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2200000040

第40章 交流

当夜王越与宋璋、叶华等人正在商讨官制改革的流程和细节的的时候亲卫来报:“原六军判官叶翘大人和谏议大夫黄讽求见。”

王越和宋璋闻言相视一笑,经过今日早朝闽国文官集团的首脑终于在幕后待不住了。王越很简洁的告诉亲卫:“有请。”不多时内侍引着一位老者和一位中年文官走了进来。

那位老者叶华是认识的,他是叶华的族叔叶翘,叶华一家就是因为他才会迁至福州。

叶翘为人正直善良,在朝野中算得上德高望重之人。黄讽是闽中一代才子黄璞的长子,同样的正直善良。而且这位仁兄当的是文官,出身却是唐昭宗年间的武状元,同时他也是福州黄氏一族嫡房长子。

这样的两个人出现在王宫的御书房,按理对闽王的压力应该很大才是。

叶翘曾经为老闽王顺利接管原福州驻军做出过关键性的贡献,当年老闽王入主闽国之时人们并未想到会是他,当时人们都以为会是老闽王的兄长继位。当时前任威武军节度使帐下的军队不愿意服从老闽王的指挥,前任威武军节度使王潮是老闽王的大哥,老闽王只是排行第三。那个时候还没有闽国,闽地还属于唐朝的威武军节度使的治下。

那个时候已经是天下大乱诸侯分立的年代,威武军节度使已经处于独立的状态,只是表面上还尊奉中原王朝为正统。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谁都可以称王称霸的时代,只要你的拳头够大够硬。所以老闽王想继承大哥的位置就必须得到王潮所部的支持,因为这是闽地实力最强的军事力量。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是叶翘说服了军中的主将,最后老闽王才得以顺利的接过了大哥所留下来的事业。这才有了唐皇册封闽王一事,闽国才得以建立。否则叶翘以一个文人是很难做到六军判官这样一个高级职位的武将的,这是老闽王对他功绩的认可。

有道是:吃水不忘掘井人,面对这样一位对王氏家族有功的人,还是以正直善良著称的人,闽王很难处置。

黄讽更是有意思,泉州黄家和福州黄家本是一脉相承,两家的嫡房更是亲兄弟,所以他是黄妍的长辈,这意味着也是王越的长辈。同样的这是一位正直的长辈。

因为他们的正直,所以当你站到他们的的对立面时就意味着你站在了正直的对立面,那样你自然就成为邪恶了。他们还都是老人和长辈,尊敬老人这是道德问题和儒家无关。很明显对方已经看清楚了王越是不会在儒家的观念里面和他们交锋的,所以这样的压制比请一两个成名的宿儒要好很多。

宋璋的脸色变了,叶华的脸色也变了,他们都没有想到幕后之人竟然是他们两位。看上去接下来的交锋会很难,很艰苦。

王越经过了最初的短暂的意外之后一直显得很平静,他和善的让内侍搬来两个锦礅让两位老人坐下,然后执晚辈礼与二人相见。

两位老人却不肯一定要先行君臣之礼,王越笑道:“这里不是朝堂,是王宫后院,是家。两位前辈不必拘君臣之礼。”

见王越说得真诚两位长者不再坚持,他们坐下受了王越的晚辈礼,接下来是宋璋、叶华等人与两人见过礼。

众人一一见礼已毕,黄讽笑着问:“既然殿下说这里是后宫宅院、是家,不知是不是可以行家法了?”

宋璋、叶华等人闻言变色,早在王越说这里不是朝堂是家的时候两人就觉得大事不妙。现在能镇制两位老人的只有王权,王越却将手中最为有力的武器放弃了,这样他们在接下来的交锋中完全处于劣势。

王越闻言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说道:“这句话您老说得可是不太对。法只能对于国才能称之为法,家只能用规。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晚辈以为说的就是这个。”

宋璋、叶华听到王越竟然轻描淡写的化解了黄讽的第一波攻势,心中不禁暗暗叫好。

黄讽闻言并不恼怒反而哈哈大笑,他说道:“有人说闽王殿下将百官说得哑口无言,看来此言不虚。”

王越谦逊的微笑道:“过奖,孤只是就事论事而已。”说到这里王越话锋一转:“两位前辈联袂深夜到访总不是为了和孤讨论国法家规或者如何狡辩吧”

黄讽摇了摇头,叹息道:“当然不是,既然殿下有此一问,自然也是明白我们来意的。”

王越笑着说道:“两位老先生都是德高望重之人,如果是国家大事自然会在朝堂与孤商讨。可是您二位来的却是后宫,孤不敢胡乱猜测。”

前一刻王越开门见山直接把话挑明,后一时却绕起了弯子打上了太极。如果换了一个人肯定会被王越的变化打乱阵脚,可是黄讽也是经历过无数风雨之人,这点手腕在他眼里算不上稀奇。

黄讽笑了笑,诚恳的说道:“殿下这是明知故问了,我与叶大人一同前来无非是做说客,希望开解殿下与百官之间的误会。治国离不开文武百官,可是殿下与文官渐渐势成水火这于闽国不利呀。”

叶翘在一旁点头说道:“自从殿下继位以来事事针对文官,现在已经弄得人人自危,力求自保已经无心国事,长此以往朝政懈怠,单凭殿下一干人要想治理闽国恐怕也是力有不逮。”

王越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他严肃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问:“孤有一事不明还请两位老大人为孤解惑。”

黄讽笑着说道:“殿下请讲。”

王越此时要抛出的问题绝对是刁钻古怪的问题,但是黄讽夷然不惧。他虽然是武状元,可是古代的武状元可不是电影里拍摄的那样比试一通拳脚就能当上的。

开设武举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拔为将的人才,作为首开武举选拔先河的唐帝国军力强盛,军中不乏能征善战的将领,可是为何还要开设武举?其实这和文官的科举制度诞生的原因非常相似,文官之所以会产生科举制度,主要是因为在此之前官员都是出自门阀世家,这样的官员选拔制度的结果就是国家的政权很容易被家族控制,为了摆脱这样的结局于是才有了科举制度的产生。

军队也有类似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比文官更严重。古代就有“穷文富武”的说法,意思是说如果家里贫穷就去学文,如果家里富有那就可以学武。因此武将的选材面比文官更狭窄,一般的家庭根本无法负担学武的支出,因此军中将领的选拔大多是子承父业形成的将门体系。而将门的形成会阻碍真正有才华的军官的提拔,也会导致军队最终变成私人武装,这就是国家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武举的选拔因此而产生。

最初武举仅仅考核武技,随着时间的推移,武举的考试当中也加入了兵法的考核。黄讽所处的正是这样一个时期,所以他不仅仅武艺超群而且文笔出众。他之所以去考武举只是因为他在“文”这方面不及他的兄弟们,如果拿现代的标准来衡量黄讽年轻时的文化水平不会比一省的高考状元差多少的。

底子厚实又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沉淀,黄讽更是人老成精,所以他有这样的自信可以面对王越所有的问题。更何况边上坐着一位更是比黑山老妖还老的叶翘,黄讽认为王越再难的题目凭他俩一定都能解决。

王越很爽快的问了出来:“自夏开始,为何会有朝代的更迭?”

宋璋和叶华在一旁看着王越和两位长者斗了一个旗鼓相当,正在暗暗叫好,他们认为王越会提出什么万年难以解答的题目,比如: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不想王越却提了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

正准备接下王越超难题目的黄讽没有想到王越提出了这么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问题,他楞了一下正要开口回答,叶翘却在这时神情凝重的抢先说了出来:“天道本无常,惟有德者居之。”

黄讽惊讶的看了叶翘一眼,他发觉叶翘神情非常严肃,心中一惊。回过头来前后仔细想了想,顿时明白此老为何会这样了。

他们之所以会被选派来与王越谈判,实际上是非常有针对性的。王越拥有的是至高无上的王权,一般的人无法与之对抗,只有他们两人才能最大限度的限制住王越手中的王权。

在最初见面时王越却主动放下了手中的王权,这对他们来说本来相当的实力,已经变成了绝对的优势,然而到现在他们并没有在王越哪里占到便宜。当你占尽先机却看不到优势,这是怎样一个对手才能做到的?

黄讽发觉自己实在是太轻敌了!叶翘作为旁观者一定是看出来了问题,所以他才会抢在自己的前面回答出来。只是这个简简单单的回答,其实并不简单。叶翘的意思很明显:这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王位只能是有“有德”的人才能坐。这个回答可就厉害了,它暗中的意思就是你王越要不要做一个有“德”之人,不然别看你现在王权在握可终究会失去的。

宋璋和叶华听到叶翘的回答也觉得这下王越可是被逼到了绝境,“有德”那就要落入文官们的规矩中去和他们作战,不然拿什么标准来证明自己?

王越忽然笑了,他说:“老大人言之有理,孤是不是可以理解成现在的王位的选拔和继承的模式很有问题,需要做出改变?”

王越的回答让满屋子的人掉了一地的眼镜。这话说的实在是太绝妙了,它顺着叶翘那句“天道本无常,惟有德者居之。”的思路延伸下去,然而却曲解了叶翘话语本身的含义,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叶翘根本无法回答。因为王位的世袭制度是封建制度的根本,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下没有人敢于破坏这个制度,因为它是这个时代社会道德的基准。违背了它就是违背了整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也就是这个时代所称之为的“不忠”,到了那时你身上背负再多的“正直善良”都可以被斥之为“奸佞”。

所以即使是站在王越同一阵线的宋璋和叶华,他们的感受不是想“拍案叫绝”而是觉得闽王殿下的回答实在是“匪夷所思”。

这就是穿越者的好处,曾经回首过去的人总能跳出当年的桎梏。

不等叶翘和黄讽回答,王越也知道他们对此很难回答。王越走出书案回头指着随手挂在椅子背上代表闽王身份的蟒袍说道:“不瞒各位,孤在穿上它的第一天就在思考,为什么开国皇帝都是有道明君而每个末代皇帝都是无道昏君;为什么开国皇帝身边都是贤臣良将,而末代皇帝身边都是奸佞贼子。”

这个话题不是每个人都能随便在这里明着讨论的,至少现在这个话题只有王越自己可以任意说。

叶华暗中摇了摇头,他本来觉得王延钧已经是一个很厉害很有心计的君主了,现在他忽然发觉王越比王延钧厉害百倍。王越明着放下了手中闽王的权利,而在与两位老者的交锋中又无时无刻的不在利用这个权利,现在他凭借着王权轻易的就拿到了话语权。

宋璋对王越这一套却是见怪不怪,想当年在成立榷场的时候他早就领教过这位拥有大奸商本质的领导者的厉害。这样的王越才是真正的王越,刚开始那会儿的只是假象是幻觉。

王越继续说着:“我是一个怕死的闽王,我很害怕哪一天吴国或者吴越国的军队打进来。别看我能在你们面前摆摆帝王的谱,当我面对敌国的士兵的时候我和普通百姓没有区别,只要我敢忤逆了他们的意志这些士兵大可一刀砍掉我的头颅再去向他们的帝王请赏。”

王越并没有对前一个问题进行回答却又说着另外一件事,叶翘、黄讽、叶华被王越说得有些糊涂了。宋璋和王越共事已久,王越这种跳跃性的思维他也是不习惯,不过情形比叶翘他们要好很多,而且他隐隐约约猜到了王越想说的是什么。

这倒不是宋璋比其他三人更聪明,只是宋璋在王越的团队中时间呆的久了,比其他三人更了解王越的思想。

听众的思路还没跟上来,王越的话题又转开了去:“在孤初登闽王之位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以说寸步难行,那个时候我不敢奢望可以和你们能够坐下来好好的平等交谈。那个时候我同样拥有闽王的头衔,可是你们对我无所畏惧,不像现在我可以肆意拿着闽王的头衔压迫你们。你们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黄讽和叶翘无法回答,说到了这里他们已经知道了答案,这个答案是他们最不愿意承认和面对的。

王越冷笑一声说道:“是实力。如今我拥有了闽国绝大部分的人口、土地,再加上我所掌握的军事力量,我所有的实力已经完全超过你们了。你们无法抗拒的不是闽王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头衔,而是你们无法抗拒我所拥有的实力。所谓的开国明君和末代昏君都是这个道理,看看林家在闽国的势力和他们的所作所为就知道,当所有的财富聚集在豪门大户的手中时国家就会虚弱不堪,百姓挣扎在死亡线上,任何一个人都无力挽救这样的末世。”

黄讽和叶翘惊讶于王越小小年纪竟然能有这样的认知,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

王越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换了一种平和的语调,说道:“治理国家单单凭孤和孤的手下是远远不够的,闽国确实需要文官进行治理。但是它需要怎样的文官?是替豪门大户发声的文官还是替国家着想的文官?这里面是有区别的。国家需要治理才能繁荣昌盛,然而并不是治理了就一定能繁荣昌盛,治不好就会让国家走向毁灭。”

黄讽和叶翘彻底沉默了,王越的话给了他们很大的触动。一直以来中国的文官集团都是以道德达人标榜自居,他们从来没有反思过朝代的更迭与他们之间是否有关联。所有的错误都是由昏君和奸佞来背负的,国家的兴盛是他们的功劳,国家的衰败始终都是别人的过错。王越的观点却完全改变了两个人的认知,虽然他们不想承认却不得不承认,导致每个王朝的衰败和毁灭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自己。

改变了自己想法之后的黄讽和叶翘终于理解王越这一系列的动作了,因为王越需要的是替国家着想的文官。

王越从官员的选拔方式的变迁阐述了它的本质和目的都是在限制门阀世家的势力,同时又以武器、农具对战争和生产的影响阐述了所谓的奇技淫巧可以给国家带来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国家的作用是再大的门阀世家都无法取代的,例如组织军队抵御外侮。所以当门阀世家的发展阻碍或者影响到了国家的发展只能通过遏制门阀世家的发展来换取国家的发展,这就是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王越滔滔不绝的说着,黄讽和叶翘的神情从审视专为敬佩。他们穷其一生都在探索的东西到王越哪里似乎都不是问题。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大部分人的观念在正常的情况下很难转变,特别是那些有些社会成就的人,他们的观念更难转变。有时错误的观念即使导致了极端的恶果人们依然不愿意去承认和改变,然而当他们遇到适当的外部压力迫使他们对自己的观念进行改变后却又会爆发出更大的改革欲望,黄讽和叶翘就属于这种情况。

当他们了解到王越改革官制的初衷之后便热情高涨的参与进来。王越也没有藏私他把和宋璋、叶华商讨的方案拿了出来,这让两位老臣看到了王越的诚意。王越所要变革的不是官员个人而是这个官僚体制,他的目的是让官制更合理,因为王越的方案里同样有限制王权的条款。而且对王权限制的非常严重,在王越的方案里国王仅仅是国家的一个代表和象征,虽然尊贵无比却没有任何绝对的实权。

王越的这个方案实际上脱胎于现代的君主立宪制,但是王越并不是搞政治出身,他对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多条款都是参照现代国家制度。这都是过于超前的东西,对这个时代肯定是不适用的。宋璋和叶华虽然都是文人也不同程度的对这个时代的官僚体系有所了解,然而他们的经历有限,对王越的方案也提不出多少有建设性的建议。

黄讽和叶翘则不同,他们可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对官场上的争斗制衡十分熟悉。王越方案中很多条款都是照搬的,连王越自己都不清楚其中的由来以及作用。其中包括三权分立构成相互制约的条件和因素,他们仅仅通过部门的设立就能明白这些部门的功能和设置的原由以及在整个官制构架中所占的比率和作用。因此他们能够提出很多相当有建设性的建议。比如三权分立首先要有相关完备的法律作基础,但是无论是现行的唐律还是叶华新制定的律法都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因此三权分立是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所以只能加强王权来对三权进行制约。当然三权分立这样的构架有非常先进的积极因素,通过对立法制度的改善保留制约王权最终实行三权分立的可能。另外王越的三权分立过于强调权利分割,这不符合我国中央集权的习惯,毕竟下面的权利太大容易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这一点上有大唐惨痛的教训摆在那里不得不防。因此对于王权的制约不是将它削弱成只是一个象征,需要让王权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中去,成为制约三权分立的一个因素。

在不知不觉中天光已经大亮,御书房中的人们却感受不到一丝的困顿,他们依旧神采奕奕的灾难里讨论着。

直到尚秀儿派人前来通知他们该吃早饭了,黄讽和叶翘这才想起外面的人还在眼巴巴的等着他们的结果呢,他们赶紧告辞。王越热情的留他们吃早饭,并且说有什么事派下人回去说一声好了,也不怕耽误这么一点儿时间。两老神情尴尬的回答:来的时候并没有带下人。王越想了想也就同意二老先行离去,只是对他们说:“回去告诉林延皓不要再闹事情了,他承林家的福泽青云直上,就该接受林家带来的灾祸。他们林家在福州的官员虽然都被罢官免职,但是他们的家产我都没有动。不是不敢是不愿,他们林家也不都是坏人,总要给林家一个复起的机会。”

黄讽和叶翘闻言大惊失色,因为林延皓的确是文官们背后的核心首脑之首。他们在对抗王越的过程中吃了不少亏,因此他们行事越来越谨慎、行踪越来越隐秘。林延皓的身份就是许多高等级的文官都不知道,王越竟然知道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感念?就好像小孩子在和大人玩捉迷藏自认为躲得很好其实半个屁股露在外面。

两人没有再次谢绝王越派轿子送他们回去的好意,垂头丧气的走了。

待轿子走远宋璋奇怪的问:“你是怎么知道林延皓才是真正的幕后之人。”

王越咧嘴笑了笑,说道:“我不能确定,我只是无意中了解到林延皓家中的油壁车今年换了六次车轴。我们家的秀儿出门算是比较多的,她的那辆车只换了两次车轴。”

宋璋想了想摇着头与叶华相视苦笑了一下,这种换车轴多寡细小的事情他们是不懂的,就算是懂得他们也不敢做这样的判断。这种嗅觉是天生的,他和叶华并不具备。

其实问题很简单,油壁车是女性专用的车子,连外出比较多的尚秀儿那辆车只换了两根,那么林延皓家的那辆多出来的数量说明这辆车出行的极不正常。古代一个女子主要生活在内宅,外出的机会并不多,这样推算这辆车更多的出行拉的不是女眷。一个人需要用这样的方法大量的隐匿自己的行踪,其行为的目的性已经不言而喻了。

这种推理对于有高中数学能力的人并不困难,因为数学教会我们的就是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具备高中数学能力就一定具备这样的推导能力。

王越非常高兴,整个上午他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昨晚的交谈实质上王越的官制改革得到了文官集团上层的肯定与认可,王越之所以一直没有找文官集团进行沟通,而是在步步紧逼,最主要的就是文官集团对于实力的认识和武将不同。比如王越打败范浩,范浩就能立即感受到王越的力量所在。王越几次克制了文官集团的行动,但是文官们并没有感受到王越的力量。他们依然迷信自己的力量,就像现代有句话说得那样: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过于迷信的人和一个装睡的人在表象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只有把他打伤、打痛了之后他们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王越已经把他们打痛了、清醒了,所以才有了昨天晚上的交流。这些人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是王越取得了和他们平等对话的权利的结果。

王越不知道这次交流的结果是什么,当然成果远远不止官制改革的计划得到了完善,从黄讽和叶翘的态度上看至少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分化出来成为自己官制改革的助力。同时保留一部分对立面也不见得是件坏事,这些人的破坏反过来也会促使官制改革走向更完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保持官制改革的正确性和活力。

在吃早饭的过程中王越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宋、叶二人,对于前一个可能宋、叶二人也能想到,但是保留对立面这件事上他们却没有想到这么深,这让二人对王越充满了敬佩之意。

不管怎样闽王与文官集团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终于在大年三十这天消除了,福州城的上空终于充满了节日的气氛。王宫中的大部分内侍没有领到以前可以额外得到的财物,有的虽然领到了,却被告知这是最后一次。与此同时在文官周围负责监视的暗桩也悄然撤离,双方以同样以对方无法察觉的方式释放着自己的善意。

林家原来在福州为官安家的大部分人家一面过年一面在收拾行装,他们在以这样的方式宣告自己打算放弃抗争的念头,准备重新来过。

林延皓在自己家的书房里见到了微服出行的王越。看着这个可以说是踏着林家的尸体登上闽王之位的年轻人,林延皓的心里百感交集。

“为什么会是林家?”林延皓忍不住问了出来。

王越淡然的说道:“是偶然也是必然。”

“那你为什么不赶尽杀绝?要知道即使我不再向你报复,林家还会有人要报复的。”林延皓不甘心的问。

王越依旧淡然的回答:“不会的,接下去你们会反思自己的行径的。知道五十年之约的含义吗?林家能够蓬勃发展至今,说明这样的家族中充满了活力和聪明才智。可是当你们发展起来后却迷失了方向,现在你们回归贫穷,一定会有人对此进行反思,所以当林家再次发展起来之后绝不会再犯你们的错误。而且以后你们也不会有机会再去犯这样的错误,那样就不是能不能发展起来而是走向没落的问题了。”

林延皓闻言心中一窒,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王越的威胁。

“闽王殿下,林家不止在闽国有财产,我们离开闽国一样可以生活。”最终林延皓还是忍不住反击了。

王越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况且闽国不是星星之火。”

林延皓半晌没反应过来王越说这话的含义,他苦苦的思索着,突然他瞪大了眼睛,脱口道:“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王越展颜笑了,他说:“没有什么不可能,你的长子就在我的亲卫营。今天我到这里来就是要告诉你一声,他是我给林家留下的种子。”

说完王越便告辞离去,留下林延皓失魂落魄的在书房中呆坐了一个下午。

同类推荐
  • 揭秘那些被演义的历史

    揭秘那些被演义的历史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太多让人耳熟能详的故事。然而这些流传千年的美丽传说,都是真正的历史吗?其实,历史可以“被”演义,真实可以被虚构,我们一直熟知的历史真实面貌并不是我们知道的那样,商纣王真的是千古暴君?赵氏孤儿的故事是怎么回事?关羽“武圣人”的称号是不是够格?诸葛亮真的智冠千古?杨家将有没有评书里那么威风?和珅、刘墉和纪晓岚谁是忠奸?我们这本书,就是要揭开那些在长期流传中被扭曲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还他们以历史的本来面貌,并进一步探寻这些误解产生的原因,从而尽可能地把历史的真实展现在人们面前,为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正身”。
  • 活在汉朝不容易

    活在汉朝不容易

    作者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烘焙出了一个个鲜活饱满的人物:高祖既宽又疑、文帝既俭又奢、萧何既端又阴,张良既慧又警,陈平既奸又醒,晁错既智且愚,卫青既厚且惕,霍光既忠且妄……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件和现象,包括刘邦的真实父亲、吕后被狗咬死、汉文帝为男宠求情、八十年前就被预言的皇后、抵得上十万兵马的公主、史书上失踪的皇帝、十五岁的皇太后、西汉每个皇帝的男宠……每一个人物身上,都存在着截然反向和矛盾的性格特征,你无法简单地丈量他的黑白对错。
  • 三国战神无双

    三国战神无双

    东汉末年,吕布自下邳突围而出。他遇到了带着太平要术的张灵。他招揽了庞统。他迅速崛起,成了最强的诸侯。他亲率数十万大军君临许昌,即将一举定乾坤。但,这个时候天地发生了异变……
  • 大明浪子

    大明浪子

    成化十六年,杨洛枫迈出了镖局的大门,自此无论是府衙还是大牢,皇宫还是江湖,就连大洋彼岸,都留下了他到过的痕迹。
  • 大明好皇帝

    大明好皇帝

    他是大明朝第十位皇帝,十五岁登基,在位46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打仗。在他二十岁时,他和他的全火器大军开始了席卷整个世界的征程!他在位期间发动自上而下的改革,打击土地兼并,终结了文官集团对国家的统治,夺回了国家的经济大权。他开放海禁,加入大航海时代,引进高产作物,扩大对外出口,鼓励海外移民。同时将文艺复兴引入国内,为大明的文化繁荣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他鼓励工商业,关爱百姓,不仅减免赋税,同时还和他们分享战争的红利!大明朝的百姓在他的统治之下,真正的吃饱了饭。他是文官眼里的强势君主,百姓心中的仁慈君王。他就是朱厚照,年号正德!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翻天覆地一只狐

    翻天覆地一只狐

    人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个道理对于妖也是通用的。白玲珑对此深以为然。她是一只千年道行的狐狸精,脑筋却不太好使,白瞎了名字中的玲珑二字。修行不用功的她,法术自然不精,打不过邻居那条背景大有来头的水蛇精,险些丧命蛇口……她发愤图强,想要报复回去,可是惊觉自己并无靠山啊!这可怎么办?从此她走上了寻找靠山的漫漫不归路……
  • 小区神探系列之幸运笔

    小区神探系列之幸运笔

    小区神探系列的第三部,让你觉得很生活,很感触。
  • 星与海之狼鱼劫恋

    星与海之狼鱼劫恋

    他是天狼星的守护者,在星球上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球人无法想象财富与异能。她处境艰难,为了家人,奔波在人世中,甚至不惧太平间的诡异,去找死人讨账……他为使命,为无意中掉落地球的镇星至宝,与从来未曾见过面的母亲来到地球。也许冥冥中自有注定,他打开了她封存的记忆与身体的本能,她竟身世离奇,往事原来如此锥心,而此时,星球之乱也随之出现,双方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是兄妹相恋,还是另有蹊跷? 欲海中沉沦,绝望处可还有生机?他与她的情感,将何去何从,敬请期待……
  • 送叶秀才赴举兼呈吕

    送叶秀才赴举兼呈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 健康要读心理学:让你快乐、健康又长寿的心灵处方

    健康要读心理学:让你快乐、健康又长寿的心灵处方

    当你打开这本书,心灵的改变就已经开始——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何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 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
  • 事物的味道,我尝的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

    事物的味道,我尝的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收录了石川啄木的四部小集子。《一握砂》包含551首短歌,《可悲的玩具》包含194首短歌,这两部歌集诚恳地记录了诗人在贫病生活中的哀思和叹息。《叫子和口哨》为石川啄木创作的6首现代诗,着重在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可以吃的诗》则是诗人针对诗歌创作而写的一篇自白文章,简述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剖析自己的心灵。
  • 魔卡世界,万兽狂潮

    魔卡世界,万兽狂潮

    魔卡所有人都有,就连奴隶也不例外。没有魔卡又如何?有御兽决的我,装个兽卡者不要太轻松还是强化版。天剑府,复仇,阴谋,算计,欺骗,危机四伏。要我像蝼蚁一般苟延残喘,那我便将尔等灰飞烟灭。
  • 全职天仙

    全职天仙

    灵气入侵,重启修仙。高考失误的周元,误打误撞融合神秘古印,从此逆天改命,书写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