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2500000034

第34章 黑色悲壮(1)

从重庆成为直辖市的那一天起,可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重庆直辖市的发展是国家和民族所赋予这个“大城市大乡村”的共和国“第四直辖市”的一项历史性任务,那便是要“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尤其“按照西部大开发‘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重点推进’的要求,重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有条件也应该走在前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争取更大的作为”(江泽民语)。

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给予重庆如此重托。

然而重庆的作为在哪里?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大潮,如汹涌的长江之水,大有“千里江陵一日还”之势。作为人民共和国的“第四直辖市”,此时的重庆经济发展比其他3个直辖市晚了许多年。与沿海的一些中等城市相比,少说也有10年的差距。在重庆成为直辖市前的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才1179亿元。而这个时候的深圳已达万亿元,就连青岛、大连、苏州、宁波等非直辖市的“小弟弟”们的国内生产总值也超过或接近了重庆水平。

共和国的“第四直辖市”惭愧呵!

而让直辖市领导者感到汗颜和紧张的是,此刻的重庆在刚刚欢度建市的喜庆后,主城区约有100多万下岗大军正在酝酿一场向政府讨工作、要饭吃的大动作……

这就是直辖后的重庆所面临的极端困境!

重庆曾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过辉煌的岁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有过强大的工业实力。开埠之初,重庆的经济实力是以它的航行和商业著称,那时的重庆扼富饶的西南之门户和长江上游运输之要道,成为中国当时屈指可数的强盛之都。尤其是国民政府从南京“迁都”此地后,重庆工业更是一度达到举国之首的水平。新中国成立后,重庆的工业同样有过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重庆作为国家六大重工业基地之一的荣耀岁月至今让老重庆人沾沾自喜。

可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迅猛发展的大潮在全国各地汹涌奔腾,重庆似乎成为一个渐渐被人遗忘的角落,昔日进门都要登记、查问再三的那些军工企业不是转行,就是关并停产……

“我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重庆工作,后来调到四川省政府当领导,前二三十年并不感到重庆多么落后,可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像成都市这样的‘小弟弟’也是一天一个样,远远地把重庆甩在了后面,更不用说广州上海那些现代化城市了。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我再从省里回到这儿任职,有机会仔细地看看这个曾经与之相伴了二十几年的城市时,我才猛然发现重庆被飞速发展的时代甩得太远了!”直辖市第一任市长蒲海清谈起10年前的重庆光景时,感慨万千,“那天我到一个地方,工人们反映说他们现在连基本生活都非常困难,我当时听了特别冲动,拳头捶在桌子上咚咚响。围在我身边的很多工人愣了,继而反问我你这个市长发啥子脾气?你不给我们饭吃你还恼怒?我说我不是冲着你们来的,我是恨不得打天呀!我是一市之长,我心疼我的百姓过着这种生活!自己也没长三头六臂啊……”

一市之长的蒲海清当时的内心如此悲怆,市民们心头的感觉更不用说了。

怎么办?出路只有一条:改革!

重庆直辖市一成立,市委、市政府做的几件大事中,最艰难的自然是国企改革问题。人们或许还清楚记得:1997年6月18日,上午是重庆直辖市挂牌、揭牌的喜庆盛会,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的李鹏同志亲自出席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下午,大家知道李鹏同志到了哪里吗?到了重庆特钢厂。为什么时任中共中央“二把手”的李鹏到特钢厂去了?原因只有一个:重庆特钢厂已经面临“最后时刻”了。这个曾经为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钢铁厂已经无法过日子了,职工闹事已经闹到连中央都知道的地步。而像特钢厂的情况,当时的重庆国有企业中,其情形都差不多。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重庆工业和重庆经济,如果不把国有这一块搞好和稳定了,重庆直辖市将面临“翻盘”的可能,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企业亏损不亏损的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一个严重的地区社会问题、一个影响中共高层威信的政党问题。

重庆人是深感这种责任的。

改革必须进行!改革是惟一出路!即使要杀出一条血路,我们重庆的国企改革也不能拖全国的后腿。中央曾在1998年提出国企要在3年内扭亏为盈的目标,重庆一度向中央反映希望多给他们一年时间。最后得到的答复是:不!这就是说给重庆堵住了国企改革时间上的后路。所以不论是第一任的市长蒲海清,还是第二任的市长包叙定,他们在位的大部分精力必须放在国企改革上,而第一任书记张德邻、第二任书记贺国强也不得不为国企改革“保驾护航”。

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役打响了。在这些战役中,重庆人和重庆企业经历了生生死死、死而复生的一次次历练与涅槃。

8.浴火重生,“病人背死人”的奇迹

1999年的国庆,对年届56岁的唐民伟来说,过得太异常、太仓促了--3天前,即9月28日,身为四川省冶金工业厅副厅长的唐民伟,被一纸任命书,调回到曾经战斗工作了28年的重庆钢铁集团公司任董事长、党委书记和总经理。

唐民伟的此次“回家”意义很不一般。重钢人都知道:老唐1964年在重庆大学冶金系毕业后,就来到重钢,从轧钢厂的小技术员一直干到重钢集团的第二把手,因工作需要或有人私下传说的“一山不容两虎”的原因,在1992年,这位风华正茂、前途无量又无限眷恋重钢的唐民伟被调到四川省冶金工业厅,那年他才48岁,是仕途上最佳的年龄。况且那时全国的钢材市场行情看涨,重钢的日子也比较好过。而八年后的现今,重钢不仅日子难过,而且可以说是极度的困难。他老唐“回家”后粗粗从财务报表上了解了一下,从1999年这一年的年初开始,全重钢月月亏损。更让他心惊肉跳的是:按订单可安排的生产只能维持到当月的17号,也就是说全重钢几万职工将立马没有活干!没有订单,没有活干,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几万人就要回家,意味着热火朝天了几十年的重钢要关门了!可重钢是国有企业,关门也得每月支付一亿以上的职工工资,还有设备折旧,其他各种必须支付的开支也在每月一亿元以上……这样的老板怎么当啊!

“同志们,我先给大家谈点心里话:我是服从组织的分配才回来的,没有多少思想顾虑,也没有多少个人打算。回到重钢,我与班子的成员见面,问大家当下有什么紧迫的情况需要研究,有什么紧迫的问题需要处理,大家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两桩事:一是国庆之后无钱发工资,怎么办?二是部分职工正在酝酿聚众上街闹事,又该怎么办?是啊,怎么办?这两桩事一件都不能小看啊!可我想,这两件事都围绕着一件事,那就是我们重钢得找到饭呀!有了饭吃,发工资就不成问题了,职工也不会聚众上街闹事去嘛!重钢要吃饭,到哪儿要饭吃呢?你们说……”这是唐民伟上任重钢一把手后在第一次召集的各分厂和分公司及机关各部门、各系统党委书记会议上的开场白,“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其实已经客观存在的严峻事实:重钢现在的亏损不是几千万,而是2.37亿元!今年--1999年,还有两个多月时间,我们要实现一个最基本的目标,那就是让亏损的下坡状态停下来!争取哪怕是一分钱的赢利也是我们重钢人的伟大胜利!”

一分钱的赢利也是重钢人的伟大胜利!这对曾经有过一年创造几亿利润的重钢来说,简直听起来有些可笑。然而在此时此刻,它胜过其他任何一句豪言壮语。因为生死关头的重钢,此时能实现一分钱的赢利,就意味着向死亡告别,开始出现生的希望!

接下来的日子里,唐民伟时而前往市长办公室讨教,时而奔走在市府相关部门进行协调,而更多的是出现在重钢的干部与职工面前……从分厂到车间,从职工食堂到机关科室,唐民伟时而仰天大笑,时而沉思不语,时而慷慨悲愤,时而细语倾听。

夜,又一个夜……重钢人看到自己的新“掌门人”,每天在那个只有一张沙发、一张写字台、一台电视机的“家”里,有盏小台灯常常彻夜不熄。

唐民伟有动作了:43岁的郭德勇从规划处处长的位置上被提拔到管生产的集团副总经理的岗位;51岁的罗福勤,从经济运行处处长的位置上被调任到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岗位;44岁的工贸公司经理陈亚雄被升任为销售处处长,主抓营销……唐民伟的理由是:提拔这些人,是因为他们“懂行、实干、为公、合群”。当然,与之相反的另外一些干部被调离原来的岗位,他们对唐民伟意见不小,那也没有用。重钢面临生死关头,再像过去照顾这人顾虑那人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唐民伟明确告诉大家:谁想在重钢混日子,没有门了!除非我唐民伟不在这儿当家!

誓在背水一战的唐民伟正欲辞别1999年最后一个月的时候,那天他刚出席完重钢集团的职代会,端起中午的饭碗刚想美美填一下肚子,秘书告诉他:市府来电话,请他立即去开会,重特那边出大事了!听说那边有上万人上街堵路,整个重庆都要被他们弄瘫痪了……

搁下饭碗,唐民伟乘上小车直奔市府办公厅。本来一个与自己没多大关系的会议,唐民伟并没有放在心上,可当他走进会议室的那一刻,突然意识到会议气氛异常,主持会议的王鸿举常务副市长一把将他拉到自己身旁的椅子上:“民伟,你就坐在这儿。”

唐民伟有些莫名其妙,尴尬地朝其他与会的各部门领导笑笑,说:“不好意思,这市长身边的交椅哪轮得到我嘛!”

“唐总你就别客气了!这位子非你莫属……”有人一语双关地朝唐民伟挤挤眼,说。

“对,民伟同志,这位子确实非你莫属了!”这是王鸿举同志的话。

唐民伟有些摸不着头脑地瞅着市长,脸色泛红,半真半假地说:“市长,你可别吓唬我啊!”

“我没有吓唬你,民伟同志。”王鸿举一脸严肃,没有一点玩笑的意思。这回轮到唐民伟有些紧张了,他按捺住性子,等候市长的下文:“重特这个濒临破产的企业,由于长期资不抵债,闹了好些年了。这回因为缓发了统筹外的养老金,从昨天开始就有一些职工上街堵国道,起初是300多人,后来围观的达到几千人。虽然有关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可并没有驱散闹事的人群,结果到今天上午事态就失控了,现在闹事的人群已经达到上万人……这事已经惊动北京,惊动中央了。”

事情这么严重?唐民伟吃惊不小。

“民伟,今天市委、市政府特地请你来,就是想先给你打个招呼,让你有个思想准备!”市长那只有力的手臂压在唐民伟的肩膀上。

“啥?我有啥子思想准备?”

“是这样,民伟同志。重特的问题已经有些年了,他们的事这些年中央领导也没少批示过,由于种种原因,原先准备的实施兼并计划被无限期地拖了下来。中央对此已经很不满意了。这回又闹出这么大的一档子事来,所以市委、市政府决定,对重特必须立即进行兼并计划,这既是一项关系到眼下重庆能不能稳定下来的头等政治大事,同时又是我们国企改革能不能往前推进的关键一役。重特的问题积累时间长,又是全市最大的亏损大户,到今年6月底,累计亏损17亿元,另有潜亏5.5亿元,资产负债率达134%。目前仍拖欠职工集资款本息1.2亿元,欠发全体职工工资也有四五个月了……他们的问题已经火烧眉毛!怎么办?这么个亏损大户谁来兼并?除了你们重钢就没有别人了……”

同类推荐
  •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陈曦看着将一块数百斤巨石撇出去的士卒,无语望苍天,这真的是东汉末年?吕布单枪匹马凿穿万人部队,这怎么看都不科学。赵子龙真心龙魂附体了,一剑断山,这真的是人?典韦单人护着曹操杀出敌营,顺手宰了对面数千步骑,这战斗力爆表了吧!这是不是哪里有些不对啊,陈曦顺手摸了一把鹅毛扇挥了一下,狂风大作,叹了一口气,“这是神话吧,我自己都不正常了。”ps:其实这是一篇正经的种田文……QQ群:95010223(满了)全订QQ群:375380021(最好这个)酱油群:397441818(快满了)二群:418928396(快满了)三群:371034966五群:1093767940
  • 普洱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普洱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普洱史话》以历史沿革为线索,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节点,把发生在普洱大地几千年的历史,用简明扼要的形式加以叙述,从商周到现代、从文化到产业、从自然到景观、从传说到现实。这里有上苍撒落在人间伊甸园的生动故事,也有民族民间的美丽传说;有各族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爱国激情,也有保护陆地最大的绿洲的强烈意识。
  • 茅台故事365天

    茅台故事365天

    本书艺术地记录了茅台酒的千年史,从不同的侧面,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全维呈现了茅台酒的成长和发展。所收故事成稿以三种方式构成:一是作家自己的故事,二是从公开征集的茅台酒故事中择优选取的别人的故事,三是从茅台酒集团公司获取和从网络上搜索到的与茅台酒相关的民间传说、外交轶闻等历史的故事。
  • 明末江山如画

    明末江山如画

    巨额的债务、亲人的背叛、敌人的打压,现代交警刚刚穿越就遇到这样棘手的事情,他能带领自己的家族崛起于明末吗?请看诚子给您带来的故事,以有277万完本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请您放心阅读!
  • 冒牌皇帝不好当

    冒牌皇帝不好当

    三十年前,大华朝皇帝华太祖御驾亲征,却被契丹族击败,当朝太子被撸作人质。大华朝从此一蹶不振,内忧外患。三十年后,大学生黄刚偶然穿越到大华朝,竟然阴差阳错的当上了皇帝。在他准备御驾亲征,一雪前耻之际,却发现一场更大的阴谋在等着他。
热门推荐
  • 傲慢雨偏剑

    傲慢雨偏剑

    温瑞安短篇经典小说。武侠经典,千万温迷与侠义小说爱好者不容错过。
  • 散文(2017年第5期)

    散文(2017年第5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 白鹿原纪事

    白鹿原纪事

    我的生活场就是白鹿原。——陈忠实《白鹿原纪事》是陈忠实“闭关”乡下潜心写作时期创作的作品,他立足于自己的生活场白鹿原,用本色的地方语言描绘了白鹿原上发生的故事,刻画出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出白鹿原地区的人情风貌。“马罗大叔”正直强悍表象背后的温情柔软让人感动落泪;“鬼秧子乐叔”的狡黠虚伪却因曾经动荡的社会背景而显得可爱睿智;逼迫长工“黑娃”舔碗的“黄掌柜”绝非周扒皮似的刻薄地主,而是用夸张滑稽的“陋习”告诉我们勤俭致富的道理;……每一个人物都入木三分,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白鹿原人的精神内核。
  • 斗鼎星辰

    斗鼎星辰

    划破空间坠落大陆的婴孩,命运捉弄下不屈的少年,看他如何一步一步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问鼎巅峰,寻找挚爱!若众神遗弃了我,我便将其踩在脚下,与神之斗,是他唯一的宿命!
  • 专家诊治类风湿关节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类风湿关节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君与君孽

    君与君孽

    容朝新任国师不务正业,从不住国师府,什么都不爱,就爱卤凤烧;什么都是顺心就好,时不时去偷偷卤凤烧,偶尔玩玩。结果,把自己给玩进去了,要他亲自去征兵?!哈,看他不爽直接说,用不着拐弯抹角的。不过,征兵?行,反正在京都也无聊了,看他怎么玩转江湖,功成身退!
  • 二次元公寓

    二次元公寓

    2014年的某一天,大学即将毕业的王晨刚刚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邀请他成为一栋公寓的管理员。打电话的人自称时空管理局,而这栋公寓的住户,是路飞、鸣人、悟空。 从此,王晨拥有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 路飞:王晨,我要吃肉,我要吃你们这个世界最好吃的肉。 王晨:没问题,街头那家五十块钱管你吃饱的自助烤肉,路飞有时间咱们去一趟。 鸣人:拉面,王晨你们这的拉面好吃吗? 王晨:兰州拉面应该不错,不知道和你们一乐拉面谁好吃一点。 孙悟空:王晨,我要找你们这里最强的人挑战! 王晨:好的,我们这有一个叫蓝翔的地方,里面的人听说都蛮强的。 除了他们以外,还有娜美、女帝、罗宾、雏田等等。和她们住在一起,王晨表示亚历山大。
  • 掠夺从灵气复苏开始

    掠夺从灵气复苏开始

    三七妹妹说:“哥哥,你是个大坏坏蛋。”哥哥哭着说:“扮小丑扮得太久了,演的太入戏了,都忘了自己了。”楚玉每天守着自己十二岁的三七妹妹的,都快忘了自己是大魔王的样子了……
  • 舒新城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舒新城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本书选取舒新城先生谈教育的文章22篇,其中有专论初、中等教育的文章,也有对社会现实与教育实际间关系之论述,见解之深刻,对于当世之教育亦有借鉴意义。或许有读者会想,民国时所谈的教育于今有什么意义。读罢本丛书这10位真正教育家的文章,你会发现,中国今天所有的教育问题在那时都已经存在,他们的思考即使放在今天依然是超前的。对于思想,有时跟你所处的时代关系不大,跟思考的人有关。
  • 最亲爱的Z先生

    最亲爱的Z先生

    本故事讲述了四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大学生,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从穿衣打扮,性格作风,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每个女孩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不容他人侵犯的秘密。在这短暂的七年学生生活中,她们从青春叛逆的高中生,长成会为别人设身处地着想的大学生,再到后来的走出社会,她们经历过背叛、受到过情伤,她们成为彼此的港湾,受伤时候相互依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