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9100000018

第18章 苏轼与饮食制作和饮食文化 (3)

2.真一酒。岭南的酿酒方法酿的酒。只用白面、糯米、清水三种原料酿造,酒成玉色,有自然香味。用上等面粉发酵,蒸饼,风干,两个月后可用。每料五斗,三斗更好。用一斗煮熟,加曲末三两。拦匀,入瓮,拍实。做井。候水满井中,每斗投三升新煮熟米。酒熟可得好酒六升,醨者四五升。苏轼《真一酒法》云:"岭南不禁酒,近得一酿法,乃是神授。只用白面、糯米、清水三物,谓之真一酒法。酿之成玉色,有自然香味,绝似王太驸马家碧玉香也。奇绝,奇绝!白面乃上等面,如常法起酵,作蒸饼,蒸熟后,以竹篾穿挂风道中,两月后可用。每料不过五斗,只三斗尤佳。每米一斗,炊熟,急水淘过,控干,候令人捣细白曲末三两,拌匀入瓮中,使有力者以后拍实。按中为井子,上广下锐,如绰面尖底盌状,于三两曲末中,预留少许糁盖醅面,以幕覆之,候浆水满井中,以刀划破,仍更炊新饭投之。每斗投三升,令入井子中,以醅盖合,每斗入热水两碗,更三五日,熟,可得好酒六升。其余更取醨者四五升,俗谓之二娘子,犹可饮。日数随天气冷暖,自以意候之。天大热,减曲半两。"

3.桂花酒。桂酒方苏轼集中无载。桂酒就是加桂花酿的酒。桂酒玉色,香味非寻常,经常饮用可健身。苏轼曾将桂酒方刻石放在罗浮铁桥下。其《桂酒颂并叙》云:"《礼》曰:丧有疾,饮酒食肉,必有草木之滋。姜桂之谓也。古者非丧食,不姜桂。《楚辞》曰:'奠桂酒兮椒浆。'是桂可以为酒也。《本草》:桂有小毒,而菌桂、牡桂皆无毒,大略皆主温中,利肝腑气,杀三虫,轻身坚骨,养神发色,使常如童子,疗心腹冷疾,为百药先,无所畏。聊隐居法:《仙经》,服三桂,以葱涕合云母,蒸为水。而孙思邈亦云:久服,可行水上。此轻身之效也。吾谪居海上,法当数饮酒以御瘴,而岭南无酒禁。有隐者,以桂酒方授吾,酿成而玉色,香味超然,非人间物也。

东坡先生曰:'酒,天禄也。其成坏美恶,世以兆主人之吉凶。吾得此,岂非天哉!'故为之颂,以遗后之有道而居夷者。其法,盖刻石置之罗浮铁桥之下,非忘世求道者莫至焉。其词曰:中原百国东南倾,流膏输液归南溟。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水娠黄金山空青,丹砂昼日煞珠夜明。百卉甘辛角芳馨,旃檀沉水乃公卿。大夫芝兰士蕙衡,桂君独立冬鲜荣。无所慑畏时靡争,酿为我醪醇而清。甘终不坏醉不酲,辅安五神伐三彭。肌肤渥丹身毛轻,冷(泠)然风飞罔水行。谁其传者疑方平,教我常作醉中醒。"其《新酿桂酒》诗云:"捣香筛辣入瓶盆,盎盎春溪带雨浑。收拾小山藏社瓮,招呼明月到芳樽。酒材已遣门生致,菜把仍叨地主恩。烂煮葵羹斟桂醑,风流可惜在蛮村。"

4.蜜酒。用蜂蜜酿酒。四川绵竹道士杨世昌传与苏轼用蜜酿酒法。绵竹为酒乡,用蜂蜜酿酒当为此地特殊酿酒法。《东坡志林》载:"予作蜜酒格,与真水乱,每米一斗,用蒸饼面二两半,饼子一两半,如常法取醅液,再入蒸饼面一两,酿之三日,尝看,味当极辣,且硬,则以一斗米炊饭投之。若甜软,则每投更入面与饼各半两,又三日再投。而熟全在酿者斟酌增损也。入水少为佳。"蜜酒酿造方法与一般米酒酿造方法有相似之处。苏轼《蜜酒歌并叙》:"西蜀道士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其方,作此歌以遗之。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百钱一斗深无声,甘露微浊醒醐清。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事间迈出事真悠悠,蜜蜂大胜监河候。"

5.黄柑酒。宋安定郡王赵世准用黄柑酿酒,取名洞庭春色,色香味都非常好。苏轼《洞庭春色并引》:"安定郡王以黄甘酿酒,谓之洞庭春色,色香味三绝。以饷其犹子德麟。德麟以饮余,为作此诗。醉后信笔,颇水沓施风气。二年洞庭秋,香雾长口巽手。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贤王文字饮,醉笔蛟龙走。即醉念君醒,远饷为我寿。瓶开香浮座,盏凸光照牖。方倾安仁酉灵,莫遣远公嗅。要当立名字,未应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君知蒲萄恶,正是嫫母黝。须君滟海杯,浇我谈天口。"

6.天门冬酒。用天门冬酿酒。东坡所酿之法无传。《山居要录》载,用醇酒一斗,曲麦一升,糯米五升。用天门冬煎五升米,淘后晒干。用天门冬汁浸米,炊好,将酒浸曲,用米酿之。其法云:"天门冬酒法,醇酒一斗,六月六日曲麦一升,好糯米五升,作饭。天门冬煎五升米,须淘讫晒干,取天门冬汁浸。先将酒浸曲如常法,候炊饭适寒温,用煎和饮令相入酿之。秋夏七日,勤看,勿令热。秋冬十日熟。"天门冬酿酒历史悠久。《抱朴子》:门冬或名颠棘,亦可作散,并有绞其汁作酒以服散,尤佳。苏轼《庚辰岁正月十二日天门冬酒熟予自漉之且漉且尝遂以大醉二首》(其一):"自泼床头一瓮云,幽人先以醉浓芬。天门冬熟新年喜,曲米春香并舍闻。菜圃渐疏花漠漠,竹扉斜掩雨纷纷。拥裘睡觉知何处,吹面东风散缬纹。"

三、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人离不开饮食,饮食是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轼是文化名人,他的饮食活动表现出他的思想感情、人格风范,也表现出非常高的文化品位。同时,他也用文学作品表现饮食和饮食文化。

苏轼是大文豪,却以好吃之人自居。他的《老饕赋》写道:"疱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水恶陈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酷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颜如桃李。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璃,酌凉州之蒲萄。愿先生之耆寿,分余沥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惊暖响于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独茧之长缲。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柁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而已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这就是大文豪苏轼为美食家苏轼所作的画像。宋代士大夫重视事业,也重视生活,故对饮食也非常重视。有良辰美景,或亲朋好友,都要有酒,有酒又要有菜。良辰美景、佳朋良伴、美酒佳肴的结合,乃是最惬意的。

没有美酒佳肴,即使有良辰美景,佳朋良伴,也觉得有很大的遗憾。苏轼的生活理念正是这样。他的《后赤壁赋》写道:"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板。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互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客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没有酒肴,就没有月下赤壁之游,就没有那段快乐时光,更没有名作《后赤壁赋》。可以看出,苏轼的一些聚会,都离不开饮食,也离不开文化,而是将饮食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而苏轼作为文学家,又把美酒佳肴后诵读自己的佳作作为人生的一大乐事。他说:"烂蒸同州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筯。南都拨心面作槐芽温淘,糁以襄邑抹猪,炊共城香稻,荐以蒸子鹅。吴兴疱人斫江鲈鱼,继以庐山康王谷水烹会坑斗品。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前后赤壁赋,亦足以一快也。"

饮食是人的本性,从一个人的饮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素养、思想和品格。

苏轼为人正直、廉洁、节俭,这些品格也表现在饮食活动中。在古代,饮食活动往往被一些奸佞谄媚之徒用来巴结权贵,搞政治交易。苏轼却不愿这样做。自己有山珍海味,只送朋友,决不送给达官显贵。他收了一斛鳆鱼,分了些给友人,不愿奉献权贵,所谓"苞直未肯钻华屋"(《鳆鱼行》)。苏轼是名人,社交活动很多,自然免不了会有人请吃饭,也不免会请别人吃饭。他自己订下一个规矩,平时吃饭,一杯酒,一个荤菜。请人吃饭不超过三个荤菜。别人宴请他,他先告诉别人,不超过三个荤菜,主人不答应,就不去。《节饮食说》云:"东坡居士自今以往,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招我者,预以此告之。主人不从而过是,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元丰六年八月二十七日书。"从苏轼的饮食理念和活动中,可以看到苏轼崇高的品格和思想境界。

(六)酒类 (2)

苏轼为人放达、聪颖、诙谐,这些个性也表现在饮食活动中。他的饮食活动总是很有趣,他参与的大型饮食活动总是有浓郁的文化气氛,总是充满欢乐。日常吃点肉,苏轼也要戏作一颂,自我打趣一番,说:"已熟之肉,无复活理。投在东坡无碍羹釜中,不何不可。问天下禅和子,且道是肉是素,吃得是吃不得是?大奇大奇,一碗羹,勘破天下禅和子。"(《禅戏颂》)豆粥是宋代普通食物,吃僧人煮的豆粥,他也津津有味,仿佛到了极乐世界,作颂说:"道人亲煮豆粥,大众齐念《般若》。老夫试挑一口,已觉西家作马。"(《食豆粥颂》)一位姓乔的士人,烹鹅和鹿请苏轼等人饮酒,苏轼作《乔将行烹鹅鹿出刀剑以饮客以诗戏之》和他调侃。诗云:"破匣哀鸣出素虬,倦看听呦呦。明朝只恐兼烹鹤,此去还须却佩牛。便可先呼报恩子,不妨仍带醉乡侯。他年万骑归应好,奈有遗文在帮丘。"一位道人为贪杯而常欺骗主人和他人,苏轼作判状云:"道士某,面欺主人,旁及邻生。仰左元方之盏,已自厚颜;倾西王母之杯,宜从薄罚。可罚一大青酰。"(《判倖酒状》)看这样的判状,实在令人喷饭。

同类推荐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下)

    中国人对于自我民族性格的审视是近代才开始的。之前的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政治文化中心,向来是输出文明。直至十九世纪下半叶与西方列强的数次战争,中国才发现与正视这个世界中还存在与中国性格迥异的强大文明这个事实,中国人不得不面对差异,分析差异,并试图改变民族性格,以救亡图存。与此同时,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也对这个传说般的古国睁大了观察的眼睛,他们发现不仅他们的武力和商品征服不了中国,他们的科学与宗教也对中国人影响甚微,从此中国人的性格成为近代中国改革和外国人研究中国颇为核心的一个论题,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文化思潮虽然以政治、文化为主题,其深处却一直涌动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性格的肯定或否定、保留与改变的矛盾,这种矛盾一直延续到今天。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包括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作为想象力和富于魅力的思想的源泉,在西方世界始终是无与伦比的。有关希腊神话的地位,权威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评价的:“希腊神话的重要性在西方人文化、艺术和情感的历史上怎样估计都几乎不能说是过高。……否认它的价值和意义,也就等于否认西方文化本身的成就,以及受到它的启发的伟大作家和艺术家的天才。”
  •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终)

    《蓟县文化志》主要讲述的是地方县——蓟县的一些地区文化和历史。
热门推荐
  •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就将这些流传于天津民间的各类老俗话汇集起来,在记录其内容的同时,深入发掘每句老俗话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写出俗话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特别是与其相关的动人故事。
  • 人狼国度

    人狼国度

    一个原本靠在路边卖肉汁饭为生的小厨师,居然斗胆向皇帝的女儿求婚,所有人瞠目结舌,皇帝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如果你能给我带回一具人狼的尸体,我便将女儿许配给你。”小厨师并不是不知道从来没有人从人狼国度活着回来过,但他依然义无反顾地上路了……本书系《还我江湖》系列继《异星魔蝎》和《爆裂金刚》后第三卷,独立成书,原名《死亡掮客》,全书一百万字,为本系列作了最终的结局,欢迎收藏。(空灵天下出品)想欣赏《还我江湖》系列第一卷《异星魔蝎卷》的书友请点击链接:http://m.pgsk.com/book/15517/m.pgsk.com爆裂金刚:http://m.pgsk.com/m.pgsk.com?Bl_id=40630
  • 中国赫哲族

    中国赫哲族

    本书围绕赫哲族文化从古至今发展的脉络,纵横式的叙述了赫哲族的历史、社会、人文、经济、政治等。具体、系统、全面地展示了赫哲族有史以来的文化生活,是一部反映赫哲族的翔实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 顽劣娇妻超难追

    顽劣娇妻超难追

    [本文男女主皆双洁,喜请跳坑。]一朝魂穿,一切事物都那么陌生,堂堂将军府的大小姐,文武双全,叱咤风云,竟成了只靠姐夫存活的私生女。 一向闯荡江湖习惯的她,面对这样的情况,只一个字,闯。 新鲜事物不懂,学,姐姐装白莲花,虐渣,原主的姐夫纠缠不清?和她什么关系,滚。 可是太疯狂的她,一切都做的顺理成章,让人刮目相看,偏偏招惹了他。 洁癖严重,嫌弃她,偏偏还缠着她,怎么破? 咱能矜持点? 【本文绝对的宠文,双男主,】 【推荐旧文:豪门宠婚之总裁娇妻升职记】 【推荐旧文:遇到她时天很蓝,校园文,】
  • 思辨录辑要

    思辨录辑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欢喜代嫁:独宠小小新娘

    欢喜代嫁:独宠小小新娘

    她是天真娇憨的代嫁小新娘,冷漠无情的庄主相公那边在欢喜的娶妾,她则包袱款款的准备离家出走,行走江湖间,遇美男无数……
  • 醉红颜

    醉红颜

    权势与情爱纠缠不休,江山与美人谁才是他心中的最爱,红颜终将情归何处?谁才能把她摆在江山、权利、地位的前面?究竟谁能得到江山,谁又能赢得红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Work. Pump. Repeat.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