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2200000072

第72章 进攻三

钱佐在满朝文武的劝导下终于弄明白了当前的局势,三国夹击闽国已经被打破。现在吴越根本没有能力和闽国对抗的实力,没有实力闽王肯定不会答应他的任何要求。钱佐唯一能做的只有投降,只有这样才能保住百姓、保住家族,保住了这些才能保住日后的荣华富贵。

钱佐走投无路只能派出使者要求投降,郑小六一面接受了钱佐的投降,一面急报福州。

看着前线发回的战报,王越和朝中的文官们开始了新的一轮较量。这次较量的焦点在于新打下的州县的任命,目前所有州县的长官都是临时性的任命,文官们希望将这些人全部变为正式委任,这一点上王越是不可能完全答应文官们的要求的。随着疆土面积的急剧扩张,王越在闽国培养的新式人才远远不够用。

在闽国尚未扩张之前王越设置了乡镇一级的基层政权,消除了家族势力在地方上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新式人才都在这些层部门工作,对王越新政的推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文官集团对这些人的压制是很明显的,跟随大军的文官在接受新的州县时宁愿使用当地的门阀豪绅中的人员也不愿意使用这些闽国的基层官员。

萧明月带着叶三娘等人在巡回慰问各路大军时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她立即写信个给王越提醒他注意这个一动向。

在萧明月的提醒下文官们的小动作引起了王越的注意,他知道文官们肯定不会甘于逐渐的失去对朝政的掌控。这些年王越推行的新政已经将过去文官掌控武官的局面一举扭转,军队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运转体系与文官相抗衡影响着朝政的方向。建立基层政权消除家族势力影响,打掉了文官集团把持朝政的一个强大助力。

正是这双管齐下的效应才使得王越的新政得到贯彻落实,闽国才得以飞速的发展起来。在取得南汉地域之后由于疆土的扩大,新式人才的数量不足,不得不启用文官们的推荐。这也使得王越的意志很难得到充分的体现,政策到了下面经常变得面目全非。好在技术上的突破带来了非常大的利益,在这个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形成了一股潮流,带动了王越的新政得到了双方的认同。

然而这块巨大的蛋糕最终切割后还是门阀得到了很大的一块,现在他们的势力增长非常迅速。而新的基层政权在建立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这些门阀势力的影响,最终变成了门阀势力的代言人。王越已经感受到了挑战,他在之前将注意力放在了治理基层政权上。

幸亏萧明月的及时提醒在黄讽提以急需稳定民心为借口提出将现在的临时任命转变为正式任命的议题时,王越毫不犹豫的予以否决。

现在闽国疆域急剧扩张,未来地方官府对朝政的影响会逐步扩大。如果不及时掌控住地方官府,那么在不远的将来文官集团会逐渐的夺回朝政的主导权。那样新政很容易在他们的手中慢慢变成他们聚敛财富的工具,这就有违这些新政实施的初衷了。

于是双方对于各地的任命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争斗。在萧明月的帮助下,王越将鄂州刺史的位置交给了陈望;将温州刺史的位置给了王正浩(原小厮王七);将广州刺史的位置交给了丁凤;将明州刺史的位置交给了项问天;将泉州刺史的位置交给了沈从文;将处州刺史交给了傅家俊;超调入朝廷任工部左侍郎。

作为交换,王越让出了汀州、漳州、杭州、杭州等重镇的刺史让给了文官集团。对于这样的交换文官也非常满意,原南汉地区要承担对荆楚等地的防御,同时那边的文人与原闽地的文人相互之间都看不起对方,真的争取过来多半也是同床异梦的结局,倒不如把这个包袱扔给王越。处州、温州大部分地处是浙南山区,哪里比较贫穷,大家都不知道王越为何会看上这两块不起眼的地盘。鄂州是未来的边境重镇,由军方的陈望出任刺史没有人有异议。明州有深水良港,估计王越要在这里建立海军基地,这样也能理解王越拿下明州刺史的决心。

斗争的结果萧明月能理解一部分,她也对王越拼死争回来的温州、处州两地的刺史职位感到疑惑。她当然不知道王越记得赫赫有名的戚家军就是以义乌兵为主体起家的,浙南地区虽然穷但这是一块非常优秀的兵源地。而且后世是温州人善于经商的天赋是王越目前非常需要的。其他几处很明显是为将来迁都金陵在做准备。

双方各取所需,最后都非常满意。王越在处理完文官们的争夺后,继续关注战局的发展。整个作战几乎除了行军就是行军,由于幕僚部策划的非常周密,加上情报部的密切配合战役的第二阶段实行的非常顺利。王九的第二军在松江附近登陆,这支部队的突然出现完全打乱了南唐在这个方向的防御。随着边境的陷落驻守在这一线的唐军除了撤退只能撤退,第一军完全汲取了在吴越边境追击战中犯的错误,带足了装备迅速的通过了松江。除留守了一个师的兵力监视南唐太湖水军之外,其他部队迅速通过直取苏、常二州。

第二军在海军的协助下迅速攻克润州直接威胁金陵,第九军也顺利的占领了歙州、宣州、采石。三路大军从三个方向威胁金陵,迫使李景不得不渡江北上去庐州建都。

陈望部顺利的拿下了鄂州,邵九郎部则挺进至池州。至此南唐江南部分和吴越全部落入闽国的手中。

陈牁率部夺取了衡州,直接威胁荆楚的首府,迫使马希范递表称臣。

闽国突然强势的崛起惊动了后晋的石敬瑭,他不明白远在南方的小国发生了怎样的巨变。此刻闽国仍旧奉他的晋朝为正朔,于是石敬瑭下旨申斥王越兼并吴越的行动。接到石敬瑭的圣旨王越只是笑了笑,非常谦逊的请后晋的使者多留几天。因为闽国要正式建国了,他请后晋的使者前往观礼。

王越建国是和宋璋、叶华、李娘子、郝定远、封天赐等核心圈子秘密商议后,又与黄讽、高敬等文官沟通获得支持定下的策略。

闽国要建国已经是大势所趋,随着江南的陷落,闽国无论在疆域和人口上都能够与北方匹敌。问题是王越没有料到局势发展的会这么快,自从取得南汉的全境之后没过几年再次将疆土扩大了将近两倍,人口预计接近两千万,坐拥海量的财富。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韬光养晦,否则会对民心、军心以打击。

虽然对于建国上下都达成了一致,但是在细节上有出现了分歧。文官一方坚持按例设立国号、年号、分封官员大赦天下;而王越一方则认为国号、年号固然必要,但更为重要的是立法和建立新构架的朝廷。至于分封官员、大赦天下王越则认为没有必要。首先立法,其次建立相应的朝廷构架,最后依法重新审核在押人犯的案卷,依照新法该改判的改判,该维持的继续维持原判。

文官认为法律可以根据唐律进行一些修改,分封官员和大赦天下是有必要的,这样更有利于获得民心。

王越再次驳斥了这种论调,对官员的升迁是对于官员能力和品德的肯定;土地更是国家的象征,这两样绝不能拿来做奖赏。即便是获得民心也只是一时的获得民心,要永久的获得民众的支持只有让国家强大、百姓富足,古往今来的潮起潮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王越的坚持,同时也有原南汉、吴越、南唐的官员恐怕闽国的官员加强实力,因此也拥护王越的说法,闽国的文官集团为此不得不做出了退让。这让许多文官们不得不打消了趁机获取利益的想法。

同时由于国土面积和人口的增加,以前闽国不注重农业的政策需要改变。今后国家将调整一些政策,向农业倾斜向更为广大的务农人口倾斜,这种政策性的改变得到了众多官员的支持。很多官员开始注意到王越所有的政策针对性很强,极善于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政策。

这时王越再次将国旗、国徽、国歌拿出来要求官员们认真执行。虽然在早前就通过了这些国家标识的议案,但是由于文官们的消极对待,一直都没有得到过认真的执行。而今王越的声望已经到达了一个高度,他所提倡的意见相应的得到了文官们的重视。

最后王越钦定了国号为中华帝国,年号为中华纪年元年。法律分宪法、基本法、普通法和行政法三类。是大才子叶华历时九年的呕心沥血之作,很快得到了所有官员的认同。

对于官僚机构的改革闽国时期已经做了大量的尝试,很多新设立的部门效率非常高,对朝政的促进是非常明显的。目前朝廷的构架只需要根据新法律进行微调即可,如经来形势变化需改动则可以通过新设立的尚书台与六部九卿联合商议的议程通过。

在获得各方的认同之后闽国将在福州举办盛大的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的程序是由王越宣布建国,而后是阅兵式、各级官府组织的民众游行、歌舞晚会。

这个时候萧明月也率领慰问团到达了金陵,负责金陵管辖的郑小六将她迎进了南唐的皇宫。

这几天郑小六正在跟高敬打擂台,主要是郑小六以金陵靠近南唐的东都江都府为由拒绝交出行政管理权依旧实行军管,而高敬自然要对这所原南唐都城进行争夺。萧明月和郑小六都是知道这里将是闽国未来的都城,因此他们一致对外。

由于有王妃的支持高敬对此也无可奈何,既然萧明月态度鲜明的支持郑小六,高敬反过来事事都向萧明月请示。他是比较传统的文官,天生对武将有种鄙视。萧明月也很照顾他的这种情绪,只要高敬前来议事她从不拒绝。

可是有一天议事的时间稍微长了一点,也不算多也就将近两个时辰,结果小胖子王世烈走丢了。

当时小胖子吃饭了午饭偎在目前怀里撒娇,高敬前来议事世烈老老实实的端坐在一边听他和母亲商议。到底是小孩子听了没多久就打瞌睡了,萧明月将他安排在偏厅睡觉。

等到议事结束,萧明月不见世烈出来玩耍,心里奇怪。去偏厅一问才知道世烈到现在还没起床,萧明月顿时预感不妙,这个小胖子能吃能睡,不假但是他午睡从来没有超过半个时辰的习惯。

进了偏厅这才发现小家伙偷偷开了后窗跑了,随行的苦儿得知后立即赶来。根据他的检查断定世烈可能是走迷了路,翻墙到宫外了。

这个结论令萧明月非常担忧,南唐刚刚平定,诺大个城市表面上平静暗中还是很混乱的。世烈这么小的孩子在外乱跑很有可能出事。王子走失是件大事,他们还不敢声张,怕有心人知道后会做出对世烈不利的事来。

同类推荐
  •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我们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 南北朝原来是这样

    南北朝原来是这样

    群雄并起、社会动荡、能人辈出、怪胎不断、民族融合、文化碰撞……南北朝,是一个大破坏的乱世,也是一个大融合的盛世;是一个分裂了两百年的铁血时代,也是一段英雄辈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光辉岁月。本书再现了5到6世纪,中国从南北对峙、东西分裂,到最终走向统一的历史。书中有草原民族拓跋鲜卑的崛起、衰落与消亡,有一代代被权力击垮的南朝皇帝的变态,有边关小兵高欢的艰难奋斗与失意,有江南的烟雨柔情和在温柔乡中的魂断命丧,更有一个民族的挣扎、迷茫与蜕变。这是一曲中华民族形成的关键时期的悲歌壮曲,值得每一位中国人重温与铭记。
  • 唐才子传

    唐才子传

    唐有三宗:太宗贞观,玄宗开元,宪宗元和宁知非回到一千两百年前的宪宗元和时代,眼睛刚睁开就被摁着拜了堂,脑子还没清醒就被塞进了新房,于是,一段呆子变才子的唐传奇正式上演。左手诗词右手枪,中唐就得这么闯。
  •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1398年,朱允炆登上皇位。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登基为帝。但是,我来了,我要带着大明走向另一个方向。这一次,我要统治大明100年。
  • 猿岛

    猿岛

    一支边境建设船队在暴风雨的影响下,绝境之时,意外飘到一座猿人文明的岛屿——猿岛。看林枫,林涛,林胤三兄弟如何在危机与机遇中崛起。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我可无限召唤

    重生之我可无限召唤

    唤神大陆,武道为尊!弱者皆为蝼蚁,受人欺凌,强者一怒,天地灭!一代帝尊重生异世,唤无量神邸,修无上境界。你有神邸刘备,我便用曹操诸葛亮碾杀你。别跟我比守护神数量,我的守护神邸足以碾死你整个家族。江源的存在,注定是要羞煞万千天才……
  • 本性无情

    本性无情

    “命中注定吗?”林梦寒看着眼前的男子勾了勾唇,“上天给我的安排我很喜欢,感情不要也罢。”令文陌也勾了勾唇,内心苦涩,这样也好,她好好活着才重要,不是吗?林梦寒心烦,这条命她不在乎……世人都以为她选了上天的安排,世人中,也包括令文陌。“做什么决定那是你的事,本君为何要干涉?有什么资格干涉?”林梦寒问。令文陌:“梦寒,我动情了,我后悔了。”林梦寒:“令掌门动了什么情?为什么会动情?”令文陌:“有你的日子踏实,我们平平安安过日子好不好?”……林梦寒:“夫君……”“我要消散了——”
  • 将军那些小心思

    将军那些小心思

    听说大将军秦玉轩是个外冷内热的闷骚男人。那都是骗人的!护妻狂魔秦玉轩只对谢云舒明骚、暗骚!其他人但凡欺负了谢云舒。一律打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奋斗娱乐圈

    重生之奋斗娱乐圈

    新书《今生不嫁有钱人》已经上传啦,欢迎亲们来踩呀!------那个一辈子碌碌无为的蒋艳阳重生啦,还莫名其妙的进了娱乐圈当上了经纪人。谁也想不到,她就靠着那三两个人四五杆枪,竟然成了演艺圈最红的经纪人!这是一个无经验小白靠着个人努力和运气,外加金大腿的加持,一步步成为娱乐圈当红经纪人的故事,当然爱情事业双丰收那是必须的!
  • 清一统志台湾府

    清一统志台湾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自诺力

    自诺力

    自诺是自我承诺的简称,在西方,人们经常用来发挥自我鼓舞、自我激发,发挥最大程度上身心潜能的方式。后来,为高校等研究人员采纳,认为是敢于承担,发挥深爱、自我激励,进而为事业成功、人才辈出打下良好基础的一种激励方式。本书作者,将可以引导正在奋斗中的人们的自我承诺和激励的方法予以总结和归纳,可以使读者在如何营造一种进取的氛围、环境和成功的条件方面,有着多种的设想和考虑。
  • 蛊王不蛊心

    蛊王不蛊心

    孤蛮本来只是一个蛊族后人,与世无争,一夜之间家破人亡,血染雪山。一个白袍公子就这样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伸出了手,扶起染血的他。“你的家没了,从此我给你一个家。”从此他便愿为公子赴汤蹈火,直到有天,孤蛮发现,自己对公子有了感情。可是公子却爱上了他自己的王兄。辗转经年,他究竟能不能得到他!此文耽美,不喜慎入!
  • 六十种曲鸣凤记

    六十种曲鸣凤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时江湖行

    唐时江湖行

    庙堂与江湖,权力与争杀。一把鹿卢剑,一批宝藏,皆是拉开江湖动荡序幕的推手。谁能笑到最后,谁又是真正的侠。
  • 京城四少

    京城四少

    冷清秋被金燕西当众拒绝了皇帝的赐婚,连累她声名扫地,拖到二十芳龄,无人问津!套用一句广告词:“四少在手,谁与争疯?”<br/><br/>&nbsp;&nbsp;&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