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2400000003

第3章 十二年等待入土为安(下)(1)

梁雨润来省里当信访局副局长,这消息在山西的上访人员中传开了……于是,那些怀着大大小小冤情的百姓突然间全都跑到了省信访局。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啊?!”梁雨润正式上班的第一天,信访局接待大厅被挤得水泄不通!

“我们要找梁局长!”

“梁书记是当代包公!我们就找他!”百姓一边拥挤,一边高喊着。

梁雨润过去当纪委书记,虽然整天也是处理各种案件,接待信访也是日常事务,但一上班开启大门就见这么多人来找他解决问题还是头一回。梁雨润事后曾经不止一次对我说过:“真是想不到,想不到有那么多群众来上访反映问题……”

“最见不得群众流眼泪”的梁雨润,当天在接待一处处长魏晓勤、副处长薛建军、接待员刘辉、王英、杨文晖、王喻卿的陪同下接待了84名来访者,第二天来的人更多了。在后来的几天内,他天天在接访一线,每天从早到晚,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被占用了。这一周他一共接待了538名上访者。他的“三天之内我给你答复”、“十天之内保证给你解决”、“不出二十天我负责给你回音”……一句句掷地有声的承诺,仿佛一场场春雨降落在那些久旱的荒原上。有些群众看着梁雨润现场办公的雷厉风行作风,甚至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本文后叙的许多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在梁雨润刚上任的那几天里认识他的,并在他的帮助下解决了多年未解的冤情和积恨。

刘金莲是个例外,她与梁雨润认识比别人晚一些时间。梁雨润到省信访局任职时,刘金莲跑到了北京,后来又被省里的人接回山西,之后她才听说省里来了个肯为百姓解决难事的好干部梁雨润。刘金莲自己说过,起初别人传这话时她根本不信,心想我的事多少大领导出面都没有解决,你一个信访局的副局长能解决得了?但既然别人都在传梁雨润是“包公”,是专门为百姓办实事的好干部,不妨找找他呗!

2004年10月28日这一天,刘金莲来到省信访局。正好梁雨润在接访,她把状子递给他。正在梁雨润看刘金莲的上诉材料时,接待处的一名接待员走过来,说梁局长您到办公室接个电话,省委有事找你。

梁雨润对刘金莲客气地说了声“你稍等”,便随那个接待员上了楼。

“梁局长,您知道刘金莲的事吗?”接待员在楼梯上悄悄问梁雨润。

“不知道。材料还没看完……”梁雨润说。

“这个人的事您千万别去碰!”

“为啥?”

“很多领导都没有解决她的事,你想想看有多难!”接待员眼睛瞪得圆圆的,示意这位新任的“名人”上司千万不可砸在这事上。

梁雨润笑笑,止步道:“电话是假的吧?”

接待员不好意思地说:“是。可我看你不了解情况,所以提醒您一下,像刘金莲这样的人,您跟她说话一定要留有余地,否则就被动了……”

梁雨润沉思片刻,没有说话,然后重新下楼。

看完材料,梁雨润用那双充满同情的目光扫了一眼坐在自己面前的满头白发的刘金莲,神情异常凝重。他轻轻地长叹一声后,说:“老刘啊,你的事拖了十几年,我们该一起把它解决了!”

“梁局长,我是想解决啊!可、可没人理我,哇呜……”不曾想到,一进门表情始终冷漠的刘金莲会突然如此凄怆地嚎哭起来,哭得几度背过气,令在场的人无不心生同情。

“今天是10月28日,我了解一下情况。老刘,我梁雨润在两个月内把你的事情办妥,也好让你12年没有落土的女儿有个归宿!好不好老刘啊?”梁雨润拍着胸脯对刘金莲说。

“嗯……”满脸老泪纵横的刘金莲哽咽着向梁雨润直点头。

日落之时,省信访局接待厅的大门“哐”的一声关上了,可工作人员们都没有走,他们在暗暗地为新任副局长梁雨润捏把汗。“梁局长,刘金莲的案子全省闻名,在北京也是挂上号的硬案,你两个月里真能解决得了?”有人过来问梁雨润。

“我也不知道。”梁雨润的话让在场的人感到意外。梁雨润看着大家的表情,语气有些沉重地说:“老实说,像刘金莲这样的硬案,两个月内能不能解决,我心里也没有底。可她的事拖得太久了,12年哪!她刘金莲不知跑了多少回省城、多少回北京!我们中间谁有她的毅力能跑那么久?再说,我们信访局、省政府、省委,还有大同市和矿区,这么多年里为她一个人的事不知耗费了多少精力财力!我听刘金莲说,光为她女儿做尸检就有六七次,估计花的钱就有几十万……”

“她女儿的尸体至今还在医院的太平间里放着,听医院说,光停尸费就该有20多万了!”有人插话道。

“是啊,这么一桩事,国家花了大钱,我们这些信访人员年年因此挨批评,她当事人又吃尽苦头,我们再不想法早点给她解决了,还要等多少年呢?”梁雨润说这话时,有些激动。

“喂,是大同市委吗?我是省信访局梁雨润啊……”吃过晚饭,梁雨润拨通了大同市一名领导的电话,他与这位领导同志在电话里谈了近两个小时……

“好的梁局长,我一定把你的意见向市委常委会作个专题汇报。”对方最后这样说。

放下电话,梁雨润又翻开笔记本,拨通另一个手机:“是大同矿区信访局的老张吗?”

“对对,噢,是梁局长……”

“老张啊,我过几天上你们矿上去一次……对,就为刘金莲的事。”梁雨润说。

“哎呀,她的事……梁局长,我说句您可能不爱听的话:这人太难缠了!这么多年了,我们不是不想给她解决,可她就是往死牛角里钻……每年市里、矿上光为了把她从省里、北京接回来花的人力财力就不计其数!梁局长我跟您说句实话:我们这儿谁都不愿沾她这件事,谁要沾她这事,好像谁就跟她过不去似的。没办法……”

“难度肯定有的。可老张你想想,她刘金莲觉得自己的女儿死因没搞清楚,是怀疑我们公安部门有人有意包庇案情,我们要是一直不把她心头的死结给解开,她就一辈子会跟政府拧着劲,造成对立是不是?”

“对对,梁局长您分析得太对了!她就这么认为的,所以她十几年不停地上访……”

“老张,你说我们的信访工作不就是为了化解群众对政府的一些误解和不满吗?”

“这个我懂。”

“对呀,既然这样,在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出现一些具体的矛盾和误会时,包括我们信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内的所有公务员,就都有责任去耐心地协调……”

“梁局长啊,您来信访部门时间不长,可能不太了解刘金莲这样的人,她们都是些老上访户啊!一心想着政府应该如何如何对待她们,就是不想自己应该如何为政府想一想!”

梁雨润听到这儿轻声一笑,说:“老张你只说对了一半。其实在政府和群众发生一些问题时,作为政府首先应该想一想哪些地方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做到家,然后再从群众的利益、群众的感情角度去考虑一下,再在解决问题时双方都能够真心实意地退一步……那样,恐怕群众就不会非要上省政府、上北京,去拦你车、挡你道、呼着难听的口号骂你,是不是?”

“梁局长,您的观点确实独到。好,我一定配合您把这边的工作做好!”矿区的老张怀着敬佩之心,最后终于爽朗地答道。

两个月的时间过得非常快,梁雨润的承诺能不能实现?这不仅在“老上访户”刘金莲心里悬着一个念想,就连与梁雨润朝夕相处的省信访局工作人员,也时常暗暗在为新任副局长捏把冷汗。梁雨润是谁?他不仅仅是山西省新任的省信访局副局长,他更是全国人民熟知的大名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树立的典型,他的牛皮吹崩了,受影响的可不单单是山西省信访局啊!

同事们的担忧不是没有根据的。

那么梁雨润在这些日子里干了些什么呢?梁雨润太忙了,自打他担任省信访局副局长开始接待来信来访的群众后,很多人都知道“梁局长能办事、办实事”,于是乎省内新出现的问题和那些积压了多少年的陈年旧事全都跑来让他解决……梁雨润因此忙得不可开交。

现在群众的智商都很高,有了事知道只有找领导、找大领导才能解决。可大领导都很忙,想找也不容易找到。后来那些想找大领导的群众知道有一条捷径:上他办公的大门口和广场上去闹,在这儿一闹就有人来管。闹大了,大领导就会出面。正是这个原因,几乎全国各省市区的政府与党委大门口,都会时不时地聚集一些需要解决各式各样问题的上访群众。信访部门和公安部门为了保障领导们的正常办公,因此就承担了维持党政办事机关门前的治安和接待来访群众的工作。

梁雨润上任省信访局副局长不久,省委一位负责同志就送给他一个美称:省信访局一号接待员。

何谓“省信访局一号接待员”?笔者采访梁雨润时,特意为此专门询问他。

梁雨润笑笑,没有正面回答,只说:“我是信访局副局长,分工负责群众来访接待工作。到省里上访的群众一般都是先跑到省委省政府的大门口,所以我想自己接待群众的最重要岗位应该在那里。因此,从周一至周五的早晨,我一般都在那里。明天一早你跟我去看看?”

“好。”我欣然答应。

我采访他的第二天早晨是2006年的8月21日,这天正好是周一。

山西省委大院门口,早上7点半左右。我来此地时,只见这儿已聚集了不少上访人员,其中有人举起十分醒目的白色横幅,还有几个“冤”字赫然跃入人们的视野……现场乱哄哄一片。

梁雨润出现了。他神情凝重地四周环视一遍后,径直走向上访人群,开口便问:你们是哪儿来的?有什么事?

有认得他的人在悄悄说“是梁局长来了”,但多数人并不认识他,似乎并不把他当回事。

梁雨润不在乎,依然一边询问那些上访的人,一边吆喝着让那些举着标语的人把横幅和标语收起来。“你们有啥问题就反映问题。这样做是不对的啊!”梁雨润嘴里说着,双手卷着那幅长长的横幅……

有人冲着梁雨润嚷嚷道:我们是来找省委张书记的!

梁雨润:找张书记干什么呀?

群众:反映我们的问题。

梁雨润:什么问题?

群众:是……

梁雨润:好,那你们就不用闹了,跟我走吧!

群众:你是谁啊?

梁雨润:我是省委信访局的梁雨润。

群众:不行,我们要找张书记!

梁雨润:我是张书记派来接待和帮助你们的。有什么事我可以帮助你们解决……

群众:你?你解决得了吗?

梁雨润:为什么我就不能解决?

群众:因为你不是张书记。

梁雨润:我确实不是张书记,但是张书记专门安排我来接待你们。张书记忙得很,他把你们的事交给我们来办。我保证把你们的事办好,你们相信不相信?相信的,就跟我走!

刚才还是嚷嚷不休的人群你看我、我看你的一下冷了场。但也有人冲梁雨润大声嚷嚷道:我们的事非要找省委领导才能解决!跟你走有什么用?

闹事的和围观的,以及包括我在内的现场所有人,都在看着梁雨润,看他如何回答。

梁雨润并不困窘,他对那个向他发难的人反问道:你是单单想见张书记,还是真想解决问题?

那人脱口而出:当然是想解决问题喽!

梁雨润:那好,你就可以跟我走!

那人:你真能解决得了我们的事?

梁雨润轻轻一笑:只要你们的事是合情的,在理的,我梁雨润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可以向你拍胸脯!梁雨润真的伸开巴掌朝自己胸口拍了两下。

立即,现场有人高喊:好!好好!

那人仍怀疑道:梁、梁局长,我不是不信你,可现在下面有的官太黑了,我怕你真解决不了!

梁雨润脸一板:你这话我不爱听!下面是有些干部不像话,那也不过是个别人,总不会像你说的黑暗到连太阳都见不到吧!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们的事是合情的,在理的,我梁雨润尽全力帮助解决。

好!有梁局长您这样的话,我信您!走!我们跟您走!

“走喽——”于是,一个颇为壮观的情景出现了:上百人组成的特殊队伍,像一群寻食的小鸡随老母鸡似的跟在了梁雨润的后面,向远在两站路之外的省信访局走去……

“哈哈哈,老梁真行!他只要一出现,这里多么乱哄哄的场面都能平静下来!”现场的一位公安干警乐呵呵地对我说,“他是老母鸡带小鸡,我们这儿离不了他……”

梁雨润作为我笔下宣传过的一名全党先进典型,他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在新岗位上有如此声望,令我欣慰。但我知道,过去他是一名纪委书记,处理一些与群众相关的案件时,官员们比较买他的账。现在他是一位无权无势的信访干部,还有人能像过去一样买他账吗?他梁雨润还能处理关乎百姓命运和利益的难事吗?

这个巨大的问号一直悬在我心头……

这样的问号同样悬在梁雨润的同事心头。

2004年12月12日。省委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柴甫鼎接到梁雨润从大同打来的一个手机电话:刘金莲的事解决了,今天她存放在太平间12年的女儿尸体也入土了!

真的啊?!柴秘书长觉得很突然,不过才两个月的时间啊!

关于梁雨润如何才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把一个拖了十几年的“死结”解开的,一直是梁雨润的同事们感到十分神秘、十分不可思议的事。采访时,我就此事直接问了梁雨润本人。

“其实并不复杂。我还是一句老话:人要将心比心,啥死结都容易解开!”梁雨润在我的一再追问下,道出了真相——

自了解刘金莲的案情后,梁雨润其实一直在同有关方面进行协商和沟通,在取得大同市委、市政府及矿区党委的支持后,梁雨润便利用周末与周日,两次带上接待员王英、王瑜卿专程从太原来到大同市刘金莲的家里,探望和了解刘金莲一家的生活状况。特别是第二次,梁雨润把刘金莲一家几口人都叫在一起,让刘金莲讲自己这十几年来到处上访受的苦难和委屈,又让她儿子、儿媳讲母亲外出时家里人的担忧及给全家带来的经济负担……

“太苦了!那真不是人过的日子!”

“这么多年里,只要妈在外一天,我们就过不上一天安稳日子……”

话匣子刚刚打开,刘金莲和儿子、儿媳便已经泣不成声。

“是啊,哪家摊上这样的事都是不幸的。可老刘你们想一想:哪个人、哪一家能保一辈子不出点事?出了事谁最倒霉?肯定是自己和自己家里的人!有些事情摊到你身上时,想推也是推不开的。可假如我们换一种心态去对待它,可能结果就大不一样。老刘,就拿你女儿的事来说,如果我是你,摊上这样的不幸,心情肯定是一样的,不把女儿的死因弄明白,死不瞑目!”梁雨润把最后四个字说得重重的,并且有意停顿一下,看了看刘金莲及她的家人。

此刻的刘金莲,怀抱女儿遗像,恸哭得双肩在不停地颤抖着、抽动着:“是、是啊梁局长……”

之后的将近半个小时里,梁雨润由着刘金莲恸哭而没有言语一声。借着刘金莲儿子倒水之际,梁雨润顺手将一只茶杯递给刘金莲,对她说:“老刘,你今年也有60岁了吧?60岁是啥岁数?是该享清福的日子了呀!可老刘你呢?要说你不幸确实也不幸,丈夫工伤走了,女儿花季时也走了……可你两个儿子挺争气!看看,儿媳利利索索,漂漂亮亮,你孙儿也这么大了!老刘你其实也是很幸福的哟!来来,娃儿,给你奶奶剥个香蕉吃……”梁雨润说到这儿,一手将一旁玩耍的刘金莲的孙儿拉过来,让那小娃儿将一只剥好的香蕉塞到刘金莲的手里。

那一刻,梁雨润看到刘金莲的眼里流露出几多温情。

同类推荐
  •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成长心声(读者精品)

    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这本《成长心声》,是由一篇篇短小的文章组成的,里面包含了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方面,讲述了各自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所感受到的,是一本阅读性很强的书籍。
  • 跟范宏大告别

    跟范宏大告别

    过了八十岁的人都能隐隐约约地预知到自己行将来临的死期。这种说法不知对不对,反正阙天津老人相信了。这一天,他说他听到了死神渐渐逼近的脚步声,像广播里天气预报的声音一样清晰、从容和真实可信。那天他醒得比狗还早,他嫌村子太安静了,便在院子里大声嚷起来,这一次我真的要死了。他的四个儿子分别住在院子的四个方向,天气冷,他们还在捂被窝,先是他们的媳妇听到了老人的吵闹,摇醒了各自的男人。儿子们迟迟不答理,老人觉得被怠慢了,很生气,用拐杖使劲地敲打儿子们的房门。
  • 葡萄心情

    葡萄心情

    本书是朝左拉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完成的作品,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两部作品本应属非常“私有”的和个性化的东西,在创作之初,朝左拉本人并无意公之于众。
  • 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散文

    《中华散文珍藏版:朱自清散文》属于“中华散文珍藏版”系列。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本书收录的他的著名散文有《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蒙自杂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 李宗吾别集(套装共两册)

    李宗吾别集(套装共两册)

    本套书包括《考试制商榷》和《社会问题之商榷》共两册。十四年暑假,叙州联立中校毕业,永宁道公署科长何觉民为主试员,年假该校毕业,我复为主试员,考了几场。一夜学生多人,手持木棒哑铃,把我拖出寝室,痛打一顿。其时秩序非常之好,全场静静悄悄,学生寂无一语,我也默不一语,惟闻乒乓之声。学生临走,骂道:“你这狗东西,还主不主张严格考试?”我睡在地下,想道:“只要不打死,又来!”后来伤好了,我特做一篇《考试制之商榷》,说明考试之必要,由教育厅印发各县讨论,后来我又把他刊入《宗吾臆谈》。一切说法,暗中以我的厚黑哲理为根据,不过莫有提明厚黑二字罢了。不经这一打,我这篇文字,是不能作的,对于该生等,不能不深深感谢。”《社会问题之商榷》李宗吾对五大社会问题的观点,包括一、公私财产之区分;二、人性善恶之研究;三、世界进化之轨道;四、解决社会问题之办法;五、各种学说之调和。
热门推荐
  •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针对农民工从事装饰镶贴工而编写,主要介绍墙体涂装、镶贴饰面、金属装饰、木装饰、玻璃装饰等基本知识、施工要求和技能、技巧。《"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由常用装饰镶贴工具、墙面与顶棚抹底灰、一般抹灰工程罩面施工等十二部分构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楚氏荣耀

    楚氏荣耀

    第一卷已废,从第二卷开始看,以后会删除第一卷又名《楚氏荣华》楚昭是涪陵长公主的独子,也是大演唯一破例被封的异性王。但楚昭不太受待见,身为穿越人士,穿越回一千多年的他,还是有金手指的。得知剧情,提前和人才搞好关系是很重要的。前期凄凉(都只是假象)后期大开王霸之气(当然也可能没有)这是一个架空世界,许多是不合常理的。更新稳定,还请多多支持。不足的地方请指出来。
  • 田野上的婚契

    田野上的婚契

    田野上生长着庄稼,也生长着坟茔;坟茔里掩埋着先人,也掩埋着故事……夜幕下,南坡上这座坟挖开了布谷鸟叫了,芒种到了,再有三五日就该开镰收麦了。说布谷鸟叫的,说芒种到的,都是那些古董一般的老汉。南村口老槐树底下,一个没牙嘴说,今年的布谷鸟比去年叫得早,麦熟得早。一个嘴没牙说,今年的芒种比去年迟,麦熟得迟。没牙嘴又说,哎,你看焰火台的麦子都黄了。嘴没牙说,呀,你看西埝的麦子还麻绿绿的。再往下,一个哎,一个呀,一遍一遍地重复着车轱辘话,似乎谁坚持说到最后,谁的话便有了权威。
  • 萌嫁豪门之甜品小妻

    萌嫁豪门之甜品小妻

    王子配公主的故事老套吗?五岁的明云朵抱着泰迪熊会摇着头说no!“公主就是王子哒!”十八岁的明云朵梳着杀马特,画着烟熏妆,摇着人头马高喊yes!“公主找谁侍寝谁就是王子!”结果,明云朵别说找人侍寝,就是连烟熏妆也被人咔嚓咔嚓给收拾个干净。明云朵是货真价实、身藏秘密的公主。收拾她的冷子夜除了被她祸害的时候像王子,其他和王子一点关系也没有。【PS:架空时代的都市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酷男萌女,一宠到底;喜欢的亲点个收藏,谢谢大家。
  • 风景

    风景

    只是打了个盹,汪达成就梦见自己站在老虎崖顶上,被人从后面一掌推了下去,离开崖顶的瞬间,他扭头看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像是向富民,更像是田大有……此刻,汪达成真的站在了老虎崖顶上,要不是刚才一股寒风吹过,吹得他一激灵,说不定他现在已是血肉模糊地躺在崖下了……他退了两步,俯瞰了一眼崖下的狰狞怪石和蓬乱杂草,看了一眼崖边那棵苍劲的松树……眼看就要过小年了,公司的工人在等着发工资,乡亲们在等着要货款,信用社催着还贷款……可他手上没钱,货款回不来,借钱没着落……工人急了,昨天停工不生产了,村民急了,一大早把公司大门给堵了……
  • 莽穿星海

    莽穿星海

    元气复苏,灵能纪元。幻想照进现世,人类踏足未知。前世苦修千年,蹉跎一生,李林抱憾陨落在星人文明的围剿之中,一朝醒来,却重回少年时代。此时距离灵气复苏,仅有半月时间!他注定将弥补遗憾,引领人类文明,莽穿整个星海!
  • 她的灰姑娘

    她的灰姑娘

    林玖没有想到十七岁那年一时发的善心,让她这辈子被陆子嘉那个神经病纠缠不休。
  • 孔祥熙全传(下)

    孔祥熙全传(下)

    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的孔祥熙,青年时期经贸有术,在家乡山西太谷拥有一定资财。1927年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并促成蒋介石宋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孔主管财政达11年之久,对币制改革、支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及支撑抗战财政,有过一定的贡献。但孔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1944年11月即被迫去职,从此离开政坛。
  • 易原

    易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