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1900000016

第16章 崛起在田埂上的中国“曼哈顿”(3)

市委书记赵金勇很清楚这一点,他对我说:“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县太爷’,我知道百姓想的是啥,要的又是啥。老百姓是一个区域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母鸡’。只有把这个主体力量充分地动员起来,把这只‘母鸡’喂饱了,它才有可能生下很多蛋,进而推动社会的历史进程。现在有时我们一说工作成绩,就总是先在某某领导、某某部门的‘直接领导下’、‘亲切关怀下’,最后才说到是‘在广大群众努力下’,这实际上是不对的。人民创造历史和财富才是第一位的。义乌有今天,难道不是这个理吗?领导的作用当然很重要,可领导的作用只有顺应民心时它才发挥真正动力。什么是民心?对一个地区而言,根本的就是发展经济,让人民生活富起来,让社会朝前走,这是体现民心民意的根本所在。要实现它,决策者和领导者就必须把工作的着眼点和心思放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上,锐意创新,又能善于凝聚人心,在上上下下营造出一个思想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的局面。我因此要求自己和市级领导班子的同志都要把关心和解决老百姓的事放在头一位来开展工作。拿我们义乌来说,就是我们的市场越办越兴旺,大家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而且多了以后还能生活得有质量、有情趣。这就是我们现任市级班子为什么把精力都重点放在要把义乌建成现代化水平的中等城市之上。因为对中国的农民来说,能在身份上和生活方式上成为城里人这是最高的一种理想追求,而我们因此不断强化加速城市和集镇建设,为的就是满足老百姓的这种追求。同时城市发展了,我们又不能放弃农业生产,那么如何处理这一矛盾,我们当领导的责任就在于此。啥叫当干部?当干部就是干老百姓心里想的事,或者是心里想却又不能如愿的事。我常对下面的人说,我就是要你们拼命地工作、干活,为啥?为的就是不能把百姓的事给耽误了……”

(义乌市的领导从赵金勇书记之后已换了几任,现在的市委书记是楼国华。楼书记在义乌已工作数年,他的执政理念更令人折服敬佩,因而也有了义乌近几年更飞速的跨越式发展。)

义乌的百姓告诉我,别看他们的市场已经在好几年前就在全国闻名,可义乌作为一个像模像样的市还是最近几年的事,这得归功于现任班子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和工作的大手笔。曾几何时,这个本来只有几万人的小镇,一下成了拥有二三十万常住人口和每天十几万流动人口的城市。然而尽管许多百姓的户口完成了“农转非”程序,但思想、意识和行为上,仍然是不折不扣的农民。而当这种非城市化的意识和行为,集中在一个公共区域表露出来时,它给予我们的城市形象是绝对的丑陋。义乌市在一个时期很不叫外人中看,可以说是“水不清、路不平、灯不明”,污水横溢、垃圾遍地、交通阻塞……

“抓,一定要把城市的形象树起来,把市民的素质提高上去!”市委、市政府因此大刀阔斧地作出了加强城市建设的几大工程,而且在之后的连续几年里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那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此并不理解,认为是决策者“拿百姓的钱为自己出风头”。

“其实我们是用心良苦啊!我们这些市级领导中,大半也都是农民出身,当我们接待外面的客人上义乌街上一走,你猜人家对我们说什么呀,他们冲着我们说:义乌人靠小商品市场是赚了钱,赚了大钱,但看看义乌街头脏兮兮乱哄哄的样,集市不像集市,城市不像城市,他们骨子里是成不了器的农民嘛!听了这些话,我们脸红呀!难道我们义乌人就只会赚钱只会办市场,而不会把自己收拾成标标准准的城里人吗?”市府的一位领导在自己的办公室一边情绪激昂地走动,一边如此对我说道,“不信我们农民就只能永远成为被人瞧不起的乡下人,我们更不信义乌人除了赚钱就不会建设自己的城市。于是我们发誓要把义乌的城市建设搞好,一方面是硬件要上去,比如加宽马路、规划新区等,更重要的是在提高市民的素质上。可农民身上确实有些习惯与传统并不好,你去帮助他改掉未必受到欢迎。这时候你推行正确的决策就必须坚决、果断,甚至敢冒落骂名的风险……”

这位领导同志自己没有给我讲述他们是怎样抓这些事和碰到了哪些可能要落骂名的事,但义乌的百姓却给我讲了。前年,市府针对义乌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就大抓了街头“三禁”:禁喇叭、禁烟炮、禁养家禽,那阵势百姓记忆犹新。先说禁喇叭。自打义乌小商品市场办起后,义乌人一直引以为自豪的是大街上“车水马龙、喇叭声声”,而且曾经有领导在大会上把这种现象归为义乌市场繁荣的象征。现在市里要抓禁喇叭声,这对已经无拘无束按了十几年喇叭的车手们可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禁锢运动”,一句话,哪儿也不习惯。

“不习惯也得改!”市领导铁了心要做这件事。“市交管部门要专门设一个箱子,用来装违章的驾驶证,这个箱子要上3把锁,交警部门1把,城管部门1把,市府1把。有话在先:谁也别想对违章的人开后门,谁也别想讲情。谁讲情,谁开后门,就撤谁的职!”那些日子里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带着能出办公室的机关干部、交警人员、城管人员,浩浩荡荡地走上大街。他们见一个按喇叭的就扣一个司机的驾驶证。百姓们讲述当时的情形时形象地说:“那段时间里,大伙对违章按喇叭者就像见过街老鼠。那劲头……哈哈哈!”

这一招可以称绝,连义乌人自己都不相信竟然自己能把像按喇叭这样的“老毛病”治好了。有了自我的信心,之后的禁烟炮、禁养家禽等也都大获成功。“三禁”一治,义乌市面上似乎一下换了个样,百姓回头一瞅,发自心底的一种意想不到,原来我们也是可以变成文明的城里人哪!

本来嘛!决策者们笑了。

百姓服了。

然而这仅仅是“初级阶段”,在义乌市领导的一班人心目中,他们勾画的现代化义乌市,应该是个“农工商贸市”齐发展的中国式新都会。而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就必须在建设好城市的同时,还要建设好农民的美丽家园和不断扩张“中国小商品市场”的经济外延。这就是我下面所要描述的义乌最令人激动的内外两幅日新月异发生着裂变的锦绣--让我回到距市区一公里外的那个“福田庄园”吧。

中国真的有农庄吗?中国的农庄是个什么样?像当年的地主(我们今天50岁以下的人根本就没有见过地主的家业是什么样)?还是像电影里看到的外国富豪们所拥有的那种庄园?总之,庄园这个熟悉的名词,在我的概念之中是模糊的。前年的北美之行,我确实到过加拿大人的私人庄园。那些庄园基本是农庄式的,主人拥有很多地,一望无边。然后在一个合适的地方盖一个不太大的住宅。那住宅不像中国人那种四周有严实的围墙,或是一栋楼,或是几排加工厂。因为农庄主一般都要把生产的粮食或果品加工成半成品、成品。但我问过当地的农庄主现在有没有真正的那种西方电影里看到的富豪们所拥有的典雅庄园,他们告诉我已经很少有了,整个加拿大都不多。原因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达,有钱的富豪们已经都搬到大都市去了,乡下的那种田园式生活,对新一代富豪们已经失去了诱惑力。西方的庄园不再叫人留连忘返。那么我们中国的庄园是什么样呢?

跨进义乌的“福田庄园”之后,我才明白原来中国的庄园是这样!你一定想象不到,这就是我们中国农民的庄园。有一泓无边、碧波荡漾的水面;有人工湖畔架起的最现代化的水上乐园以及清澈见底的海浪游泳场;有曲径通幽、风情万种的垂钓塘泊与无法尽收眼底的种植、养殖园圃……然而我最钟情的是那十几栋别致优雅、错落有致的小木屋,以及小木屋四周郁郁葱葱的绿林和一条条找不到同一形状的弯弯小路。呵,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庄园,中国的农民庄园!

主人楼瑛财问我这个京城里来的人对他的庄园作何评价。我竟一时答不上来。“真的,这里太美,太气派了!”我似乎一下意识到自己目光的局限和想象的贫乏。客观地讲,在义乌,我曾被入进难出的浩大市场而震动过,也为飞速崛起的小城感叹过,但我坚持认为义乌农民们建起的无数像“福田庄园”一样的农庄,是所有让我心潮澎湃中最热血沸腾的地方!

楼瑛财的福田庄园始建于1996年,总面积达35.5公顷,其中陆地21.2公顷,水面14.3公顷。总投资为一亿三千多万元。它的最大开发潜力是观光、休闲、旅游和附加值特高的商品农业,以及水面产业三大块。庄园的整体设计充满现代化色彩和乡村特色,是主人请了当代中国最有设计实力的中科院、浙江省农科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航天部、中船总公司等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共同完成的。楼瑛财说,整个庄园的投资全是他家庭的股份,预计在8年左右收回全部投资。

“有把握吗?”

“应该有。”楼瑛财对我的问话,回答得很肯定。他说1995年政府号召开发荒山,他是第一批从小商品市场上撤出来搞农业开发和建设农庄的人。我问为什么敢冒过亿元的险,投资去搞农业开发,楼瑛财的话匣子就被打开了。

“我是农民呀,我们不种好地还有谁来建设农村呢?”楼瑛财动了真情,“我从小因为出身不好,初中毕业便回家种地。那时有门路的人跳出农门死也不想种地,可对我来说就不一样,能不被别人歧视,再苦再累的农活干一辈子觉得是一种幸福。可那时种地能得到什么呢?干一天10个工分,合3毛来钱!咋个活法?我全家8口人,老的老,少的少,全靠我和孩子妈俩人支撑着。那时我们生产队地少人多,又都是丘陵,大部分是荒地。为了养活全家,我几次想在荒丘上开块地种点农作物。可别人看到后就批你,踩你,把你当作‘资本主义尾巴’而又是批来又是斗。无奈,我也出去当拨浪鼓手,去外地‘鸡毛换糖’,挑了8年货郎担,最远跑到湖南。1978年开始做些小生意,把上海市场上的卫生纸、彩色小纽扣,贩到江西、湖南山区等。那时我到上海商店买女人用的10个小镜子,商店的服务员瞪大眼睛就是不卖你。我只好让买菜的老太太帮着去买,多出几毛钱给老太太作为报酬。1980年我被评为‘万元户’,乡里送来‘万元户’牌匾时我怕得要命,因为那时人们的思想还处在对什么都拿不准的年代。就在我当‘万元户’的当口,有一次我到宁波进了一批塑料气球,上义乌马路市场批销,结果碰上了‘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他们瞪着眼睛来查我。从那起我又不敢做生意了,回家想种地又没地,我们整个义乌人多地少,我所在的村更是这样。饭总要吃吧?于是只好又去做手艺。一直到1984年以后,政策明朗了,我才又开始重新经商,接着是办厂,搞畜毛产品加工等,生意越做越大了。我有3个儿子1个女儿,那时孩子们大了,他们便一起与我做生意。我俩儿子脑子灵,他们敢作敢为,利用广州和义乌两地优势,生意越做越活,越做越大,当然钱也赚了不少。赚了大钱到底还干什么呢?我对儿子说,我们家祖辈是农民,过去连饭都吃不上,现在有钱了,搞其它投资自然可能赚钱更多些,但在外面赚得再多,如果不把家乡建设好,就对不起养育我们的土地。儿子很懂事,听我这番话后,钱赚得最多的大儿子说,爸爸,我明白你的意思,儿子一定要让家乡这块土地成为流金的地方。正好这时政府号召我们开发农业资源优势,于是我们全家一商议,决定买下现在已经建成农庄的这块30多公顷的土地……”楼瑛财抬腿用力踩一踩脚下的沃土,说,“这儿以前可是一片只长草不长粮的荒丘呀!但我们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把它变了样。”

我看到楼瑛财深情地蹲下身子,轻轻地抚摸着嫩绿的禾苗,眼圈里滚动着晶莹。“我常常做梦都在想,这眼前辽阔的一大片土地是不是我楼瑛财楼家的呀?有时我独自在办公室时常偷偷拿出政府颁发的土地使用证,左看右看,看个不够。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没想到党的政策会这么好,让一个过去追求了几十年想有块地种着养活全家的‘土地迷’终究圆了自己的梦,而且是超乎想象的梦。你说我们当农民的还有比这更高兴的事吗?”楼瑛财的话强烈地感染了我,这使我又能从另一个方面感受到义乌市的决策者在领导他们的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时,为什么能以比别人快出几倍的速度在前进,归结点便是他们所作出的每一个决策都是从百姓的最终利益着想。

“听说你的儿子到美国去学习了?”

“是。因为这个庄园是他投资的,他是老板,我是给他打工的呀!”老楼说话很幽默。后来我才知道他真的是在为“福田庄园”董事长的大儿子打工。

有意思。我问:“你儿子一个月给你老爷子多少钱?”

“1500元。”

“有奖金吗?”

“这得看年度效益。”

“情愿给儿子干吗?为什么自己不继续做生意了?”

“年岁大了,就再没有年轻人闯劲儿足。再说儿子这一大摊子得有人给他盯着不是?”

“你儿子到美国学什么?”

“学农业综合开发。”

“听说光学费一个月就要4000美金?”

“是。”

“花这么高代价值得吗?”

“当然。我们搞庄园是为了实践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综合开发,这就得应用先进科技和管理体系,你看,我这么大年岁还在学习操作计算机模拟。新时代的中国农民庄园,可不是过去的‘地主老财’那一套呀!”楼瑛财自己哈哈大笑起来。

同类推荐
  • 掌声总在成功后

    掌声总在成功后

    本文题材宽泛,大到国计民生,小到市井百态,从IP精英到美国总统,跨度虽大,但都津津有味,入情入理,毫无生涩牵强之感。书中有励志的“鸡汤”,抒情的美文,诙谐的戏说,构思精妙,富于哲理,尖锐而不偏激。无论从容不迫的名言警句,信手拈来的中外典故,还是发人深思的金石之论,匪夷所思的突发奇想,都闪耀着哲理的光芒,以真知灼见使人“脑洞大开”。
  • 文史探微

    文史探微

    《文史探微》主要包括:试谈《国语》记言的特点;孔子删诗说考辨;孔子倡导的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局限性;墨子宋人考辨——兼驳墨子为鲁国人、鲁阳人、印度人三说;关于庄周故里的争论述评;从《庄子》寓言看其美学思想;试论《庄子》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等。
  •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

    《在夏日里画场雨》收录了闵凡利自创作以来的20年间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的200余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78篇风格各异的散文佳作,共分《故乡,和我的父亲母亲》、《看看咱的庄稼去》、《开放我们心花的万紫千红》、《人生是一棵爬满猴子的树》、《让狼舔舔你的手》、《阅读的芬芳》六辑。《在夏日里画场雨》中的这些散文作品情感饱~满,视角独特,想象开阔,内涵深邃。在这些作品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描述绵细而稠密,对情绪的挥洒和开拓激烈而诗意。他给我们诠释了生命的迷茫与希望,剖析了疼与痛的根源,开启了人生的禅机与觉悟,直抵心灵,绽放着感染和感动。
  • 流年急景,守一份深情

    流年急景,守一份深情

    《流年急景,守一份深情》是一本散文精选集,书稿精选《古文观止》中韩愈、欧阳修等历代文学家抒写家国情怀、朋侪之谊、师友深厚情感的文字,引领读者体验古文之美,体会古人深情,于俗世生活中诗意地栖居,在现实生活中守住属于自己的那份真情。
  • 笔尖的舞蹈:80后文学见证

    笔尖的舞蹈:80后文学见证

    10年前,80后作为新兴名词,在青少年坊间流传;10年后的今天,80后业已成为当前社会各个层面的重要力量——他们将决定这个国家未来50年,或者更久远的命运。而80后作家和诗人,则是这个群体的灵魂。本书讲述了80后这代人心灵和思想的成长历程,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80后作家群用笔尖描绘的青春之舞。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三界管理系统

    三界管理系统

    系统出品,原材料皆来自我前世的储物空间?
  • 乱世王者

    乱世王者

    林山苏醒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身处三国乱世之中。玩家:我要举报,林山开挂,一样的武将,为什么十个都打不过他一个。水镜先生:吾主林山,当一统天下!吕布:林山之勇,吾不敌也。貂蝉:你召唤奴家来就是为了暖床?曹操:天下英雄,唯林君与孤也。刘备:既生山,何生备?
  • 医世荣华

    医世荣华

    即便是外室之女,李荣华也一步步走到不可思议的高度,唯一后悔的是为了向上爬,做了太多错事,害了太多人。回想起来,都是这一切让她最终没有一个亲切之人,才会放弃活命的机会。谁想这般竟重回八岁,只是即便知道她手段厉害,也不要这样明摆着调整人生难度好不好,八岁的娃还要带个一岁的奶娃在阴暗的大宅院中生活,这是不是有点太强人所难了?只是,这样高难度的人生,她为什么还隐隐开心期待,觉得幸福?
  • 别让我杀你

    别让我杀你

    洛塔收拾完一切后才稍得时间将行李放回房间。拉开衣柜满是随意揉进去的衣裤,每件都像泡菜坛子里拿出来的陈年酸菜,她腾出一个柜子,将那些挂着吊牌的旧衣服扔进垃圾桶,然后将行李箱中的衣服折叠整齐,放人柜子里。她还没来得及收拾客厅茶几上各种吃剩的薯片包装袋,电话在不会响起时响起。打开翻盖手机的动作是她最中意的姿势,号码显示电话那头是一个陌生人。“你好!”是一个男孩的声音,兴奋中蕴含着不安,他明显还酝酿了一番事前练习过几百次的话,却没敢说出来,只等着对方反应。
  • 当代中国国际法研究(1949—2009)

    当代中国国际法研究(1949—2009)

    本书是一部回顾、总结、提炼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国际法学发展史的专著,涵盖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三大领域。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众多研究学者协力推出的一部力作,既是学习、研究和讲授国际法的重要学术参考书,也是国际法律实务工作者全面、深入了解国际法学动态和最新发展的良师益友。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一夜婚宠:神秘老公惹不起

    一夜婚宠:神秘老公惹不起

    苏婉遭遇婚姻的不幸,一直都默默忍受,直到一个男人无端闯入了她的生活。原本只是一场交易,银货两讫,各不相关,但是这位神秘的金主为啥变成了她家的禁欲系总裁?苏婉拿着结婚证,愤愤的瞪着某人,“你不是说只是交易吗?“某人眸光微敛,“我昨晚给的钱少了?”苏婉眨巴了两下大眼睛,仰着脖子道,“是,以后你的钱全部上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在网上找到真爱

    在网上找到真爱

    《在网上找到真爱》是将作者十几年来网上交友工作中积攒下的宝贵经验,并结合国内外一些有价值的文献汇编而成。书中用大量来自网上的真实故事和成功经验来论证爱情和网上爱情的真实性、成功策略和技巧,是一本极有阅读价值的网上交友指导书。
  • 我能点化万物

    我能点化万物

    穿越到灵气复苏爆发三年的平行世界,发现自己拥有了一根菩提枝,能够点化万物为生灵。于是,他看了看自己的手机,点化它,丢到天上,变成了一位肤白腿长的女仆小姐姐。他又找到了一辆国产99A坦克,点化它,变成了一个憨厚光头的肌肉男。他点化了战机、航母、核弹......它们都成了妖。最后......他发现自己被这帮子变态强的妖怪拥护着成为超级大佬。为什么会这样呢。沈云望着众人敬仰的目光,表面上努力保持着威严,但是心里慌得一批。我真不是大佬啊。PS:这是一本伪无敌爽文。PS:读者群:588314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