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2200000075

第75章 朝议 一

萧明月没有赶上开国大典,这是他们预料到的事情,夫妻俩用书信相互弥补对方的遗憾。王越对周宗和他的提议非常感兴趣,周宗锁说的是王越没有想到的,说明这个人有超前的意识非常值得任用。另外对次子的表现也同样欣喜,世烈的话大部分都是王越夫妻间讨论的内容。世烈能够正确的使用,说明他能正确的理解其中的含义。知道和使用是两个不同的境界,世烈现在才十岁,那么很可能他有这方面的天赋。

既然世平对从政不感兴趣,王越有了放弃让他从政的打算。王越对世平的执着主要还是寄托了对楚怜儿的情感,王越知道这样做无论对生者和逝者并非是最好的选择,他还是这么做了,现在是改正过来的时候了。

对周宗的使用萧明月有重用的打算。原因是周宗是一个有超前意识的旧文人,而且有在朝为官和外放的经历,他的各方面经验非常丰富,这些都是宋璋、叶华所不能及的,是现阶段王越与文官集团角力的好帮手。特别是周宗没有家族背景,这一点至关重要。缺少必要的势力,他只能依附王权才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萧明月在信中还提到了要与周宗联姻,这样即使周宗能官至高位,文官集团出于对外戚的敏感一定会限制周宗的发展,使周宗不会对王权产生威胁。

由于萧明月考虑非常周全,至少比王越想得多,所以王越只能答应她的要求。

王越在给萧明月的信中介绍了开国典礼的大致情形,特别提到了阅兵式中当军乐中经过战争洗礼的将士们踏着正步走过王宫前的广场时,整个围观的百姓沸腾了,王越还注意到了晋国使节的脸色非常难看。

开国大典结束后文官们对王越的看法有了很大的转变,特别是这次作战在接收州县的过程中文官们明显的感受到了闽国的繁荣。很多在以前认为比闽国城市发展的要好得多得多城市已经被闽国超越了,比如杭州。很多官员在接收杭州之后感觉生活不习惯了,那里没有在福州方便。现在王越在朝堂上的反对声明显比过去低了很多,很多议题能够很快的被通过,和他抬杠的人少了。现在很多官员就事论事,能够客观的看待问题。

萧明月看着王越的来信开心的笑了。

回到福州看到整个城市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热情,人们交谈着给人一种自豪。萧明月心里打鼓,她开始怀疑迁都的正确性。

回到王宫萧明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她的担心也引起了王越的犹豫。这种犹豫只是暂时性的,很快王越从几个方面考虑感到迁都势在必行。

第一王越与文官集团的摩擦始终存在,现在有所改善并不代表消除。这对闽国的发展极为不利。迁都之后闽国的文官集团要面对北方文化势力的侵袭,他们想保住权势就必须依仗皇权,这样反而有利于上下团结一致。

第二整体的作战中心要向北方转移,都城的位置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及时对战争进行应变,那么很容易失去战场上的主导权。

第三今后朝廷的施政需要更多的照顾到北方,毕竟南方和北方的差异比较大。及时发现问题修改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这个问题都城将来还会北移。

萧明月叹了一口气,她明白王越心中所想。她还记得当年他给她画的那张地图,一张疆域非常辽阔的大帝国,这里面也有她的契丹。萧明月叹了一口气,她只希望到了那个时候能像现在那样没有多少杀戮。

第二天的早朝,看着所有文官兴高采烈的文武百官们,王越似乎也被感染了。这个时代的文人的平生抱负无非是“修身、齐家、平天下”而今他们真的要平天下了,这让文官们怎能不兴奋。

文官当中礼部尚书韩宗琦的嫡长女定给了世平,出于外戚不能入阁的惯例,韩宗琦只能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终老一生了。但是韩宗琦并不觉得沮丧,官制改革后六部尚书也有了很大的参政权,朝廷的重大举措都需要有六部尚书的参与。因此韩宗琦认为自己入不入阁并不要紧,关键的是韩家能够和闽王联姻将对家族有很大帮助。现在韩家正在积极的将触角伸向各个领域,他们与别人的合作非常容易。

韩宗琦一家原是河北韩氏的一枝,由于是偏房在族中不受待见。河北经常受契丹骚扰,韩宗琦的祖先于隋末迁至岭南。几代相传到韩宗琦方有些起色,因此韩家更看重的不是个人的成就而是家族的振兴。韩家的族长名叫韩有维,是个踏踏实实的人,韩宗琦能够位居高位纯粹是受了他的影响。

韩宗琦才学算不上特别出众,但是为人谦和且勤勉肯干,于是得到了各方一致的好评。其实他能在各方势力的夹缝当中一路走到六部之首的礼部尚书,又怎么会是一个蠢人呢。

他借着与王越下过一盘棋,得到过王越口头上的承诺,看准机会邀请到了王越一家来到宅邸一游。

在女眷的聚会当中黄妍看中了韩家的嫡长女,要给世平说亲。王越对黄妍的眼光是佩服的,萧明月更是领教过黄妍的厉害,以她后族女的身份也不是黄妍的对手。两人自然是言听计从,毫无异议。于是定下待世平年满二十便要成亲。

由于有了这一层关系,今天韩宗琦受大家所托,要探一探王越对于一统中原的看法。

韩宗琦和王越见面也不算多,但是他看得出王越比较喜欢直接一些。有时候你绕弯子他也会正面回答,可是有时候为陛下会跟你对着绕。能不能绕得过王越,韩宗琦殊无把握,所以他决定还是直接一些的好。

在日常商议之后,韩宗琦很直接的问了一下:“陛下,我红旗军克复疆土,而今更是举国欢庆。臣以为民心可用,中原百姓于水火之中冀盼大军临至。”

王越听了韩宗琦的话,环视了一眼文武百官。笑着问:“韩大人这句话可是代大家问的?”

韩宗琦正色道:“臣所言确实是众人所想,不知陛下何时能复我汉家河山。”

王越笑着回答道:“韩大人问的很好,如今天下纷乱,我们从小国寡民走到今天,有了夺取天下的实力,这和诸位的勤勉勤政是分不开的。大家想赶紧拯救百姓于水火,这个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现在肯定不行。第一,我们历年战乱不止,国家耗费钱财一万万七千万贯钱。这是什么概念,我们闽国原有人口三百万,相当于差不多每个人拿出了将近六十贯。我查了一下汉、吴、唐、吴越的账册,他们战争的费用加起来差不多四千万贯。我们四国的人口加在一起不到两千万,意味着平均每个人要拿出十贯多的钱。日子过得不错的寻常人家一年不过三十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干,单算闽国五口之家可以过十年,总的算下来所有的百姓也能过两年。”

古代的文官对数字没有什么概念,王越很详细的给他们讲解。都说打仗费钱,但是这花费究竟有多大,大家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王越现在就给他们这个概念。

明白了打仗这么花钱,文官们开始肉痛不已。王越趁机因势利导的说道:“这仗我们打不起呀,咱们国库说不上里面可以跑老鼠,可是也差不多了。”

有文官说道:“不是还有海贸商行和保险行吗?”一些文官又开始盯上王越的钱袋子了。

这时户部尚书李清李子廉站出来说了一句良心话:“诸位大人,打仗的费用里面至少有六成是两个商行出的,如果单靠国库,我们一仗也打不起。”

王越赞许的看了李子廉一眼,说道:“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我们打不起了。”

有官员说道:“陛下所言不实,据臣所知两家商行历年所得至少是军备的三倍,陛下怎么说没钱了呢?”

王越看了那位官员一眼并不以为忤,而是耐心的解释道:“是四倍。在解释两家商行钱财的花费之前我先解释一下国库钱财的去向。”

王越顿了顿,见大臣们都聚精会神的听他在说话,便认真的说道:“我们国库的钱主要花费在主要用在治水、办学、薪俸、修缮城墙这些方面。其他的诸如修桥筑路、技术开发、城市扩建、养兵武备等等都是由两家商行承担。每年户部都要和两家商行互查,这个李大人应该是知道的。”

被王越点名之后,李子廉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半晌他才说道:“陛下说的不错,这些年来我们和两家商行互查。年年都是两家商行的账册清澈见底,他们账册的数量是户部账册数量的三倍,我们花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查完,他们查我们的帐却要花三个月的时间。不是人家的帐房没本事,而是户部很多的账册有问题。除了乱更多的是做花帐,户部年年都有人被查出贪腐。”

说完李子廉跪下道:“臣御下不严请陛下责罚。”

王越抬手示意李子廉站起来,而后说道:“责罚不是目的,责罚是希望你们能够记住并改正。我很早就说过,不要指望读过圣贤之书就能情操高尚了。正像你们自己说的哪朝哪代没出过祸国殃民的奸佞之臣,这些人难道不是金榜题名?所以我们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官员的操守上。”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现在我们财政枯竭,国家需要休养生息。新获得的土地上需要我们去治理,我们自身也需要变革,做好这些需要时间。我们不忘初心,做好自己,做好分内之事,这天下迟早是我们的。”

说完,王越继续说道:“根据情势的变化,目前都城继续设在福州已经不合时宜了。这里距离中原太远,对那里变化的反应太慢,不利于我们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另外刚刚拿下来的地方需要我们精心治理,没有了朝廷的镇制约束,我们的很多治国良策到了一些人的手中就变成了祸国之策了。”

同类推荐
  • 英语民族史:革命时代

    英语民族史:革命时代

    大英帝国雄踞19世纪,其属地与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而新生的美国则称霸20世纪,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方位地影响着20世纪历史进程。自工业革命以来,两个英语国家相续雄霸世界达200余年,这绝不是偶然。温斯顿·丘吉尔以其如椽大笔,深刻而生动地为我们揭示了其中奥秘,这就是其历史名著《英语民族史》,再加上其回忆巨著《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几乎完整地描述了英语民族从蛮荒走到世界超强的历史轨迹。
  • 108影响人类的重大事件

    108影响人类的重大事件

    亘古流传的奇事,战火纷飞的往事,感天动地的情事,震古烁今的大事。要想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了解人类这几千年历程的事件而又不有所遗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在编写这本书的时候,编者选取了十四个关键词,围绕这些关键词,选取了108个有代表性的历史重大事件。这些事件不能够代表人类历史的全部,但至少为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了窥豹一斑的可能。
  • 来世缘梦之魅

    来世缘梦之魅

    如果有来生我在也不会让你离我而去……………………………少女的手轻抚着墓碑…………………………………………………………………………他爱她,可惜她发现得太晚,当爱以来不及,我又要怎么才可以握紧你的手,当再次见面的时候他以不认得她,她痴痴的望着他,如同一直以来的乞求,梦中的一切都得以实现………………………………………………………………………………………………………………………………
  • 宏图魏业

    宏图魏业

    谢鸣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没金手指,没系统,没特异功能也就算了,居然差点被活埋。如果有个穿越最惨主角榜的话,他一定能荣登榜首。想安安静静的做个富家翁,却总是有人来搞事。于是他一路斗地主、斗贪官、斗权贵、斗外敌、斗太子,最后没得斗了,只能回家养老去了。
  • 大明秦国公

    大明秦国公

    秦为极爵,鳯出北崖。是义不容辞的热血,是百战余生的无悔。用一本书勾画一个烈烈雄风,慷慨义烈的大明帝国。
热门推荐
  • 妈咪,爹地又来了

    妈咪,爹地又来了

    她从小被遗弃,十八岁被继母陷害,生下父不详的孩子之后被赶走。五年后,她带着天才宝贝归来,“女人,你五年前偷走了我的两个宝贝,还被你弄丢了一个!我该怎么惩罚你?嗯?”她大惊,“不要瞎说!我只偷走了一个……”(甜宠无下限,有天才小包子!)
  • 劫个夫君来洞房:抢婚王妃

    劫个夫君来洞房:抢婚王妃

    远嫁和亲,她万万没想到新郎竟是个死人!且还死了很多年!只因姐姐想嫁人中之龙,便要毁了她的一生,这让人如何甘心?多年的隐忍一朝爆发,她要让世人知道,她从来就不是任人摆布的柔弱女子。朝堂之上,当着满朝文武,她不但拒婚,更是抢了姐姐的夫君,夺了她的妃位。
  • 楼兰聚梦:玲珑盏两世情

    楼兰聚梦:玲珑盏两世情

    “晴儿,我从未想过你会变得如此,如此恨我。”“沈岸沅,生辰夜,你为我雪中红梅,秋千架,你许我一生情愫,如今却是不肯信我,只为她的一面之词。你欠我的,七星阁欠我的,我会要你沈家上下加倍偿还,你我恩断义绝……长生山的风很大,七星阁的瓦也蒙了灰,从此江湖,再无那个对他许情的女子,那一声沅哥哥,空尘绝响,他再也无法追回。“向来情深,奈何缘浅,沅哥哥,直到最后,我还是走不出对你的执念。只是不甘,沅哥哥身边有了别的女子,只是不想,他对她眉眼温柔。横亘在两人之间的,从来不是深恨,而是浅爱,沅哥哥对爱浅尝辄止,晴儿却刚好相反……玲珑盏中泪,只求为君生,若有三生缘,可愿许真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渠问

    渠问

    流渠身为仙界小主,因秘密出使,遇难坠落民间,被民间太子旌尘和郎中凌越所救。流渠和旌尘两人日久生情,但因旌尘和凌越被人暗中偷换了记忆,结果变成了是流渠和凌越相恋。流渠不堪忍受被抛弃,一路追寻旌尘到沙场,最终为他牺牲,重新返回了仙界。在五界混战中流渠和旌尘在战场上再次相遇,旌尘重新对流渠产生好感,但造化弄人,流渠对他含恨离去,旌尘因此气绝身亡,与此同时,沉睡四万年的神界太子苏醒了.....
  • 健康成功心理指南

    健康成功心理指南

    千百年来,许多仁人志士追求成功,研究成功,以求寻找出成功的规律或秘诀那么,成功者的力量有多大?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只能说:微不足道无论我们上学、加薪、升职,还是恋爱、结婚、都与芸芸众生一样,化入鸿泥,不见痕迹但是,另外一些人的力量却大得惊人,他们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他们能做到影响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乃至一个时代。
  • 先婚后爱:帝国总裁的神秘娇妻

    先婚后爱:帝国总裁的神秘娇妻

    新婚当天,未婚夫和妹妹双宿双飞秦筝为复仇,随便找了一个被新娘“抛弃”的男人“这位先生,我的新郎跑了,你的新娘也没来,我们同病相怜,不如我们拼个婚?”男人玩味答应,只是要签合约。本以为这场闪婚注定只是一场各取所需,合约一到自会结束。可谁知他却步步为营,一点点的攻略她的心房……“凌先生,我们合约到期了……”她温柔提醒。他却将她困在怀里,眉眼含笑。“正好,这次轮到我向你求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仙武林

    修仙武林

    杨青,一个普通的少年,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名修仙弟子。他自认为自己很醇厚,但干的都是些不纯洁的事。打架斗殴,坑蒙拐骗,一路发生的事让人爆笑不断。凭借过人的修炼天赋,他在乱世之中慢慢展露头角,最终被人冠为最强的流氓剑仙。
  • 花枝招展

    花枝招展

    太阳拱过窗帘的缝隙,爬在靠床一边雪白的墙上,吐放着黄黄的一溜,小敏眼睫毛一动,那一溜阳光便在她两眼里灿烂起来。小敏两手从被窝里伸出,盖住了脸,那一溜阳光从她的手指缝里进去,手电筒样一扫,照见了她的心,心怦的一跳,咚咚的锣鼓一样止不住了。小敏翻身趴在了床上,没入粉红枕巾里的两颊洇得粉红粉红的。小敏做了一个梦。离她家的麦地还很远,她便听见了张庆自行车奔跑的声音,她从麦地直起身,张庆和他的自行车飘在路边的一棵杨树旁,便不动了。
  • 大家小书:论三国人物

    大家小书:论三国人物

    作者根据现存史料,仔细考辨,以人物为中心,以散论为形式,撰成多篇论文或札记,汇为一集,便成《论三国人物》的主体,力图还许多三国人物的本来面目。全书围绕二十余位核心人物,以其业绩或人事关系为线索,分别在各短文中论述,共计七十篇,主人公则多为妇孺皆知的著名人物。作者夹叙夹议,言简意赅,充分利用了“散论”形式的长处,既运用了丰富而确凿的史料,却又要言不繁,恰到好处。
  • 我的媳妇儿穿越了

    我的媳妇儿穿越了

    我渡劫期的媳妇儿,渡劫失败,从一千年后穿越回来了!灵气复苏与我一起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