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2500000052

第52章 昆山无山却有玉(5)

1989年那场“北京政治风波”刚刚过,初涉大陆的台商们个个惊恐万分,纷纷撤离。有一天,宣炳龙的司机的叔叔是当年大陆解放时逃往台湾的国民党人士,其儿子在改革开放后来到广东投资。北京一闹腾,这位台商给在台湾的父亲打电话问咋办。老爹告诉儿子,说我有一个亲戚在昆山,听说那里特别亲商重商,你问问他们那里还能不能留住台商。那个台商就给宣炳龙的司机打了个电话,这事被宣炳龙知道了,立即对司机说:“快把你的亲戚接到昆山来。”那台商真来了,宣炳龙亲自请他吃饭,并问他是不是真有愿望在大陆投资。对方点点头,又说非常害怕大陆政策会变。宣炳龙说:“你怕我们就订合同,如果你再不相信,我先给你把厂房盖好了,你那个时候再确定投资不投资。”这是台商没有想到的,连声说:“你们昆山要是真这样干,我就来。”宣炳龙说:“咱们一言为定。”没多长时间,88万盖起的厂房屹立在开发区。台商过来一看,直夸昆山人讲义气,当即与昆山正式签了约。这就是现在昆山大名鼎鼎的“顺字集团”在大陆开办的第一家企业--“顺昌纺织厂”。

这个老板黄则仁初到昆山时,满腹怀疑,宣炳龙便像兄弟一样把他接到自己的家里。“你要害怕,就吃住在我家。”宣炳龙对黄则仁说。这黄则仁过去在台湾只听说共产党的干部个个都是“匪”,哪知大陆的“匪”原来这么真诚、亲切,完全把他当做一家人对待。黄则仁感动了,相信昆山就是他在大陆要找的最理想的投资地。1990年10月,他投资2000万美元的“顺昌”在昆山正式开工,之后经黄则仁牵线,又有“顺发”、“顺风”、“顺龙”等“顺”字头的台资企业接踵而来在昆山落户。

如今“顺字”集团已经在昆山落户十几年,生意越发红火,而黄则仁和顺字老板们至今仍不知道,当年宣炳龙因与“顺字”企业的台商搞得“太热乎”而有人将他告到省里,并且派人当面对宣炳龙提出警告:你要站正立场,否则后果自负。宣炳龙义正词严地回答说:“我只负责把昆山开发区搞好,如果开发区的经济搞不上去,我负全责。”

为招商亲商,敢舍头上乌纱帽,这是宣炳龙的骨气和性格,也是许多昆山干部的骨气和性格。

1990年,李全林当了昆山新一任市委书记,他主政后的昆山在前任领导的基础上,更加解放思想,尤其是在处理外资企业在昆山投资的一些具体政策上,其力度和政治远见常让台商感叹“中共领导”是“菩萨的心”、“悟空的本领”。比如当时不少外资企业想跳出“合资”的框框,搞独资企业。“这怎么行,一独资,不等于我们成了‘殖民地’吗?”有人坚决反对,而且这样的声音来自某些上级部门。以李全林书记为首的昆山市委认为,外商到中国来就是为了赚钱,既然“合资”是一种形式,为什么“独资”就不行了?外商在大陆办厂,国家收税,当地还能安排就业人员到这些企业工作,他们所用的原材料仍在当地采购,进出口用的是我们的海关,再说就是给他们的用地也是有时间限度的批租,这样的好事有什么不可以呢?“只要有利于外商和他们投资的事我们就做!”昆山顶住压力,率先在全国对外商实行土地批租和创办独资企业。

“别人问我为什么单单钟情昆山,我告诉他们,因为昆山对我亲、对我好、对我诚!”1994年夏,台湾国民党中央委员、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统一集团董事长高清愿先生,当着几十位台湾籍工商界著名人士和大陆的众多记者们,对中共昆山市委书记李全林这样说。就在这一天的宴会上,高清愿先生还宣布,他的“统一”打算在大陆建一百个厂。“所赚的钱都不拿回台湾去,要在大陆继续投资发展。”

我们不能不着重介绍一下“统一”的背景和其如何落户到昆山的。

说到“统一”当然必须说董事长高清愿先生。高在台湾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统一”方便面现在中国大陆人也都知道。高清愿没念多少书,但他对食品业的贡献是世界性的。上世纪60年代,他在台南买下200亩地时,有人说他是“神经病”,因为当时高清愿什么都不是,却夸口要做第一,做世界第一。没有人相信这个穷小子会成为世界“第一”的食品产业家。1966年,中国大陆到处武斗时,高清愿在台湾的台南县上市了第一批“统一”速煮面品,居然还不错。后来他学习美国经验,到处开连销店,店铺也很大,每天早七点至晚上十一点营业,结果七年里亏了21亿!就在濒临破产之时,高清愿再出新招:实行24小时昼夜营业,哪知一年就把七年亏掉的钱全部赚了回来,这一赚不要紧,到1977年时,他的“统一”一下子跻身台湾十大企业,并列于那些钢铁大王、电子产业等巨头之中。

1994年时的“统一”已经达到年销售279亿台币的水平。

那一年高清愿开心地对业界好友们说:“我这279亿台币销售额,其中一部分得感谢昆山人的功劳,是他们给了我在大陆的一个新天地。”

“统一”是1993年到昆山的。像其它台资企业一样,“统一”开始到大陆选址时,其人员中没有一个人知道昆山这个地方的,但高清愿知道,他是在台湾时被另一个“昆山人”的业绩所折服后,才对“昆山”这个名字有特别印象的。这个台湾“昆山人”就是享誉全球的王安电脑的创始人王安老先生。王安是正宗的昆山人,他用传说一般的神奇智慧在世界上建起了令华夏儿女自豪的“王安电脑”王国。然而这个王国后来惨败了,这事对高清愿影响特别大,他买了王安公司百分之七十的股权,后来又将王安公司百分之百的股权全部买下。那时他就向九泉之下的老友王安先生发誓:我一定要让王安回到故乡。

高清愿是带着“王安情绪”来到大陆寻找投资的。之前他听说过昆山人“亲商”、“求实效”。后来他来了,他想看看昆山人是如何“亲商”、“求实效”的。他先派了手下的人“探路”。不日,手下的人向“老总”报告:“昆山人确实‘亲商’,他们把你想不到的事都会做得件件周到圆满。我们说是‘统一’来的,当时吃饭时与他们的官员宣炳龙等一起,共4个人,人家宣炳龙就那么实在,一顿饭菜就吃了125块钱,可他实实在在陪了我们5个多小时参观和介绍他的开发区及相关配套政策。”

“我看可以在昆山办厂。”高清愿就这样一锤定音。后来他对朋友说,同样是大陆,他手下也有人到过一个条件比昆山差很多的地方,可当地干部们听说是他的“统一”来了,三天考察中,光吃饭、观光就占了两天时间,平均每顿酒席花费1万元以上。“这样的地方我的‘统一’是不会去的。我喜欢昆山人的求实作风,亲商就该知道商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高清愿不愧是位著名的实业家,他的“统一”正是靠他的这种理念实现了快速发展。昆山人的作风与他一拍即合。

昆山人的亲商、重商,亲在真诚和实在上,重在真正为对方实际利益着想上。

一次,台商信益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荣德到东莞取经,到昆山后向政府提出建立一个“马上办”中心,解决台商在昆山碰到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迅速采纳,对台商的服务迅速提速。因此有位台商给我算过一笔账:同样一个工厂,在昆山,从报批到企业开业一共用8个月时间,在另外一个城市却长达两年,即使投资1亿元以上的企业,昆山也只用一年多。“我们喜欢昆山是有对比的。”台商们不止一次这样对我说。

“1992年起,我们昆山开发区获得‘国字’号后,恰逢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这几件大事像几股强劲的东风汇聚在一起,将我们的工作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开发区和昆山全市的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完全呈现一种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吸引外资也由‘以内引外’向‘以外引外’转移,开发方式由‘筑巢引凤’向‘引凤筑巢’转移,项目选择也由‘来者不拒’向‘择优落户’转移。”回忆当年那段大发展时期,宣炳龙记忆犹新,“这一年开始,我们完全摆脱了‘自费’开发的束缚,开始从低调转向高调宣传自己。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务院批准我们的开发区列入国家级序列的开发区机遇,先后在北京、南京和上海、香港召开工作汇报会、新闻发布会及招商洽谈会。记得在北京召开的汇报会上,廖汉生、王汉斌和30多位部长级领导到会,新闻媒体铺天盖地报道了我们昆山的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经验。上海的新闻发布会更是轰动,因为美国麦道公司亚太地区总裁威廉斯先生当场宣布决定把MD-80麦道飞机头的生产任务放在我们昆山开发区,由此引出了当场由4个外商跟我们签订了4600万美元合作意向的事。在香港举行的招商洽谈会,更是盛况空前,签订各类投资合作意向25个,金额达5.22亿美元。这次洽谈会上另一个成果是,共10大片计3695亩土地获得了有偿转让的签约成功。有位台商风趣地说:男要选好行,女要选对郎,投资要选好地方,昆山就是最好的地方。台湾商会北美联合会会长、亚西亚银行董事长蔡仁泰先生还在纽约《世界日报》上发表文章,赞扬昆山开发区是个投资创业的好地方,准备在我们的开发区建一座以工业为主、生产和生活设施相配套的‘台湾城’。另一家台湾公司,自费印刷小册子,义务在海内外给我们昆山开发区作宣传。在这样的投资热浪涌动下,外商尤其是台商纷纷拥向我们的开发区。与此同时,我们开发区自身也积极行动起来,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了投入,1992、1993两年中,在原有基础上再投入2亿多元,新建和完善道路40多条,20平方公里的开发面积内基本全面实现了‘四通一平’,为来自台湾和世界各地的外企落户创造了条件。仅1993年,新批入驻开发区的外资新项目就达103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有几家。另有像台湾的‘六丰机械’等企业的落户,使得开发区更加呈现龙腾虎跃之势……”

同类推荐
  •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隋末之大乱世召唤

    新书《扶蜀》已经发布,还请各位捧场支持。现代人穿越回隋末大乱世,却是发现成为被灭国的皇室后裔,正在高麒苦苦思索之际。奇迹再现,一块能够召唤史上猛将的“召唤石”从天而降,一路伴随着高麒征战天下,横扫四方,建立大一统王朝。
  • 中国历史博览1

    中国历史博览1

    《中国历史博览1》主要分为“史前文化”、“西周的建立”、“春秋”等章节。
  • 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

    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

    滚滚长江水,悠悠叹古今。畅论三国志,淡泊四海心。英雄徒陌路,常使泪沾襟。风云天下事,请看笑谈君。天下精兵谁最强,无当青州会丹阳。四路铁骑战天下,六方步军已成狂。谁言巧技未能用,先登元戎神臂将。莫道江左无烈士,解烦猛虎不可抗!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 变化中的中国人

    变化中的中国人

    记叙并分析了中国社会当时的状态,大致包括:身体素质、民族性格、生存现状、工业发展、禁烟运动、女性地位、宗教信仰、教育方式等。眼光敏锐、老辣,能发现国人习焉不察之细节。本书是辛亥革命前西方观察中国的代表作。
热门推荐
  • 前夫生存攻略

    前夫生存攻略

    两世为人,卫襄依旧作死无数,不过她学会了先下手为强。看皇帝不顺眼,干掉。看仇敌不顺眼,干掉。看前世夫君不顺眼……前世夫君瑟瑟发抖求生存:卫大仙,人形腿部挂件了解一下?卫襄表示嫌弃,本姑娘是要成仙的,不为凡人提供大腿!
  • 鸾凤鸣

    鸾凤鸣

    ★※【轻松版文案】※★上帝给了她一个公主的身份,她却带着它住进冷宫俗话说的好,是祸水,总会祸害人间的冷宫怕什么,她照样混的风生水起隔三岔五骗骗皇帝老爹的三千老婆,有事没事耍耍瓜田李下的宫女侍卫闲了就躲到龙床下听听那啥…闷了就出宫溜达溜达听老娘的旧情人念念经说说佛,好不惬意但是——古语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又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再云……总之,诸多原因导致一个事实——某女在皇宫混不下去了于是乎,桃之夭夭,转战江湖蒙上帝照顾,一不小心认了个老顽童师傅然后,便宜接二连三,玉面神医是大师兄,武林盟主是二师兄……最最最重要的是,还有个天下第一公子罩着自己,某女奸笑,这下,她可以在江湖上横着走了只是,这两师兄怎么没有一个和自己对盘的?而冷冰冰的天下第一个公子,似乎就是她认识的那个‘他’可是,他干嘛装作不认识她!虽然她骗了他几千两银子,也不至于对她这么冷淡吧她一定要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而且,还要让他负责。谁让他倾城一笑,把她的魂给勾走了呢?…………且看冷宫之凤与江湖之鸾如何演绎一场精彩绝伦的爱情盛宴【看完本文正文只需4.5元,番外0.7元】现半价回馈读者,一次性订阅全部章节,五折收费。广而告之————————穿越文《财迷王妃》【5.5元】架空文《凤戏东宫》下面推荐好友文:南乔妹妹的文《青丝引》玲珑天心《蛮妃的契约》
  • 总裁老公,超给力!

    总裁老公,超给力!

    总统套房里,K市财权在握的男人用视线一寸寸描摹着她的身体。“签了它,给你十亿。”男人低沉的嗓音宛如魔魅。从此后,身为四线小演员的她,成为他的心尖宠。“小星星,我饿了。”“我明天有通告。”一分钟后,她被告知通告取消。“小星星,过来。”“我在背台词。”下一秒,剧本飞出了窗外。都说靳家三少狠辣、冷酷还禁欲。只有她扶额感叹,传闻都是骗人的。(《独家密爱:风少的亿万新娘》《甜心来袭:大叔,结婚吧》系列宠文)
  • 田园神医

    田园神医

    魂穿古代农家,脑海里多了些奇怪的记忆片段,更拥有奇异的医术。爹亡娘逝,祖母只认钱,祖父只疼男,大伯冷漠,三叔恶毒,堂兄弟姐妹一个比一个自私极品。被欺狠了奋起反抗,不想却面临更大的算计。为自保,与人合谋自救,伪造婚约。生活在田园农家,哪知画风又变了?一路走来,他人步步谋划,而她逾加强大……
  • 僵临仙魔

    僵临仙魔

    局中局,局外局,生亦也,死亦也,这是一场由天布置的局,将由一头僵尸拉开新一轮盛世的帷幕……
  • 元灵神尊

    元灵神尊

    一个元灵为尊的世界,无数元灵尊者。目睹龙灵降世,翱翔九天,少年得龙,势如破竹,突破重围,重返九天,威压群雄。
  • 棠树向阳

    棠树向阳

    她恭恭敬敬的喊了声”总裁。”男人脸色一黑有些不开心的说:”你可以叫我树井。”尴尬的气氛瞬间漫延,殊不知两人已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 高仿神婆

    高仿神婆

    谁说现在帅哥不好找,找到了也是别家的?她颜妃就顺手捡了两个绝色帅哥窝在家里,随时待命,等着被自己吃干抹净。谁说女人胸大无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她颜妃就是凭着这大胸、小脑,逢凶化吉,坑、蒙、拐、骗信手拈来。
  • 履痕,在岁月中萌芽

    履痕,在岁月中萌芽

    邱天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履痕,在岁月中萌芽》即将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搞文字多年,作者养成了一种没有思考成熟绝不动笔的严谨文风。每写一篇,必是要有一种冲动,就是我们常说的创作灵感,这是基本前提。但是,光有冲动是不够的,激动了,落笔了,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东西定是豪情万丈,无论人物,还是故事,容易浮躁跑偏。这种情绪化的写作,写诗可以,写小说就不行了。于是,作者的写作习惯中,就有了“放”的过程。何谓“放”?自然就是放下,有了创作灵感,并不急于写作,先让冲动沉凝,做冷处理,该静的,都安静下来。让灵感接受思考抚慰,而产生透彻的社会审视,全然没有了豪气冲天的浮躁,或者没有了不顾一切的瞎编。
  • 蜀山剑仙之人道诸天

    蜀山剑仙之人道诸天

    蜀山来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