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9100000062

第62章 乐山海棠文化的传统价值及其现代转换 (1)

乐山海棠文化的传统价值及其现代转换

李钊 方海燕

内容提要:乐山,古称嘉州,因其大规模的香海棠种植而享有"海棠香国"的美誉。唐宋时期就形成了以赏海棠、品海棠为核心的海棠文化,较之周边地区,可谓盛极一时,成为当时我国海棠文化发展的代表性地区之一。其传统价值主要表现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和广泛的社会认同等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要让海棠文化重放海棠香国异彩,就要对其进行现代转化。本文拟从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以及旅游商品的开发等方面,把海棠文化与乐山的旅游业结合起来,使海棠文化在得到传承的同时,增强其发展生命力,为乐山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乐山;海棠文化;旅游业

一、乐山的海棠文化

乐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汇合处,历史悠久。这里曾是蜀王开明部族的故都,北周始置嘉州,取其"郡土嘉美"之意,宋朝改嘉州为嘉定府,元代改为嘉定路,明代改为嘉定州。到清代,则升嘉定州为嘉定府,并在府治建置乐山县,"乐山"之名沿用至今。

乐山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宜花草植物的生长。在唐宋时期因盛产娇艳馨香的海棠花而久负盛名,享有"海棠香国"的美誉。海棠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被称为"花中神仙"。其花姿妖娆,果实亦可观赏,深受人们喜爱。并且,"随着历史发展的变迁,人们由海棠花的形态、习性、品质等特点产生丰富的联想,并借海棠花来表达思想观点、寄情寓义,使海棠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产生了浩如烟海的有关海棠花的诗词歌赋、神话传说和各式各样的以海棠花做装饰或海棠式样的艺术品",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棠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乐山人从香海棠的种植栽培到观赏品味,更是不断赋予海棠思想与情感,将海棠与文学艺术相结合,在融入人们生活的同时,形成了以海棠为中心的文化现象,较之周边地区,可谓盛极一时,成为当时我国海棠文化发展的代表性地区之一。

学术界迄今关于海棠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姜楠南的《中国海棠花文化初探》,对中国海棠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孙云的《论〈红楼梦〉中的"海棠"》,分析了海棠花在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唐长寿的《嘉州海棠与"海棠香国"》,则对古代乐山的海棠发展历程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海棠香国"的意蕴所在。可见,目前学术界很少有笔墨触及乐山海棠文化,即便为数不多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对其表层的解读,缺乏对其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及其传统价值的现代转化分析。鉴于此,本文试图将乐山海棠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内涵相结合,拓展其社会价值的开发应用领域,从而对提升乐山旅游形象的竞争力、建设现代化的历史文化名城,提供参考性的建议和措施。

二、乐山海棠文化的传统价值

在历史与现代之间,乐山人从来没有遗忘过海棠。这种意蕴悠长的灌类植物,早已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而深入人心。乐山海棠文化具有丰富的传统价值,主要表现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和广泛的社会认同三个方面。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郭沫若曾说"海棠香国荔枝湾,苏子当年寓此间",道出了乐山海棠文化的深厚底蕴。乐山海棠的种植与培育在唐朝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与之对应的海棠文化。时人记载:"嘉州海棠,色香并胜";"蜀海棠有闻......风雅尽在蜀矣"。晚唐时期,嘉州刺史薛能为我们留下了较多关于海棠的诗篇,如"晨前清露湿,晏后恶风吹,香少传可计,妍多画半遗......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晴来使府低临槛,雨后人家散出墙"的诗句,说明了当时嘉州寻常百姓家已经普遍种植海棠的史实。

进入宋朝,嘉州海棠文化走向全盛。这一时期歌咏海棠的诗词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不少记载嘉州海棠花的专著,如沈立的《海棠记》、陈思的《海棠谱》等。宋人《广舆记》载:"海棠,嘉州出者香。"说明此时嘉州的香海棠已久负盛名。进士王十朋作《嘉州香海棠》词云:"丝蕊垂垂,嫣然一笑新妆就。锦亭前后,燕子来时候。谁恨无香,试把花枝嗅。风微透,细熏锦袖,不止嘉州有",证明了海棠虽非嘉州独有,但"嘉州出者香"是无可置疑的。孙长民则在其《海棠记》中说道:"海棠盛称于蜀中,然亦唯蜀之嘉州者有香而本大。"再次印证了嘉州海棠文化的领先地位。

明朝时期,嘉州正式被赋予了"海棠香国"这一名号。明清《嘉定州志》记载"廨后为甘棠楼,旧名桂花楼,不若甘棠之切也。知州钟振题'海棠香国'于此"。明朝人李采曾在嘉州任职,在他的《挺秀轩前海棠》中,留下了对嘉州海棠香韵的描写:"淡烟轻锁帘生媚,细雨初经院度香。"汤显祖的《送陈仲道饷延绥归嘉定州》亦有诗云:"海棠香尽归休晚,解道峨眉似远山。"张所望《阅耕余录》载:"蜀嘉定州海棠有香,独异它处。"所有这些都说明了这一时期嘉州海棠文化仍是相当浓烈。

清代的方象瑛在《使蜀日记》中写道:"谯楼榜曰'海棠香国',所谓海棠无香,惟嘉州独香也。或云昌州今重庆府大足县有香菲亭,然汉嘉海棠实香,州守为余言,气似兰云。"清同治《嘉定府志·物产》则记载:"嘉州旧多海棠,今不常有,有亦非真者。惟郡署数株,既佳,子尤累累可爱也。"这些相关记载也说明了这一时期嘉州海棠盛名依旧。

自唐宋至明清,海棠文化的高度繁荣,与乐山地区经济的相对发达及文化产业的兴盛不无关系。由于这一时期乐山地区在农业生产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所以《嘉定府志》才会有"土地沃美,民勤耕织,士尚诗书"、"山川秀发,商贾喧阗"的记载。与此同时,乐山的文化氛围也很浓烈。以印刷业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繁荣,藏书事业兴盛,书院普及,文人辈出,"唐代乐山地区只有5名进士,到宋代增至1204,占川籍进士的28%。这个比例,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元、明、清各朝都未能再有此辉煌成就",这样一来就为嘉州海棠文化的兴盛创造了前提条件。另一方面,良好的经济和文化氛围使得嘉州百姓生活相对富裕悠闲,慢慢地形成了当地的休闲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体系则直接孕育了海棠文化深厚的底蕴和魅力。

(二)丰富多彩的海棠艺术文化

海棠的花色娇艳,有绯红色、朱红色、粉红色、橘红色、白色和复色等。其花姿娇美,象征着美好、吉祥、富贵与理想。因此,海棠不仅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且也为很多画家所钟爱。从《宋光宗会僚属赏海棠偶有题咏》"浓淡名花产蜀乡,半含风露浥新妆。妖娆不减旧时态,谁与丹青为发扬"等诗句中,可以看出宋人喜爱画蜀海棠。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海棠春睡图》,就是以蜀海棠为题材,并题诗云:"锦绣裹城忆旧游,昌州香梦接嘉州,卅年家国关忧乐,画里应嗟我白头。"以此寄托了自己对四川老家的怀念以及对亲属旧友的思恋之情。

此外,海棠品种多样,有木本和草本的,包括西府海棠、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四季海棠等多个品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园林美学特征,受到历代园林人士的喜爱,成为我国打造园林不可或缺的花卉品种之一。海棠还是园林制作盆景的上佳选材。其树姿优美,较易整形,而且观赏季节较长,可观花,可观果,可制作成临水式、悬崖式、曲干式、多干式、斜干式和双干式等多种造型,为园林增添了更为雅致的意蕴。

从古至今,人们把对海棠的独爱也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古建筑、家具和工艺品,都采用海棠进行装饰。这些装饰式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海棠纹样与海棠式样。海棠纹样,是指工艺品中描绘、雕刻有海棠花的具体形状;海棠式样,是指左右对称的四瓣花样式,包括四瓣等长与对应两瓣等长,相邻两瓣不等长两种基本形式,都被称为海棠式。海棠式样、海棠纹样是对海棠花形象的抽象概括。"唐代华清宫杨贵妃沐浴的池子"海棠汤",采用的就是海棠式样。在古代建筑中,海棠花图案也得到广泛运用。如落地长窗、洞窗、铺地等,常常采用美妙的海棠图案。

(三)广泛的社会认同

唐宋两代是四川文化的兴盛时期。在繁荣的文化氛围下,海棠为风雅之物,被誉为"解语花",自然就成为了文人墨客所喜爱的对象。宋朝咏唱海棠之风更加盛行,上自皇帝大臣,下至文人雅士,都喜欢咏唱海棠,借海棠来寄托和抒发自我情感。据宋人陈思的《海棠谱》记载:"蜀花称美者,有海棠焉。然记牒者不多,恐近代有之。......尝闻真宗皇帝御制后苑杂花十题,以海棠为首章,赐近臣唱和,则知海棠足与牡丹抗衡,而可独步于西川矣。......以海棠为花中神仙,诚不虚美耳,近世名儒巨贤,发于歌咏。"在《海棠谱》一书中,收录了宋真宗、宋光宗、晏殊、宋祁、张冕、苏东坡、陆游等人的海棠诗。

陆游的《夜宴赏海棠醉书》写道:"便便痴腹本来宽,不是天涯强作欢。燕子归来新社雨,海棠开后却春寒。"杨万里的《春晴怀故园海棠》有这样的诗句:"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此外,《海棠谱》还转载了《冷斋夜话》刘渊材的"四恨海棠无香"的记述,表达了如此妍丽而又深含感情的海棠缺少了花香实属遗憾的情感,此事在《二如亭百花谱》中亦有类似记载。然而,有这种遗憾的人何止刘渊材一人!可见,海棠以其美丽的姿态而成为文人墨客咏唱对象的同时,也赋予了海棠更多的人的情感,体现了古人的人文主义情怀。海棠就是这样在文学的影响之下深入民间,不断地完成着自己从文学到生活、从生活到文学的结合,被更多的人所认可,从而才有嘉州广植香海棠,形成了海棠香国的宏大规模。

无独有偶,很多政府官员与文人雅士不但喜欢咏唱海棠,而且更喜欢在海棠树下饮酒娱乐,使得在海棠树下宴饮娱乐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宋代嘉州有一海棠山,发展成为了当时的游乐宴饮之地。在不少的古籍中,就有对这一海棠山的记载。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写道:"在石碑山上,周回皆植海棠。花时太守必宴赏,花片飞坠,自溪流入城中,过郡治前。"宋人祝穆《方舆胜览》则这样记载嘉州海棠山:"在石碑山上,皆植海棠,为郡守宴赏之地。"《群芳谱》中收录《花史》对嘉州海棠记载:"(嘉定府)西山多海棠,为郡守宴赏之地。"

同类推荐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 中国民族乐器简编

    中国民族乐器简编

    最早的库布孜又称克勒库布孜,琴体呈弓状,只设有一条马尾弦,琴颈也无指板。由于牧民们制作时就地取材、因材而制,往往琴的式样和规格尺寸很不一致。这种最原始的拉弦乐器,目前在哈萨克的边远山区仍能见到。后来在克勒库布孜的基础上,增加弦轴(左右各一)、琴弦和指板,制成了两弦的库布孜,仍采用马尾弦或牛筋弦,它与今日柯尔克孜族拉弦乐器克亚克十分相似。
  • 纳西族风俗志

    纳西族风俗志

    本书读者对象: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专业工作者及有兴趣读者。
  • 以孝树人:孝与古代教育(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树人:孝与古代教育(中国孝文化丛书)

    中国古代孝教育包括国家对于孝的教育、学校对于孝的教育、家庭对于孝的教育、文学作品中关于孝的教育。本书也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在国家对于孝的教育中,重点论述了古代统治者为了提倡孝道而作出的表率和不同历史时期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有关孝的政策措施。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热门推荐
  • 20~30岁 好口才,好社交

    20~30岁 好口才,好社交

    曾经,你和你的同龄人跨出学校大门,踌躇满志地走向社会时,你满以为从此可以凭借胸中所学,一展拳脚,创造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然而社会却以毫不掩饰的残酷、赤裸裸的现实给了你当头一棒,一下子把你打翻在地。就在你懵懵懂懂,浑然不知自己错在哪里之时,几年宝贵的光阴已经悄然而逝。或许你会想到,如果能有一个人,或是一本书告诉你在走向社会时将要面对的陷阱、诱惑,指导你如何应对,并为你找出一条最便捷的道路,或许今天,你面临的境况会截然不同,你所取得的成绩会更多一些。一切为时不晚,一本好书,你找到了!集攻心术、说服术、交际学于一体的魔力教程《20~30岁好口才,好社交》闪亮登场。
  • 跨界攻略

    跨界攻略

    大家好,平行世界的白君文是个练习时长两年半的个人偶像练琴生,平时喜欢唱、跳、rap和钢琴。后来他激活了一项异能,可以来往于地球娱乐圈,可以推开不同的门,进入不同的时代,接触不同的人。然后发现自己所在的平行世界超low的,学个十二平均律回去都能吊打。人生,终于敞开一道新的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的恩师是九叔

    我的恩师是九叔

    我是陈一凡,一次意外我奇迹穿越,成为九叔大弟子,一路降妖除魔,镇压巨妖。
  • 圣星花样美男学院

    圣星花样美男学院

    谁说差等生永远走不上优等生的荣誉殿堂?做为一个正义感十足的好少年,夏翼决定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带领吊车尾走向优等生的行列!前方高能风纪委员长来阻碍?没关系,那就遇神杀神!那个爱换衣服的洁癖女生时常来找茬?YES,让你看看我们差等生的潜力,分分钟可以超越你!只是……作为正义感的好少年长得太伪娘,没有气场?这算什么,只要努力、积极和向上,没有什么是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各位被歧视的学生们,站起来,让我们一起进击优等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小说(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冰心小说(学生阅读经典)

    本书系《名家经典珍藏》系列之一,收录了以“问题小说”而名噪五四文坛的冰心的五十三篇小说,从写于一九一九年九月的《两个家庭》到一九八八年八月最末一篇《干涉》,时间跨度整整七十个年头,“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与呻吟,有压迫与呼喊……”
  • 穿成反派大魔头的妹妹

    穿成反派大魔头的妹妹

    夏梓潼看了一本小说,她对里面的大魔头又爱又恨,对里面的男主更是心存怜惜,她想,如果自己可以穿越进去,改变这悲惨的结局该有多好,她心心念念的想着,于是,穿书了,那么她的介入,又会对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结果,她不仅没有撮合成功男主和反派大魔头,反而把自己搭进去了,简直欲哭无泪,为啥不按小说剧情走?
  • 打着快穿写复仇

    打着快穿写复仇

    一开始,系统以为自己签订了一个有点刺手的小鬼鬼,后来,系统觉得自己签订了一个腹黑女,再后来,系统才知道,自己签订了一个大佬。系统想要溜之大吉最后却被大佬逮到任务世界去。系统哭唧唧:大佬,我错了,放过我吧~大佬:晚了!等我收拾完他们再来收拾你!(新书快穿之反派女配有点甜求支持求票票)
  • 乡间诡事

    乡间诡事

    我本是一个平凡的人,本该过着平淡的生活,怎奈造化弄人,我的这一生,注定不再平凡。
  • 文殊指南图赞

    文殊指南图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