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2500000044

第44章 “自费”的历程(1)

“要发展,靠上海。”这话是吴克铨喊出来的,后来成为了昆山百姓家喻户晓的口头语。在与上海攀亲的过程中,昆山人尝到了甜头,也吃到了苦头。甜头是人家送来的,苦头应当说是自己找的。你想,有上海人答应到你昆山来办厂,这本来已经是“阿拉上海人”给足你昆山人面子了,哪知穿着皮鞋下来的上海“阿拉”竟然要赤着脚走几个小时的路还到不了目的地,“这个野猫不拉屎的地方还想办厂?别拿阿拉开玩笑好伐!”有几个上海人到周庄看厂址,竟然走了6个小时还没到地方,说啥第二次也不想来了。

这么个干法不行,得有块像样的地方好让人家来得方便、看得舒心嘛!吴克铨把自己的想法在县常委会议上亮了出来。“是个好办法。要不人家一看我们穷昆山,哪还有兴趣来办厂嘛!”班子成员意见非常一致。

哪个地方能够划块地出来呢?吴克铨与县政府的几位副手发现老县城的东边有块地可以利用。这块地上,过去在60年代还曾经办过一个“红旗工业区”,由于当时觉得远离县城,职工上下班不方便,更主要的是那时办所谓的工业区条件不具备,所以荒废在那里。

“该让沉睡的红旗区苏醒了!”看过这片土地后的吴克铨那一天心情格外激动。凭着他对工业经济的熟悉,吴克铨一眼就看出这块废弃的工业区其实是块非常难得的新工业开发区的好地址。一是它离县城相对比较近,可以依托县城的一些基础设施,减少投资,比如工业开发区必要的“五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在这里就比其他另划一块地盘要省下很多钱;二是由于离县城近,一旦开发区建成后,人才资源调集比较方便;三是“红旗区”与县城之间有约十公里距离,给未来老城和开发区之间建起一座新城留下了空间;更有一个好处是,这里交通方便,有利于上海人或其他到昆山来投资的客商能够舒服、便捷地在此生活与开展商务活动。

“就是这了!”1984年8月,昆山在县城东边的老工业区划出一块3.17平方公里的面积,成立起了后来彻底改变昆山命运的一个“经济开发区”,当初叫“工业新区”。这个工业新区成立时既没有举行盛大的仪式,更没有请任何上级领导,因为这是蔡长林、吴克铨等昆山人擅自做出的决定。而在当时像昆山这样的县级市一是不允许成立“工业新区”和开发区一类的东西,另则也不会有哪一级会批准他们的这种做法。吴克铨等人清楚这种胆大妄为的“违规”做法最好的办法是别招人显眼。

但建开发区的目的是为了办厂、办工业,对本地工业几乎是零水平的昆山人来说,开发区建起后最首要的任务是招商--把昆山以外的那些大企业、有钱人招到自己的家门口办厂、办企业是最根本的目的。

说来也巧,有一个县计委的同志给吴克铨打电话报告道:在苏州办事时,偶尔听苏州市中国银行的人说,你们昆山是不是有家手套厂,有个日本客商想在苏州搞合资生产手套,问我们感不感兴趣。吴克铨一听跳了起来:有啊,你们怎么回答人家的?计委的同志说:我们不敢轻易回答,因为那客商是日本人,所以我们特向县长报告呀!吴克铨连声说我明白了。第二天,他赶到苏州,先到轻工局,再找市计委陈主任。陈也是第一次与外国人谈生意,就说,原来日本人准备到某某县的,既然你们昆山感兴趣,那你们就谈谈看吧。

吴克铨好不高兴。接下去就是直接出面和委派副县长等与日客商谈判。

不几日,一个日本人来了。他被人带到了昆山,并且来到了吴克铨他们的“开发区”。

“这里?办厂的开发区?”日本客商望着眼前的一片庄稼地,踩着满是烂泥的土路,问吴克铨。

“是。先生尽管放心,这里很快成为你所满意的工业区,至于道路嘛,我想三个月就可以修好了……”吴克铨不知哪来的底气,还是纯粹为了想拉住第一个外商,顺口就这么回答道。

“三个月?三个月你能把路修好?”日本客商瞪大眼睛瞅着吴克铨。

“是。三个月保证把路修好!”吴克铨这回认真了,脸色铁青,并且十分坚定。

日本人上下打量了这位中国的县太爷足足有几分钟,然后打赌似的说:“你如果能三个月把路修好了,我就在这里投资办厂。”

“好,我们一言为定!”吴克铨把手伸向日本人。

“一言为定。”

三个月后,那位日本人又一次被邀来到昆山,来到三个月前他曾经站过的那块土地上。“哇!了不得!了不得!这里的路太漂亮了!不可思议!”他惊异地看着眼前宽阔的马路和平整的土地以及道路两边郁郁葱葱的绿化,大呼小叫地欢呼着。

日本人自然不会知道这三个月里的吴克铨是怎么过来的。别说修路的过程有多复杂困苦,主要是时间紧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他手上没有钱。办开发区,县上根本没有钱,“当时我手上仅300万元资金,还是我当副县长时留下来的技术改造费。这回全用上了,我用50万元把跟日本人打赌的那条路修好了,其他的钱用来建厂房和必要的基础设施。开发区开工那天,一是我们根本不敢请什么人来,二是根本没有钱能干啥事,就只在席棚里做的动员,我一个,建筑局副局长一个,其他人都是工地建筑队工人。我记得当时说过一句话:我们要在这里建一个新昆山,好让昆山人从此扬眉吐气,闻名全国!现在还真的闻名全国了……”现已是两鬓斑白的吴克铨在昆山的一座优雅的古建筑内接受我采访时这样说。

岁月如流。二十多年的时间在历史长河里犹如弹指一挥间。

“我决定在这里投资100万美元!这是我的中国苏旺你!”面对昆山人的速度和诚意,日本商人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而且当场承诺以后还会在昆山更多地投资。

“苏旺你”是昆山历史上的第一家外资企业,也是苏州和江苏的第一家外资企业。它的意义对昆山和苏州来说,都是具有历史性的。外资企业,100万美元,这在当时的昆山来说,它简直就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为了这个苏旺你,吴克铨曾一连跑了七次苏州。

苏旺你老板是位小儿麻痹症患者,也许是生活带给他太多的辛酸与磨难,其情感特别脆弱和敏感。昆山人与他的谈判也变得异常艰巨。几位副县长先后出场的,后来书记蔡长林也跟着出场。谈得不好时,苏旺你老板就哭,谈得好时他也哭(那是激动的泪水),弄得吴克铨他们常常不知如何是好。但最终因为“三个月修好路”这个赌让昆山人赢了,苏旺你如愿落户在昆山开发区。这个外资企业的开业,对昆山来说具有历史性意义。

我看过当年苏旺你在昆山开业的现场照片,很简陋,在一个工棚里,有几十个人,多数是建筑工人,吴克铨等几个昆山县的干部去了,苏旺你的老板在现场也发了言,这回他又哭了,他边哭边高兴地说,中国人够朋友,中国的昆山人更够朋友,没有人瞧不起他这样的残疾人。苏旺你是个手套厂,第一期投资后,引发了许多日本商人对昆山的兴趣,后来日本企业一个接一个地到昆山落户,与苏旺你的表率作用和影响力有直接关系。苏旺你本身也在昆山获得了大的发展。没几年,苏旺你又开办了第二家、第三家厂子,后来成了在昆山的第一批外国独资企业。在80年代初中期,仅这家企业就能为昆山创汇1000多万元,那个时候1000多万元创汇水平在一个县级地区是十分了不起的事。

没有人告诉我“苏旺你”是什么意思,但我对“苏旺你”三个字却特别在意,不知道它是不是“苏州兴旺你我他”的意思?不管是不是这个意思,但“苏旺你”实际上在昆山和苏州所起的作用早已证明了这一点。昆山人对那个爱哭的日本残疾年轻人是有感情的。他们非常尊重和关心他,使他后来成了名副其实的新昆山人。这是后话。昆山人都知道“苏旺你”的老板名字,他叫三好一郎。

三好一郎值得昆山人和苏州人尊敬。两年后的1986年,苏州市也有了第一家外资企业。

话说当年第一个外商来到初始的开发区,这对昆山人振奋极大。

吴县长竟然把外商都招来了,我们还不能把内商招进来?招商!招商第一!招来商,就是对昆山的最大贡献!招来商,就能提拔升官,就能有翻身的日子!一时间,全昆山的“招商热”如飓风般地在干部和广大群众中吹开了……

招商多了,就得有块像样的地方把这些企业“装”进去。于是“依托老城,开发新城”策略真正开始启动。昆山由此有了第一个小开发区,面积3.17平方公里。

有了这么一块地方,有了搞开发的方向,就得有人去领着干。于是蔡长林对吴克铨说,有个人你可以让他去干开发区。

谁?

陆杨镇的宣炳龙。

“万元户”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非常向往的一个富裕目标。那时谁能当上“万元户”绝对受人眼红和尊敬。宣炳龙却把全乡的人都搞成了“万元户”,所以他很牛是自然的事。

宣炳龙这样被调到县上搞开发,这一干就是23年。宣炳龙因此也有了“宣开发”的美誉。“我经历了昆山13任书记,是全国开发区中当‘第一把’资历最老的一个。”瘦削型的老宣,心直口快,却是个典型的实干家。他在对外经济工作中的特殊敏感力和丰富经验,甚至连国务院原副总理吴仪都对他极为尊重。宣炳龙被调到县上搞开发后,从此成为吴克铨的得力助手和昆山开发区的元勋。

在这时,蔡长林和吴克铨从昆山大发展的战略考虑,还在1984年初就将一批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一线去伸展才华。其中有后来成为苏州“园区王”的王金华。这是后话。

话说吴克铨和宣炳龙等人筹备开发区初期,条件十分艰苦不说,关键是小昆山搞开发区在当时是明显的“违规”行为。因为国家明确指出办开发区必须经过国家批准,当时国家已经批准十四个国家级的开发区,昆山算老几?国家怎么可能批准它搞开发区呢?

吴克铨胆子大,说国家不让搞,我们就自己悄悄干。

有人说,搞开发区光通路通电通水等基础设施没有几个亿的钱,想都别想。

吴克铨说,我们穷昆山搞开发区就是在做梦,不过我们这个梦是为了彻底改变穷昆山的面貌,让老百姓能够尽快富起来的美梦。

这……这可能是白日做梦吧?有人怀疑。

只要是美梦,就是白日做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吴克铨是铁了心地要干。还是宣炳龙,也认为只要路子对头,肯定能有所作为。

有人总认为县委书记蔡长林思想保守一些,可蔡书记自从到日本访问和到深圳、蛇口参观后,思想比谁都超前。“深圳了不得啊,人家卫生间都有电话了!家家户户用上抽水马桶了!”那时的县委书记对深圳的现代化生活水平羡慕到如此地步。再看看小昆山,整个小县城才4.1平方公里面积,6万来人口,一条最漂亮的人民路两公里长,全县城最宽的马路12米,全县城最高的楼是4层的县委大楼。县上没有一辆小车,只有两辆大巴车,剩下就是几百辆三轮车。几十万人口的一个县,一年财政收入不到6000万元。于是蔡长林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第一次昂着头高声道:“比深圳、比苏州其他县市,我们昆山起步晚了,但起步晚不见得起点低。国家搞特区,我们能不能搞个工业小区呀?!”

昆山的第一个工业开发区,最初叫“工业小区”。

小区的名称可以防止一些政治风险:既然叫小区,就是试验着干。干好了,方向对了,就把“小”字拿掉,往大的方向干。干错了,干出毛病了,上面怪罪下来,就把“小区”收拢便是。

但即使如此,也有人说:“我们昆山工业小区不是国家批准的开发区,银行不给贷款你吴克铨咋办?”

“那我们就自费搞开发区呗!”吴克铨似乎早已胸有成竹。其实吴克铨和昆山人在当时根本不知道“自费开发区”会给昆山以及他们个人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带来哪些麻烦。简单地说:当时的昆山人根本不知道天高地厚!

“当时昆山全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足一个亿,听说我们要搞开发区光基础设施就得几千万元,一些原来赞成搞开发区的人也站出来反对,有人甚至在公开的场合指名道姓地说吴克铨他是想把我们的昆山折腾穷光才开心,因为他反正不是昆山人。意思是我吴克铨成心不让昆山人过好日子。那时我想放开嗓门告诉大家说搞开发区就是为了让昆山人过上好日子,大家并不相信我。所以我只能顶着头皮往前冲,一直到几年后开发区像模像样了,县上的财政直线上升后大家才相信我的话是对的……”吴克铨在我采访时笑谈当年的蹉跎岁月。

因为是违规的“自费”开发,所以本应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开发运动在昆山只能是偷偷进行。这么大的一块面积,想在那儿偷偷摸摸干惊天动地的事容易吗?太不容易了!昆山人当年办开发区就是这样干出来的。偷偷摸摸四个字里包含了多少辛苦与艰巨。

吴克铨出任总指挥。指挥部设在昆山的母亲河娄江的边上。其实就是几间“人民公社”似的小平房。不过它的斜对面是昆山首批与上海“恋爱成亲”了的金星电视机分厂那雄伟高大而整齐的厂房。“将来我们这儿会有无数比金星厂更漂亮的厂房和办公大楼。”吴总指挥用这样的话鼓励参与开发区的劳动者和干部们。

然而那些建设者们望着规划图上那密密麻麻的线条和一片片长着庄稼的农田,似乎除了憧憬吴克铨说的那份“未来”之外,所感受到的是创业的艰辛与一场场白手起家的苦战……

办开发区,没钱是让人苦恼的事,但要送走祖祖辈辈住在这里的老百姓、让他们搬迁则是难上加难的事。今天我们常在新闻和媒体里看到搬迁的难事,那时昆山的“偷偷摸摸”搞起来的开发区,又是在没钱的情况下让百姓搬迁,可想而知,难度会有多么大。这恐怕只有吴克铨、宣炳龙这样的创业者才知道。

“昆山老百姓今天过着天堂般的生活,可当年他们是付出代价的。他们是值得尊敬的人。”宣炳龙曾这样深情地对我说。

拆房、搬宅基地、挖祖坟,这些都是老百姓最不愿意的事,他们宁可穷得连裤子都穿不起,但也不愿被人赶着搬家、掘祖坟。“开发区?在庄稼地里建大工厂?没听说过!想哄小囡啊,没门!”别看昆山人离上海那么近,有些农民不仅自己这辈子没到过上海,就是上三代人也没一个人去过十里洋场的外滩。他们才不相信吴克铨、宣炳龙等人说的那些“天边的事”,一句话:“谁要拆房子,我们就跟谁拼命!”

农民毕竟是农民,你把工作做到了家,他还是挺老实、挺听话的,尤其是吴克铨他们把未来的昆山描绘成上海一样的“花花世界”,再加上发动一些党员一带头,最后大伙儿还是没怎么出特别的难题。

那个时候拆迁搬家也没有多少补偿,老百姓基本上靠“听党话”的觉悟。但轮到一些单位拆迁就难多了。

同类推荐
  • 孔氏三国

    孔氏三国

    重生孔融之子,要眼睁睁的看着历史重演么?不,但他没有系统?也不会文韬武略,该怎么办?不对,他还小,什么都可以学!
  • 大明朝(1368—1644):从洪武到崇祯的权力变局

    大明朝(1368—1644):从洪武到崇祯的权力变局

    明朝立国之初,朱元璋废除了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用铁腕扫除开国功臣,严令后宫和宦官不可干政,将皇权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后来的继任者没有先祖的雄才大略和治国热情,于是宦官开始出现在帝国的权力系统中。同时,内阁逐渐形成,票拟制度应运而生。帝国的权力逐渐从皇帝流向宦官和阁臣。在科举制度下,文官集团极易出现党派争权。宦官与皇帝的亲密关系使其拥有染指最高权力的便利。因此,强势的宦官或者强势的阁臣,就充当了弱势皇帝的权力代理人。而文官与宦官的矛盾虽然不可调和,但二者也有联合的时候。就这样,三者之间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关系,将大明王朝这部政权机器逐渐拖垮,最终走向不可避免的灭亡命运。
  • 三国凨

    三国凨

    蜜月途中遭遇不测的商人唐凨,竟穿越到汉末无人海岛,且看他如何从一介村夫成长为三国英雄的故事。三国的乱世中,无数英雄辈出,在争锋中跌但起伏、惊险激烈,精彩纷呈。单挑、奇袭、火烧、水战,兵种对决、军团大战,勇武与智谋的巅峰对决!凨临汉末,黄巾起义,东武凨云,诸侯会盟,群雄逐鹿,七雄争霸及至四国演义,最终结局如何,尽在三国凨!
  • 重生之大汉战神

    重生之大汉战神

    都市少年霍安,和恩师一起考察古墓时发生意外。醒来时发现自己穿越了,而且还是冠军侯霍去病身上。且看都市少年如何改变命运。
  • 元代战争史

    元代战争史

    本书内容包括: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族战役、铁木真灭克烈部王军之战、铁木真灭乃蛮大阳汗之战等。
热门推荐
  • 明伦汇编官常典贤裔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贤裔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级大魔头

    神级大魔头

    “无耻夏平,抢我秘籍,夺我丹药,夺我未婚妻,我和你不共戴天。”“他是武道之耻,人类蛀虫,是人渣败类。”“无恶不作,连三岁小儿的棒棒糖也抢,老人过马路都不扶。”“四处惹是生非,各大家族的天才都被他殴打过,人神共愤啊。”炎黄星无数武道强者对夏平咬牙切齿,简直恨不得将其挫骨扬灰。而夏平面对这么多人的仇恨,淡定的拉出“超级仇恨系统”界面,看着上面各种好东西,摸了摸下巴:“都积攒到这么多仇恨值了,不知道是兑换圣品丹药混沌丹,还是绝世武学如来掌,或者是神器乾坤鼎,真是烦恼啊。”群:361976800
  • 我与式神的情谊

    我与式神的情谊

    穿越到异界,发现这个世界的人都可以修炼功法,可以用灵兽来进行战斗。但自己不能训服灵兽,却可以召唤出式神来帮忙。二口女:“哎?食物怎么都不见了?”茨木:“挚友啊,出来和我战斗吧!”金鱼姬:“让我带你们去征服世界!”妖狐:“小生只是来散步的。”看着这一群呆萌的式神,苏墨既无奈,又满足。“果然式神还是用来卖萌比较好。”
  • 苏少美似天人

    苏少美似天人

    “若有一日,苏氏大厦将倾,苏玥亦不可活,亦不能活。”“你会活着,会是这世间最尊贵的王爷。” (因为,我会护你,生生世世。) 当古代的世子成了现代的豪门少爷:当古代的丞相好不容易成了皇帝,却因小世子到了现代:“颜丞?九渊?” “世子,渊在。”“演戏?有点意思。”“玥玥你一个人害不害怕?不用怕,等我安排好就去找你。” 兜兜转转,你终究是我的,从来都是我的。 欢迎收看:苏氏玥玥和颜爷跨世界的爱情故事。 另,青梅竹马,竹马竹马,神仙父母,我们都有! 邪肆鬼灵精怪小神仙?情感淡薄痴情爷
  • 中国农村学校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研究

    中国农村学校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研究

    本书以我国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各方面特征和这一地区事业发展的自身特点为切入点,从新世纪对学校课余训练的基本要求出发,剖析农村地区学校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并结合生动具体的个案分析,揭示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后备人才的成功之路。
  • 阳光洒在他身后

    阳光洒在他身后

    第一次见他,是在奥数比赛上,他们是对手“你好,我叫时柒”“陆煜”第二次见到他,我转校来到鹭城,他成为了我的同桌“你好,我叫时柒”“陆煜”第三次,我们在同一家公司以上下级关系见面。“你好!我叫时柒”“陆煜”
  • 双穿之泽爷宠我当邪女

    双穿之泽爷宠我当邪女

    [古言+君主立宪制+现言,女强逆袭正剧]初遇,她是金融精英,他是街头浪子。他说:我叫尹翔泽,记住了!她听了话,只因那双美得璀璨的眼睛让她想不记住都好难。再见,她是一国长公主,他是纨绔世子爷。她问:为什么助我?他说:你是注定凰图天下的长公主,助你,也是为我。她说:好!你若真心扶持,本宫许你一世荣华!再度轮回,她是任人欺凌的孤女,他是富可敌国的贵族商爷。她说:为什么帮我?他说:因为你是我命定的女人,除了我,谁也不能欺负你!回归现代,她终于知道,他就是那个最初遇见的他。她说:白莲花还要害我,你说怎么办?他说:我只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她说:好,先剐了她的双眼再说!本文男女主一起两次魂穿,既有古代宫斗权谋,又有君主立宪制国家的贵族争斗,还有现代的商斗。正经是总体基调,霸宠是必须的,作者抽风时偶尔会有小白,不喜者慎入!
  • 仙山有路

    仙山有路

    这本书想写一个不怎么聪明,或者说是大智若愚的女子,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又简单单纯,坚持本我,重生后在修仙之路上蹒跚而行的故事。幸其际遇不错,最终实现了自己想要的修仙生活。且在众多复杂多思的聪明人中搅得是乌烟瘴气,人仰马翻。众人无语感叹:比起坏蛋,有时笨蛋的杀伤力更大啊。
  • 重生之南朝争霸

    重生之南朝争霸

    南朝刘宋末年,昏君当道,骨肉相残,乱世初现。乱世英雄萧瑾言,柔情似水,壮志雄心,英雄一怒,天下大动!宝贝儿们,还等什么,一起来南朝争霸呀!!!新书《大汉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