易经里的表现就是:阴爻和阳爻,阴位和阳位,也称为刚位和柔位。

《周易》就是根据每个人所处的“位”来判断人生吉祥祸福的。

我们在看到《周易》中卦的时候,要先看到整个卦象,确定其为六十四卦中的哪一个卦,之后还要认真研究其每一爻得位不得位,此外关键的是还要看所占卜的爻居不居中。《周易》非常看重卦中的每一爻能否在其位,得不得位,即得位和失位。

《周易》每卦六爻,由阴阳爻组成。阴阳爻各有其位。一、三、五爻位为阳位,二、四、六爻位为阴位。阳爻居于阳位或阴爻居于阴位,就称之为得位;如若不然,则叫失位。得位叫“正”,失位叫“失正”。

六爻位中,二、五爻位又尤其重要。它们分别居下卦、上卦中间的位置,故称中位。《周易》中爻辞关键的就是“位”和“中”。如果居中,就算是不得位,也肯定吉利。“得位”则根据阴爻和阳爻的不同、卦象的不同,可能吉也可能凶,其中大多数是吉,但若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得位也未必吉。既得位又居中,则会大吉大利。居中,也就是所谓君子中道而行,中庸之道,人间正道。离开了中道,就会陷入邪恶。所以《易经》强调守中,坚守正道。

如果是阴爻居二位,阳爻居五位,则又中又正,称“中正”。按《周易》的观点,守“正”、居“中”都是吉祥的,反之失正是不吉祥的。

除了得位和居中之外,还要看每一爻与其他爻的关系,这决定其生存环境、发展的方向,以及需要坚持的做人做事的原则等。在《周易》里,各爻之间的关系是和谐还是冲突,主要是以阴爻和阳爻为基础进行区分的,因为同性排斥,异性吸引。

从爻象上看,阴爻代表基础、静止的、内敛的,而阳爻是代表外象、动态的、发散的。这两种之间会有许多关系产生,这些关系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承,即阴相对阳而言的,阴在阳之下谓之承,代表承受,基础,就像木凳的四个脚为阴,上面坐的为阳,那么阴相对于阳即谓之承。如有初承二,二承三等。

乘,也是阴相对阳而言,阴在阳之上谓之乘,代表乘人之危,不甘下位之象,就像木凳四脚朝天,如二乘初之类。在古人看来,这有如在一家庭里,妻子管住丈夫、女人凌驾于男人之上,是不符合正道的,会有凶险。

据,阳相对阴而言,与承相对,有占便宜之意,如艮卦之六据五。

比,指相邻两爻的关系,有比较之意,再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则有敌比、亲比之分。两个阴爻或两个阳爻相邻,则是敌比关系;一阴一阳相邻,则是亲比关系。

应,指六爻中地位相同的两爻之间的关系,如初与四,二与五,三与六,地位在上下卦中的地位相同,依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之理,有亲应和敌应两种结果。下卦之中的二爻,如与上卦之中的五爻敌应,这就代表着在一个单位与领导作对,必将没有好果子吃一样,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必须要对领导或上级采取谦卑和顺的态度,方能化解凶险。

从上述所讲的得位、不得位,居中、不居中,就引申和生发出了“吉﹑凶﹑祸﹑福”。我们要安其位,守其位,能安能守就吉。如果人们在做事时不守正道,去做违法或伤天害理之事,就是不守中,这结果就是凶。如果你与上下爻之间亲比,关系和谐,就会带来吉,即使处于危难之中,也能化解。若是与上下爻敌比,则会受到险阻。

处于不同位置上的各爻,与其他爻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这启示我们,在自身不断变化的位置中,在面对复杂的人群时,处理与各个不同的人的关系也都有各自的特征:

初爻位于全卦的最低点,也是初始阶段,所以其多代表底层民众、事物开始的时候、孩童或初入社会的年轻人等。

第二爻位于下卦之中,属于中位,能处事得体。《易经?系辞》对每一爻的特征有一个归纳:“二多誉,四多惧,三多凶,五多功。”下卦中就是“二”,不管是九二,或是六二,属于基层的干部,只要你能踏踏实实地,去做,就容易得到上级领导的关注和提拔。

第三爻,在下卦的顶端,有往上卦高攀之嫌,不安本分,离开了中,所以会有凶相。

“四”,在上卦最下面,是上卦的第一爻,紧逼“五”,属于近君大臣,因为五爻是君主之位。四爻紧邻君主,人常说伴君如伴虎,所以“四多惧”。处在四爻这个位置上,必须和上面的君主搞好关系,对其顺承。但是也必须与下卦之中的各爻维持好关系,以便开展工作。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位置,对上下周边的事物都必须警惕,时刻要小心谨慎,方得无碍。

第五爻是君位,全卦的最高领导,如果是阳爻在此位,则是九五之尊,若是阴爻在此位,则是六五之尊。在这个位置上,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是对的,所有的功劳都属于这个位置。如果其他各爻与其为敌,那结果就会凶了。

第六爻一般指已经不当位的能人、退休的贤臣、在野的能人、以前立过功但是现在已经年老无用的功臣等,处于这个位置,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淡泊名利,颐养天年,不过问政事,不提以前的功劳,否则也会被君主猜忌而招来凶祸。

《周易》蕴涵着许多人生定位道理。它告诉人们:人的位置是由低到高,而且循序渐进的。每个位置上有每个位置的表现,不可逾越。孔子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上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在自己的位置上,分寸感特别重要。当你已经非常强健,或者说取得的位置非常刚健,那么你不要争强好胜了,该和别人平等共处、同舟共济。这样不会招来凶险,即“‘群龙无首’,吉”。如果你非常弱小,或者所在的位置非常低微,那你也不必跪下,你一跪下,别人就显得更高了。

2.守正才能和谐自己、和谐他人

“守正”,这是《周易》推崇和强调的为人处世的第一法宝。按照《周易》的观点,天地万物各有其位,人也不例外。每个人都应在世界上找准自己应处的位置,如若这样,自己有序了,他人有序了,世界都有序了,就不会有祸乱产生了,社会就和谐了。

以此推论,社会上种种祸乱的产生乃是某些人不安分之故,比如君不安君位负君主的责任,臣不安臣位守臣子的职分,那么,这个国家就乱了。一个家、一个企业、一个团体也是如此。

《周易》中这种思想虽然偏于保守,但亦有合理之处,对我们现代人的人生、人际关系,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师卦》九二爻辞:“‘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意思是:在军中任统帅,持中不偏可得吉祥,不会有什么灾祸;君王多次赐命嘉奖。

从卦象上看,九二居下卦中位,九二与六五正应,六五为天位或天子位,对九二全力支持,所以会嘉奖九二,并会委以重任。

《象》对此解释:“‘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意思是说:在军中任统帅,持中不偏可得吉祥,不会有什么灾祸。占得此卦的人,正在承受“天命”,因此得到君王的宠幸;“君王多次进行奖励”,说明怀有治国平天下、使万邦悦服的宏大志向。

周朝时期召公虎的经历与本爻的爻义非常相符。

西周周宣王时期,为了镇压准夷地区的叛乱,周宣王派召公虎统帅大军执行任务。

召公虎率领大军到达准夷之后,节节获胜。可是这时,朝中的大臣都讲谗言,说召公虎兵权在握,小心叛变。这些谣言传到了召公虎那里,召公虎担心宣王若听信了这些谣言,自己就没命了。

正当他为此忧心忡忡时,宣王派来一位大臣,告知召公虎,宣王根本不信那些谣言,训斥了造谣者。召公虎这才放下心来。接着,宣王又下了两道诏命。一道诏命是赏赐圭瓒给召公虎,奖励他作战有功,统军有方。二道诏命是赏赐美酒给召公虎,同样是对他战功的奖励。召公虎再也无顾虑了,很快平定了叛乱班师回朝。

回到京师,宣王率文武百官亲自出城三里相迎,然后又在庆功会上颁下第三道诏令,赏赐给召公虎一大片山川田地。

召公虎走得正,行得端,所以不会有什么灾难,能得到嘉奖与提拔。

引申到现实生活中,这一爻启示人们:守正则受益,守正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注意守正,既同下属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又忠实地服从领导,听命于上级的各项命令,做到这样,你就可以多次得到嘉奖和提拔了。

守正、守住位置也是很重要的,也是人生的定位问题。

先看刘备和诸葛亮的定位:刘备是皇帝的叔叔,即皇叔,他为人很宽厚,又善于交际各方面的朋友,人品也很好。按现在的话说,刘备塑造了自己的品牌,最有条件做皇帝和曹操一争天下,这是他给自己的一个准确定位。诸葛亮虽然有旷世奇才,但他的定位应该就是一生辅佐刘备。如果反过来,刘备给诸葛亮当参谋,那刘备根本不合格,所以刘备的定位不能低,如果定得低,刘备找工作根本找不到。他只有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我是皇上的皇叔,我是属于汉刘的后代,只有我当皇上才更合适。诸葛亮也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他们两人的合作,主次分明,定位非常好。

再看曹操的定位,他的定位定得也很准确。曹操一直没有称皇上,一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天子的旗号,发布命令,这是皇上的命令,皇上叫你干什么,你敢不干?反之,如果当时曹操直接做天子,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肯定是天下更加大乱。

俗话说“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处理人际关系,首先要处理好自己跟自己的关系,人际关系的第一课就是自我定“位”。实际上,每个人真正明确了自己的位置,就能够慢慢地了解真正的自己,搞清楚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弄明白自己应该如何与他人交往、共处。正如曾仕强所说:“人际关系首先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而不完全是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因此,个人只有接受和认可了自己之后,才会使得别人容易接纳自己和欢迎自己。”

只有自己跟自己和谐了,才能跟他人和谐,社会才能和谐。自己不和谐,就会内心苦闷,甚至惹是生非。倘若在这个不平衡、不和谐的基础上欲望再加膨胀,甚至不惜铤而走险,那么种种丑恶的发生就很可能了,如执法犯法、买官卖官、坑蒙拐骗、杀人越货等。

和谐自己,首先要明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然后通过努力自己能够努力的,奋争自己应该奋争的,去追求自我发展进步。

同类推荐
  •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条人生经验

    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0条人生经验

    本书精心为青少年总结了100条经久实用、深刻睿智的人生经验,每一条人生经验都以精彩独到的哲理点拨,挖掘人生深层的内涵,揭示了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让青少年在更有信心和勇气去追求梦想;在遭遇挫折和感到无望时,能从中汲取力量;在迷惘和失落时,能从中获取慰藉……
  • 知道点简单的人生哲理

    知道点简单的人生哲理

    人生不是在逢场作戏、走马观花,去仔细聆听,耐心品味,等你知道了这些简单的人生哲理,并能够把它消化于内,运用于外,就能够把生命的高度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此时,你的人生之路会豁然开朗。知道一些简单的人生哲理能驱散走人生中的浑浑噩噩,理顺人生中的千丝万缕。抬头瞭望,征途漫漫,哲理在心中,路就在脚下。本书就是将人生的哲理、感悟与生动的故事集于一体,从这些文章里我们能读到智者的睿智、学者的思索、长者的淡薄。这里没有闻而生厌的说教,没有长篇大论的道理,它教我们用一种简单的思维去化解复杂的纷争,用一个简单的心境去面对复杂的人生,简单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 你在为谁工作

    你在为谁工作

    本书提出了每一位员工需要自我反思的人生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解答。它有助于员工解除困惑,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从内心深处承认并接受“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工作”这样一个朴素的理念,责任、忠诚、敬业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
  • 这才是阿里巴巴

    这才是阿里巴巴

    一个人要进入优秀的公司工作,前提是必定要具备一个伟大公司所必备的胸怀、眼光以及视野,这样你才能在公司游刃有余地工作。假如你正在为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而苦恼,假如你正在为徘徊在名企的大门外而沮丧,假如你正在为自己无法进入的公司而忧心不已。那么我们不妨看看阿里巴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样,你就可以了解什么才是公司所需要的人!从马云的成功经历和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中总结了阿里巴巴需要的十种人。
  • 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

    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

    很多事是没有办法简单思考的。鬼脚七本人从未想过作为一个写了十多年代码的程序猿,有天会成为一个文艺的写作者。像所有年轻人一样,他曾好高骛远,也曾躲在角落里深深自责反省,也曾在书本里和网络上猛灌鸡汤,然后踌躇满志、异想天开……转而陷入迷茫和彷徨。经历人生种种,当他越自由越勇敢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站在更大的格局上回首时,才发现:人生绝不是轻松到你只要随便想想就可以应付,也绝不是沉重到要你日日苦不堪言;而是要明确自己的兴趣和梦想,然后义无反顾地去达成,因为“找到自己,世界就会找到你”。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落实背后的落实

    落实背后的落实

    培训员工高效落实能力的经典读本,打造优秀组织基业长青的通告法则。没有人会注意过程的酸甜苦辣,荣誉只会给予执行到位、落实实效的英雄。把落实的种子植入员工的血液,将落实化为最强的竞争力和战斗力。也许下一个成功的人,就是你。
  • 杭州:烟柳画桥中的写意时光

    杭州:烟柳画桥中的写意时光

    本书为“城市映像”系列之一,以杭州为主题城市。主要收录了现当代著名作家,如俞平伯、郁达夫、丰子恺、张抗抗等人关于杭州风土人物的经典之作。通过他们的笔触,可以看出杭州历史的兴衰更替,人文风景的如诗如画。文笔含蓄隽永,读来韵味悠长。
  • 我亲爱的执行长大人

    我亲爱的执行长大人

    男人霸道的伸手,抓过她的小脚,“叫你不要穿高跟鞋,扭了脚知道疼了?上完药,明天就不疼了。”众人皆知,执行长大人性子寡淡,除了工作,只喜欢宠妻。可执行长大人,你人格分离,怎么回事?虐渣手法,各有千秋。啊喂?可执行长大人,你自己跟自己吃醋怎么回事?慕璃月投降,受不了啊受不了!谁来把这两个人格融合一下?始于心动,终于白首。【绝世护短+甜宠+男主人格分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霸道男闺蜜

    我的霸道男闺蜜

    他是至尊高手,邪痞,穷屌丝,是她的闺中‘蜜’友。他是霸道总裁,冷傲,高富帅,对所有人狠,唯独只对她温柔。他们是孪生兄弟?恋上同一个女人?阴谋还是爱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江南冬景(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江南冬景(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Dombey and Son(IV)董贝父子(英文版 下册)

    Dombey and Son(IV)董贝父子(英文版 下册)

    Dombey and Son by Charles Dickens, published in 1848. "Dickens started writing the book in Lausanne, Switzerland, before returning to England, via Paris, to complete it. The story follows a powerful man's callous neglect of his family triggers his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downfall, showcases the author's gift for vivid characterization and unfailingly realistic description. As Jonathan Lethem contends in his Introduction, Dickens's "genius … is at one with the genius of the form of the novel itself: Dickens willed into existence the most capacious and elastic and versatile kind of novel that could be, one big enough for his vast sentimental yearnings and for every impulse and fear and hesitation in him that countervailed those yearnings too. Never parsimonious and frequently contradictory, he always gives us everything he can, everything he's planned to give, and the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