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2600000064

第64章 一场影响和改变9亿农民命运的山村革命(8)

一路上,看到有几栋楼塌了,哭的叫的到处都是,也见了死人。所以心里很害怕,就跑着回家。还好,到家一看,没啥事。老婆就对我说,你赶紧去看看儿子!我说我们家的破房子也就掉了几块瓦,他们学校的楼房不会有事吧!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心里悬了一块大石头,赶紧就往学校奔。平时15分钟的路程,这一天也就用了十来分钟。特别是我走到镇上时,一听就吓出了冷汗:一路上看到许多人边哭边叫地往中学跑,我一问,说是学校塌了,死了好多人!我一听,两条腿也不知咋的竟软了,跑不动似的。也看见有几个女的家长原来走在我前面的,结果当场倒在路上,哭叫着,她们是吓得跑不动了。这时,救护车也出现了,声音挺吓人。等我到勤学路口时,一看,学校那边全乱了。烟尘还是很大,人都在往那里跑,也有不少是往外面跑的,是一些家长带着活下来的娃儿回家。我看了看,有的娃儿什么事也没有,有的就惨了,浑身上下脏兮兮的,一看就是从瓦砾里刚刚钻出来的。有一个同学脸上都是血,家长背着他拼命在跑。

一个骑三轮车的人就赶紧招呼他们,好像他们是熟人,说拉娃儿到医院去。我一看这阵势,心里想着一定出大事了,我家娃儿是初三,他们在3楼,肯定跑不出来了!我就开始流眼泪了,还一边喊着娃儿的名字,跟着一起在跑的学生家长们往学校跑。一到学校门口,我就傻了:咋楼房塌成这个样?3层楼变成了1层楼,我娃儿上课的第三层歪斜着叠在一、二层的废墟上,而且也看不出哪间哪室了!现场已经有上百人了,都在叫着自己的娃儿名字。也能听得出压在下面的娃儿在喊救命声……当时很乱,大伙也特别着急,没有人指挥,乱挖一气。家长们都急死了,踩着废墟到处在喊,到处在寻找。多数人只顾救自己的娃儿,有些娃儿挺可怜,他们喊叔叔阿姨救他们,有好心人,顺手把他们拖了出来,血淋淋的。现场的老师比较多,他们一个个脸色也都变样了,拼命在自己的班级那里救人。我到自己的娃儿上课的那堆废墟前大声喊着他的名字,可没有回应。我也很着急。旁边有个男老师正抬着楼板救两个压在里面的娃儿,他抬不动。我就过去帮了一把手。那两个娃儿救出来了,有一个腿断了,血流了半身。

我们只好两个人抬着她。当时救护车根本不够,我们就把她抬到一边的操场。躺在那里的已经有好几个,还有十几个已经死了,连盖都没盖,样子可惨呢!我一想自己的娃儿,就往倒塌的教室跑,突然有人拉住我,叫我‘爸’。我一看,是儿子!眼泪哗啦就像放闸似的…

…走走!我拉着儿子就往家跑。我记不清怎么跟儿子回的家。后来路上他告诉我,他们班正好在操场上体育课,所以没压着。谢天谢地!他妈一看儿子平安回到家,也哭了。抱着儿子直念叨着‘阿弥陀佛’。儿子吓坏了,坐在那儿发呆。可我坐不住,觉得自己的儿子虽然没事了,可他们学校那边事大着呢!就啥也没说,又往学校跑……这回学校的人多起来了,也看到有消防队员出现了,他们救人比较专业,但多数还是家长和老师在刨挖。我跟着上去开始帮着救人,不少人跟我一样,他们是镇上的人和周边来的,大家见一个救一个。那楼塌得玄乎,楼板压得死死的,刨一个娃儿挺难的。有个娃儿的脖子被卡在钢丝里,我看着血顺着她的衣衫在流,但就是救不出来。当时她还活着,眼睛里满是泪,我们几个抢救的人费了很大的劲把她拉出来,结果一看她的腿断了……我心里疼得不能形容,这个娃儿被弄到操场时,就已经断气了。她的家长来了,抱着她哭得死去活来,当场就昏死过去了。我再往那女娃边上看去,已经有二十几个躺在那里都是没气的了。有的身上好端端的,啥伤也没有,是闷死的;有的脖子扭到一边了,估计是水泥板压的;还有一个头被盖住了,可旁边流了一摊血,还有白乎乎的脑浆……我不怕你笑话,从那会儿起,我再没敢上废墟里去救人了,傻呆呆地站在校门口,看着一边是废墟上忙忙碌碌的抢救现场,一边是躺满受伤的或是死了的娃儿的操场,我不知干什么是好。不少人跟我一样,站在那里不知做啥。我是吓傻了。他们可能跟我一样,因为这种惨劲谁也没见过,没经历过。事后我心里骂了自己好几回,不像个男人,没去多救几个娃儿出来。12号那天,我回去比较晚了。快半夜了。温家宝总理来了后,我们大家都感到娃儿们有救了。

我和在场的人多数是第一次见温总理,他现场看了一遍,然后拿着喇叭对我们说:“我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赶来了,人命关天,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样难过。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他这句话我们都记得清清楚楚。当时大家听后内心热乎乎的。我们现场开始被隔了几个区域,外面来的抢救专业队伍有一条通道,家长们有一条通道,中间是救护车通道。我看了看勤学路上围满了人,大家脸色都很难看。特别是那些有娃儿压在下面的家长们,他们简直急死了。我看到有个家长跪在地上磕头,不知是在求观音保佑自己的娃儿,还是在求人家帮她救人,总之非常可怜。在废墟里面,每挖出一个活着的娃儿,有人就喊快来看,是谁家的孩子,家长们就拥上前。一看不是自己的娃儿,就散去赶紧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去喊、去刨。如果是自己的娃儿,家长们就又是笑又是哭的;如果抬出来的娃儿是死的,家长多半哭得叫人看着实在受不了!有个男的见了自己已经死了的女娃,双手握着拳头,连同头一起往地上又撞又击,嘴里还在哭喊着,样子真的叫在场的人都跟着落泪……夜里人少一点,因为只有一些车灯照着才能挖,所以多数家长只能看着一些消防队员和解放军等人在抢救。

这一天我离开学校时,操场上已经放了很多尸体,有人在说已经有八九十具了。我不敢去数,也不知道自己又是咋回的家。其实回家后也没睡着,眼前一直在晃着学校里的现场,所以第二天一早又往学校走。家里人不让我去,可我一双腿就是不听劝,还是往那边走,好像埋在里面的娃儿没全挖出来,跟我有啥关系似的。我一到那里,看到已经有很多人了。挖掘的机器好像也多了些。这个时候,操场上时不时有人放爆竹。我们这里有习惯,死了人,要放炮,算是送他上天。所以后来每挖出一个没气的,就有人放一响,这响声让我们心里感到说不出的难受滋味……后来的情况好像报纸上电视上都有了,我还说吗?”老乡问我。

我说谢谢你。

“对了,地震当天晚上就开始下大雨,特别是13号这一天,下着大雨,大得很哪,老天不帮忙!你看这操场,过去长满了青草,现在基本都没草了,就是那两天下雨踩掉的。”老乡指着操场又说,“当时抢救现场不管是救出一个活人还是抬出一个死人,都得往操场这边送。

这来回走的人太多了,整个操场被踩得像个泥塘,青草全踩掉了……”见我被另一位遇难者的家属叫去,那老乡又拉住我胳膊:“还没说完呢!”“说吧。”我不得不停住脚步。

“13号不是抢救第二天吗?我再来现场时,看到了一支穿橙黄色衣服的国家救援队来了,就是温总理说的国家专业队。他们是13号凌晨2点赶到聚源中学的,带队的团长姓王,他们有狼狗,还有生命探测器,那玩意儿真灵,谁在里面还活着,就显示出来,狗也挺厉害,嗅得出来。13号早上我回到现场时,就见他们在救一个女娃,费劲大了!那娃儿压在3层半尺厚的楼板下面,正好在3层和4层楼板之间,只有20来厘米的空隙,娃儿从那缝里喊救命。救援队员想了很多办法,就是救不出来,我们估计那娃儿不行了,因为她的腿被水泥板夹住,不把她的腿截断不行。没办法,解放军的一个大官张参谋长最后决定用军刀把夹住娃儿的水泥板及桌子腿截断,再用气垫顶住,最后花了6个多小时才把那娃儿救了出来!娃儿的家长跪在地上直向解放军磕头致谢。娃儿叫高颖,跟我儿同是初三的,她也命大。13号晚上了,国家救援队员在团长的指挥下,说要撤离聚源中学了。我们一听就着急起来,特别是那些还有娃压在废墟里面没有出来的家长,急得死活不让国家救援队员们走。那个时候其他抢救队虽然也能救人,但基本上跟我们差不多,靠笨办法。所以现场的家长们一听就不干了,但国家救援队是奉命要到绵竹的汉旺镇去,那里也有一个中学倒了埋了好多人,他们那边比我们这边惨多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江堰离成都近,交通是通的,其他地方就不行了。

第一个72小时里救命最要紧,估计汉旺那边太紧张了,说是总理的命令要调国家救援队过去。但我们这边的老百姓不理会这一套,都是孩子,都是命呀!所以家长们齐刷刷地跪在地上,我也跟着跪了下来,求他们不要走,哪怕再给几个小时。人家国家救援队水平就是不一样,到13号后,一般抢救基本上不能救出啥活人了,只有国家救援队他们用探测器一搜索,又有专业抢救本领,基本上能发现一个有生命的遇难者,就能救出一个来。他们在聚源救了5个生还者,可当时废墟里还有几百人没出来,家长谁不急?但没有办法,我们跪在地上人家也要走。我当时看国家救援队的人也十分为难,他们从感情上也不愿走,有人看着我们跪在那里都哭了,几百人跪在地上求他们,我想国家救援队虽然身经百战,但这种场面可能也是第一次经历。

最后那个王团长站在废墟上用喇叭说:‘乡亲们,你们的心情我很理解,但国家救援队只有一支。这里已经经过我们多次探测,里面的生命迹象已经很渺茫了,所以我们必须赶到更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去救更多的人!’我看王团长说这话时,嗓子也是哑的。后来我们当地的一个领导也出面说话了,他说这次地震面积大,要我们顾全大局,让救援队到更需要的地方去,不要耽误他们的时间。这样,我们才慢慢站了起来,可那些家长还是没有站起来,最后也基本上都站了起来,给国家救援队让出一条路来,这情景,我看了心里既特别感动,又特别难受,因为这等于说那些没有救出来的娃儿基本上没有希望了,家长的心情你想会是啥样?”老乡说到这儿一再说:“我不说了!不想说了……”然后背过身,走了。我看他在擦眼泪。

这一瞬间,我的眼睛也酸了,我能想象得出几百人跪在地上的那种场景是什么样的!那些百姓默送国家救援队离开现场时的心情又是何等的复杂啊!这就是生命之苦!生命之痛!我相信当时在废墟里绝对还有生命,事实上后来也证明了在聚源中学废墟里救出了存活70多个小时的遇难者。但我也相信,在国家救援队离开聚源中学之后废墟里又死去了不少人--他们是在无助的情况下丧失了残存的生命……地震就是这样无情!倒塌学校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这种情况。而在国家救援队后来救援去的汉旺镇其实命运要比聚源中学悲惨得多。因为多数山区倒塌的学校,他们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内获得专业的救援,甚至连一些大型机械设备都不可能到达参与抢救。所以这些学校的死亡程度和死亡比例要比都江堰一带的遇难者多得多!都江堰是不幸的,但都江堰在此次地震后的第一时间里获得了最快、最多的救援,这是他们的幸运之处。温家宝来到灾区后选择的国家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也是设在都江堰。

都江堰必须承担悲痛和责任双重担子。

当我踩着撒满白灰的地面,走近聚源中学两座教学楼的那片废墟时,看到的景象令人吃惊,因为6层的教学楼除了中间还留了一个只有一间房子那么大的一个歪歪斜斜的楼房走廊外,两边看不到任何竖起的建筑物。与之相距几十米的据说是老师的办公室,基本还算完好,但裂缝很明显,显然也是受到了严重损坏,不过据说当时这栋楼里没有死人,但遗憾的是学生们上课的所有教室全部倒塌了--这也是那些遇难学生的家长们无法想通的一个最痛的地方。

当地人说,聚源中学一直以师资力量雄厚著称,多年来为都江堰市一些高中输送了许多优秀毕业生。为此,在当地人看来,聚源中学就是该镇的骄傲,而学校门前的这条勤学路,记录了聚源镇几代人的希望。在勤学路的两侧,长满了许多高高的白果树,有的据说有40多年了,它见证了聚源镇注重教育的深厚历史。而10多年树龄的水杉树,则与聚源中学老教学楼的年龄相仿,记载了聚源教育的辉煌。

一位姓孙的老师告诉我,他小时候念书时,那时也建了一栋教学楼,4层高,在当时的乡镇初中学校里,是非常气派的。那些家长们会在学校门口的杉木树下叮嘱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学习”,“将来要像这杉树一样,长得高高的,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勤学路和两旁的杉木树,寄托了全镇家长们对子女的期望。多少年来,从这条路上走出去的是家长们的荣耀和学生们的理想。但,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的大地震,打破了这种理想性的期望:聚源中学的教学楼彻底震坍了,震得极其惨烈,让人无法理解它为什么会倒塌得那么厉害!而在这之前的所有时间里,这里还是欢乐与理想并存的场所。地震来得太突然!大楼塌得又有些不可思议!逝者无法给我讲述他们有如何的感受,他们的亡灵在天国,有一天我们同在天国的时候,我想他们再向我们讲述的时候,天国会下泪雨……

我们所能听到的是那些幸存的孩子们的讲述--初二(8)班一位同学这样回忆:“我们的教室在3楼,靠楼梯口比较近。下午上课大约20分钟的时候,教室突然晃动起来。有人说地震了!我们就开始奔跑,我跑得快,一口气就顺着楼梯口跑了出来。跑出来后,我看到有人从2楼、3楼,还有4楼的窗户跳下来。有的跌倒了又爬了起来,但从高的楼房里往下跳的人基本上很少有人能爬得起来,他们后来几乎都被压在倒塌的楼板下。

同类推荐
  • 游美札记(狄更斯别集)

    游美札记(狄更斯别集)

    一八四二年一月到六月,只有三十岁的狄更斯接受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等朋友的邀请赴美游历,长篇游记兼特写《游美札记》就是狄更斯此次访问美国的主要成果。这次游历,他曾访问东海岸的波士顿、纽约和费城等大城市,向南到过里奇芒德,向西一直到圣路易,向北一直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在历时半载的游历当中,年轻的作家通过参观、访问、公众集会和私人会晤,广泛接触了上至总统下至车夫的美国各阶层人士,逐一记录了作家的经历、见闻和观感。对于这个生机勃勃的年轻共和国,狄更斯既有叹赏又有抨击,尤其是对于美国式的粗糙、庸俗风气,过度浓重的唯利是图氛围以及野蛮的蓄奴制度、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征服,狄更斯处处给予了显微镜式观照和批判,这和那位致力于描绘镀金时代、同样尖酸刻薄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如出一辙。北美之行也成为长篇小说《马丁·瞿述伟》的重要灵感来源。
  • 孔夫子入党

    孔夫子入党

    谭运长:比较长时间以来,大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反思五四开始,到现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再认识,已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一大潮流。最明显的就是王元化,从新启蒙向新国学的转变。很早的时候,大概就是1989年,我看到他在我老师(徐中玉先生)主编的那个杂志《文艺理论研究》上面,发表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叫《五四断想》,就是纪念五四70周年引起的各种思考,里面就有很多反思。 一方面他讲到五四是个新传统,五四反传统,也是我们传统文化自身的选择。另外一方面,他认为五四当时的一些具体做法,特别是那种激进主义的态度,值得反思。
  • 写作的诞生:如何开启你的写作之路

    写作的诞生:如何开启你的写作之路

    许多学习写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自己是否具有写作天赋,即使是一些写作多年的人也常常被这个问题困扰。本书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与创作实践,告诉你:写作是可以练出来的,只要你足够敏感,善于观察,勤于写作,就具备了成为一个作家的天赋。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启蒙书,颠覆传统写作指导书只讲技巧,不讲写作规律的致命弊病,让你成为一个真正会写的人。
  • 戴望舒诗选

    戴望舒诗选

    本书是著名诗人戴望舒先生精选新诗集。本书收录的作品包括夕阳下、寒风中闻雀声、自家伤感、生涯、流浪人的夜歌、可知、静夜、山行、残花的泪、十四行、雨巷、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回了心儿吧、残叶之歌等戴望舒诗作名篇。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价值。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热门推荐
  • 辽宁文化旅游

    辽宁文化旅游

    于锦华的《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基于辽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省域调研背景,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出发,以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遵循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理论、案例和调研分析,对世界文化旅游与中国文化旅游经典案例,辽宁历史文化(清文化)与“五古”旅游发展路径,发展中的辽宁民族、民俗、宗教文化旅游,辽宁工业遗产与工业旅游发展新动向,辽宁红色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思路等进行理论与应用研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后一个盗墓人

    最后一个盗墓人

    尸骨堆积的山洞叫食人洞,我和一群大学生无意中跌入一神秘甬道内,周围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离奇失踪,我陷入巨大危机中,经过生死考验终于解开当年的秘密——甬道下竟是巴蛇族的祭坛……神秘少女、通天铜柱、奇异文字……
  • 留不住斜阳

    留不住斜阳

    独自一人坐在编辑部里,默默感受这有雪季节和从不被人看好的落日,任指间的烟雾袅袅升起,在房间的上方扩展成无边的寂寞。?街对面就是邮局,就是那个卖书的地方,就是那卖《围棋天地》的地方,每次都是她甜甜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您的书到了,过来取吧”,而每次看到她都让人怦然心动,美丽自然天成,清纯不落俗色,而我总是没话找话,问她卖了多少书啦,几点下班啦等日常用语,结果可想而知,每次都是以我仓慌逃走而告终。
  • 未来生物崩坏时代

    未来生物崩坏时代

    方开元原本是人类聚集区凉州的州长,他正在进行自己的研究,然而,却被机械人的谈判团请到了谈判桌上,让自己成为他们奴役之下的员工。实际上,在机械人统治下不是无休止的工作到死,就是被送给托利威亚人当食物。方开元直接拒绝,并且杀死这个谈判者。随后,他赠与凉州居民他的星光符文,自己则夜间离开。离开的时候,被天人黄思维追击,方开元直接大败,改造他,带他一起上路,前往庇佑之城。
  • 电竞男神是个偏执狂

    电竞男神是个偏执狂

    【男强女强】再次睁开双眼,她成了莫关辞。女扮男装混迹于高中学校。学习渣渣,游戏渣渣?软弱可欺的废物?丑八怪在世?确定是在说她?当从学校倒数第一到全国竞赛第一。当游戏白痴被知名职业战队邀请。当软弱可欺到学校校霸横行。还有丑八怪在世真的是在说她吗?那一张盛世美颜,男女通吃的脸又是谁的?“没听过强扭的瓜不甜吗?。”莫关辞冷眼道。 “正好,我喜欢不甜的,越是不甜我越喜欢。”某男邪气一笑。
  • 本草纲目花草养颜经

    本草纲目花草养颜经

    自古人们就习惯用花来形容女人的美丽,每个女人也都梦想如花般娇艳。在古代,没有任何的化学方剂,女人养颜之材全部源于天然之物,花草是用得最多的美容材料,历代医家为女人创造了许多美肤养颜的天然本草配方。桃花、红花、芦荟、玫瑰花等被制成香粉、面脂、沐浴香汤等美容用品,用来对付色斑、皮肤粗糙、肤色暗沉、皱纹等各种美容难题。本书集结了历代医家的花草美容养颜妙方,无需担心化学物质对身体的伤害,轻松拥有健康美丽。
  • 别了我的母校

    别了我的母校

    这是一部反映新时期改革背景下,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农民工家长和职校教师生存状况的著作。既歌颂了这个极具变迁的伟大时代又细致描写了时代背景下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在物质生活越发丰富的今天作者在呼唤更多的人文关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师妹要出山

    小师妹要出山

    ——如果有一天,你穿越到以武为尊的古代,你会做什么呢?——当然是仗剑走天涯呀!只可惜她没有金手指,没有与生俱来的绝世武功,更没有大人物给她传授深厚内功,她只能从头开始,十年如一日地苦练武功,顺便撩拨一下她那个外冷内热的大师兄。终于,十年之后,江湖出了一对著名的侠侣,他们分别是“步遥公子”与“碧莲女侠”,人称“步遥碧莲”双侠!欢迎入坑,1V1双洁,青梅竹马,忠犬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