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300000007

第7章 谈"上园派"古远清 (1)

处于传统与先锋对峙的峡谷中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诗歌"流派"、"群体"的旗号纷纷出现,但就是鲜见诗论家的旗号。这种情况的造成,是由于诗论不同于创作,不能光靠几篇论文就称"派"。他们称"派",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和著作做基础,其成员要有几位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诗论家,这远非写几首短诗和在自办的内刊上发篇宣言就能奏效的。此外,写作诗论是一种严肃的科学研究工作,凡是认识到这项工作严肃性的人,都不敢轻意结为群体称"派"。何况,活跃在论坛上的大都是中年诗论家,他们不似初学写诗的青年容易冲动,动辄以流派、群体自居。

这不等于说,诗论家就不能结成群体、打出旗号。只要条件成熟,完全可以。这里讲的条件是:在一定的文学观点、主张的指导和影响下,由一群诗论家在扎实地从事新诗研究,并写出一批能体现这些观点和主张的论著,在诗人和诗歌爱好者中产生一定影响,这些诗论家就可以结成群体。只要结成群体不是为了拉山头,而是为了活跃诗歌理论,有利于推动新诗创作,就可以打旗称派。1986年正式亮相的"上园派",就是一例。

由于"上园派"没正式发过宣言,他们也没有出现别的诗论群体那样善于宣传、鼓动的理论家,加上他们本身不想大吹大擂,所以这个诗派未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但这个诗派,确是一个客观存在。

"朦胧诗"论争过后,失去平静的诗论家开始恢复平静,对前不久的论争进行冷静的反思。1985年初,杨光治在《文艺新世纪》上发表了《平静之后的思考》,对专注中国传统继承的尹在勤和以偏嗜西方现代派移植著称的孙绍振的诗论分别提出异议。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扬弃传统派的封闭性与崛起派的偏激性的诗论群体产生的信号。再加上1984年、1985年,《诗刊》社曾邀请一部分诗论家在北京上园饭店举办新诗评奖读诗班,给一群观点大体一致、被称作"第三势力"的诗论家提供了结识机会,因而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便于1986年春在广州《华夏诗报》上打出"上园诗派"的旗号。参加这一群体的不仅有诗论家,还有编辑家、出版家。成员有以从事基础理论研究见长的吕进、袁忠岳,以20世纪50年代研究抒情诗著称的叶橹,善写诗话、评论作品高产的阿红,长于对诗坛作全景式观照的朱先树,出版家兼诗评家杨光治,以及青年诗评家朱子庆等。

如果说,朱先树是"上园派"的组织家,那吕进就是这一群体的理论家。吕进认为:"上园派""坚定地继承本民族的优秀诗歌传统,但主张传统的现代转换;大胆地借鉴西方的艺术经验,但主张西方艺术经验的本土化转换"。正因为"上园派"的诗学理论内核是主张这两种"转换",所以吕进认为"'上园派'可以叫转换派"。

阿红主编的《当代诗歌》在刊头有这么一段话:"坚持现实主义,兼容现代主义,提倡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合流",可看作是这一群体的理论主张。吕进编的《上园谈诗》,则是他们理论主张的大展。该书收入的袁忠岳的《中国新诗的选择》、杨光治的《有希望的出路:诗为中国当代读者而作》以及朱先树的《实事求是地评价青年诗人的创作》,均是他们的代表作。具体说来,他们的理论主张是:新诗既要民族化,又要现代化;既要立足以传统,但又不能株守传统,抱残守缺,而要横向借鉴西方。

他们认为:"诗是现代的:它面向中国当代社会现实生活,表现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情绪,在艺术上创造出适合中国读者的审美趣味和接受能力的多种多样的表现方法;宽容一切艺术的追求,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对待各种艺术存在,促进诗歌创作的繁荣和发展。"这种理论主张很有点像中国古代文论讲的"中和之法"的味道。但他们不是搞调和、折中,而是力求全面、辩证地看待诗歌的发展道路问题。由于这一群体是以所谓"中间"观点著称,所以他们的理论主张不如"传统派"、"崛起派"那样旗帜鲜明,缺乏青年人的锋芒和激情的阐发,在引导创作潮流方面也不及"崛起派"自觉。他们的成员的理论主张常和上两个群体交叉、渗透,其中有个别人还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靠近"传统派"或"崛起派"的倾向。但这一群体影响大,其中不少未参加过上园饭店聚会的诗论家均赞同他们的主张,在广义上亦可看作是他们的成员或后备军。

不管哪一诗论群体,其成员均非固定不变,如曾被人认为是"传统派"理论家的李元洛,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已明显地表现了"上园派"的理论倾向。曾参加过上园聚会,但不是"上园派"正式成员的古远清,也心仪理性而稳健的诗学品格,在海峡两岸宣传他的"三大诗论群体"观点,把处于传统与先锋对峙的峡谷中的"上园派",首次写进当代文学史。

这三大诗论群体两头小中间大。"上园派"虽然人数较多,但决不像台湾某些诗论家说的是因为他们"网罗了意识形态琳琅满目的组成部分","'上园派'的组成是一种文坛政治(权力结构)的产物",而是因为他们的看法较为客观、公正,其结合纯是民间性的。

"上园派"在20世纪90年代已不复存在,但不妨碍我们对这个群体价值、经验的阐释,对这群诗评家的诗学贡献及其局限性作出评价,这既是新时期社团、流派蜂拥的一个不可缺的部件,也是20世纪新诗理论批评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吕进:新诗文体论的建设者

吕进(1939-),四川成都人。196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外语系,现为西南大学教授和该校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新诗的创作与鉴赏》(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一得诗话》(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新诗文体学》(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现代诗学》(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吕进诗论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文化转型与中国新诗》(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主编《上园谈诗》(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新诗三百首》(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等。

吕进的诗论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他是一位有理论雄心建构诗学体系的诗论家。他把诗学原理、诗歌现状批评与新诗史研究结合起来,为中国现代诗学迈向学术之境作出不懈的努力。他的第一部著作《新诗的创作与鉴赏》,重视揭示新诗本身的艺术规律,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比如对诗的本质问题,他就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的定义:

诗是歌唱生活的最高语言艺术,它通常是诗人感情的直写。

用"歌唱"去说明诗的特点,不仅因为是诗和音乐同时从劳动中产生,还因为诗后来虽然不再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但它仍具有抒情性和一定的音乐性。作者在后面论述各种诗体的特点时,也紧扣了这一点。最后一句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诗作者与作品关系的特殊性。当然,这种解释还可以进一步商讨。有人就曾认为吕氏的定义不妨改为"诗是歌唱生活与心灵的最高语言艺术",才较为确切。但不管怎样,在人们仍十分服膺何其芳关于诗的定义的情况下,吕进的看法值得重视。至少它可以作为进一步丰富、完善诗的定义的一个基础。因为何其芳的定义尽管比较科学和完善,但它并不就是人们认识诗的本质的终点。

重视从诗人的创作和读者的审美鉴赏角度对构思、灵感、修辞、品种诸问题进行细致的剖析,力图确立某些创作法则,带有技巧性和实用性,这是《新诗的创作与鉴赏》的另一特点。此外,吕进还较辩证地处理了诗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既强调了诗人要抒人民之情,同时又花了许多笔墨谈灵感的特点和获得、构思的方法和创新,以及叙事诗应如何从抒情、结构、语言等方面去把握特点。此书谈的灵感、通感、小诗等问题,也是以往出版的同类著作较少提及的。作者在探讨时,分析细腻,重在点的深入。比如谈灵感讲清了突发性、强烈性、不重复性和抒情性与音乐性之间的关系。谈构思的创新,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创新的几种基本艺术经验。在"精炼美"中谈到新诗语言的弹性的主要来源,新诗常见的排列方式,以及谈诗学中的标点与语言学中的标点的同与异,均比亦门的《诗是什么》有所超越。

在体系上,该书把诗歌理论、创作和鉴赏紧密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显出了内在逻辑的严整性。全书还注意纲和目的关系。这里说的纲,系指第一章中的"诗的本质"。它是全书立论之本,统率了创作篇、鉴赏篇的主要观点。但该书体系还未具有更充分的新诗本身艺术规律的依据。即是说,这种分法仍没完全脱出从一般的文艺理论出发去研究新诗的窠臼,使人感到与文艺学概论的教材不无依稀仿佛之处。另外,作为一个完整匀称的体系,"鉴赏篇"分量稍嫌不足,和全书不大协调。

《给新诗爱好者》接触了《新诗的创作与鉴赏》来不及谈到的问题,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深入。特别是其中"弹性是一种模糊美。它赋予诗歌语言以不确定性"的观点,引进了模糊数学的原理去解释诗人写作心理活动中某些现象。吕进注意到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互相渗透的这种趋势,下决心更新知识,力求突破原有的理论成果。

作为"上园派"理论的发言人,吕进在《上园谈诗·后记》中所概括的求实意识、创新意识、多元意识,给人一个诗论群体的整体印象。吕进诗论的独到之处,主要得力于他的理论准备与美学修养。另一方面,也与他的诗论讲究艺术光彩有一定的关系。

吕进20世纪90年代的著作比以往又前进了一大步。这时他花最大精力研究的是新诗文体学问题。吕进认为:"文体理论就是研究文学的精细化和综合化过程的理论。文体学从理论上概括和抽象各种文体的形式特征及其发展轨迹。作为分类理论,文体学是确认文体特征和文体可能的理论,是净化和发展文体的理论。"

同类推荐
  • 四川好人

    四川好人

    《四川好人》讲述两千年来世上好人难以立足,于是三位神仙来到人间寻访好人。他们一开始就遇到困难:无论富人还是穷人都不愿提供他们栖身之地,只有好心的妓女沈德收留他们。第二天,三位神仙以付住宿费的名义给了沈德一千多银元。这样,沈德再不必以卖身为业,开了家小烟店并无偿给求助者提供食宿。她的善举非但得不到回报,反而使烟店难以为继。无助的沈德只得戴上面具,以表兄水达的身份出现。他开设了一家烟卷厂,提供就业机会,残酷的剥削手段和严格的经营管理使工厂规模渐大,日渐兴隆。人们在感激水达给了工作和面包的同时,又十分怀念善良的沈德。有人怀疑水达谋害了他的表妹,以霸占烟店,水达被人举报。在三位神仙乔装打扮的法官面前,水达现出了沈德的原形,道出苦衷:“既要善待别人,又要善待自己,这我办不到。”三位神仙在这个问题面前也束手无策。“是改变人,还是改变世界?”布莱希特把故事背景设置在遥远的中国,写出了一部寓意剧。
  • 自己的园地

    自己的园地

    《周作人精选集:自己的园地》一书收录的都是周作人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家人·故国往事”收录的是纪实性叙事散文;“第二辑:日本·文化管窥”收录的是作者研究日本文化的文章,价值极高;“第三辑:美文·冲淡平和”收录的是短小精悍的杂文,极具启发意义;“第四辑:研究·鲁迅身后”收录的是作者写的关于鲁迅的文章;“第五辑:故人·往来鸿儒”收录的是作者纪念徐志摩、李大钊、辜鸿铭等人的文章。
  • 我读.4

    我读.4

    《我读4》万象包罗地收录了关于思考,关于生活,关于爱,关于家园的书籍,温暖而博大,细腻并客观。梁文道以他的独立思考和敏锐的眼光为我们选择各种好书,期待着与读者分享作者的精神世界。每个读者都能在这本小书里找到与自己的精神领地,也可以循着其中的线索和脉络,挑选最合宜的读本,完成这场愉悦而柔软的阅读之旅。在这过程中,我们的心灵会逐渐变得强大而丰盈,写作者和读者之间,也实现了某种连结。
  •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知青”,目前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一群人。《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是中国女知青子蕴历经“文革”,却青春热血,乐观进取,散发人性善良,宛如抗战时期“未央歌”式的励志传记。《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细述中国1950年代至1980年代北京城小人物的社会生活,颠覆一般民众对“文革”仅有的刻板负面印象,是“文革”传记中另一种正面的题材。此外,作者子蕴为爱情奋不顾身,远赴东北、内蒙古下乡建设,图文对照下,读者如置身实境。《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收录作者珍藏照片百幅,所提及的朋友和作者子蕴本人都是现在在中国深具影响力的“知青”,《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正是认识“知青”最好的开始。
  • 水时光

    水时光

    《水时光》收入夏海涛近年优秀诗歌172首。这些诗作充溢着饱满的情感,又通过文字这条涓涓细流徐徐流动,给读者意犹未尽之感。
热门推荐
  • 师本无心

    师本无心

    云家世代忠心,懂兽语,控万物,善恶两面人格但从不害人,却被各门派认为妖物,三百人口惨招灭门…… 云家大小姐,沦落为山头妖女,飞禽走兽任她操控,两面人格让她两难,她为了复仇屠了各派,他为了各派亲手毁了她。 “回不去了吗?”他问 “回不去!回不去了!今日已不同往日!” 眉心间一颗朱砂痣印入心帘,缘分开端成了一生羁绊,身世凄苦的她爱上本无心的他,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世人皆道,我残暴无情,可是你!比起我更见残暴百倍千倍!可我依然爱你……执一把青伞,为你许下一世长安。”她为他不知进了多少次阎王殿,可最终还是曲终人散。 凌千绝我何时能解开你的心……
  • 未来之篮球唐

    未来之篮球唐

    一个意外被系统上身的篮球球员开启轻松的nba之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四季调养菜

    四季调养菜

    《四季调养菜》是一本专门介绍四季如何调养的菜谱书。书中强调根据一年四季气候更迭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食物,并精选了菜谱、汤谱多例,供寻常百姓在不同季节进行饮食调养。本书内容丰富,科学实用,非常适合大众养生的需求。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我家狼狗有点萌

    我家狼狗有点萌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美女子,她需要与时代接轨,欣赏世间万物的亮丽风景——好吧,通俗一点说,这个宿主容易感春伤秋。可是,这个莫名其妙的系统是怎么回事?说好的沸腾呢?说好的造作呢?一天到晚让她佛系又是想要闹哪样?不行不行,新时代的美女子表示受不了这个委屈,敢快给她一杯七十年的桃花酿压压惊!夫人!听说您要喝桃花酿,我们家公子让我存下的百年桃花酿挖出来给您送来了!!!!谁要桃花酿!却见那个小奶狗般的男子睁着湿漉漉的眼睛看着她:娘子~完了完了,简直太萌了趴!!……前方有狗粮出没,请小心食用!
  • 限量婚宠:报告老公,我有了 第五册

    限量婚宠:报告老公,我有了 第五册

    家有污萌小甜妻,腹黑蔫坏娇滴滴。可攻可受可萝莉,可萌可御可逗比。说伶俐,道俏皮,渣男贱女一手撕。春风缓缓吹十里,年华正好我*你~当智商这个东西被她捡回的时候,她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当心软这个东西被她丢掉的时候,她发现再也不受伤了。当她撸好了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她发现那个高冷男神缠上她了。他深情如许:“你躺赢就好,虐渣有我。”她不解:“躺赢什么意思?”他斜睨她一眼,“字面意思。”字面意思是什么意思?在线等,挺急的!(咸客号火车已开动,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
  • 几时明月圆

    几时明月圆

    你说等你回来就娶我为妻,可我苦苦等待却始终不见你,当我历尽磨难终于站在你面前时,你身边却有了她,就算你不再记起我,就算你伤我千百遍,我也只不过是想再听你唤我一声‘轻儿’。
  •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