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2800000037

第37章 百姓问天六题(7)

张局长后来告诉我,他当时在门外立了很久,“双腿不知咋的有些搬不动”。他还说,在一次全国高校周边治安管理工作会议上,上海公安局的一位同志也跟他谈起了类似的问题,有那么一群犯罪分子,专门袭击家里有大学生的市民或者本市籍大学生。两地的办案干警们得出结论:有些外地高考“落榜生”,因现行各地录取分数线的不平等性,诱发了某种报复心理,直至走上犯罪道路。上海出过一个案子更绝,一位外籍青年连续到上海市民家作案,他什么都不偷,只是把袭击对象家里的书籍和物品全部毁坏,特别是见主人有大学毕业证书之类的东西都撕得稀巴烂。在大学校园作案也是这样,不袭击外地学生,专袭击上海籍学生。

歹徒独特的犯罪心理,北京、上海市民当然不可能明白,市民们只明白活在他们生活的城市,先天就有一种优越感。北京是首都,不用说这儿的每一块红砖绿瓦都沾着皇家气派,就是小胡同里那些拉三轮的人说起话来,叫外地人吭哧半天也顶不过他。最让外地人羡慕的是这儿有通向“黄金屋”、联接“人上人”的多所中国著名学府。上海也牛啊!谁不知道当今“上海人”掌管中国天下事!再说上海人向来脑子灵光,风流倜傥,历来就高人一等。今朝今世,别人做不了的事,上海人就能做,且做过后全国人还得向他们学!邓小平都说了,当初在进行特区规划时没把上海划进去是个失误。

北京人和上海人让全国羡慕,但北京人和上海人也有让外地人不服气的地方,那就是高考的特殊优越性。

“北京人是皇爷,皇爷的孙儿孙女就比咱百姓儿女贵气呗。”

“上海人是大爷,大爷的孙儿孙女自然也比咱娇贵三分呗。”

呸!有本事咱们放在一个起跑线上看谁能进北大进清华!80年代以来,外地人跟北京人早较上劲,而且后来证明北京人就是考不过外地人,如今在北京学生中叫怨喊屈进不了北大清华的大有人在。上海的情况也是如此,上海的复旦、交大不是很牛嘛,那好,我就专考这两所名校,挤你个上海人没面子。复旦、交大多少年来招进的头几名“状元生”都不是上海本地人。

但是外地人很快发现,北京人、上海人无法与他们竞争“状元”,却依然能浩浩荡荡地比任何一个外省市的学子们都轻松地走进了北大、清华和复旦、交大。

这是为什么?就是北京、上海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外地低出一大段!低出100分左右!

天哪!高考的分数,每一分对考生来说就像登山的一个高高的台阶。这100分,就是100个登天的台阶呀!

凭什么北京人、上海人会有那么多的优惠条件?什么高考是公平竞争,差100分的竞争是拉犁的马车和柏油马路上的汽车比赛,哪有公平可言!于是,外地人感到了愤怒,无比的愤怒!

全国同一张卷子,同一种制度下的考试,却获不了同一个分数线的录取标准,这不是欺人,不是排斥,又是什么?

当年恢复高考时,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各个省市的录取分数线不一样,进了大学一比才知道,因为那时没有几个家庭有电视,许多百姓连报纸都看不到。而今新闻媒体特别注意百姓关心的事,一到高考像录取分数线这样的大事情,新闻媒体全都报道,所以全国人民都知道北京、上海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日奶奶的,我儿在俺老家这里考了四百几十分连个大专都够不上线,瞧你们北京上海,竟然同样的分数就能挑个大学本科上!这是什么平等?!

山东济宁的王大林在女儿高考分数下来后,晚上看了电视新闻里说的录取分数线,高兴得挨家挨户报喜,说自己的女儿今年终于可以进大学了。村上的人也挺为王大林高兴,大家都知道大林为了闺女念书,已经第三次让成绩不怎样的孩子复读,乡亲们都说大林要交好运了。可是等了好几天,录取通知书一直没有送到大林家来。又过一二十天,仍不见喜报送来。大林便跑到城里,亲自找到女儿复读的那个学校。老师见了大林直躲,后来没办法,老师只好实话告诉他,孩子今年的高考分数比前两年是有不少进步,但还是够不上录取线。大林说够上了够上了,我在电视里听到的。老师说,你听到的那个录取分数线是北京的,不是咱山东的呀!啥,我看的是北京电视节目呀?王大林的两眼发怵,但他马上又清醒过来,说:北京更好了,那是中央的地方,北京的分数线是咋样,全国就得是咋样呀!老师怎么解释,王大林就是不听,他说他信北京的声音,信北京的政策。但北京的“声音”最终并没有录取王大林的女儿上大学。为此,王大林怀着一腔困惑,在那年其他孩子都上了大学时,他开始进京上访。可是从教育部听到的“北京声音”仍然告诉他:你的孩子的分数进不了大学,因为北京和山东的录取分数线不一样。

咋北京跟山东就不一样?难道山东就不是归你们北京管的吗?咋……王大林有一百个弄不懂的问题,任凭教育部的官员怎么解释,王大林就问这两句话:咱山东是不是同你们北京一样属于中国的?咱山东孩子考的卷子是不是跟你们北京考的卷子一样?如果是,你北京的孩子可以进大学、进重点大学,那咱孩子就也该进大学、进重点大学!

王大林没有多少文化,也从没有进过北京城,但谁能说他讲的这些不是个理?

我到南京采访几位“落榜生”的家长,他们一上来就像要吃掉我似的嚷嚷起来:你们北京人跟上海人不就是凭着皇帝旁边官大权大,好事都你们占着,嫌不嫌涨肚呀?你们的孩子可以上大学考博士,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我们的孩子就该当工人阶级,为你们“知本阶级”垒石铺路?凭高考录取这一条不平等,我就看不起你们北京人上海人!

那天我弄得很狼狈,好在旁边有朋友介绍说,他何先生也是江苏老乡!这才使一帮心头之火未熄的南京市民缓和了许多。不过,一听我是北京的“江苏老乡”,话题就更多了。有位干部身份的家长说,我们江苏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向国家交的税是最多的,孩子上学同样条件下花的钱也要比北京上海的多,像南京这样的地方,为什么择校风越演越烈,就是考大学竞争激烈呀,可为什么我们贡献最多、在孩子身上花的教育投资也是最多的江苏老百姓,理应我们的孩子在接受高等教育上优于别人,但现在不仅没优于别人,反而不如别人,比北京上海的孩子差一大段。这绝对是不公平的,也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体现。显然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上有“皇家贵子是一套,百姓庶民又一套”。他列举了1998年高考理科第一批院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的例子,江苏

是566分,比北京同档高出83分;湖北省竟然比北京高出102分!文科江苏529分,北京是458分,高出71分。这一年北京考生总分超过600分的759人,江苏考出600分以上的人数是北京的近10倍。湖北这一年满600分的达8000人。他说,再算上山东、湖南两个考生大省,如果按照分数名次来公平录取的话,像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等著名学府,将全部被这些省的考生所包揽,北京、上海的“状元”们几乎可以说无人进得了这些名校。但事实是,这一年北京、上海的考得600分以上的学生进了北大、清华等著名大学的比例远远高于江苏、山东、湖南、湖北省,甚至达到十几倍、几十倍。北京的考生拿600分出头的分数轻轻松松可以进北大、清华,而其它省考了620多分的孩子甚至连大学都上不了,只能重新进耻辱的复读班--这些考生满怀信心地在第一志愿报考了北大、清华后,等到他们的名额被北京上海考生挤走时再回头想用第二志愿进次一类的大学时,那儿的学校常常已经关闭了“第二志愿者”,所以每年在江苏、山东、湖南、湖北等地时常出现考了六百几十分的考生,最后连学都上不到的倒霉事。

这样的事,百姓不恨才怪。

再看一看1999年的高考录取比例,外地人对北京和上海的愤恨就更大了:北京的高考比例达到74%,全市49205名考生,“中举”的就有36595人,基本达到四个考生中有三个能上大学。上海是自己出题考试,从1999年文理考题看,难度明显低于全国卷子,所以它的高考升学率比北京还要略高出10来个百分点。可江苏、山东、湖南、湖北的比例又是多少?这些考试大省的比例却一般不足3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原因是考生多,招生指标少,而提档的分数大大高于北京、上海,故录取人数就少得多。

最近国家公布的我国21世纪教育规划中指出要在2010年,全国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5%左右的目标(现在是9%左右)。其实,北京、上海现在的高考录取率早已超过了这个比例的几倍,远远走在了世纪发展的前头。北京、上海的超高比例,更加说明了别的省份的比例之小,那么这种差异到底为什么存在?为什么有这种差异?

原因有两大方面:一是由于中国的高校集中在北京上海两大城市,虽然北京三十几所国家级的大学面向全国,但北京作为首都,人口的控制一直是中央和北京市政府的长期政策,因此那么多大学每年总是把相当高的比例名额留给了今后不用为进京人口指标烦恼的北京人。如1998年清华大学总招生为2350名,原计划在北京招生346人,后又扩招了100名,可清华在江苏、湖北等生源大省投放名额仅为120人左右,不及北京的四分之一,而江苏、湖北等省的考生人数却是北京的几倍,如此一进一减,使得北京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更加明显。其二是北京、上海这几年在初中升高中时,对生源进行了大量分流,职高、技校全面开花,真正升普通高中的只有4成。如1998年,北京的高中毕业生是最多的一年,但也只有40195人。而像湖北这一年的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的就达1544万人,是北京的339倍,可最后录取比例却远远低于北京。

在无锡,一位教育局的官员给我算过一笔账:高考22年,由于录取分数线上出现的“不平等”所造成的后果是,江苏全省至少在过去的22年里,每年有一万以上的考生失去了像北京、上海考生同等条件下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一个上过大学和没有进过大学门的人,不说他们一生的命运会有多大的差异,仅仅造成家庭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是难以估计。可是我们江苏、山东等省份对国家的贡献又是什么呢?改革开放以后,江苏一直保持着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在10%至15%的年增长率;无锡、苏州等地区的增长率一直高达20%以上。这些贡献是应该的,因为我们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成员。可是我们还想说,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得不到同样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我是一名管教育的政府工作人员,每年看到那些痛不欲生的落榜生和他们的家长的难过劲,我心里就在喊:要是他们生在上海和北京多好,那样他们的孩子都可以上大学了!如果按照北京、上海的录取分数线,我们苏、常、锡一带的高中生几乎全都可以上大学,但现在我们的孩子多数只能被拒之大学门外,这是残酷的,也是不公平的。像这样高考中出现的地域不公现象,下面早已意见纷纷,但始终得不到解决。原因是什么我们弄不清,倒是有人为了掩饰这种不公,信口雌黄说什么外省市在高考判卷尺度上比北京、上海松。说句不客气的话,只有那些根本不了解我们这儿情况的人才敢说这样不负责的话。我们国家高考是全国统一卷,就像全国的司法部门执行同一法律一样,谁敢说你北京、上海的法院执法就比外省市好?这不是很荒唐的事嘛!要是京官们到下面来看一看我们这些地方的孩子们是种怎样的竞争状况,看看学生和老师的辛苦,你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的考生分数那么高。许多地方,一般重点中学到高二第一学期就基本结束了高三的课程,后面的时间全在为高考准备。高二以后的学生和老师,几乎不可能再有节假日可言。可在你们北京,据说临近高考时还有学生看球赛,看《还珠格格》。我说这话时,有人又会说北京、上海的孩子接受的素质教育比外地生好。不错,比起那些连校舍都解决不了,也根本没有语音室的穷山区、边远地区可能是这样,因为那里的高中生靠的就是死做题,做死题,学校没有这样的条件进行素质教育,但是像我们江苏沿海一带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不信你们看一看我们这儿的学校,论学校环境,论学校教学设施,哪一样不比你们北京、上海的学校差。北京四中、八中和101中学是名牌吧,可在我们这儿随便拿一个地区市级中学都可以跟他们比一比。有人说硬件不能说明问题,要看软件。好啊,我也想看看你北京、上海的老大哥学校到底软件好在什么地方?老实说,素质教育在我们中国的中学中,还没有真正产生呢!谁的升学率下去了,就免谈素质教育,只有那些升学率高的学校才有权利谈素质教育,可是你真心让那些升学率高的校长老师谈谈他的素质教育好在什么地方?谁也谈不出来。因为中国从来就是以分数代替素质,分数好其它就全好。我们不服气高考录取上的不公平就在于此。”

这位江苏教育官员慷慨激昂地向我倒出了他久积在心头的不快。他又说:“跟你作家说这些其实没多少用,因为类似这样的话,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恶毒攻击'过,但收效甚微。可我还是想说,不说抑郁在心头难受。每年我负责招生,每年看到那些考得并不算太差的孩子上不了大学的伤心样,我难过,又为他们抱不平。”

高考录取工作上的不公平,其实在许多省份都普遍存在。我采访北京宏志班时,一位已经考上北医大的女学生就这样说:“我过去一直认为自己还是学习比较刻苦的,可上了大学与外地生一比,就发觉自己差远了。我们北京籍的学生平时能把课程听完、作业做完算是好的了。一到晚上就忙着看电视节目,参加活动,要不就是去约会;人家外地学生则都跑到图书室或教室里做功课,很晚才回宿舍。周末了,我们北京的学生都急着回家,外地同学却把两天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他们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成绩就是比我们好。我觉得最根本的是,我们北京籍孩子有种天生的优越感,即使成绩一般,将来也安安稳稳可以留在北京。外地生不行,他们想要留在北京,就得出类拔萃,方方面面都强才行。”

不平等始终存在。外地的孩子们,准备好了,即使你跨进了大学门,未来仍有不平等,这种地域上的差异虽然不近人情,但却是客观存在,一时难以完善。当然,更应该提醒的是北京和上海的学子们,你们应该更加珍惜自己与生俱来的优越,要把党和政府给予的关照化作为国家多做贡献的动力,以回报命运的恩赐。

五问天:最神圣的地方为何也最丑恶?

同类推荐
  • 草枕

    草枕

    《草枕》是夏目漱石的前期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说写“我”:一个青年画家为了躲避俗世的忧烦,寻求“非人情”的美的世界,来到了一个偏远的山村,以及在那里的所见所思所闻。作品着重描写了山村中的人和景物,其间穿插着大量“我”关于艺术论和美学观的独白,并比较了东西方艺术的差异。这些独白中最为核心的观点即“非人情”。所谓“非人情”是一种超越道德或人情的境界,是超脱世俗的出世境地,也是一种艺术审美观。比如作品中的“我”认为陶渊明的诗中所传达出来的意境便深得“非人情”三昧。因此,《草枕》与其说是一篇小说,更像是一部夏目漱石关于艺术的论著;而对山村风情的描写以及不时出现的俳句和诗词又让这部作品像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总之,《草枕》是一部别具特色的作品,非常值得一读。
  • 刘心武文学回忆录

    刘心武文学回忆录

    《刘心武文学回忆录》收集了刘心武回忆自己家世、出身、成长、求学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一组文章,记录了他在文学路上的成长故事,真实还原了其从青涩到成熟的创作历程,体现了他对文学的认识和感悟。刘心武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作家,其人生和创作历程堪称一个文学时代的缩影,刘心武文学回忆录是阅读和研究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读本。
  • 孔雀翎:赵丽宏经典美文100篇

    孔雀翎:赵丽宏经典美文100篇

    本书收入著名作家赵丽宏所作散文代表作100篇,是他近40年散文创作的精华,内容包括记事、写人、纪行,以及个人生活、写作经历与文坛交谊,每篇都写出了切身的感受,渗透着比较深刻的思想,充满感动人鼓舞人的力量,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高远的情怀,语言优美,生动,富于意境和诗意,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和青少年的阅读范本。
  • 南水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建设纪实

    南水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建设纪实

    本书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建设为题材,再现了南水北调工程坎坷曲折的发展历程,以及南阳人民为南水北调做出的牺牲和奉献。
  • 中国近代贩毒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近代贩毒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部研究中国近代贩毒状况的专题史著作。书中综述了中国近代中外毒贩的贩毒行径,揭示了这些黑生意的来龙去脉,以及中国历届政府对贩毒的对策,同时还介绍了解放初期人民政府有效地解决贩毒问题的方式与举措。
热门推荐
  •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稿之一。小说描写了葛朗台夫妇、父女、叔侄等之间的家庭矛盾,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家庭中的金钱关系,广泛展开了19世纪前半期法国外省的风俗画面,塑造出了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葛朗台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被称为是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小说将心理分析、风俗描绘、细节刻画、哲学议论融为一体,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 沈老师请这边走

    沈老师请这边走

    【潇湘版简介】:废柴女混混vs精英男老师*双洁,互宠,“小甜文”请放心入坑*一介废柴女混混,偏偏瞧上了那个年轻有为的大学老师,于是开始了一系列扑爬滚打的追求之路。终于借机定下了一学期之约,这一学期内定要你这个老师拜倒在石榴裙之下。旁听、送饭、解围、闪现……只要你在的地方,总是能看到那个流里流气的女混混。前期低文化小混混,后期黑化高智商的女主,还有前期翩翩公子,后期斯文败类男主,可能会天雷滚滚,但绝对有一个值得你入坑的看点。……【小剧场】沈骞说:你酒后这样子那样子巴拉巴拉……姜婉:“我酒后失言……”沈骞:“可是不都说酒后吐真言吗,难道你是酒后胡来的?”姜婉:“话是真话,我对沈老师的心是天地可鉴,绝没有一丝一毫的杂质,只是方式不太对。”沈骞满意地点了点头。嗯?好像有什么不对?……【一句话简介】或许没有绝对完美的人生和性格,但你总会遇到那个能与你相互治愈、携手并进的人。
  • 东宫掌心宝

    东宫掌心宝

    大风大浪大红大紫都经历过了,重生之后阿稚只想守护亲人,悠闲度日。婚姻对她来说不是大事,以她的家世才貌,就算闭着眼睛随便挑一个,那也是青年才俊人中龙凤啊。盘算的蛮好,偏偏有人硬要跟她作对,一个不小心,她又和前世一样红颜祸水倾国倾城了,又和前世一样成为他的掌心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豪门千金

    重生之豪门千金

    一场车祸,带走了她所有的不甘和遗憾。本以为这就是解脱,不料再次醒来她却重生为豪门千金。命运从此扭转一个错误,她与他羁绊纠缠;一场舞会,她与他谈笑甚欢;一次邂逅,她与他相识结缘?桃花朵朵开谁会是那个能与她携手白头的良人?————————————————◆—————————————————【片段一】“怎么......刚跟我订婚不久就又在外面勾搭男人了?”眼前的男人眼睛微眯,修长的手指捏着安汐染小巧的下巴,声音冰冷的自头上方响起。熟悉他的人在见到这样的眼神时一定会察觉到危险,可是安汐染却不知,因为这个男人对于她来说,只不过是见了几面的陌生人而已。安汐染对于她的话,嗤之以鼻。不在乎他捏着下巴的手一再地用力,声音清冷中有着说不出的鄙夷。“沈先生,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订婚宴上你好像没有到场,我不知道和我订婚的究竟是什么东西……难道是你么?你认为这场毫无意义的订婚喜宴有作用么?”安汐染好心地提醒他,他又有什么资格来指责她?“当然是我,你头上顶的是我沈浩轩未婚妻的名字,这辈子都是,你要是想拥有一个好的订婚宴,我可以给你再办一场!”“你是在开玩笑么?告诉你,不可能!”安汐染挣脱掉男人的手,毫不犹豫地走掉。望着远去的背影,男人低喃道“既然招惹了我,你以为你真逃得掉吗?”【片段二】“染染,不要走。我爱你。”他看着安汐染远去的背影,他心里闪过一个念头,那就是安汐染这一走,他们便永远不会再有交集。“对不起,我不爱你。”安汐染脚步一顿,却没有回头。“你也因为我的身份而看不起我吗?”他绝望地喊道。“你知道的,我没有。”虽然知道他爱她,可是她却不能对他的感情做出回应。她不爱他,更不可能会爱上他。【片段三】“染染,你要对我负责。”床上的男人拥着被子,扮着可怜。安汐染额上冒出黑线,扶额叹道:“好像该是你对我负责比较合适吧。”“好啊,我一定对你负责到底。”男人听到这个话以后,眼睛一亮。噌地窜到她的身边。“这个,我说啊,不用了啦。”她还不想这么早结婚的啦。“那你是嫌弃我?”“没有,绝对没有。”以前怎么会觉得他温文尔雅呢?简直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嘛。——————————◆————————————◆———————————★PS:内容绝对比片段精彩,人物不断更新当中。想要知道文文的发展,请点击正文。★★特注:
  • 我在末世夹缝求生

    我在末世夹缝求生

    前一秒我还在期望着世界末日的到来,后一秒世界末日竟然真的爆发了,在这丧尸横行的末世,我又该怎样在这夹缝中生存?机遇还是危机,这是一个问题!
  • 蝶舞成画是你来

    蝶舞成画是你来

    一个不服气,美院准大一新生叶画蝶摆摊给人画画像,只是成果图并不是那么有成果。在纷争之际,一位俊逸不凡的男子优雅娴熟的添补,让叶画蝶从赔偿变盈利。望着人群中渐行渐远的清俊身影,叶画蝶哼哼,要是下次让我再见到你,我就——追你!于是很幸运的,叶画蝶很快又见到了他……
  • 错位的百万人生

    错位的百万人生

    两个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姑娘,在同一天晚上经历了不一样的意外,醒后两人发现灵魂已经互换,相互占据着对方的身体...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阿慈

    阿慈

    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