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9200000011

第11章 中古汉语"为"字判断句 (1)

一、系词"为"字产生的动因与机制

(一)关于"为"的系词性

"为"字是否是一个系词?学术界存有争议,有人认为它是一个真正的系词,有人认为它是一个准系词,还有人认为它根本不作系词用,所谓的系词用法只是动词的功能。王力最早对汉语系词进行了系统研究,他在1937年《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中提出,"为"的使用受限制,不是纯粹的系词,只是稍带系词性。他的这一看法在后来的研究中基本没有改变,在《汉语史稿》中他又明确指出,"'为'字本身不是一个系词,而是一个动词",类似于"余为伯鯈"之类的句子只是"叙述句代替了判断句"。针对王力的观点,洪诚(1957)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上古既有纯粹系词'是',更有以加强语气为主要作用的系词'为'","先秦文用'为'做系词,汉魏既用'是'做系词,同时也用'为'做系词"。

王、洪所论是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各有支持者。如何看待呢?应该既要承认自先秦"为"字主要作动词用,是个含义非常广泛的动词,同时也应该看到"为"字确实曾用作系词。首先,"为"字可以用在疑问代词前面表示判断。如:

(1)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论语·微子》)

(2)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论语·微子》)

(3)宣孟曰:"而名为谁?"(《吕氏春秋·报更》)

(4)今亲不幸,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战国策·韩策二》)

(5)赵盾曰:"子名为谁?"(《公羊传·宣公六年》)

根据先秦汉语的语法规则,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到谓语动词之前,在汉代以前这是一条比较严格的规则。以上例句中如果"为"字是动词,那么疑问代词"谁"要前置,构成"某谁为"的结构,而之所以没有发生前置现象正说明"为"字不是普通动词(当然也不是介词,介词宾语也要前置),而是一个系词。

汉代以后"为"字继续作系词用,因此这种用例也比较多见。如:

(6)范雎曰:"彼来者为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7)管仲曰:"其人为谁?"(《新序·杂事》)

(8)复问:"寝者为谁?"(《搜神记》卷九)

(9)帝问使人:"愔所亲爱为谁?"(《后汉书·邓禹传》)

(10)既而戎问籍曰:"彼为谁也?"(《世说新语·简傲》注)

(11)君王比赐书翰,及写诗笔,殊为佳手,姓名为谁?(《颜氏家训·慕贤》)

其次,先秦汉语中有时"为"字连接的前后两项是完全等同的,即构成"甲为甲,乙为乙"式,这种结构中的"为"字只能分析为系词。如: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3)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孟子·公孙丑上》)

(14)曲为曲,直为直。(《韩非子·说林下》)

(15)是为是,非为非,能为能,不能为不能。(《荀子·强国》)

以上例句中的"为"字完全没有动词性,只能用现代汉语中系词"是"去理解或翻译。

以上两种句法条件下的"为"字是无可否认的系词,另外,有些"为"字句"为"字也几乎没有动词性,主要起到联系判断的作用,它的系词性比较明显。如:

(16)余为伯鯈,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17)余为浑良夫,叫天无辜。(《左传·哀公十七年》)

(18)郑穆公再拜稽首曰:"敢问神名?"曰:"予为句芒。"(《墨子·明鬼》)

(19)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吕氏春秋·疑似》)

(20)重耳为晋文公。(《史记·赵世家》)

以上例句中"为"字连接的两项大多是等同关系,"为"字只起联系、判断作用,可以确定为是一个系词。特别是汉代以后出现了"为"与系词"是"对举使用的用例。如:

(21)世彦识器理政,才隐明断。既为国器,且是杨侯淮之子。(《世说新语·赏誉》)

(22)何者是政?何者为事?(《魏书·高闾传》)

以上两例中"是"字是系词,"为"字与之对应,那么应该也是系词。

当然,我们也看到"为"字作为系词出现频率并不高,它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不能像成熟的系词"是"字那样灵活运用比如"是"字的前后成分都可以省略,而"为"字只能省略其前项,后项是绝对不能省的。另外,系词"是"的焦点标记、强调标记等一些引申用法更是"为"字不具备的。俞理明(2005)指出,早期的"为"字判断句句末不用"也"字,而"也"字多用于判断句,一般不用于叙述句,因此"为"字句保持着叙述句的特点。这正如王力所说"以叙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断句"。基于"为"字这样的特点,俞(2005:106)断定:"'为'字是一个正在向判断词过渡的动词,已经初步具备了判断词的功能。但是,这个变化没有最后完成,'为'的判断词地位被'是'取代了。"何亚南(1999)充分调查了先秦"为"字句,根据系词"为"脱胎于动词"为"、"为"字句语义关系简单、独立表意性差等特点把"为"字定性为准系词。

综上,可以说"为"字是一个没有完全发展成熟的系词。"为"字在汉语史上曾起到系词的作用,担当系词的角色,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也要认识到,"为"字作为系词没有进入基本词汇,没有得到普遍使用。"为"字作为系词在先秦时期出现频率并不高,汉代以后稍有改观,但是随着系词"是"的不断发展成熟,"为"字不断受排挤,丧失了担任系词主角的机会。总之,我们既不能因为"为"字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动词而否认它的系词性,也不能因为"为"字曾用作系词而任意夸大它的功用。

(二)系词"为"字产生的动因

先秦时期已经有了主谓相续式的比较成熟的判断句式,为什么还要产生"为"字系词句呢?一般来说新兴语言现象的产生是为了弥补旧有表达方式的不足,我们注意到主谓相续式判断句在降级使用时存在缺陷。一方面无系词句充当句子成分时表意不明确。如:

(23)太祖阅见之,疑其衣冠也。(《三国志·魏志·仓慈传》注引《魏略》)

本句如果不参照上下文,"疑其衣冠"可有两种理解:"其"字看做"衣冠"的主语,理解成"怀疑那是衣冠";"其"字看做"衣冠"的定语,理解成"怀疑那衣冠"。只有参考语境才知道应该按前者理解。可见无系词句充当句子宾语是有缺陷的,而如果采用有系词句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比如加入系词"为",构成"疑其为衣冠",表意就明确了,就不会有歧解了。充当句子成分的"为"字判断句并不少见。如:

(24)则夫好攻伐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不义也,其邻国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不义也,是以攻伐世世而不已者,此吾所谓大物则不知也。(《墨子·天志》)

(25)凡人之为外物动也,不知其为身之礼也。(《韩非子·解老》)

(26)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战国策·赵策三》)

(27)曾子问曰:"丧有二孤,庙有二主,礼与?"孔子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尝禘郊社,尊无二上,未知其为礼也。"(《礼记·曾子问》)

(28)齐师、宋师、曹师城邢,此一事也。曷为复言齐师、宋师、曹师,不复言师?则无以知其为一事也。(《公羊传·僖公元年》)

(29)己丑,葬我小君齐姜。齐姜者何?齐姜与缪姜,则未知其为宣夫人与?成夫人与?(《公羊传·僖公二年》)

(30)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穀梁传·隐公元年》)

(31)人不知其为星也。(《论衡·说日》)

(32)开关问歌者为谁,果其母。(《论衡·感虚》)

而且主语可以承上省略。如:

(33)母甚异之,知为国器。(《世说新语·夙惠》)

另外,后世并用两个"为"字判断句充当句子宾语表示选择关系,这种用法也是无系词句所不具备的。如:

(34)觉有异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耳。"(《世说新语·纰漏》)

(35)但未知为坐为卧耳。(《周氏冥通记》卷一)

同"为"字一样,系词"是"字产生之初也是较多的出现在复杂单句中,充当句子成分,这也说明有系词句在降级使用时优于无系词句。

另一方面,无系词句进入复句也有不足之处。"某,某也"这种表判形式虽然单独成句时顿挫有力,判断语气比较强烈,但是它在进入复句时如果几个判断句连用,或者判断句与其他句式并用,由于这种判断句停顿较多,就不利于复句或句群表达一个整体的句意。而如果采用有系词句就可以消除单个判断句主谓之间的停顿,判断句进入复句后也可以比较流畅地表达语意了。试比较以下两例:

(36)泰山,东岳也;霍山,南岳也;华山,西岳也;常山,北岳也;嵩高山,中岳也。(《说苑·辨物》)

(37)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尔雅·释山》)

同样是解释"五岳",《说苑》采用主谓相续式,读来觉得拖沓吃力。而《尔雅》采用"为"字句,读来轻松,语意更为连贯。

也就是说"为"字判断句进入复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无系词判断句的不足。事实上,"为"字判断句产生之初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一个分句出现在复句中的。"为"字句构成复句主要起到比较、对举等作用。如:

(3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二十六章》)

(39)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40)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左传·哀公十三年》)

(41)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上》)

(42)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庄子·应帝王》)

(43)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易·说卦》)

总之,系词"为"字产生的动因来自语用需要,一方面是分割主语和谓语,消除充当句子成分时带来的歧义;另一方面是消除判断句主谓之间的停顿,从而使之顺利进入复句表达较为完整的语意,起到比较辨别的作用。

(三)系词"为"字产生的机制

"为"字在上古汉语中是个含义非常广泛的动词,根据具体的语境可以译为"做"、"担任"、"从事"、"变为"、"成为"、"作为"等,也可以说它有动词性不等的多个义项。王力曾经敏锐地指出"为"字由具体动作义到"作为"、"成为"义,再到系词的虚化方向。由于"为"字由动词虚化为系词发生的比较早,目前利用现有材料很难清晰展示"为"的历时语法化过程了。不过由于"为"字虚化过程中,旧有的意义并没有立即消失,而是与新义一起共存了相当长的时间,那么共时材料中就暗含了历时语言要素,我们加以梳理分析,可以约略推知"为"字系词性的产生。且看《史记》中的用例:

(44)度为山阳太守十余岁,坐法失侯。(《平津侯主父列传》)

(45)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孙子吴起列传》)

(46)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刺客列传》)

(47)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杀人众者为忠臣。(《李斯列传》)

(48)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信陵君列传》)

例(44)"为"字当"做"、"担任"讲,意义较实,动作性较强。例(45)、(46)"为"字分别是"作为"义、"成为"义,比例(44)词义稍虚,但动作性仍比较强,仍是动词。例(47)"为"字基本理解成"成为",不过它比例(46)虚,有判断的意味,也可以勉强理解成系词"是",这是向系词过渡的"为"字。例(48)"为"字就完全是系词了。

以上是对"为"字由实到虚语法化的简单推测,不过实际虚化的过程可能比较复杂。系词"为"字的根本来源是动词"为",不过其具体的虚化途径可能不止一途。系词"为"也可能从"以......为......"结构中虚化而来。在"以......为......"结构中如果"以"是介词,那么后面"为"字是动词,意义较实。如:

(49)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庄子·让王》)

同类推荐
  •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毋庸讳言,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尤其是其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新闻作品,政治色彩是十分强烈的,是那个时代中剧烈动荡的政治在他新闻作品中的折射,反映了那个时代中社会变迁的某些方面。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新闻事业,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中普通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是值得一看的。
  •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PR视域下的中国人权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PR视域下的中国人权

    本书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UPR这一独特视角,通过梳理和分析中国接受第一、二轮审议时形成的国家报告、联合国信息汇编、利益攸关方报告、各国问题清单和工作组报告,系统总结中国第一轮审议以来在人权保护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和尚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第二轮审议时各参与国提出的建议,对即将到来的第三轮审议中中国面临的新旧问题做出预判,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方法,以期为中国顺利接受第三轮UPR提供现实的和现成的解决方案。
  • 王国与权力:撼动世界的《纽约时报》

    王国与权力:撼动世界的《纽约时报》

    作者特立斯从1953年开始在《纽约时报》工作了十余年。当他离开时报后,立刻就是回过头去采访自己曾经的同事,试图以时报不鼓励、不允许的方式刻画描述这个庞大的、能影响全美乃至全世界局势的机构。特立斯眼光犀利,笔触细腻,不仅在书中回溯了《纽约时报》的历史,还生动地再现了近百名时报人,以及他们在时报这个大机构中的庞杂关系,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流媒体从业者的群像。《王国与权力》初版于1969年,至今仍是关于《纽约时报》历史及运作方式首屈一指的参考书,开启了当时写作、出版媒体著作的潮流。
  • 我们都是食人族

    我们都是食人族

    《我们都是食人族》为结构主义大师列维—斯特劳斯于1989年至2000年间,在意大利《共和报》所发表的16篇专栏集结,以及发表于1952年的《被处决的圣诞老人》一文。在这些文章里,列维—斯特劳斯立足当时社会热点,探讨了如圣诞为何“习俗”风靡全球、疯牛病蔓延广泛、女性割礼是否侵害人权、亲子关系应基于血缘还是亲缘等议题,用结构主义和人类学的眼光审视自己身处的时代和社会,反思科学与自然的关系,告诉我们“所谓复杂或先进的社会,与被误称为原始或古代的社会,两者之间的距离远较人们认知的小上许多。”就像出版于1955年的《忧郁的热带》一样,列维—斯特劳斯文章的写作时间并不标示它过期的时间。相反,他在这些文章中对当代社会的文化反思放到现在依然成立,且无比犀利,几近预言。
  • 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

    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

    《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高校博物馆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直接载体,是高校发挥文化建设示范作用的重要窗口,是高校发挥文化辐射作用的重要基地。本书从历史发展、现状、功能、文化指导意义等方面做了论述,具有的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搭子

    搭子

    吃过午饭的光景,雪子开始落了起来。打在东门五金店的钢化玻璃顶棚上,劈啪作响。昨天的天气预报还说今天会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可这天气预报却如同亚飞的经期一样不准。这会儿,亚飞就站在东门五金店的门口。她看上去有些焦急,不时掏出手机来看时间。她一直在给小美打电话,小美说马上到马上到,可半个小时过去了,却依然不见踪影。亚飞有些生气。这段时间,小美总是不准时。又过去十多分钟,雪子下得缓了些,小美那辆红色的QQ车终于从路口现身了。小美还是像平常一样,将车开得飞快,一脚急刹车,吱的一声响。小美看见亚飞,摇下车窗玻璃,打着招呼。
  • 盖世武君

    盖世武君

    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一个人魔共存的大陆!大陆之上强者如云,群雄逐鹿只为巅峰。
  • 魔苏记

    魔苏记

    有这么一群人要将高高在上的神族驱逐,结束他们统治的时代。他们被称为魔人
  • 异界之逆天玄尊

    异界之逆天玄尊

    异界重生,一位神秘的老者,一套玄奥的功法,造就他逆天的战力。他,携手今生的恋人,将如何面对前世的爱人,将如何找寻前世的好友。他,面对着奇境的修士、妖兽、精怪,幻境的斗者、魔法师、召唤师,将如何走向巅峰,执掌天地。仗剑飞驰,遨游天宇,寻龙探宝踏歌行,纷纷扰扰天地间。
  • 2012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2012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本书通过对上海市电影产业的重点企业、机构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了解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企业发展个案和特点进行深入剖析,用比较丰富的材料和事实数据,全面概括和描述了上海电影产业在政策制定、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等产业链各方面的详细情况,评述了2011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状况。
  • 梦秋沙

    梦秋沙

    世间万事皆似梦,细探人心凉若秋,奈何欲游天地间,众生如我我如沙。
  • 宝座

    宝座

    每回来一个固定车主,老强过去招呼人家停好,给车主手里发一张纸。“一百五了?一下子就涨五十,你真够狠的。”固定车主说。老强嘿嘿一笑:“是老板要涨,跟咱没一点关系。”“什么呀这是,为了贯彻市上有关精神,还为了保障停车场秩序,保护我们的利益。市上什么有关精神,涨价精神吗?保护我们什么利益了?就知道要钱,啥臭水平,短短几句话快十个错别字了。”戴眼镜这位拿着纸,锁好车门嘟嘟囔囔走了,顺手把那张可恨的纸揉了扔进垃圾桶。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师友诗传录

    师友诗传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