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0300000009

第9章 谈"上园派"古远清 (3)

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诗坛众声喧哗后走向沉寂。朦胧诗人不再像过去那样风光一时,接着而来的是"第三代诗人"。他们反意象、反英雄,将诗写得艰涩难于卒读。1987年,台湾女诗人席慕蓉《七里香》的问世,打破了诗坛的沉闷空气。她那甜蜜中带着忧伤的情歌,在大陆引起了轰动效应,其三本诗集的印数创下了发行一百五十万册的奇迹。杨光治写的《流泪记下的微笑和含笑记下的悲伤》,与"席慕蓉热"在大陆掀起有一定的关系。"席慕蓉热"还未成为明日黄花,1990年又出现了"汪国真热",这与杨光治的鼓吹也有关。还在汪氏未成名的时候,杨光治就在1988年3月的《文艺报》上发表了《根植于生活的红蔷薇》,并首先向汪氏组稿,出版了其第一本诗集《年轻的风》,1991年3月又将另一年青诗人洛湃的诗集定名为《浪子情怀》,并为其作序及推荐出版。

杨光治把席慕蓉、汪国真、洛湃的作品称为"热潮诗"。他之所以没有用"流行诗"的提法,是因为他觉得"热潮诗"比某些流行作品的品位高。他也没有用"平民诗"的概念,认为"平民诗"未能体现"热"的特点。他和他的支持者始终认为:"热潮诗"既是对晦涩、朦胧的现代派诗歌的反拨,又是对传统诗的超越。这就难免遭到来自传统与先锋两个营垒的责难。"热潮诗"和"上园派"一样,是"处于传统与'先锋'对峙的峡谷之中"。

"热潮诗"在表现手段上,意象单纯,结构清晰,句子简洁而晓畅,读之感到既真实又亲切。但杨光治所鼓吹的洛湃诗,不似席慕蓉、汪国真那样有生命力。"热潮诗"流行过后,洛湃的名字连同"热潮诗"的命名早已被读者所遗忘,杨光治对这种思潮的鼓吹也就偃旗息鼓。

杨光治的第一本集子《野诗谈趣》,体现了他的非学院派的特点。他以后的几本诗评集,在行文风格上仍保留了欣赏"野诗"时所体现的雅俗共赏的特征,显得可读性强。但他有少数篇章过分追求可读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容的厚实。

杨光治不仅是一位诗评家,同时是一位诗歌出版家。他主持的花城出版社诗歌编辑室,引进席慕蓉诗作的同时,组织编写两岸朦胧诗赏析。他参与主持的"袖珍诗丛"和"花城诗歌论丛"影响大,一共拿了多个国家级奖项和优秀畅销书奖,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诗歌被视为"票房毒药"的情况下,杨光治编的许多诗歌读物能创下高额利润的奇迹,成为全国唯一盈利的诗歌编辑室,这是一个异数。

袁忠岳的缪斯之恋

袁忠岳(1936-),浙江定海人。1958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1983年调入母校中文系工作,现为该校教授,出版有《缪斯之恋》(花城出版社1989年版)、《诗学心程》(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袁忠岳的第一篇论文发表于大学时期的1956年。他这时没有戴上诗人的桂冠,却分到了一顶"右派"帽子。二十多年后即1979年,他的第二篇论文才面世。其起点虽然没有叶橹高,但他和叶橹一样,后半生用文学评论尤其是诗论来寄托自己长期遭到压抑的爱。尽管他算不上是引领新诗变革的先锋战士,但他是新艺术潮流的支持者。还在朦胧诗论争开始时,他就写了《给朦胧诗以生的权利》,不像某些人那样将朦胧诗的兴起视作洪水猛兽。面对许多人对朦胧诗的围攻,他充分肯定了舒婷、顾城的优秀诗作,认为不能在是否"洋货"、"难懂"上纠缠不休,而应首先看"它们是不是艺术,是不是美"。正是基于这种看法,他为朦胧诗的生存权利辩护。但这不等于说,他认为朦胧诗完美无缺,更不赞同"崛起派"认为朦胧诗是中国新诗未来主流的极端说法。他这种辩证看问题的方法,在后来写的《中国新诗的选择》中得到了更系统、更充分的体现。他一直认为,今天的中国新诗必须首先是中国的,而不是以模拟西方为能事的"劣质的仿制品"。其次,它必须是当代的、人民的。再次,必须是诗的。他这些看法,正是"上园派"理论主张的体现。

袁忠岳的学生张清华在为老师《诗学心程》作序时说:"他是取中的但不是骑墙的,他是激昂的但不是霸道的,他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但不是虚无主义的,他是建设性的但不是犬儒主义的,他是注重学理的但不是学院八股的,他是讲究思辨的但不是玄虚晦涩的,他是谦和的但不是没有原则的。他的诗学人格和理论著述将被时间证明是站得住脚的。"的确,袁忠岳讨厌学院八股的倾向,而力求自己理论原则具有灵活性和丰富性。他总是从不断向前发展的现实生活与新的诗歌创作实践中去观察、去研究新问题,去总结新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他还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对过去流行的理论进行审视和反思,重新给予新的诠释和评价。如1980年,他在《诗刊》上发表《意境问题质疑》,对邢煦寰、李元洛、沈仁康、冯中一诸说提出不同意见。

他从诗人的主观意念、诗歌的外在表现到读者接受过程中的再创造,系统地论述了意境的生成过程及其特征,认为"意境是作者从客观现实取境摄神,熔裁于意,定型为诗,而提供的能引起读者想象,激发读者情思的一种艺术境界"。他这种探索,有助于人们对意境问题获得更全面、更科学的理解。他这方面的力作还有《论诗歌意象及其运动的两种方式》。此文从意象研究的方式谈起,对意境与意象的区分,以及对朱光潜等人的主张提出不同意见,接着又对意象的本体构成及其审美特性、具体的运动方程和方式作了既不同于中式研究,也有别于西式研究方法的阐述。他那开阔的研究视野,融东西方于一炉的批评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意象研究热中引人注目。《朦胧诗与"无寄托诗"》、《关于诗歌的历史感》,同样以一个中年人的成熟眼光,对一些诗歌理论问题作了深入的阐述。这些阐述,有利于读者把握诗的世界,领会诗的种种奥秘。

袁忠岳在钻研基础理论的同时十分关注当代诗歌创作。在他第一本诗论集中,"诗鉴之廓"占了三分之一,其中《孔孚山水诗的悲剧美》等系列论文,就孔孚山水诗的艺术特征、美学价值、悲剧色彩、社会意义逐一作了精到的评析。袁忠岳认为,孔孚山水诗"未沾尘世污浊,又蕴含人间真情,既归朴返真,又有炽热之心,既超脱又执着,既空灵又充实,是自然美与人类爱、狂放的野性与纯真的人性完美结合。它早已超出了一般的情景交融,而在更高的美学与哲学的层次和意义上,达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这种评论,揭示了超越作品自身的象外之意、韵外之味,不仅让读者了解到孔孚山水诗的美学意义,而且也使读者学到了一种欣赏和品评作品的方式和途径。对李钢、张烨的评论,则用以意逆志的方法,披文以入情,不仅细致地捕捉到他们诗作中的心律脉跳,而且用透视的方法将他们诗作的生命意识和艺术特点一一揭示给读者,难怪被评者读了后有如遇知音之感。

袁忠岳还十分注重诗歌艺术技巧的研究。这些研究,论题广泛,重点突出,论述深入浅出,又无新潮批评家常犯的故弄玄虚的弊病。如《诗人的眼睛》在论述诗人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时坚持辩证法,且时有金针度人的新鲜见地。《诗的视角变换》、《诗的跳跃》,有些虽然别人谈过,但仍有自己的角度和独特的例证。作者凭着对缪斯之恋的执著,把这些诗论当诗一样写,"从诗的也是人生的再体验中,达到一种美的创造性的满足",这就使他的诗论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还带有一定的艺术性。

袁忠岳的诗论系统性不够,有些地方为了追求客观性显得过于冷静以至失去了锋芒,不似杨光治那样尖锐泼辣。

叶橹:开抒情诗研究风气之先

叶橹(1936-),生于南京。195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为扬州大学教授。著有《艾青作品欣赏》(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现代哲理诗(赏析)》(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诗弦断续》(南京出版社1991年版)。

原名莫绍裘的叶橹,用了一个富于诗意的笔名,这笔名"使人容易联想起南国明山秀水间一叶轻橹荡起的明快而悠长的音符"。还在珞珈山求学期间,19岁的他就在中央级的《人民文学》连续发表了《激情的赞歌》《人民文学》,1956年2月号。、《关于抒情诗》《人民文学》,1956年5月号。的长篇论文,标志着一个很有希望的开端。然而仅过了一年,他就因为为胡风喊冤而被错划为右派。他的同窗,同样是极富才华的诗人韦其麟、诗评家晓雪也先后受到不同程度的抨击。从《诗经》到《离骚》,从李杜到宋词元曲,抒情诗的创作在我国均有悠久的历史。1949年后,抒情诗在贺敬之、郭小川、闻捷等人的带动下,也显得十分活跃。有关抒情诗的理论研究,一直跟不上创作的迅猛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大学生写了洋洋洒洒的论文对抒情诗的创作特征进行初步考察,这无疑是空谷足音。正是在这位"青青子衿"的带动下,安旗、沈仁康。乃至资深评论家萧殷,也写了一系列文章探讨抒情诗的艺术特点。

叶橹论抒情诗,十分强调它本身创作的特殊规律,即"抒情诗通过描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来反映现实生活","应当描写诗人自己的感情"。在刚批判过胡风派的理论家舒芜的"主观论"不久,叶橹仍强调"主观感受"的重要性;当时的主流话语是"抒人民之情",可叶橹强调要表现"诗人自己的感情",这均显示出这位青年诗评家的理论锋芒。在谈抒情诗的艺术特征时,作者又再次强调"它们的特殊规律",反复申明要"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在只要党性、人民性而不要个性的年代,这种论述有很强的针对性。

《关于抒情诗》体现了年轻一代对诗和对生活罗曼蒂克的幻想,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领袖只言片语文学论述的崇拜。于是,他尝试着把恩格斯提出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落实到抒情诗的创作中,区别出小说人物典型化与抒情诗"情感典型化"的特点,这在当时也有一定的新意。

叶橹虽来自学院,但没有学院派掉书袋的特点,所举的例子都是当时创作中出现的优秀诗篇,如未央、邵燕祥、闻捷、郭小川等人的作品。他还善于从风格学的角度指出这些建国初期的歌手的抒情个性及其发展趋势,使这篇论文洋溢着一股贴近现实、贴近当前创作实际的青春气息。

由于时代的局限,这篇论文的理论资料主要来自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伊萨柯夫斯基等人的创作实践及别林斯基的论述,外加中国唐诗和新诗的实例,没有吸收西方文论的精华。文中还有不少批判"资产阶级贵族老爷"的句子,及抨击徐志摩的诗作"反映了资产阶级面临没落的悲哀的典型的心理状态",这些均留下了时代的烙印。

叶橹不仅对抒情诗的艺术特征有研究,而且对叙事诗的创作特点也有自己的看法。《激情的赞歌》就着重分析了闻捷《哈萨克牧人夜送"千里驹"》的叙事特征及其戏剧性情节。在强调"政治标准第一"的年代,叶橹花如此大力气分析诗人诗作的艺术魅力所在,这均体现了作者打破教条主义束缚的艺术勇气。

同类推荐
  • 赤裸裸的温柔

    赤裸裸的温柔

    本书是作者的短篇作品集,内容包括:温柔的疼痛;我们相信;谁先爱上谁;掸去尘埃;相约分手;相见不如怀念;最美的回忆等。
  • 2011年度诗歌排行榜

    2011年度诗歌排行榜

    滚石填塞去路。深深地下降然后以臂力攀升,如蚂蚁的影子在垂直天梯上匍匐、蜿蜒。野花如雾,涌上我的热泪。赤日蒸晒,峥嵘人间。有纵横之健翮坠亡,顷刻间被虫蚁食尽。石头扑向心,气息崚嶒而凌厉。
  • 小说艺术技巧

    小说艺术技巧

    这是一本探索小说艺术规律的专著。本书对取材、立意、语言运用、形像塑造、情节结构、环境描绘、典型细节选择以及小说创作和阅读中必然碰到的主要问题,都作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剖析。对小说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规律,中西小说的异同等,也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
  • 可以享受的散文系列:思想独步旅行+夜深朗读者(套装共2册)

    可以享受的散文系列:思想独步旅行+夜深朗读者(套装共2册)

    经历了时间洗刷的大师,并不全是大部头,也有小篇章,本书汇聚的,都是大师作品,篇幅不大,但很有营养独步旅行,适合孤独的时候阅读,是轻松的,也是愉悦的去向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如独步走进自己的心灵。本书汇集最适合读出声音的经典文章,思悟人生,文字隽美。不用去朗读亭,自己在家,就能重拾朗读的爱好,通过朗读感受文字的力量,表达内心的情感。有思有悟,大脑放松,心情愉快。
  • 朗读者系列(愿你慢慢长大+陪伴很长+和你一起变老+人生慢)

    朗读者系列(愿你慢慢长大+陪伴很长+和你一起变老+人生慢)

    央视大型情感节目《朗读者》在大江南北引起轰动,阅读和朗读成为全民追捧的风尚。朗读将人的感情和经典文字融合,给人情感上的共鸣和震撼。由凤凰联动隆重推出的“朗读者系列”强势来袭。“朗读者系列”共分为四本,分别是给孩子、给爱人、给自己和给长辈,除了收录著名作家的经典文字,对作者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也对文字所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还给读者提供了不少朗读的建议,让读者更立体地了解文字的内容,更顺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包含《愿你慢慢长大:给孩子朗读》、《和你一起变老:给爱人朗读》、《人生慢:给自己朗读》、《让陪伴很长:给长辈朗读》。
热门推荐
  • 慕子之游

    慕子之游

    正所谓: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人事代谢,往来古今,岁月辗转,流年迁徙,需该及时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找寻新趣味,就让我们随少年慕子游一起经历一系列精彩冒险故事和可爱的人儿,感受奇幻诡异的世界,看成长,生活,人生,希望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体会与享受。这是写作者的荣耀。
  • 萌妻追夫Ican

    萌妻追夫Ican

    “程睿,你敢抢我男人!”熬了四年,终于到了林子莹和顾烨轩的四年之约,但一切都被程睿给打乱了……已经持续了七年的恋爱啊——怎么办?thebadending?不可能!!!
  • 日娱之华丽的逆袭

    日娱之华丽的逆袭

    故事从一个日本高中生被穿越开始……一边是丰富多彩的偶像生活,一边是轻松日常的校园生活。到底是选择艺能圈的大姐姐,还是隔壁班的小姐姐?只有小孩子才做选择呢!可,我也还是个孩子啊……【注意:本故事位于平行位面,请勿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个人或组织挂钩。】
  • 谛我心

    谛我心

    万千天兵天将面前,我高举碧月剑,喊道:“我命由我不由天!”一见地藏误终身,不见地藏终身误。我见证了无数美好、悲伤的爱情,自己的那份却从未曾有过进展。腹黑的陆判和洒脱的魑魅。臭屁、傲娇的苏木和神秘的“糖葫芦”。还有,一直对我温柔体贴的子骞。和我志趣相投,羁绊颇深的饕餮。陪伴自己无数岁月的落落和若清。“如果我还是一个俗家弟子的话,也许会为你还俗吧。”那是我和地藏分离后,再见时,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他永远也不知道,我当时内心的动摇,就差一点,我就决定回到他身边了。但他一句话,却将我心中的希望再次消灭:“阿弥陀佛,谛听,你执迷不悟,如今还不悔改?”“你不怕我吗?”我只是用冰冷的眼神看着子骞。“为何要怕?”他用那藏着炽热爱意的眼神看我。我却惶恐了,那眼神是我没见过的。但是,我能感觉到自己的颤抖,也许再被那个眼神注视一秒,我就要沦陷了吧。可是我早已经毫无退路,我只有一条路,至始至终,只有一条路。无边梦境,究竟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梦,总会醒的。生而为魔,便终身为魔吗?
  • 雷帝

    雷帝

    被三流修仙宗派抛弃的周燕飞,谁知他的身份竟然是盘古的兄弟转世,看他如何从一个平凡人成长成为一方令人颤抖的大神!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无上战皇

    无上战皇

    地球玩具营业员陆扬携带机器猫穿越,猫儿说把东西放到肚兜里能升级,吃了秘籍能进化,吞了宝物能完美,陆扬惊呆了。然后陆扬告诉小伙伴们:当我穿越那一刻起,我誓要这天遮不住我眼,誓要这地埋不住我心,誓要这苍穹乾坤在我脚下颤抖!我,就是那史上最牛逼的无敌机械师,独此一家,别无他号!
  • 魅惑女皇情

    魅惑女皇情

    魅者,惑天下也。芳华落尽,在世界的顶点,谁能与之共舞?雪灵儿——胆小爱逃避,被爱人背叛,跳水身亡。女主穿越到她身上,成为一个顽皮又捣乱的皇女。明旭阳——个性温柔但有些懦弱,被逼做了负心人,却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他在等,等她能原谅他,再次扑入他怀中。一次次的伤害,换来什么后果?欧阳可琳——牙尖嘴利,是雪灵儿从小的好友,她被雪灵儿所吸引,愿意做她的影子,保护她。诸葛明月——当朝国师,温文尔雅,才华横溢。对人极为冷淡,却唯独对她不一样轩辕逸——少年将军,俊酷有型,冷漠的表情,深邃幽褐的眼眸,带着勾人心魄的魅力,几次三番救了雪灵儿。忆尘——跟雪灵儿青梅竹马,绝美妖娆、面若桃花,对灵儿痴心不悔。不管发生什么事,他都不愿意离开她。温澈——霸道不讲理的小郡王,从不将任何人看在眼里,眼高过顶。水冰月——水之国皇子,天生拥有勾人心魂的魅瞳,凡是女子看到他,无一不痴迷不已,目光再也无法移开。他带着目的来和亲,却阴差阳错的嫁给了雪灵儿。……………………保留添加美男的权力!!!正版简介:观赏五百年一次日食的我穿越了,一美丽妖娆的男子靠得我很近很近,状以关心地凝视着我。“你是谁?”我皱皱眉毛,装大头蒜地问。“殿下好坏,老是这样逗弄人家。”他状似害羞的模样,风情万种,撩拨得我心儿砰砰跳。他的一惊一乍破坏了我对他美好的幻想。他冷淡冒出一句:“天下美男何其多,何必单恋一棵草。犯不着为了区区一个男子而想不开……|我倒!魂穿!一风风火火的女子闯进来,一把我狠狠抱起:“臭灵儿,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死了呢!”我更加疑惑,待她如黄河犯滥般的话说完之后,无比认真地眨眨眼睛:“你是谁?”她的眼神顿时像在看一只会说话的蛤蟆般,眼圈一红,怔怔半天冒出一句:“灵儿,别伤心了,那浑小子瞎了狗眼了。”原来我被人抛弃了,是个弃妇?不,还未成亲,不算弃妇。少年将军轩辕逸高傲慵懒,潇洒帅气,天性不愿受拘束,但对我唯独不同。眸光定定地望着我勾起一抹邪笑:“|果然六皇女如传闻一般,不好男色。专情不二。”我心里大呼:冤啊!我喜欢美男,但不喜欢你这样的。绝色俊逸的国师诸葛明月,白衣胜雪,飘飘若仙:“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可怜兮兮地望着他:“人家就想跟你在一起嘛!”温文尔雅的明旭阳就是抛弃我的人?他眼里的忧伤满溢而出,心疼的眼神望着我,却始终保持沉默。
  • 诛墓之天魂传说

    诛墓之天魂传说

    天地间最大的一座奇山,亦是天地间的异山,诱发了一系列的生死离别。善良少女沈庭音无故惨死于狱中,死不瞑目,在冥界醉生阁的帮助下逃避黑白无常的追踪,来到凡间复仇。冥界因此派出了冷漠严明的冥王大人伤痕来人间抓捕沈庭音。在得知沈庭音的遭遇之后,伤痕动了测隐之心,答应帮沈庭音完成心愿,并且立誓要除了魔君欧阳柯,还三界一个太平。伤痕知法犯法擅自开启远灵异术帮助沈庭音,最终魔君得除,伤痕却因擅自启灵术被撤了法力,消了魂魄,永世打入冥底洞,终身不复回,沈庭音知道自己的一己私欲害了伤痕及众人,后悔莫及,放弃了重入轮回的机会,亦决定与伤痕生死相随………
  • 兮里仍是晨

    兮里仍是晨

    “瑾司晨!你知道兮里是哪里吗?”“兮里是故里,故里有小兮”“对啊!故里有小兮,兮里仍是……晨,晨……”“瑾司晨,小兮,很荣幸,你的故里是晨”瑾司晨望着夏小兮的眼睛,认真地说道瑾司晨其实还想说:小兮,我好幸运,你的故里是晨,不是易——叶易那年,他遇见了她,柳树下,那个女孩子,如沐春风,眼睛似是有光——后来……他知道了她的名字,她是夏小兮他不知道的是,那年……她也遇见了他,这个白衬衫男孩,从此,兮里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