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300000022

第22章 格律体新诗的民族性和群众性 (1)

--读《东方诗风格律体新诗选》

刘达灿

《东方诗风格律体新诗选》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以下简称《格律体新诗选》。出版后,主编万龙生在电话中给笔者安排了一篇"作文",并在几天后进行了一次面谈。"作文"虽有难度,却是笔者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质言之,对"格律体新诗"的认识,评论界不应该缺席。

万先生有志于格律体新诗久矣,他对新诗"双轨制"(即"自由体"和"格律体"双轨并行)的不懈追求,令人感动!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在格律体新诗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中,都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就。已故老诗人杨山生前转赠给我的《万龙生诗选》(作家出版社2000年),就是万先生"为20世纪的现代格律诗创作捧出的一束创作成果"(万龙生语)。当时,那还只是个人成果的一次展示。此次出版的《格律体新诗选》,则收录了43位诗人的241首作品,彰显了一个群体的实践成果。认真研读这些作品后,笔者有了这样的认识:在中国诗坛蓬勃发展的格律体新诗,已呈现独有的美学特色。其中尤为重要者,是民族性和群众性。

诗体,古已有之,却又在不断变化。刘勰《文心雕龙》曾云:"歌谣文理,与世推移","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诗经》的"四言",到《楚辞》的"六言";从比较自由的汉魏六朝"古体",到唐代定型的"近体"(格律体),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体裁形式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地演变。对"诗体"的研究,究竟有无必要?有何作用?著名文艺评论家敖忠教授曾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内容都表现为一定的形式,形式为内容所决定,又对内容发生积极的反作用。因此形式的重要性是不容许忽略的......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具有民族的形式,它是文艺民族化的重要表现和标志。"在中国新诗不到百年的发展变化中,就充分表现出了这种"形式的重要性"。

新诗的"自由体",曾经独领风骚。但一些诗人、诗评家对格律体的研究和实践,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始终没有停止。从闻一多到何其芳、郭小川,再到"东方诗风"论坛,不少人的努力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十余年中,"格律体"已逐渐成为新诗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原因何在?因为它植根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之中,所以才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我们说的"格律体新诗"的民族性。

万龙生在《"东方诗风"宣言》中说:"以1926年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一文为标志,形成了新诗格律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其成果是新月派的盛行。"这就是"东方诗风"诗人们的一个民族的"根"、历史的"根"。因为闻一多代表的,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新诗流派。其中,闻一多格律体诗歌对"三美"主张的实践,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话题,我们不得不赘述几句。作于1926年4月的《死水》,后又收入诗集《死水》,是闻一多诗歌的代表作,也是格律体新诗的完美典范。在诗歌的"音乐美"中,闻一多十分强调音尺的安排和运用。所谓音尺,也就是由音节组成的音组,又称音步。说得更简练一点,一次停顿就称一个音尺或音步。音尺,又可分为二字尺、三字尺(二字步、三字步)等。在一行诗中,音尺的数量没有限制。但在一节诗中,每行的音尺数则必须相同。如《死水》的第一节: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从第一行起,后面的每行都是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因而每行的字数也相同。音尺相同、整齐,能形成诗歌的抑扬顿挫,而抑扬顿挫便能产生节奏感、韵律感,就能使"诗歌"真正按照节拍(一个音尺为一个节拍)"歌"起来。这就是闻一多对诗歌音乐美的独特理解。他这种理解的依据,来自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认识,因为古诗词大多都是能歌能唱的。同时,闻一多也常在诗歌中采用押韵和双声叠韵,来实现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就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但闻一多诗歌中的建筑美,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整齐,也有富于变化的各种形式。在他的诗歌中,《死水》符合建筑美的要求,《发现》、《洗衣歌》也同样符合建筑美的规范。

《东方诗风》论坛的诗人们,从理论的突破到创作的实践,有几个不可或缺的"领军"人物。其中,万龙生、王端诚、程文、孙逐民、沈用大、王世忠、齐云、宋煜姝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万先生提出的格律体新诗的"三分法",即整齐体、参差体、复合体,是对前辈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格律体新诗选》里,诗人们对"三分法"的创作实践,表现得淋漓尽致。试举几例如下。如整齐体的五言二步式,有万龙生的《赋得腊梅南山》:"腊梅的季节/上南山来吧/这里多芳树";《重庆沙坪坝红卫兵墓》:"花儿凋谢了/是雨打风吹/青年的横死/为什么为谁。"齐云的《蓝色的梦》:"我梦见地球/是一滴泪水/无数的鱼儿/游在泪水里"。整齐体的六言二步式,有王端诚的《饮茶长江畔》:"舀两瓢长江水/煮一壶春日茶/听浪涛似古琴/看烟波如名画。"七言三步式有万龙生的《狗年随想》:"狗有太多的优点/人对狗热烈赞叹//狗有太重的奴性/人对狗热烈呼唤//为人是多么艰难/徘徊在狗狼之间。"其他如六言三步......直至十三言五步式、变言等步整齐式、变言变步整齐式等等,丰富多样,不再一一列举。

我们有必要看看《格律体新诗选》中的参差体。如万龙生的《重庆"棒棒"》:"两根绳绳,一根棒棒/便是我全部的家当/离乡背井,爬坡上坎/我一颗汗水摔八瓣。"又如宋煜姝的《为伊消得人憔悴》:"就瘦成西窗下/那杆凤尾竹吧/你来了/赠你同一首诗中一阵细微的歌声。"再如武延霞的《爱的境界》:"有些话/我们不说/为减轻彼此的负重//有些话/我们要说/以晴朗彼此的天空//有些话/说与不说/都已在彼此的心中。"这是些"基准诗节",同一首诗中各节完全对称。我们还有必要看看复合体。

如丁鲁的《天鹅飞走了》:"白色的天鹅,你在哪里啊--/天鹅永远地飞走了/金色的云彩,你在哪里啊--/云彩被狂风吹走了",第一节节内参差对称,后面三节又是整齐的。又如万龙生的《多米诺骨牌》:"有一种骨牌叫多米诺/倒下了一块/其他的也不能站着......//你只要轻轻吹口气/就倒下我的多米诺/无须打什么迂回战/我对你设防干什么。"这首诗的前两节参差对称,第三节整齐,合起来全诗就形成复合体。在复合体作品中,我们还可以列举宋煜姝的《天鹅之死》、沈用大的《诗人闻一多》、邓子佚的《行囊》、王民胜的《倔强与温柔》、张先锋的《写于一个乡村教师的追悼会》、余小曲的《叶子十四行》等等。

敖忠教授曾说:"植根于民族生活土壤中的文艺,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必然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传统。民族形式便是这种民族文学艺术传统的具体内容之一。"在自由诗面临困境的时候,格律体通过创新,并不断取得大众认可,这是因为在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找到了"位置"。

"东方诗风"论坛的三位理论家,经过多年的探索,分别提出了格律体新诗的三种理论,即万龙生的"无限可操作性";程文的"完全限步说";孙逐明的"对称原理"。这些理论,既是对前辈成果的继承,更有发展和创新。本文试对"无限可操作性"进行解读。

同类推荐
  •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生前鲜为人知,死后震撼世界。他终身未婚,与父亲关系紧张,他的妹妹奥特拉·卡夫卡或许就是他最为亲近的人。卡夫卡的书信集中,《致蜜伦娜情书》、《致菲丽斯情书》和《致父亲》都已经有了中译本,而《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尚无中译。通过卡夫卡与家人的书信,可以看到这位孤独一生的作家难得的温情。
  • 杜高档案:你也有一份

    杜高档案:你也有一份

    这篇访谈录,是凤凰卫视中文台《口述历史》主持人陈晓楠先生采访杜高先生的文字整理稿,也是《口述历史》“杜高档案”节目台词的记录稿。访谈时间是2005年3月16日。此文本由杜高先生提供给本刊。题目为编者所拟,意思有两重:一、只要社会生活不正常,造成杜高灾难的,你也有一份责任;二、你也可能有这样一份档案,所以没有酿成杜高事件,只能说是侥幸,不能说是必然。至于时间,当然是指那个已过去的年代。陈晓楠:在中国大陆,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的档案。档案里记载的是“组织”对一个人成长过程的鉴定和评价。而每个人的档案都按照级别、系统等等储存并保留。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本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本书被专业人士评为“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被大众称之“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即《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乱世之锦绣人生

    乱世之锦绣人生

    地星异变,重生回来的俞姑娘守着巨矿,应付着乱世里的各路觊觎者,本就心累不已。偏偏还有更贪心的窜出来吼道:“我不要矿,我要你!”
  • 大道与歧途

    大道与歧途

    五四至建国初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转型时期,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那些与历史、政治颇多纠葛的文人故事:陈独秀的频繁入狱与视死如归;瞿秋白参与矛盾《子夜》的创作;鲁迅与章太炎的师生之情;胡适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郭沫若、柳亚子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王彬彬的文章,一向以文笔优美、观点犀利著称。他不人云亦云,而是重视大量史料的参照、考核和论证,以缜密的逻辑思维,呈现出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另一个侧面。作者饱含感情的文字,无论是批判、驳斥,还是赞赏、讴歌,都有理有据、爱憎分明,让人读后有所得,有所思。
  • 小麻雀的春天

    小麻雀的春天

    (宠文)她只不过被情势所迫,借用他一下,没想到却招惹了一个恶魔一样的男人,不止把她的男朋友给赶跑了,而且对她各种限制。某女大怒:“你有完没完?还有没有天理了?”而某男邪魅的靠近,笑得意味深长:“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的天……”(已有完结作品《昨夜星辰梦中花》,本书书友群317097924,扣门请写上书中任一人物的名字。)
  • 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名作家文学课)

    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名作家文学课)

    毛姆野心至高表达的半自传作品。为了将灵魂从某些观念中解放出来,只因这些观念在他的灵魂中徘徊了太久,1938年时年64岁的萨默塞特·毛姆写作了《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名作家文学课)》。这是一部自传体作品,却并非自传;这是一本告白笔记,却分寸得当。《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名作家文学课)》堪称作家个人信经的高峰之作。从本书中你会分享到一名职业作家对风格、文学、艺术、戏剧和哲学的理性思考,毛姆精妙的写作技艺也在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毛姆是个备受争议的作家,当岁月的磨砺将他变为一位坦然、睿智的老人,当他邀你共进下午茶并想和你闲谈几句,无论你喜不喜欢他,请不要拒绝。
  • 铁血汉子

    铁血汉子

    一九四零年的一个秋夜。洪湖县城的县府大厅,灯光灿烂,歌舞升平。正厅圆桌旁坐着日本中国派遣军第十一军第六师团第十一旅地区司令金崛和新就职的自警团长兼保安大队长和清剿大队长黄标。满厅满桌座无虚席,各界首脑人物和他们那些花枝招展的太太小姐。厅上,红灯绿酒,笑语纷飞,显示出战乱时期的“和平”景象。酒过三巡,金崛司令学着中国人的礼节,擎酒一杯,站起身来:“各位,今天欢聚一堂,是为了庆祝我的好朋友黄标阁下荣任就职庆典,我代表大日本帝国和武汉大本营委任黄标为上校自警团长。
  • 战旗

    战旗

    “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撤出华北,国民党高级军官金戈冒死回到东安城内,想要接走自己的母亲和新婚妻子柳文婷。但日军已然进城,柳文婷被逼自尽,金戈被抓。我党地下工作者救出金戈,希望他能前往根据地,运用自己的军事知识与八路军共同抗日。然而金戈对八路军的作战能力持怀疑态度,他选择独自留在东安城附近杀鬼子。一次偶然的不打不相识,金戈遇到了我敌后抗日游击队队长戴金花,与他们一起击退了鬼子。从最初的互相看不上眼,到一起浴血奋战,金戈从戴金花身上看到了真正的抗日精神。他们成为一支活跃在敌后的抗日武装,极大地牵制了龟井的军事力量。1945年,日军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败退,龟井想要在东安城实施“死海”计划,全城百姓生命安危悬于一线,金戈与金花带领队员潜入东安城,最终成功制止了“死海”计划,共同迎来了抗日胜利的曙光。
  • 聚散两依依

    聚散两依依

    1979年,经过了八年的爱情长跑后,琼瑶终于和相识了十六年的平鑫涛结婚,同年,她创作了小说《聚散两依依》,故事中男女主人公之间魂梦相依、聚散缱绻的心路历程,显然也正是她和平鑫涛之间爱情的真实写照。盼云嫁入钟家没多久,先生便过世,在宠物店里买狗,遇见了风流倜傥的高寒。而后一次同学聚会上,高寒认识了清纯可爱的可慧。在一次到访钟家时,再次见到了盼云,对盼云心生爱慕。虽然盼云心里也爱着高寒,但顾虑到可慧也爱高寒,这令盼云陷入了迷茫纠结中……命运里的缘浅情深,聚也依依,散也依依。
  • 杜甫传

    杜甫传

    这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全书11回,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这部书写得相当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
  • 赠美人

    赠美人

    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李白《陌上赠美人》"有幸得姑娘青睐,定是小生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可惜小生不才,身无长处,只好把这朵陌上花赠予姑娘,欸,倒不如把我,也赠予姑娘,可好?"初识她不认识他,他却按一见钟情的风格走,这是上天赐给我的姻缘吗?不要白不要!阳光帅气的治愈系男神,可爱软萌的文学系妹子之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不只是因为爱情,还有为了一个共同的铁甲格斗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