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2100000002

第2章 序:三个不同的忌日现场(2)

那情景叫人不得不跟着落泪。

显然,地震发生的那一瞬间,十二位民工正在同一地方施工。因此他们被埋的地方在十几平方米内,使得挖掘并没有拖延太长时间。可是由于山体崩裂的力量猛烈,有几具遇难者遗体根本认不出谁是谁了。干部们只好让遇难者的家属认个大概,然后再装入棺材。多数遇难者遗体已经高度腐烂,尸袋内不时淌出混浊的血水,使现场的气味十分刺鼻。防化兵们一再要求几位干部转移遇难者的遗体。

那大家就准备起吧!一位干部模样的庄稼人,招呼着在扬的几十位壮汉子。随即只见四人一组的抬棺队伍各就各位,大家有序地准备着起棺。

一、二、三--

起喽--!

顿时,现场的几位道士吹起尖声的唢呐。有人则点响了鞭炮,咚--哐!

回家喽--!

众人齐声高喊:回家喽--

浩浩荡荡的抬棺队伍沿着一条崎岖的小路向大山深处延伸,很快又有许多人加入其中,使得整个队伍不断壮大…..

我站在那堆曾经掩埋十二名民工的乱石上,目送着这支特殊队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遇难者们终于回家了,他们与自己的亲人在大震后的第四十九天时终于团聚,这到底是悲还是喜?

大震带给活着的和逝去的人都不是喜,只有悲。因为从此在我们的生命里少了许多欢乐与亲情,多了无数悲痛与思念……

5.12汶川大地震,使多少活着的人要背起如此沉重的悲情?这时我的手机短信里显出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布的最近权威新闻:截至2008年6月30日,汶川大地震已造成六万九千一百九十五人遇难,三十七万四千一百七十七人受伤,—万八千四百零三人失踪。已经几十天了,那些失踪者事实上大多数已经可以归入死亡名单之中。于是我们便知道了此次汶川大地震,共有八万多条生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八万多啊!瞬间的天崩地裂,就这样无情地夺走了这么多条活生生的生命!

如果将这八万多条生命排列成一个整齐的队伍,它是何等的威壮!然而,现在他们全都倒下了--蹴倒在了我们的眼前,倒在了我们的身边,带着痛苦的表情与眷恋,甚至多数还带着断肢与残躯……

痛,是我每一次从灾区回来的最深感受。于是无论在灾区或回到日常生活中,当我看每一个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人时,比以前多了一分亲善的微笑和敬意。因为我的心里想着一件事:活着多好!让我们对每一个生命致敬!对生命的每一天致敬!

百天忌日

这一天是9月18日,北京仍然沉浸在两个奥运会的欢欣与狂热之中。但我却在17日晚就已经睡不着觉了,因为第二天我要再次去汶川地震灾区,因为这一天是八万余名遇难者的百天忌日……我像期待某一个重大日子似的早早为这一天成行而准备着,但即使这样,仍然在临行时感到仓促,甚至身边的一些亲朋好友奇怪地屡屡向我发问:你怎么又要去灾区了?

我能说什么呢?面对诸多发问,开始我解释困为是地震遇难者的百天忌日,后来被人问多了,便啥都不想回答了。

我内心对那些死难者的悲情,在现实里变得有些令人怪异吗?是我的怪异,还是他们的怪异,我有些不明白了。

但我仍然要走。也许是上帝的有意安排,19日这一天从北京飞往成都的飞机连连被推迟,9点多的航班10来点才起飞。中午到达成都后才知道这里下着不小的雨,正是应了一句老话:人到悲时,老天也要下雨。

我知道老天是在哭……

成都消防总队的小李早早地等在那里。我一下飞机,他就驾车拉我往北川方向驶去。我们走得非常快,一路上小李还在念叨我们前些日子共同创作的一部作品,小李说着说着,哭了起来:那天我不该只顾去执行命令,其实当时我要是留下来救她们,她们就有可能还活着……小李说的是5月13日那天,他奉命到德阳一带给部队传达总队的紧急命令,在途中路过一个重灾区的小镇时,当时有当地的老百姓看他开着消防车,便拼命拦住他,指着一片废墟对他说:有一对姐妹被埋在里面,还活着,希望他这个解放军(当地老百姓将消防官兵统称为解放军)帮助抢救。可小李身负总队领导的重托,不能停下来。他好不容易挣脱百姓的追赶和谩骂,冒着强烈余震飞车几百里完成了送达领导批示的紧急任务。后来在返回的途中,他特意回到那个被拦车的小镇。他看到那对被废墟掩埋的姐妹已经被老百姓挖了出来,但却永远闭上了眼睛躺在了冰冷的雨水里……小李哭得伤心,哭自己没有干好一件为人民服务的事。我第二次赴灾区采访时,他就给我讲起这事。此次已经是听他第二次讲了--其实他向我讲过无数次,每一次听了都让人心痛。

冷天是她们的百天忌日,我特意买了一个花圈去祭她们……小李指指后备厢。

于是我们有相当一个时间相互不说话,我想象得到小李的心情,也希望能够与他一起去祭奠-那姐妹的亡灵。

就是这里!在通往绵阳的途中,小李飞车穿越一些山岭后拐弯到达一个依然可见满街废墟的小镇,然后将车子戛然停下,说道。

这不是通平吗?我发现这个小镇似乎曾经来过嗨!

是。就是这儿。小李一边说着,一边启开后备厢取出花圈。

我突然想起:临离开北京时,我将第一次赴灾区采访时在这个小镇的中学倒塌现场的废墟里捡起昀一张与我们作家协会著名作家邓友梅名字一模一样的一位年轻女教师的教师资格证书复印件带在身边,希望能有机会再找找这位我一直牵挂的邓友梅是否还活着……

中学的废墟现场已同我第一次采访时的情景完全不一样了:除了那栋没有全部倒塌的教学办公楼还歪斜在那里外,其余的曾经掩埋了两百多学生和教师的废墟已经不见了。只有一群群当地老乡在雨中或用雨衣或用塑料布挡着在点香燃纸钱,祭奠亡灵--我粗略点了一下,足有四十多群、一百余人。

你们认识邓友梅吗?

就是她,邓老师……

我拿着邓友梅老师的照片影印件,向那些正在点香祭奠的当地老乡询问。

这个老师我见过。不过地震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我很失望,问了半天竟然只有一个老乡说了这样不明不白的话。

难怪的事。我们这个学校统计的遇难者其实到现在也还没有最后清楚,有几个一直没找到,连遗体都没找到,又没见活人,所以只能作失踪者处理。邓友梅老师可能就属于这一类。当地的一位干部模样的人告诉我们。

小李安放好那个花圈后,又从当地老乡那里借得几支香点燃后向已经见不到废墟的那片土地鞠了三个躬,我学着他的样也鞠了三躬。我想起了那位年轻漂亮的邓友梅老师,也想从老乡那儿借几根香祭奠一下,可又马上打消了念头--我希望邓友梅老师能够在什么时候复活,因为我实在无法接受一位只有二十几岁的年轻漂亮的女教师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我想她应该活着,因为灾区还有许多活着的孩子正等着她上课呢,而她本人也还只能算是个大娃儿!

北川县城是我们的目的地。

但在后来的一路上,小李和我几乎没有说过话,我们沉浸在各自的悲伤之中。

过什邡后,很快进入北川境内。其实从什邡到北川并没有多少路,但我只感觉这段路很漫长,长得叫我内心有些发毛……我想只有一个原因:那些亡灵是不是在路的两侧不断地向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呼救和诉说他们离开人间之后的这一百天中的种种苦难与孤寂……我的身子有些冷,问小李什么感觉,他竟然也说特别冷。是下雨的原因,还是心理作用,总之我们弄不清,浑身有些打颤。

第一站依然是我们熟悉而难忘的北川中学现场。

这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与我第一次到时的情景差不多,仍然是大规模倒塌留下的大片废墟。似乎听说要建地震博物馆,现场可能是保护起来了。

我们到达这里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以现场看到的祭奠人群仍然有几十个,而堆放在废墟上的花圈则有上百个,其中有政府的、民间的,更多的是那些遇难者的亲属供奉的……

真是奇怪,这一天雨一直下个不停。是老天在哭喔!中学旁的一位白发苍苍的阿婆抹着眼泪喃喃地对我说。

我看到祭奠的人群中,有一对中年夫妇,他们几乎伏在地上呜呜哭泣,声音完全是沙哑的,与其说在哭,不如说在撕心。

因时间关系,我们不能在北川中学现场多停留,便上车迅速朝两里路外的北川老县城迸发。我们发现车子走不动了,因为通往县城的路上来往的祭奠者太多,尤其是许多遇难者的亲属都带着花圈一类的祭品,很占道路,又逢下雨,所以我们只能半途停车后徒步往里走……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来到北川县城了。每一次面对死城,心情无法用言语描述,是痛,是悲,想哭,还是想喊,都是……我想喊,是希望那些被埋在碎石断墙下的几千名遇难者能够有可能复活;我想哭,是不知道那些无法救出的当时又没有死去的遇难者在最后时刻是怎样痛苦地离开人世的;这种眼睁睁地看着数以万计的活脱脱的生灵在瞬间消失的悲绝,苍天可知?这种一片一片的楼宇倒塌,一个、十个、百个家庭的毁灭之痛,能不撕心裂肺?

这个北川县城,这个5·12大地震毁灭最严重的死城,你只要站在那里的废墟上稍作一下想象,眼泪就会哗哗地奔流而下……你不用去抚摸那些冰冷的废墟,你只要站在那里屏住呼吸数秒钟,就会感到全身发冷,冷得透心、透足,直到你站不稳--这是我每一次到北川县城的同一感受。

而这一次百天忌日现场不同的是,我看到了几对老人,他们或拿着儿子、儿媳的照片在号哭,或在儿子、儿媳、孙子、孙女的照片前祭香默念,这种情形是最让人难受的……有一对老人告诉我,他们的儿子一家全都遇难了,地震后连影子都没有见过,一直掩埋在十几米深的泥石流下面,而且据说要成为地震博物馆的一部分被永远地保留原状。

作家,你说我们是不是可以让政府挖出来,让我们看一眼也算一个了结吧?老人用枯干的双眼看着我,企望从我的口里得到答案。

我无言相对。只有眼泪告诉他们:估计可能性不大。

天快黑了,死城四处燃起缕缕星火,忽闪忽隐……走吧,要不回不了成都。小李催我快走。

我知道他有些害怕,其实我的内心也一样。

在离开北川死城时,我转身向这片仍然掩埋着几千人的废墟深深地三鞠躬……我不是这些遇难者的亲屑,但我确确实实想大哭一场,因为我知道我再来此地会是很久很久之后。想到此处,我突然有种与亲人永诀的感觉--我忍不住像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属一样哭了,哭得一直收不住……

我们离开了北川,离开了灾区,但我看到一路上仍然有许多人举着花圈或其他祭奠品向灾区行走。

我的姐姐是第二天才走的……

我的儿子和他妈在第四天还跟我说过话,他们的百天忌日是几天之后。

我一直没有看到爸爸,所以我会一有空就过来看他……

他们这样告诉我,这样继续往那一个又一个废墟和死城、死镇、死村走着,去与天堂里的亲人会话、向他们祭酒……呵,老天,这样的百天忌日有多少个呢?

永远?永远。这是多么令人悲恸的旷世忌日!

于是我又想:在汶川大地震的数百公里土地上,那些活着的和死去的人之间似乎永远隔不断,只是他们以不同的生命形式存在于我们这个地球上。

是的,活着的和死去的之间,有一样东西具有质的重要意义:唯生命第一。

同类推荐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思无邪

    思无邪

    《思无邪》是畅销书作家安意如对《诗经》的赏析作品,此次出版,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修订,并增加了部分篇章,此版为增订版。“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在书中,安意如挑选了《诗经》中部分篇章,加以现代解读,用今人眼光领略其中的诗歌之美,多有时尚化的思考、语言间杂其中,并融入现代女性的独特视角,文章清新可人,让古典诗词面目一新,使习惯了刻板教育的年轻读者真正走近了诗词的意境。这也是安意如系列图书受到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追捧的根本原因。
  • 我愿流浪在小镇

    我愿流浪在小镇

    我们总怪时光匆匆、时间少,你想找一僻静之所把不安的心,小心安放。我们渴望去一趟远方,让自由的风带走你被一切不顺造成的忧伤,却从未出发。我们和作者范泽木一样,天天穿梭于钢筋水泥的丛林,朝九晚五轨迹恒定,常常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也许我们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从何处出发。作者范泽木眼里的小镇就是我们心中的小镇,小镇里的故事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人间冷暖,草木诗话,这些被妥善安置的时光,需要我们一一掀开。让我们每个有心人,释放自己对故乡及一切美好事物的怀恋,自细微处,看万物有灵之美,赏时光静好的安宁。
  •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

    在这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

    台湾散文大家林清玄亲自甄选的心灵美文,收录了他创作时期的经典作品《人间有味是清欢》《用欢喜心过生活》《生命的化妆》《白雪少年》等,同时也收录了《红心番薯》《咸也好,淡也好》等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看心灵大师林清玄的诗意人生,在面对这个坚硬的世界时,如他一般修得一颗柔软心。
  • 红烛·死水

    红烛·死水

    《红烛》中的诗多创作于闻一多留美期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表达在异国他乡的孤寂,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死水》中,诗人更加注重以精巧的构思来凸显诗的神韵,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新诗的格律化,这一点对后起诗人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热门推荐
  • 可不可以不加班

    可不可以不加班

    本书是一本适用于每个人的时间管理经典。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社会,工作常加班令许多人困惑、矛盾,甚至对生活感到失望。本书作者不仅仅讲述一些利用时间的技巧和忠告,以幽默和智慧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应该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享受生活,同时也向读者提出了对生活的挑战:如何关注自己每日的生活?如何满足自己真正的欲望?如何让自己过得更加充实?
  • 只给男孩看的青春秘密书

    只给男孩看的青春秘密书

    一本合适父子共读的书。本书从男孩身体的变化、私处、性、健康、女孩、心理、情绪、叛逆、诱惑、父母沟通等10个关乎男孩青春期隐私和特点的方面出发,收集了实际生活中一些男孩的隐秘和心声,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实用的指导建议和措施,帮助男孩平稳、安全、愉快地度过青春期。
  • 落叶知秋世孤安

    落叶知秋世孤安

    『双强,古代言情』他为她走火入魔,她为天下苍生手刃了他,她以为自己从此再也不会动心。桃花雨,乱情迷,他转身眼里柔情。天下万劫不复终是情,她为另一个他动心了,一代无心掌门为“情”这个字万劫不复。她说:“我只想和喜欢的人一起,一辈子柴米油盐酱醋茶。”1v1
  • 我的金手指是克夫命

    我的金手指是克夫命

    【女强爽文,一对一双洁,古代土著女主天生拥有克夫命金手指】直郡王府里最不受宠的十二小姐,天生瘟神护体,霉星高照。从议亲开始便克死了三个未婚夫,到将笄这年,赵十二的“克夫命”出了名,成了直郡王府人人唾弃的废物。长辈们嫌她丢人,姐姐们嫌她耽误自己婚嫁,合府上下巴不得赵十二原地消失。十五岁生辰那天,一池冰冷刺骨的水终于叫她醒悟,赵十二如同地狱归来的厉鬼出现在自己的及笄大礼上,叫所有以为她已经消失的人恐惧尖叫。“从今儿起,我赵花锦,再不是赵十二。”谁说“克夫命”就不配活在这世上?她赵花锦要叫人知道,这世间女子不止嫁人一条路可走,她就算终身不嫁,也能叫害过她的人跪地称臣!————“圣旨到——着封宗室女赵花锦为锦绣公主,于三月初八和亲辽国皇帝,钦此!”辽国乃是赵国死敌,数代以来掠夺赵国无数土地、城池与财宝,辽帝一生戎马,年过七十死了皇后,向赵国求娶公主为妻。赵国宗室女子人人自危,谁也不愿意嫁去蛮夷之地,做一个垂老之人的妻子,选来选去,最后选了直郡王府意欲除之后快的赵花锦。汴京城人人指着赵花锦嘲讽,“若是她赵十二能像从前似的克死辽国皇帝,那该多好!”一个月后,辽国皇帝崩。赵花锦恍然大悟,原来克夫也是一种金手指!
  • 终神兵

    终神兵

    “女娲是我们的祖先咯?”“不是,女娲是海底神族的祖奶奶。”“伏羲呢?”“伏羲是个郎中。”这个世界的世界观很奇葩啊!欢迎大家跟随魏勋的视角,一起进入众神的神奇世界。
  • 庄子

    庄子

    《庄子》应该于先秦时期就已成书,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三十三篇本《庄子》,是经西晋郭象删订并流传下来的。汉代《庄子》有五十二篇十馀万字,这种五十二篇本到魏晋时期仍然可以见到。魏晋时玄风盛行,庄学渐起,为《庄子》作注者多达数十家,但这些注《庄子》者往往根据自身对庄子的理解和个人喜好,对《庄子》一书的篇目做了一定的删改,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庄子》版本。郭象以前,主要的《庄子》版本有崔譔本、向秀本、司马彪本。其中崔谟、向秀本为二十七篇(向秀本一作二十六篇,一作二十八篇),司马彪本五十二篇。现在人们所看到的郭象三十三篇本,是郭象在五十二篇本的基础上吸收各家尤其是向秀庄子学成果之后删订的,是郭象对司马彪五十二篇本“以意去取”,并删去其中“十分有三”之后的结果。经过郭象删订的《庄子》,无论从篇章还是字句方面,都更为精纯。由于他吸收和借鉴了向秀及当时各家之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颇富改造性的独特诠释,故为历代所推崇,逐渐成为定本,流传至今。
  • 末日涅槃传说

    末日涅槃传说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在绝望肆虐的末日,用鲜血洗刷黑暗,用信仰救赎众生。燃不死之魂,换光明降世。
  • 白派阴阳先生

    白派阴阳先生

    先生一词常常出现于葬礼之中,人们如要是家里出了人命,或者非自然死时,往往都会求那些先生,来为死者祈祷安葬。保佑子孙满堂,世代荣华富贵。但是当今社会里,这些被称之为先生的白派先生可是越来越少,相反。这些骗钱从不手软,吃别人的从不嘴软的黑派先生可是越来越多。可偏偏让我这到了八辈子霉的骚年无意中成为了一个白派先生,真是命运弄人啊!
  • 清城庄妃传

    清城庄妃传

    她是侯府嫡女,本该金尊玉贵,却养于仆妇之手,她想平淡安逸度过此生,却被他牵进生死漩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