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2500000015

第15章 耀眼而奇迷的风雨彩虹图(1)

有一块地方很美丽,

美丽的地方是苏州,

苏州有个金鸡湖,

金鸡湖畔有我新家的一个大花园,

那花园里有高鼻子蓝眼睛无数,

无数的高鼻子蓝眼睛撑起一座座现代化厂房,

那厂房如大花园里的一个个花坛,

花坛里长出的财富故事和引领世界潮流的传奇,

组成了我姑苏时尚而奇迷的新曲……

这首小诗是在工业园区一个不起眼的一块宣传窗里读到的,作者是位在外企工作的苏州姑娘。她在小诗旁还配发她在金鸡湖留下的美丽倩影,很美、很优雅,也很浪漫。她的身后的金鸡湖上端,一道七彩长虹环形地成为她照片的背景,我站在这幅照片前有些入迷……

其实,今天到苏州的游人,除了游古城的小桥流水和虎丘、观前街及那些园林外,不游金鸡湖畔的园区美景,最多只能算他游了半个苏州。

苏州城现在可游的地方至少有三大处:古城风情,还有真山真水的“新苏州”--高新园区,再者就是美伦美奂的“洋苏州”--工业园区。

在我们传统的概念里,工业区和开发区,除马路之外,便是厂房和机器轰鸣及来来往往的汽车及推土机一类的嘈杂与高入云霄、极度污染的烟囱。但在苏州工业园区,你看不到这些,你所能看到的是各式各样名贵草木组成的大花园,古朴风情与时尚元素融合的各种建筑构成的大景区,以及由不同主体表达的一个个文化广场……

厂房簇拥在绿树和花丛里,即使进了厂区,你也以为是到了某一个主题公园。

沿途的路、灯、杆、椅,甚至是垃圾箱,都有独特的表现艺术造型。

工业园区里有世界一流的高尔夫球场,有沁心怡人幽雅恬静的公寓别墅,更有苏州水乡风格的廊桥石亭、浅滩水景……

总之,苏州工业园区其实与它字面理解的名称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据说这也是李光耀“新加坡软件”的重要内容。

“我们的工业园区是以人为本的,企业的经济发展是建立在人的舒适的生活之上和环境之内的,因而它是美丽和恬静的,同时也是时尚和漂亮的。”李光耀曾在多种世界论坛上宣传他的这种“软件模式”。

“在中国,在苏州,我们的软件获得了最完美的表达。”李光耀十分自豪地说,“苏州人把工业园区说成是他们的‘洋苏州’,我为此感到欣慰。”

毫无疑问,从中新两国共同缔造的“苏州工业园区”在美丽的古城苏州崛起的那一天起,它就像一颗异常璀璨的明珠,辉映在地球上,尤其让世界经济界的人士瞩目和期待,好奇而关注。有人希望从中学到经验,也有人暗中期待两个东方友好国家为这打架吵闹,最后怒颜分手……

一切都有可能。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和不同制度下的文化差异,中新两国催生的“宝贝儿子”能不能健康、强壮地成长,世人注目。

按照中新两国政府的协议,和苏州与新加坡有关方面签订的《商务总协议》,初始的园区,中方的任务主要是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新方则侧重招商引资。在这期间,新方在招商和引资方面的真本领让苏州人学到诸多宝贵的经验,而中方的勤劳、智慧和开放姿态又让新方强烈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与文化魅力。

1994年5月开工后的园区,每天都处在巨变之中,尤其让苏州人惊叹的是:在这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园区内几乎每开辟建设好一片,就有外商落户置业一片……这功劳理当首先归于新加坡有效地在世界各地推广宣传苏州工业园区的行动。令苏州政府官员感动的是,新加坡政府从总理到总统,从资政李光耀到经发局官员,他们无一例外地亲自到世界发达国家去游说,去动员那些富商来苏投资。

1995年10月初,中新第二次理事会在苏州召开。中国副总理李岚清和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坐在一起,在园区3平方公里的启动区内绕了一圈,俩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李岚清比李显龙笑得更开心,他对新加坡客人说:你们的“软件”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引进和学习。李显龙则说:再好的“软件”也需要有适宜的平台,中国的苏州是我们“软件”的最好平台。这一次会上,苏州市长章新胜向两国副总理汇报道:园区的3平方公里启动区基础设施基本完成,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3万平方米的商住楼也全部竣工。园区的招商引资成果显耀,来自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和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地区的企业已有45家入驻园区,投资总额14.2亿美元。

“园区才刚刚出个雏形,就引来这么多国家的公司投资!值得庆贺!”宴会上,李岚清同志频频向李显龙等新加坡客人敬酒,祝贺他们的辛勤工作。

李显龙特意走到苏州市委书记王晓堂和市长章新胜面前,举杯道:“我得感谢你们两位和全苏州人民对园区的支持!”

王晓堂和章新胜则微笑地回应道:“园区是我们共同的‘宝贝儿子’,我们苏州有责任让这个宝贝儿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李显龙说:“我们这个宝贝儿子还小,越是小的时候,越需要一张适宜他成长的温床,你们苏州给了我们的宝贝儿子一张最好的温床,要不韩国的‘三星’不会那么容易来这儿落户的。”

王晓堂和章新胜笑了。因为他们经历了李显龙所说的“三星”落户园区的全过程--这是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亲自出面招来的商户,为此王晓堂书记亲自到了韩国与“三星”集团的李老板商谈。

李老板一见中国人来谈项目,就有些皱眉头,说:“我不是不愿到你们那儿去投资,而是在你们国家办下一个投资项目,光审批就要几年时间,我‘三星’耽误不了那么长时间。”

王晓堂向韩国老板拍胸脯说:“这你放心,只要你答应投资,我保证半个月之内就能把项目审批手续办下来!”

“三星”的李老板将信将疑道:“那就试试看吧!”

这一试不要紧,苏州客人才离开韩国六七天时间,“三星”老板就得到来自苏州的一个重要消息:“三星”意向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的项目已经中国政府正式批准!

一星期!一星期他们就可以办完审批手续了?!“三星”老板大惊,他从此相信在苏州工业园区是不会有“官僚主义”了。事实上,园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在他们那里,即使再大的投资项目,半个月之内都能审批下来。这就是“中国速度”,连新加坡人也深感苏州人的“亲商精神”。

“三星”作为入驻园区的第一批外资企业,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已经中国化的“新加坡软件”的魅力,因此由起初的1.5亿美元的投资,最后发展到10多亿美元的投资,仅在苏州工业园区的“三星”企业现在就已经有六七个了,2007年“三星”在韩国境外的企业,只有在中国苏州的是盈利的,如今“三星”集团连自己的研发中心都搬到了苏州金鸡湖。

“三星”的“苏州缘”后来成为诸多外国企业入驻苏州工业园区的一个范例。

事实上“三星”不是惟一的依靠苏州工业园区这个平台实现企业大发展的。目前世界500强中有70多家企业在这里获得了全球最佳发展效益,这种“苏州效益”已经在全世界产生极大影响。

丹麦格兰富水泵公司在新加坡的分公司,于1995年底来到苏州工业园区投资,该公司的老板是受了“偶像”李光耀的影响才来到苏州的。当时他们有些怀疑中国能不能给予他们企业发展的平台。初到园区,他们租了两栋楼,试探着发展。两三年后,发现这里的一切发展空间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广阔,“是全天候的绿色通道”。公司马来西亚籍总经理陈念忠是个华侨,他这样评价苏州园区外企条件环境:

“格兰富(苏州)公司在这里12年,共搬了4次家,不断扩张,现今已经成为格兰富公司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公司人事经理周琳女士接受我采访时,一开口便很是激动地告诉我,她本人原先是苏州市机关的工作人员,1995年在园区中新公司招商局任职,是园区高级职员中第一个“跳”出来的公职人员。

“完全是被格兰富公司的企业文化和蓬勃发展的业绩所吸引的。”周琳说,“我来格兰富5年,经历了他们的两次大搬家,现在格兰富苏州公司占地10公顷,600多个员工,人不算最多,但在格兰富集团中,我们苏州公司是全球做得最好的。”

总经理陈念忠虽说是个华侨,但刚到苏州时连句中国话都不会讲,现在他不仅能讲中国普通话,苏州话也学得非常到位。陈念忠说:“我觉得我在苏州的最大成功,就在于这个园区和我的性格非常合拍,我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责任感和待人宽容,而这些都和苏州园区的特色十分相似。在苏州,从政府到市民,上上下下都是宽容和善、和谐融洽。”

陈老板在园区不仅事业大成,而且还找到了一位美丽贤惠的苏州姑娘为妻。这位马来西亚商人与苏州姑娘的和美结合,很像新加坡“软件”与苏州人结缘成亲,他们有过初识阶段,有过恋爱时分,有过结合初的激情,也有过磨合期的痛楚。

1995年、1996年,工业园区趁着出世之势,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国家大举招商,并获得丰硕成果。这要感谢李光耀、吴作栋、李显龙等新加坡领导人的不懈努力和智慧,及他们在世界上的人气与影响力。

然而进入1997年,特别是1998年,泰国出现金融危机后,亚洲若干小国纷纷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新加坡也不例外。而亚洲金融危机波及的不仅仅是亚洲,世界经济大国原本一向看好飞速发展的亚洲和正在崛起的中国,此时也持严重的观望态度。期待蒸蒸日上的苏州工业园区挣钱的李光耀等新加坡要员们,不仅一时在招商竞技场上连连空手而归,更让他们不可容忍的是,一次在德国招商时,碰上了同为苏州一市的苏州高新园区的招商团大唱主角,王金华以独特的魅力将一个个大项目收入囊中,李光耀等新加坡人反而被人冷落在一旁,忍无可忍!

“你们这样干,破坏的是中新两国的合作协议。”李光耀怒气冲天,生意场上竞争对手就如敌人,所以他对王金华他们怒发冲冠,恨不得一口吃掉。

王金华笑笑:“中新两国的协议上好像并没有讲你工业园区到德国招商,我高新园区就不能来了呀!再说,人家国际企业家认为我们高新区比你们的工业园区发展得快嘛!”

“你、你的话是代表苏州人说的吗?”李光耀是个好面子的人,他怎能容忍自己的“软件”竟然不如土生土长的中国苏州高新园区经验,他的脸涨得绯红,“我要到江泽民那儿去告你们!”他这一句话让王金华他们着实吓出了一身冷汗,于是苏州高新区的招商团迅速返回国内,毕竟王金华也是苏州市委常委,李光耀先生真要将他一军,吃不消的可不是他一个人的事。

世界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来自苏州的招商团队还是频频出现在欧美各地,各种情报汇总到新加坡的李光耀办公室后,这位东方勇士再度大怒,因为还是那个苏州高新园区的王金华数次抢占李光耀的招商局之先--大项目被一个个“挖”到了狮子山,而非金鸡湖。

“我严肃地向您提出:我坚决反对苏州的做法!由于他们的扰乱,造成了我们工业园区招商的锐减……这样下去,我们只能宣告中新合作的失败!”李光耀真的动怒了,因为就在不久后,他又获得了中国官方的一个重要消息:他的老朋友、苏州工业园区的穿针引线人和主要贡献者的章新胜不再当苏州市长了。“章不当市长,对我们的合作项目会是个巨大损失。不行,我得到北京去!”12月,李光耀跑到北京,在江泽民主席那儿诉说了自己心头的不悦。

“好说好说,我们是一家人嘛!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关系到我们的传统友谊和新的经济形式的推广与发展,我们将全力支持它,包括招商项目的倾斜。”江泽民对李光耀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再次访华表示欢迎。江泽民说,中新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经济合作的重中之重,更是中国对外合作的重点项目。他强调,中国领导人一贯支持苏州工业园区项目,中国愿与新方共同努力,集中力量把园区建设搞好,共同推动中新经济合作不断地向前发展。

这位世界闻名的新加坡斗士这才罢休,脸色也好看了许多。“我相信你们。”李光耀说。

现在轮到苏州人有压力了。压力何止苏州人。不多久,江苏省委很快作出决定,派省委常委、秘书长梁保华出任中共苏州市委书记。

“梁保华过去是从苏州出去的,了解苏州情况。省里当时有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是要解决中国同新加坡之间关于工业园区的发展争议问题。”时任苏州市委秘书长的孟焕民回忆道。

也许是昆山自费开发区出身的王金华太有能力了,也许是苏州人本来就聪明绝顶,也许高新园区的发展确实太耀眼瞩目,姑苏左右两翼只差一两年共同诞生的两个园区--高新园区是苏州人自己土法上马,靠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工业园区则像个贵族出身的娇娃儿,一开始就衣着华贵,好吃好喝,光地面以下的基础设施投资就达几十亿美元。但人是讲究实际和现实的,当外商往苏州的两个不同开发区一瞅后的结论非常清楚:金鸡湖畔的新加坡模式前景虽然不可限量,但进度似乎太慢,等到这里建设成形,还不知何年何月;太湖边狮子山脚下的高新区虽看上去有些土相,但在这里你只要谈判一成,立马可干,当年见效。

“我们是企业,企业讲究效益的最大化和最快捷。”于是外商纷纷投向王金华、投向高新园区。

同类推荐
  • 唐狮

    唐狮

    新书《我的系统想当皇帝》已发布,求支持~ —————— 即将百岁的杨靳重生成唐初一个年轻小伙子。抱着改变了民族命运的愧疚,杨靳准备在这个时代就将其打造成一只苏醒的雄狮!“陛下,有人献上一物!”“是什么?”李世民问。“是突厥颉利可汗的人头!”……“陛下,擎国公送来一物。”“下次直接说吧。”李世民说。“擎国公说是马蹄铁……”……“杨靳,你派人告诉我来着是要看什么吗?”李世民有些习惯杨靳给他带来的惊喜了。“火药。”杨靳看着前方爆炸的火花淡淡道。
  • 我是恺撒

    我是恺撒

    穿越到古罗马,成为少年恺撒,搜集历史成就,创造全新的世界。
  • 明末江山如画

    明末江山如画

    巨额的债务、亲人的背叛、敌人的打压,现代交警刚刚穿越就遇到这样棘手的事情,他能带领自己的家族崛起于明末吗?请看诚子给您带来的故事,以有277万完本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请您放心阅读!
  • 赵风烈

    赵风烈

    如果赵括不在长平之战,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吗?如果战神白起没有死,战国历史会是什么走向?如果李牧更早的出现在邯郸而不是雁门,秦国有能敌之将吗?如果……历史没有如果,赵风烈烈,刚正不阿,多慷慨悲歌之士,一切尽在书中,《赵风烈》带你走进一个不同的战国年代,在那个大争之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读者群:608808386,欢迎莅临指导,谢谢。)
  • 辛卯侍行记(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

    辛卯侍行记(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

    由于陶保廉有亲历之实,其《辛卯侍行记》对于西北边疆一些问题的记载和认识应该说既有可信度也很有见地。因此,此书也成为晚清西北史地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书中对某些西北边疆问题的关注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值得今人借鉴的。
热门推荐
  • 末世之深空之下

    末世之深空之下

    天外神秘陨石坠落地球,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让地球上的生物向着未知的方向进化,怪物重回人间,在这变故之中,人类该何去何从,是毁灭还是新生。这一切是惊天阴谋还是一场无妄之灾,在这人鬼不分的世道,人类是蜕变为天神,或是堕落成魔鬼,浩瀚宇宙,无尽深空,哪里又是故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基金会大游戏

    基金会大游戏

    在某个平行未来,演绎SCP文化昌盛的异世文娱。而所有的传奇与史诗,都从那篇不存于世的授权协议开始。我们控制,我们收容,我们保护。我们授权,我们再现,我们重生。欢迎加入这场基金会大游戏!PS:SCP基金会专题的都市文娱,遵守CCBY-SA3.0协议群号:613575396
  •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2018年世界影坛口碑之作《至暗时刻》历史传记原著,奥斯卡最佳影片《波西米亚狂想曲》金牌编剧安东尼·麦卡滕唯一出版成书的作品。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在战场和政坛上均“不靠谱”的温斯顿·丘吉尔意外升为首相。时希特勒大军横扫欧洲大陆,英国远征军危在旦夕,英伦之岛或将须臾遭受入侵。丘吉尔相位未稳,其组建的战时内阁矛盾重重,主张与纳粹媾和的声音不绝于耳;丘吉尔本人似也有了动摇,陷入深忧与自疑——是要不计代价主张和平抑或不惜代价赢得胜利?这是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也是丘吉尔自己的至暗时刻。在《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中,作者安东尼·麦卡滕把丘吉尔复原为一个不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聚焦丘吉尔和他的战时内阁,展现他在危急时刻的领袖品质,讲述了1940年5月7日挪威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
  • 青年创未来:给青年人的9堂创业精神课

    青年创未来:给青年人的9堂创业精神课

    在全国高校中形成共同的精神认同和文化认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创业的洪流中来,汇聚成坚不可摧的社会凝聚力,推动社会的共同进步。这是本书的目标,也是作者的期望。本书中有创业名人的思想火花和商业智慧,但更多的是像你我一样的小人物。他们在创业中或成功,或失败,或坚定,或彷徨。就是这般痛并快乐着,一步一步,艰难前行。这正是大学生真实的创业生活,一段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
  • 魔情障

    魔情障

    她从一个小奶娃开始就一个人在无忧山上生活了三百年,不知爹是谁妈是谁,是魔非魔,是人非人,本想修炼好灵力再行下山,却倒霉的被一个闯入者改写了命运……
  • 情迷双城

    情迷双城

    近代的上海仍有过她几十年的辛酸史,梦魇一般的岁月在她丰腴的肌体上伤痕累累地划过。这种精神层面上的创伤所造成的心理扭曲,在这个城市的硬件和软件上都留下了永不可能被磨损去的印记。本次将作者在不同时期发表的中篇小说首次结集出版,再现了上海与香港两个大都市六十年来的剧烈变迁。
  • 注定你是我命里的妖

    注定你是我命里的妖

    谁会相信一个长相平凡,身材平平的,好吃懒做的,一生下来便是穷神附体的,不仅让自己的父母无奈出走,又让自己的朋友家倾家荡产最后无奈的被送到尼姑庵的小女孩居然是远古时代神谕天启上指定的救世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野圭吾严选TOP10合集

    东野圭吾严选TOP10合集

    读完这些书,才有资格谈东野圭吾!哪些东野圭吾的作品,值得首先阅读?本集收录了最广泛认可的东野TOP10作品,包含:《秘密》、《白夜行》、《解忧杂货店》、《黎明之街》、《嫌疑人X的献身》、《恶意》、《新参者》、《放学后》、《红手指》、《谁杀了她》,让你不再错失最精华的部分!
  • 醉浮生,朱砂记

    醉浮生,朱砂记

    她站在街边,看着临面而来的一双人。他依旧是翩翩公子,对身边人也极好。她似乎听见,两人从她身侧路过时,男子对女子说:夫人,刚刚那姑娘额上的朱砂痣,似是与你的一模一样,倒是有缘呀。她抬手敷上眉间,轻轻一抹,那朱砂痣已然不见。回首望着两人离去方向,苦笑。师父,终归伴在你身边人不是我。我一直不过是她的替身罢了。你我缘分因这朱砂而起,也因这朱砂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